一定要看完,很少有人会对你掏心窝子的说自己的人生算法。
壹:什么是核心习惯?
“核心习惯”能启动一个进程
久而久之将改变重生你的一切
1987年10月,美铝新总裁保罗·奥尼尔上任。
这是一位51岁的前政府官员,上任的第一句话说的是:“每年都会发生美铝工人严重受伤的事件令工厂不得不停工,我的目标是让美铝成为全美国最安全的公司,我要让工伤率降为零。”
此时的美铝在苟延残喘,工人效率迟钝,产品质量低下,奥尼尔没有说什么改善“质量”和“效率”,而是提了什么狗屁“工伤”。
听完这番话,屋里的大量投资者被吓得夺门而走,其中一个小跑到电话亭,打给他最重要的20个客户,命令他们要抢在房间里其他人之前,立刻卖掉手头的股票!
多年后,这位卖出股票的投资人说:“这真是我这辈子出的最馊的一个主意。”
奥尼尔的就职宣言发表还不到一年,美铝就取得了空前的利润,如果一个人在奥尼尔上任那天投资100万美元给美铝,在奥尼尔领导公司期间,仅在股息上,就相当于赚了另一个一百万,而到奥尼尔离职的时候,他手上的股票价值将涨到原来的5倍。
而且,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美铝也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公司之一,公司的工伤率降低到美国平均水平的1/20。
奥尼尔是怎么将一个巨型臃肿、危机重重的公司转变成一个利润和安全兼收的企业的呢?
想改变一个人,一件事,不能通过命令人们去改变,因为人的大脑并不是那样工作的。
在生活中,有一些习惯具有引起连锁反应的能力,当它们扩展到整个组织时,就会引起其他习惯的改变。
这就是“核心习惯”。
找到一个组织的核心习惯之前,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找出所有人都不会反对的那个环节。
以此为突破口,才会有所突破进展。
比如安全问题。
所有人都希望和来上班时一样平安下班,对吧。
管理层也无意争论安全问题,因为领导们知道工伤就意味着产量降低,士气低迷。
抓住这一点,奥尼尔进行了美国历史上最激进的公司治理计划:将工伤率降为零!
一切的逻辑链条,启动了。
奥尼尔定了一个规矩,无论何时有员工受伤,分部总裁都要在24小时内向奥尼尔报告,并给出一个方案保证事故不会再次发生,只有遵循这个规则的人才有机会晋升,否则一票否决。
各地的分部总裁时间非常紧,要保证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联系到奥尼尔,就要在事故发生时马上从副总裁那里得知事故的情况。
副总裁想第一时间知道就要和基层经理保持密切联络。
基层经理因此也要规定工人一发现问题就报告,并列出一张改善建议的清单。
这样的层层改变,才能保证在24小时内将事故的情况、原因,对策这篇公务员申论的内容汇报到奥尼尔那。
为了这个要求,每个分部都必须建立新的沟通体系,以便最基层的工人能尽快将建议提交给最高层的管理人员。
因此,公司死板的等级体系必须全部改变,以落实奥尼尔的安全计划。
随之,神奇的衍生效应出现了。
1、过去有很多工伤是因为熔融金属飞溅伤人,那美铝上下就开始重新设计能减少受伤事故的浇注系统,而金属飞溅减少,也意味着浇注时金属材料浪费的减少。
产品成本降下来了,质量也上去了,产量因为工伤的减少也出现了激增。
减少工伤的一系列改变,神奇的增加的美铝的利润。
2、如果一台机器总是出现故障,美铝就规定直接换一台,这也就减少了坏的传动装置绞断员工手臂的风险。
这也间接的让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因为美铝发现,机器故障是产生次品铝的重要原因。
3、奥尼尔向基层车间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便举报领导有没有遵守安全规则,但却越来越多改善生产经营的建议被汇报到了最高层。
奥尼尔聚焦安全问题带来的小成功,衍生出了一股各种创意争相涌现的风气。
4、为了更好地汇报工伤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奥尼尔率先在美铝分布全球的办公室引进了互联网,美铝成为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建成企业邮件系统的公司之一。
这个电子邮件系统后来神奇的成为了美铝的信息杀手锏,巴西的经理利用这个网络给纽约的一个同事发了钢铁价格变化的数据,这个纽约的同事拿到信息就在华尔街上为公司赚了一笔。很快,大量的全球信息和对手情报开始在网络上互相传递,美铝对别的公司形成了降维打击。
还有很多······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习惯改变,叫做“核心习惯”。
我大约七八年前就知道了这个密码,我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核心习惯,直到近两年,我终于在创办这个公众号的过程中找到了。
贰:2020年盘点工作量
在这一年中,在这个百战系列的创作中,我干了如下事项:
一、写了56万字的第五季《三国争霸》;
二、写了13万字的第六季《两晋悲歌》;
三、修订了前面几季中不满意的八战文章,(秦6篇;楚汉1篇;西汉1篇)
四、配了一千多张图和动图;
五、单独开了五篇深度回答:
1、怎样在公务员面试中拿到90分?(适用于公务员、事业编、国企面试)
4、为什么这张照片会成为本世纪美国最可怕的舆情引爆点?(开刊两周年深度加餐)
六、精选了一万三千余条精选留言,回答了其中四千余条,深度回答了其中一千余条,留言回答字数突破15万字。(是不是极度出乎预料?知道为啥这个号的读者和我感情深了吧)
七、休刊季(1.1-2.23)修改完善了第五季《三国争霸》大纲及内容;
休刊季(8.20-11.20)修改完善了第六季《两晋悲歌》大纲及内容;撰写了部分第七季内容。
不仅产量上连我自己都觉得吓人,这个系列在深度上也远非一、二季所能比拟。
上一周咱们在“神留言”时提到过这个环节,自西汉开始,咱们就上难度了。
我自己给自己强上难度,这有点逆市场而动了。
用一些号主朋友的话讲:你伺候他们伺候的口味越来越高,你将来是不可持续的。
我不是不知道维护一大堆精英的成本和难度是很高的。
糊弄18岁的女大学生容易还是打动38岁的女强人容易?
让18岁的小伙子爽容易还是让38岁的顶梁柱爽容易?
但我上周也说了,这样带给我的好处远远是“收着写”所根本不可比拟的。
来说一下我找到的那个“核心习惯”:
毫无保留的做到自己现在能力的极致。
一点不鸡汤,我会说实话的跟大家讲些在别处听不到的内心声音。
先来看一下更新的字数吧。
第一季,单篇均2800;
第二季,单篇均3200;
第三季,单篇均3800;
第四季,单篇均4000;
第五季,单篇均5200;
第六季,截止目前字数达到了惊人的单篇均7000。
这里面固然有乱世崩塌前要交代的逻辑链条太多的原因,后面随着进入乱世,自然而然会有所调整下降,但这一季的日均也不会少于六千字了。
截止到最终季时,单篇输出会涨到什么状况,我真的不清楚。
我只知道,目前的节奏,实在太过于凶猛。
原因何在?
听我慢慢捋一下成长的链条。
一切的改变,在于最开始“不够看”的信号。
印象里《秦并天下》写完时,没有说不够看的。
当时的那点篇幅,放现在会被喷到怀疑人生。
但当时却够够的,那也是我写作过程中最没有压力的一段时光。
到了楚汉的时候,开始有催更的了,开始出现不够看的声音,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加量。
随后就一路加了上去,加到了现在的动辄七八千字。
七八千字是啥概念呢?
一篇高考作文要求是八百字,相当于我要一天输出十篇高考作文。
而且吧,高考作文是不用讲究字字有考据的,我写成啥样也不会有人跟我较真,根本不用每写一个朝代去进行动辄五六百万字的文献参考。
更关键的是,高考作文伺候的是那几个老师,我伺候的是数以万计的高质量读者。
高考作文是10秒钟一篇,咱们的文章会被挨个字的看,而且会被反复的看。
强度如此之高,那为什么要这样逼自己呢?
最直观的因素,是连载内容的特殊性。
如果你的写作水平提高了之后产量却不相应上升,每天看你的读者再看短篇就会觉得不爽!
现在已经不是金庸先生每天八百字的时代了。
那时候,天很蓝,车很慢,爱你要靠写信,人们也不那么焦虑······
时代变了,一切的行为逻辑也就都变了。
人心中如果长时间总得不到满足,哪怕文章写得好,时间长了,对你的潜意识也会是埋怨。
咱们这个号,五分之四都是男同志。
男人要是长时间得不到满足,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所以,每篇文章写得好是不够的,还要让人家觉得你不容易。
所以,我动不动就要整出个超级长篇出来,就是要让人家明白你这人办事真诚。
我把青春献给你了。
有这个必要吗?
我觉得有。
我到现在接所有长辈的电话都要站起来接,身边人好多不理解,因为你就算躺着接谁也看不见。
但是吧,其实你可以实验一下,躺着接电话和站着接电话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里面对人家的尊重感完全不同。
近几年有一个很火的心理治疗叫做“神奇女侠”疗法。
就是当一个人觉得挫败感很大,内心很阴暗,心情特别不好时,你就两腿岔开,肩膀打开,两手张开,像盖尔·加朵那样站会,你体内就会分泌好多乱七八糟我记不住的激素,然后你就牛X哄哄了。
旁边有人时千万别这样哈,会被拉到神经病院的。
人的形体,动作,会影响到方方面面。
你对人家的态度,别以为人家看不见你就感觉不出来。
有的读者说我是特朗普,这个号就是我的铁票仓;靖海兄总是笑谈,说我的读者总是满世界给我惹祸,容不得别人说我一点不好。
其实为啥别的号主都在说读者无情无义,但我这每天就总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真挚的友谊呢?
因为我知道每个读者透过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我对您的尊重和真诚。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人真诚些吧。
这是我给自己定的核心习惯:因为要真诚,所以我不藏着掖着,能多给尽量多给,我每篇文章都拿出最大的能力和诚意去写。
现在看到的内容就是我现在最高的水平,每篇都是。
说完我当初加长度,加深度的初衷后,要跟大家说一下之后这个“核心习惯”带来的一系列始料未及的改变与影响。
秦并天下时代,我写成那个样子,是因为当时的能力只能驾驭到那个水平。
如果13季从头写到尾的都是《秦并天下》那种的体裁,那么现在很可能快完工了。
但是,更早松一口气的同时,我将失去太多潜在的收益。
但在我竭尽全力后,我收获了以下三点金不换的资源:
一、我的能力和水平变的更好。
写作的能力,是要通过复杂的框架,宏大的主体,交织的剧情线来进行深度提高的。
写一辈子短平快,那一辈子的水平就都会是那个意思。
因为你驾轻就熟,慢慢就写成了自动驾驶。
开一辈子车的人,不会比专门训练一个月赛车的人开的好,就是这意思。
必须得逼着自己上难度,你才能够驾驭新的水平。
当你的能力水平出现冗余后,也许你暂时用不上,但你却知道自己能接大活儿了。
将来这个系列写完后,我可以解锁高水平的小说和剧本,这都带给了我巨大的自信和从容。
自信,来自于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
二、这个系列的护城河变得很宽。
迪拜塔高828米,比当时的世界第二高建筑高了200多米,这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有建筑刷新这个记录。
因为直接就望而却步了。
但他要是在设计之初,仅比当时的世界第一建筑高一点点,很快世界各地就会起一个新的建筑来刷新他的记录。
828米,代表着这个世界上此时的最高建筑难度。
这也就意味着,再想高就需要技术、财力等等方面的全面进步,也就不会再有人去尝试取而代之。
将这个系列的综合性和深度性尽我最大可能的挖深,是我给自己的在建高塔。
因为“百战”火了之后,会有“百谋”、“百人”、“百将”、百一大堆。
但咱们的百战真的仅仅是百战吗?
咱们的百战有着巨大的“资源冗余”和“智慧冗余”,这里面会挖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宝藏。
如果您是学生时代看的这个系列,那毕业十年后你再翻开,会感受到巨大的不同。
某种意义上,这个系列会常翻常新。
除非开发一个新的领域和形式,否则对标我建的这个塔,其实成本上是受力不讨好的。
我基本上看了绝大部分的同朝代内容,就专业性和可读性综合来讲,这个系列的内容护城河就是相当宽的。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不用担心跟别人PK,想系统了解西汉、东汉、三国、两晋乃至后面的古代历史吗?
我会很自信的说:来找我吧。
1、最短时间内让你专业起来,而且你绝对读得下去。
2、跟别人聊天或者深谈的时候,绝对够用了;
3、想深入研究的读者看完后会知道怎样有的放矢的进行查漏补缺。
4、看完之后对今天事物的认知框架会比之前加深,会引发很多平时不会有的思考。
我本质上是一个对时间长度极度迷恋的人。
我的朋友基本上都是10年陈的,甚至20年陈的都有好多,连给我理发的兄弟都是15年的感情,我俩互相见证彼此从十几岁的孩子长成30岁的老爷们。
人要么就不交,交就交一辈子。
事要么就不干,干就干成陈年老酒。
三、更深的文章,更长的内容,开始筛选出了更高级的读者。
咱们越来越壮大,整体水平越来越高的这些读者,成为了我写这个公众号后最大的意外之福。
从哪里体现出来?
留言。
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举个我们体制内的例子。
为啥领导通常要比手底下的兵要水平高呢?
一大桌处级干部开会的时候,会互相扯到很多工作之外的“能量”话题。
局级干部开会的时候,不仅会收到本单位同志们集中上来的“集体智慧”,还要和很多兄弟单位以及不同领域的一把手产生交集。
公安、财政、国税、人社、医保、卫生、司法等等部门都会定期不定期的就某些大问题进行协作与交流,领导还会把外面的专家“请进来”,然后带着心得“走出去”的考察······
领导们互相是朋友,很多时候谈到单位里的事,哪个人耍心眼玩小把戏,碰见什么难管的人了,碰见哪个环节找谁去协调了,谁的背景怎么样,谁看见得装孙子,谁得想办法认识下,谁办事不规矩要躲远点,他知道的太多了。
科级干部的能量场是一个级别;
处级干部的能量场就比科技要强一个维度;
越往上越以此类推,所处的能量场都是差着维度的。
所以理论上来讲,领导确实是要比你牛的。
因为他待得那个位置,导致了他只要坐在那里,哪怕闭目养神,每天接触到的信息、要决策的事情,都比你一个普通干部要多的多的。
局级领导干部OA里一天要签字的文件,相当于半本小说,在现在如此严峻的问责机制下,每个字那么好签吗?他需要通过种种方法挖掘了解知晓很多高质量的干货。
这都客观的导致了,领导其实是比你手下的兵进步要快的多的。
人脉网编织20年,复利效应能让你的手伸的很远。
做一项工作的决策,也会产生“领悟”和“艺术”的复利效应。
但是你单纯做一件流程性的事件,连做20年呢?会产生复利吗?
组织一个活动,那都是具体的套路打法,公务员面试时那叫个题目,上班两年后你要是不会干那就是智商有问题。
体制内的事根本没有酿茅台这种类型的“匠人”工作。
想提高,基本上需要你去达到某个级别,然后去“自然而然”的提升你的能量维度和见识水平。
权力是春药,这话是有道理的。
它真的会让你没事就支棱起来的。
作普通干部20年和做领导一路上升20年的差距,就是大会第50排和主席台之间的距离。
这是以体制内进行举例子,其实放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都是这个意思。
马云为啥一年到头的坐飞机满世界飞见全世界的牛人参加各种各样的峰会?
就是为了面对面的感受和体察这个世界最新最深刻的变化。
信息质量和广度,决定你的能量和水平。
我现在每天会看到三四百条留言,里面的浓度之深,发散度之广,问题之刁钻,让我每天抖擞精神的迎接洗礼。
很多问题我在回答完之后,都同时觉得思维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就好比我每天和三十万读者中派出来的几百位高手练玉女心经,那叫一个相辅相成啊······
工作量上涨后的除了倒逼我升级之外,还有一个巨大影响:时间不够用了。
但这也开启了又一条改变的逻辑链条。
因为时间不够了,我就开始挤压一切能挤压出来的时间。
比如说每天的留言都是我在吃完饭后回答的。
就咱那个留言质量和问题高度,我觉得我天天比搞科研的都费脑子,为了防止饭后脑子回不过来弯,我周一到周四的午餐是不吃主食的。
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基本上是低碳水的。
这季开篇后,我早晨已经基本放弃在单位的早餐了,因为时间赶不及,每天睡得有些晚,起来就挺晚了,我通常在家就是一袋鸡胸肉,外加两把坚果,吃完开车到单位也消化差不多了,直接就能满血工作了。
在这一系列的饮食习惯倒逼过程当中,我开始发现很多很神奇的改变。
比如我的身体开始变得轻盈,我看到了重新练回大学腹肌的可能,我开始每天做4组深蹲去配合提高精力,我累了的时候会动不动就叉腰当会儿神奇女侠······
我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因为工作量的超负荷而变糟。
反而因为要配合高品质的输出将身体素质提了一个台阶。
叁:我想表达什么?
我每天都很累。
心累。
压力每天都有,而且还绝对不仅仅是写这个公众号的压力,太多的压力我说出来大家会相当心疼我,而且这些压力会永远存在下去。
但这就是人生。
我们在逼自己无保留的做到现在最好的自己后,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在不断地“开悟”。
很多不同的领域会渐渐融为一体。
很多心累的事,随着干的过程,慢慢就都解开了。
过去让你心累的事,现在再看,觉得不叫啥了。
事还是那些事,但你已经不再是那个你了。
我承认我的经历不具有推广性和普及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路是可以复制的。
就像总有读者问我两个相差几百年的朝代的比较问题时我总会回答,这是一个几十万字的问题,我打算用一季的时间去回答您一样。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们也要不断摸索自己的“核心习惯”。
我虽然无法为每个朋友量身定制,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属于自己“核心习惯”几个感觉。
这个感觉一定是准的!
1、它一定会倒逼你不舒服的,会让你觉得费力的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2、它一定是会让你得到一系列小的正反馈的。
3、它会带动你别的环节走向正循环。
3、它的一系列正循环会给你产生累加的复利价值。
综上所述,它让你这个人变得越来越值钱了。
2020即将在今天走向尾声。
感恩我所有读者朋友们一年来的相伴与支持。
明年就32了,也不立啥Flag了,因为我的核心习惯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好它就成了。
我会用我最大的敬意去继续输出我最高水平的内容。
我不知道明年的今天,我的水平对比今年会有怎样的提高,我很期待。
我唯一知道的是,明年的今天,我们的感情,又深了一年。
感谢这美丽的缘分让我们相聚。
感谢这美丽的缘分让我们走过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