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战:王莽篡汉(全)戏精的艺术人生

儒家的天选之子

话说当年刘老三喝多了以后在芒砀山上走,突然听说前面有一条大白蛇横栏去路!

于是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蛇巢穴,酒壮怂人胆的刘老三赶上前去,准备杀他个干干净净。

就在刘老三拔剑后,那大蟒突然说话了:

你杀我,我会报复你的子孙。

刘老三怒道:少特么废话!我自己都快保不住了!

一剑下去,巨蟒被斩成两段。

渤海小吏

刘老三大笑道:谁说我喝多了!看我砍得多对称!

一百好几十年后,时间来到了公元前45年,一个男孩呱呱坠地。

渤海小吏

这孩子就是当年的大蛇转世,他要报复当年汉高祖的斩杀之仇。

这个孩子,投胎到了王家,取名为莽,长大后将大汉的四百年江山斩成两段。

王莽,倒过来就是蟒王。

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但因果这东西,还真不好说。

咋会这么凑巧?

今天的这一章,西汉王朝即将走向终点,这个时间段,国际上有很多大事发生。

比如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领袖耶稣导师出世。

渤海小吏

比如花果山匪帮头子孙悟空先生被东方世界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佛压到了五行山下。

渤海小吏

这个时间段,在中国的官方时间轴上,史称“王莽篡汉”。

渤海小吏

这个王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非常独特的一个人物。

他独特到了什么地步?

他是所有权臣中,道德口碑最高的。

权臣和道德,这是两个南辕北辙的词,很难绑在一起。

但人家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王莽好人做到了。

他的道德水准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

在那个没有微信,微博,互联网的年代,几乎全天下都知道有一个大圣人,叫做王莽,只有这个人才能救这个“烂”到渣的时代。

这个“烂”,是打引号的。

因为西汉末年比起历代王朝的凄惨来讲,实在是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

虽然此时豪族大户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西汉末年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前不见古人后面来者要再等一千年的六千万之多,整个社会氛围也是温良无比。

你几乎看不到什么比较明显的民变和天灾(苍天示警的异象除外)。

除了刘家最后的几个皇帝一个赛着一个二百五之外,你几乎感受不到王朝末年即将崩塌的末日气象。

他的篡位,在这个大背景下,成为了中国历史古往今来的唯一一次全民性运动。

渤海小吏

几十万人次的民间劝进,你王莽不当皇帝让我们老百姓怎么活呀!

篡位者常有,大家熟悉的有老曹家,司马家,老赵家,但这全都是顶层博弈,胜利者完事通知老百姓们一声换皇帝了。

只有人家王莽,将篡位演绎成为了一种艺术行为。

他的每一个步骤,都成为了今后的篡位教科书。

后世的这帮权臣们,一直在模仿,但从未有超越。

谁都搞不出人家王莽道德模范这般闲庭信步,潇洒自如。

上中下,无论哪个阶层,包括他老刘家,王莽当皇帝成为了全天下人民的共同期盼。

权力的交替,往往都是图穷匕见,刺刀见红,何来优雅之说。

但人家王莽,就能搞出这个“范儿”!

如果不是后面他十多年浪风抽的复古改革,这个人极有可能从此创造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权力交接体制。

从来没人想到过,当“天命”概念和儒家道德结合后,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全社会性的,全体阶级山呼海啸般的恐怖力量!

尤其当这个人拥有着皇权最高解释权的太皇太后和总领全局的大司马领尚书事的时候。

当初的造物主创造出来的一个个为自己服务的工具。

如今全部因缘际会的附着在了另一个人的身上。

历史演化到今天,画面简直不要太幽默。

说了这么多,看看人家王楷模是咋干的吧。

王莽的成功,有两个先决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生在了王家。

这个王家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投胎附加值?

要从一个女人说起,就是我们上一章结尾时引出的那个王政君。

王政君以极高的命中率生下皇长孙后没有多久,宣帝就驾崩了,公元前49年,元帝继位。

母以子贵,王政君成为了皇后。

十六年后,公元前33年,元帝也驾崩了,太子刘骜即位,这就是成帝,王政君成为了皇太后。

王太后生的这个儿子,具有着每个王朝末年败家子的气质,脑子不好使而且沉湎酒色,史上著名骚浪贱,赵飞燕就是他的皇后。

很快我们就要说到这个“环肥燕瘦”的燕了。

汉成帝在位了25年,这25年中,由于他的昏天黑地,西汉王朝的政治气象断崖式下跌。

前期整个权力场打成了一锅粥,石显,冯野王,王商,王凤各种撕咬。

最终,在最强后台的帮助下,王政君的兄弟王凤一统了大汉官场。

王凤斗争彻底胜利后,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氏兄弟五人同日受封,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氏五侯”了。

再后来王家兄弟皆为列侯,其子弟辈也以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重要岗位,权势熏天。

自此,拉开了西汉末年王氏专权的帷幕。

生在了王家,是王莽篡汉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你得离着权力中心够近才能最终有机会站在舞台中央,要不就光这一辈子,时间上忒赶的慌。

第二个先决条件,爹死的早。

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捋一捋,我们会发现,历史大多数时候,是被孤儿创造的,尤其是没爹的。

王莽也不例外。

苦难是每个大人物成功的先决条件,王莽虽然生在了牛X家族,但他们这一支却比较惨,他爹死的早,他哥也死的早。

王太后是你姑姑不假,但你跟王太后之间的那个直接联系没了。

你找你姑借钱的难度和你爸找你姑借钱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在古时候,孤儿寡母家比较容易被欺负,尤其在大户中,更是谁也不拿你当个东西,家族的那些核心利益是没有你的份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王莽早早地就体会到了人情冷暖,年纪轻轻就知道要努力奋斗。

王莽渐渐长大后,抬眼一望,家里已经接连出了四个大司马,八个侯爷,同族的兄弟们一个比一个牛,只有他家这么寒酸。

寒酸激发了他的志气,拮据让他节俭持家,无依无靠使他发奋学习,地位低下使他谦虚恭敬。

他的母亲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态度,让王莽在童年接收了和同族相比唯一没有掉队的教育,王莽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和他一生中最神秘的一柄双刃剑结下不解之缘。

渤海小吏

儒家的理念,纲领,希望,理想等等一整套的人生乃至世界拯救方案让王莽沉醉。

这个好思想给王莽指出了那条“欲变世界,先变自身”的命运之路。

王莽为了改变自己的家庭命运,从小就开始了儒家修行。

他的孝顺,成熟,谦逊,恭敬,节俭,高才,使他鹤立于王家大鸡群。

王莽除了自身优秀外,还有一个特别牛的本事。

就是他的优秀凸显不会招来别人的嫉妒。

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别人家孩子”的折磨,尤其是当我们亲眼看到这个“别人家孩子”时往往会怒火中烧。

因为明明那个孩子就那么回事。

但也会有一种特殊的“别人家孩子”,你看到后会产生自愧不如的感觉,并喜欢和他在一起,愿意听他说话,喜欢和他聊天,他的愿望你特想帮他实现。

这种孩子有一种特殊的人缘魅力,你会觉得他的好,你要成全他。

这种孩子我也真见过,从小就知道这孩子长大绝非池中之物,观察他刚刚壮丽启程的人生轨迹也真是如此。

王莽就是第二种“别人家孩子”。

他孝敬老母和寡妇嫂嫂,伺候叔父,团结兄弟,利用家族背景光交友显贵,每天都是微笑的处理每一件事情。

同族的哪个长辈病了,你永远会看到王莽的身影,王凤病了,王莽不解衣带的伺候了几个月,连脸都没洗过,感动的王凤叹道:你胜过了我亲儿子啊!

王莽谦恭的答道:家父早逝,您就是我的亲爹。

王凤死前,将他带入官场,成为了黄门郎,后迁为了射声校尉(八校尉之一)。

王莽从此走上了仕途。

王莽在进步中当官后依然恭谨谦卑,后来叔父王商病了,王莽又是一通伺候,感动的王商上书成帝,恳请将自己的封地分给王莽一半。

时代来到了这个时候,儒家已经成为“国教”一百年了,孝文化的力量开始闪耀它的伟大光辉。

渤海小吏

王莽的“大孝”做法,感动了所有家族成员与上流名士。

王家的第二代中,出了一个孝顺,谦逊,恭敬,高才的后起之秀,汉成帝在各种溢美之词中将王莽封为了新都侯,骑都尉兼光禄大夫侍中。

这两个岗位一个是掌羽林骑的禁卫长官,一个是尚书台的办公室主任。

王莽已经窜到帝国前台了。

王莽的火爆蹿红后,比较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表现出一些“显贵”后的毛病。

按理说穷人家孩子富了以后该放纵放纵欲望了呀?

人家王莽虽然是穷人家孩子,但他真的是不是个小器量的人物。

很多人说,这货就是个彻彻底底的伪君子,装了好几十年,最终露出了虚伪的嘴脸。

这并不是客观的评价。

一个人,能装上几十年,尤其王莽后面在一次关键抉择时完完全全就是为了理想和理论献身了。

这都说明这个人的底色,就是个君子,就是个道德模范。

只不过最终,在某个特殊的节点,特殊的位置,他渐渐的变了。

很多大人物的成长轨迹,都是被此时此刻的自身势能推向了一个远离自己初衷的地方。

曹操在写出大白话“我不会交权,天下没有我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时,曾经说到,当年我的梦想不过是死时碑上刻个征西将军曹侯就心满意足了。

渤海小吏

谁特么知道最后爷们居然当上了汉相!

王莽,是一个“天助”的理论指导实践者。

但这份“天助”,最终也会让你迷信到万事万物的全方位“削足适履”。

这柄巨大的双刃剑,会助你起高楼。

也最终也会助你楼塌了。

霸王道杂之

王莽有着巨大的抱负,他开始了更加出色的做人之路。

工作上极其认真,每天各种加班;做人更加谦恭,见谁都是春天般的微笑;工资基本不动,拿出绝大部分收入收养宾客,交流名士,团结家族,甚至卖掉自己的车马赈济穷人。

他的理论指导,是那一部部儒家经典。

渤海小吏

我的好思想告诉我,要温、良、恭、俭、让。

王莽的日行N善,让他的名气不仅成为了王家二代中的名牌,还开始渐渐压过了他的诸位伯父叔父。

王莽的亡兄留下了一个孩子,叫王光,王莽经常去带着慰问品去看王光的老师,请王光的同学吃饭,但他自己的孩子老师那却顾不上。

都是孩子老师,你咋不一碗水端平啊?

圣贤无我,先公后私。

王光比王莽自己的亲儿子小两岁,王莽让自己的儿子等了两年,直到王光到了法定年龄后才哥俩一块结婚。

在婚宴上,王莽多次离开婚礼现场去给生病的老母亲喂药,所有参加婚礼的人都感受到了人性中那种至善的力量。

王莽这人简直太道德了!

这是圣贤下凡在为我们表法啊!这是夫子再世在教我们怎么做人啊!

王莽渐渐的变成了一种光芒的符号,一提到他的名字,所有人都沉醉在这芬芳里。

渤海小吏

如果来到今天,他绝对高票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渤海小吏

王莽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缔造自己这个儒家代言人的品牌之路。

他在走古往今来谁也没有走过的一条路。

从政者,完完全全的笃行了儒家治国之路。

书里写的都是对的!是一字不易的!只要选择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圣贤的话是没错的,整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他相信这种力量最终会让他鱼跃龙门。

这也最终让他的人生最终如大梦一场。

早在三十年前,当年同样是苦过来的孩子刘病己曾经对自己钟爱儒家的儿子说过:我汉家自有一套自己的制度,霸道(法家)王道(儒家)杂之,怎么能纯用德教?用周朝那一套呢?(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况且儒生不了解时政,不接地气,还好谈论古今,往往名不副实,怎么能委以重任呢?(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宣帝的这段话,应该印在每个国家的时政教科书上。

因为这段话从最本质中说明了“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的规则”。

渤海小吏

公务员体系成熟的国家,往往会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基层到高层的历练晋升之路。

他一定是从一个基层干起来,去基层处理过实际问题,知道上访群众的苦难,更知道无理取闹的悲哀,同样了解如何把苦难下情上达,把无理取闹低成本平息。

他一定是给领导起草过上下沟通的文件,明白什么样的文件能够在五分钟内打动上级领导支持你部门的工作,明白什么样的指导型政策能够快速明确的传导到基层单位。

他一定是在做好上述工作后,被伯乐们看重培养,在一层层的历练后,到一个高难度的部门去独挡一面,或去经营数十亿级别的国企,或去捋顺上千万城市的民生,在千条万绪中做好每一次选择的取舍。

他一定是在服务千万人或执掌几十亿规模经济体后仍然能游刃有余,让上述的体量螺旋式上升,幸福感增强,才会继续往前走。

直到最终,他到达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位置,他会设身处地的用一生的经验体会到,自己的每一个决策会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

他修炼了一辈子,不过修的是那句“霸王道杂之”。

几分霸道?几分王道?多大力道?怎样的力道与配比会产生怎样的动荡?你该如何善后如何去平息?

渤海小吏

这其中的细微体会,非国器不能为之。

上述人生路走完的人,他会明白这个世界极善和极恶的人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裹挟在中间每一分钟都在摇摆的普罗大众。

自己要用更好的制度设定(法家),去把往恶摇摆的人民越来越多的争取到善的一面。

自己要用更好的精神文明建设(儒家),去让善的一面自我正循环,去不断的产生民族向心力。

没有制度,国家会最终被魑魅魍魉攻陷。

没有精神,国家会最终成为制度的一片焦土。

上述人生路走完的人,会相信人世间善的力量,但不会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上述人生路走完的人,会相信好的制度会打造出一个和谐的世界,但不会相信“制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走完上述人生路的刘病己,在两千多年前就点出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在政体发展上的金句名言。

“霸王道杂之”。

渤海小吏

人生给了王莽丧父的童年苦难同时,却并没有让王莽见到市井上的尔虞我诈。

并没有让王莽明白像他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人。

并没有让王莽明白,绝大多数的人永远也不会向你一样完完全全的笃信笃行一种思想和理论,绝大多数人随波逐流到你只能“霸王道杂之”的一直控制到他们生命的尽头。

在王莽身上,他确实让人们看到了,当德行厚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

但他的人生剧本,也最终让人明白,当一个人强迫所有人去执行自己的信仰标准而忽略制度的落地合理性时,会产生怎样毁天灭地的恐怖结局!

不过,王莽这辈子就真的这么一直人畜无害,你好我好大家好吗?

不!

他一生中出过两次手,每一次都是一招致命。

他违背了自己的理想理论了吗?

并没有,圣人降魔时,会变怒目金刚,他在44岁之前,几乎是无可挑剔的。

很快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出手。

他干掉了自己的表兄,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

让王莽出招的这个淳于长,其实他瞄了好多年了,这个人他很熟悉,因为当年伺候叔父王凤时,这位表哥也在场。

当年王凤病了以后,不光王莽这大侄儿让王凤感动,他的这个大外甥淳于长也让自己眼泪哗哗的,这一侄子一外甥像两大护法一样不离床前。

在王凤死后,不光王莽进入了官场,之前就是黄门郎的淳于长更是被拜为列校尉诸曹,不久又迁为水衡都尉侍中,后来又升为卫尉掌管了南军。

他比王莽升的快的原因不仅仅因为自己比王莽年长,参加工作早,而是因为他俩人的上升轨迹很不一般。

用《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作比较,王莽是气宗,练的是内功,开头进境慢,但时间越久越是威力巨大。

淳于长就是剑宗,上来进步快,越到后面越费劲。

王莽走的是让真气充盈于周天之上,让全世界人民都能雨露均沾的感受到他的光泽。

淳于长直接就是将自己的所有花言巧语,伪善笑容对准了成帝。

成帝刘骜并没有对得起他爷爷给他起的这个名字。

刘骜这个“骜”字,是骏马的意思,但这哥们既不是骏马(狗屁不通愧对祖宗),也不是种马(生不出儿子),这辈子就特么迷恋骑马。

渤海小吏

这位爷对于女人有着非常巨大的欲望,而且喜好微服私访。

西汉的皇帝出品质量是相当高的,自高祖出场直到成帝,才算真正出现了一个色中饿鬼。

有一次成帝微服出宫路过阳阿公主家,然后就顺便做了做客。

在宴会上,一个叫赵飞燕的侍女让阅遍天下女人的成帝口水满地。

赵飞燕勾人的眼神、动人的歌喉、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拿下了成帝,成帝临走时将她要回了宫。

赵飞燕作为老司机,一连拒绝成帝三夜召幸,这让成帝急的百爪挠心。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终于成帝自此夜夜临幸,专宠于她。

后来赵飞燕对成帝说,她还有一个妹妹赵合德,比她还带劲,连她都自愧不如。

成帝哪听的了这个,马上将赵合德又招入宫中。

赵氏两姐妹自此将成帝完全拴在了自己的裙子底下,什么女人也看不上眼了。

家花往往是没有野花香的,“野花”赵飞燕状告“家花”许皇后、班婕妤用巫蛊术诅咒皇帝大人。

几十年前的“巫蛊术”效果依然持久,粘上就完蛋,成帝一怒之下,将许皇后废掉,班婕妤扫地出门。

成帝随后想立自己的灵肉女王赵飞燕为皇后,但老娘王政君终于他娘的站出来了。

王政君不是个好太后,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个好妈妈。

他对他这个缺德儿子从来没有规劝,没有底线。

成帝偷溜出长安去自驾游,她不管。

成帝斗鸡、走马,没有不玩的新鲜东西,她不管。

成帝嗜酒,经常喝的放浪形骸,烂醉如泥,她还是不管。

这回要把赵飞燕这个高级技工提成皇后,王太后终于看不下去了。

老太后表示不同意,玩玩就得了,这种来路不明的女子,如何母仪天下!

成帝很不高兴,因为赵飞燕不高兴,而燕姐不高兴,自己的房事就要打折扣,这日子还咋过!

淳于长这个时候,觉得机会来了,因为他当时负责宫廷警卫,办公地点在皇宫内,总是能够见到自己的太后姨娘,而且老太太还爱跟这个大外甥聊天。

王大姨在和淳于长聊天时一提赵飞燕就皱着眉头,鄙夷的说她家出身卑贱,如何对天下人交代。

说到底原来是“成分”问题啊!

他将王太后反感的主要原因透露给了成帝,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首先,他在太后面前大谈“成分”低不是问题,咱自家成分当年也不高,终于说得太后有点松动。

然后马上通知成帝,立刻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

自他王家后,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能封侯了。

荣誉奖励系统的崩塌,是一个公司、行业乃至政体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你这个权威会越来越不值钱!你这不值钱后,人们就会去自动寻找那些能够填补荣誉空虚的地方!

这就会给其他另起炉灶的后来者巨大的操作空间!

在“成分”问题解决后,一个多月后,赵飞燕以侯爷之女的高贵身份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淳于长因为立有拥立大功,被进爵为关内侯。

几年后,成帝又封淳于长为定陵侯,这个候是顶级候,是拥有封国的。

同样都是发达,但淳于长却远远没有王莽那样的内功,催化剂般蹿红的淳于长内心深处的贪欲急剧地膨胀起来。

他干了好多极其出格的事。

淳于长作为皇帝的头号宠臣,开始了“和珅”式的扒皮贪污。

所有官员,无论京官还是地方官,全都要向他进贡,短短几年,淳于长成为了长安首富。

有钱有势的淳于长同样也是色中饿鬼,他广蓄姬妾,里外通吃,其中的一个情人,是被废许皇后的妹妹。

许皇后被废后,一直希望能够重新挽回成帝的心,于是通过妹妹,找到了淳于长。

淳于长作为骑驴高手,欺骗许后,答应在成帝面前为其说情,并许诺一定劝成帝立她为“左皇后”。

但是嘛,有点小困难呀。

渤海小吏

许废后信以为真,开始贿赂淳于长,自己多年积蓄的家底儿源源不断地流到了淳于长的家里,据史载达“千余万”。

淳于长色胆包天,又干出了不知死活的事情

淳于长劫完财后,还得劫个色。

许皇后也被他给推倒了。

这还没完,成帝后来渐渐专宠赵合德,但赵飞燕的床上,是不缺男人的。

淳于长也是常客。

成帝头上的大草原一片苍茫。

小人得志的淳于长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渤海小吏

熟悉我们系列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后面要说的话了。

“德不配位”的淳于长,该“必有灾殃”了。

苍天示警

王根病倒了,他已经是王家的第四任大司马了,此时的床边,淳于长这位外甥是不会再来了,他比较忙,忙女人,忙受贿,忙接班。

当时的政坛来看,接替王根的,是淳于长。

王莽的资历比淳于长差一块,而且淳于长现在是皇帝的大红人,皇后的好玩伴,上面下面都有人。

长辈病了,外甥虽然不“照旧”了,但床前怎会少了王莽大侄子呢?

虽然王莽已经是身兼骑都尉、光禄大夫的侯爷了,但依然不舍床前俺的伺候叔父。

有一天,坚持了半辈子理论指导的王莽终于看到了最佳时机,对王根说:“淳于长见到将军久病不起,心中十分欢喜,自以为一定会取代你而辅政,暗地里开始给人封官许愿,咱们王家就要凉啦!”

渤海小吏

王根听后变色,王莽随后把淳于长同许后通奸,长期接受许后和百官的各种贿赂等劣行统统都说了出来。

王根问道:“既如此,为何不早说!”

王莽道:“咱这都是亲戚,不知您的意思,一直没敢说,结果现在实在太不像话了!”

渤海小吏

王根授意王莽,赶快将此事报告王太后,随后王莽跑到了姑姑那里,来了个真像大揭秘。

太后听后震怒:这小子不仅不是个东西,还敢给我儿子戴绿帽子!

太后与王根同时施压成帝,要废了淳于长。

成帝将信将疑,觉得淳于长挺像个好人的啊,帮我多大的忙啊!但迫于太后与舅舅的压力,只好免去淳于长的官职,要他离开京师回到封国去。

淳于长赖着不走,找到了另一个舅舅王立,花了血本让王立向太后和皇上求情,并愿意助力王立当大司马。

王立是王太后的小兄弟,王根的弟弟,前面哥哥们太多,大司马总是轮不着他,这让他比较郁闷,好不容易要到自己接班了,淳于长又冒出来了,他跟淳于长一直是政敌关系的。

结果这回淳于长的名声扑街主动投靠黄金开路让他觉得自己有了机会,再加上他身体好总也不得病,也就体会不到王莽的“金牌护工”待遇,对这个大侄子感情不是很深,所以他同意了淳于长的政治交换,上书为淳于长说话。

但这种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让成帝这个大傻子都看出来有问题了,平时不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吗?咋现在穿上一条裤子了?

曾经的绿帽子谣言开始越来越让成帝疑惑。

这小子别特么真是绿了我吧!

成帝下令彻查淳于长。

由于淳于长的那堆脏心烂肺实在太好查,只要领导点头了,底下人效率是很高的。

在查证下,铁案如山,大绿帽子杠杠的。

判决结果如下:淳于长被杀,许皇后自杀,王立被赶回封国。

最终的胜利者,是大汉道德模范王莽同志。

公元前8年,王莽代替王根,接任大司马之位,时年38岁。

王莽这叫捅刀子吗?

结合他最后的人生结局来看,他这确确实实是处心积虑,阴谋算计。

但从当时的政局来看,却是地地道道的替天行道。

为了国家和人民,淳于长这种人不该搞掉吗?

权力是否应该掌握在更合适的人的手中呢?

年仅38岁的王莽走向人生巅峰后并没有开好车,吃大餐,玩耍白富美,他仍然在孜孜不倦的继续打造自己的道德品牌,继续自己的理论指导人生之路。

他继续把赏赐和工资用来招贤纳士,赈济百姓,自己生活则勤俭节约,出行低碳,食谱纯素健康,全家衣服千年不换。

王莽妈妈虽然一直生病,病了很多年,但可能因为自己的儿子实在是太有德行了,所以一直坚挺着,人亏天补寿命延绵不绝。

有一次,老太太又得病了,百官公卿来探望王老太太,出来一个穿着奴婢样的女人来招呼大家,一张嘴说的却是主人公的话,一打听,居然是王太太。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莽家,王夫人却穿的像个老妈子,大司马全家克勤克俭,简直太感动中国了!

给王莽的儒家道德楷模做衬托的,不仅仅有舆论,还有老天爷。

当年儒家给出了天命理论后,为了防止皇帝胡作非为,又一脚将球踢到了天上。

给出了“苍天示警”的概念。(我们曾在西汉中期写到过“大福大报”的历史脉络。有兴趣朋友可回看)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横行!

渤海小吏

皇帝无道,必有苍天示警!

渤海小吏

比较凑巧的是,到了西汉晚期,老天爷开始一次又一次的狂暴示警,配合着儒家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观念,给王莽打出了巨大的背景光。

没有老天爷的一次次“显圣”,王莽就算是孔夫子再世也没戏!

自成帝继位,老天爷就从来没给过这货面子。

早在王家五人同日封侯之时,黄雾四起,遮天盖日。

渤海小吏

当时的知识分子们就提出过理论依据:“这是阴气太盛,侵抑阳气的缘故。高祖曾立约:臣属非功臣不得封侯。如今太后诸弟全都无功而封侯,如此施恩外戚,是从未有先例的,这是上天为示警而显现异象。”

知识分子们的这堆话可以逼的国舅王凤请求退休,可见此时儒家舆论的力量已经很可以了。

然后就是接二连三的老天爷警告。

前29年正月,天降陨石。

渤海小吏

前28年夏,天现日食。(最高级别示警)

渤海小吏

前23年,关东大水

前17年秋,黄河母亲拉大脸,于勃海、清河、信都泛滥成灾,淹没三十一县、邑,毁官亭、民房四万余所。

渤海小吏

前13年春,长乐宫临华殿和未央宫东司马门都发生火灾;夏霸陵墓园门阙发生火灾;秋,再现日食。(最高级别示警)

前12年春,正月,天现日食(最高级别示警);秋七月,妖星出现于井宿。

渤海小吏

前10年春,正月,超级大招来了:蜀郡岷山崩,泥石流阻塞长江三日,下流江水竭。

渤海小吏

大儒刘向对这次山崩给出的解释是:“上次这种情况时是周朝末年,岐山发生山崩,三条河川都枯竭了,结果周幽王被杀。

岐山是周朝的兴起之地,龙脉都崩了,怎能不亡。

我朝本由蜀、汉兴起,而今初兴之地山崩川竭,彗星长尾又扫过摄提、大角,从参宿一直走到辰宿的位置,汉朝恐怕一定要亡了。”

前9年,两颗陨石又砸到了关东。

但就在王莽上台后不久,已经连续示警了二十年的老天爷,开始出现了“祥瑞”。

犍为郡有人在水畔得到十六枚古磬。

王莽上台后,为了将精神文明之花开遍城乡,第一时间就在长安设立了太学,在地方设立学堂,陈列礼器乐器。

全民大科普,全民搞儒家,全民大议礼。

渤海小吏

紧接着王莽又增加了太学的弟子名额,编制扩到了三千人。

任何时代,中央把钱投到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是搏得全体阶层赞扬的动作。

百姓高兴,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上升途径。

知识分子高兴,因为自己的机会和地位越来越高。

官员大族高兴,因为家里的子弟和关系户有了更多的编制安排进去。

王莽的光环效应开始如陈年的老酒一样,越发的浓烈香醇,全天下的人都沉醉在这道德的酒缸中无法自拔,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他的簇拥。

人们觉得,自己的时代有这么一个完人,真好。

但老百姓们并没有高兴太久,他们的红太阳就落山了。

王莽的大司马仅仅当了一年,成帝就崩了。

这位爷纵欲了一辈子,却没能留下一个儿子。

公元前7年,成帝的侄子定陶王刘欣继位,这位是史上的著名同性恋皇帝,汉哀帝。

听听这谥号,就知道大汉快完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王家在成帝死后失去了自己最大的政治依托,因为哀帝人家也有娘家人,而且娘家人里也有能人,比如哀帝的亲奶奶傅老太太。

这个老太太很有韬略,哀帝的这个皇位就是在老太太的多方博弈下得出的产物。

在孙子正大位后,傅老太特别明白政治斗争的精髓,名正才能言顺,自己虽然是亲奶奶,但屁用没有,自己的孙子是过继到王太后名下这才算是抢来的帝位。

又是在一系列政治斗争下,哀帝他爹变成了定陶共皇帝,他妈变成了共皇后,他奶奶变成了共皇太后。

傅家的人,丁家的人(哀帝他妈家)开始往上拱,整个大汉政局再次变成了一滩浑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的理论告诉我要和这股污浊势力划清界限!

道德楷模王莽这个时候并没有选择和这股看不清的势力对决,他选择了辞官,韬光养晦。

他辞官,但哀帝不同意。

你这么大的道德符号,咋能说走就走呢?我一上台你就撂挑子,这不是砸我的场吗?

王莽知道哀帝不会同意,但他必须走,因为此时暗流汹涌,自己在明处,全部的矛头都是指向自己的,傅家、丁家会因为自己结成统一战线,再不走,迟早被人栽赃上污点,自己几十年的品牌就白打造了。

如果自己走了,傅家和丁家就会掐起来,虽然都是亲戚,但一笔到底写不出两姓来。

在一次皇家宴会上,王莽人生第一次“发火”了。

像王莽这种人,他绝对不会被情绪所支配的,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有寓意的。

王莽发火的原因是:服务员将王太后和共皇太后的位置摆在了一起。

这是明显的政治信号,两个太后要平起平坐。

王莽怒道:傅太后怎么能跟王太后平起平坐,藩国小妾和正宫太后是一个档次的吗!快把位子弄一边去!

王莽通过这件事,和新的外戚势力划了界限,表明了态度:我绝不骑墙!我是孝子!我只认我姑姑!而且赶紧让我走,我可不给你们面子!

我的理论纲领最讲究一个“礼”字!

什么也不能撼动我的信仰!

自幼我就是靠着圣贤的教诲,从一个家族的路人甲变成了国务院总理,眼睁睁的就是靠着我的好思想一路披荆斩棘,哪怕走到山穷水尽,我相信最终冥冥中也会吉人天相,柳暗花明!

我相信,我的思想理论这次一定也可以再次指导我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王莽再次辞职,这次被批准,卸任后的王莽隐居在封地新都,开始了闭门不出。

这是王莽人生中的最壮烈豪赌!

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理念献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因为此时汉哀帝刚刚18岁,离死还早着呢!

他王莽抽了人家奶奶的脸,基本上也就和新领导班子永远说再见了。

而且她的姑姑王太后,此时已经64岁了,在那个年代,相当于今天的百岁老人。

将来哪怕哀帝死后,还会有太子继位,到时又会是一波新外戚,自己老王家随着不远未来王老太后的过世注定就要被埋入历史黄沙了!

此时的王莽,就是在殉道!就是在捍卫自己的理论理想!

他的人生,大概率要在史书中变成一个连一页纸也写不满的路人甲了!

但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剧本,以一种谁也想象不到的方式,出现了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剧情,将黄土已经埋到脖子的王莽最终抬到了时代之巅!

渤海小吏

惊“天”大逆转

王莽走后,庙堂之上变得极其纷乱,哀帝的外戚集团有两拨。

奶奶傅家和妈妈丁家。

一群乡下土包子哪里见过什么世面,来到国际大都市长安后开始了大搞四风,而且两个集团间还狗咬狗一嘴毛。

但傅家和丁家的人根本想不到,笑到最后的并不是自己。

最终拿下他们家这块“宝玉”的,是个叫董贤的帅小伙。

共皇太后傅奶奶还没有来的及再跟王老太太斗争斗争就一病不起了,她也许并不明白,人不能和命争,太后的尊位,你命里有吗?斗争来了你坐的住吗?

很明显,你坐不住。

哀帝其实是挺想有一番作为的,他一继位,就下诏罢乐府官(皇家文工团),以求百姓节俭;接着又针对当时“豪族”势力已经无法无天的情况,准备管管“土地兼并盛行”、“奴婢数量猛增”的现象,下诏限制民田宅和奴婢数量。

想法挺好,但没啥用,你根本管不了!

渤海小吏

现象已经形成了,从前是再也回不去了,哀帝你明显不是“强龙”,地头蛇又都膘肥体壮的吐着鲜红的大信子,你的每个官员,贵戚脱了朝服都是大蛇,你手上没有第三股力量去制衡他们。

“科举制”这种全体阶层的人才选拔机制还要等上几百年才出现,你光有想法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形势已经积重难返,由于贵戚官僚们维护既得利益,哀帝的政策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他的谥号曰“哀”,意思是: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

想干点事,命短,死半道上了。

这个“哀”字虽然不好听,但后世还算是厚道,毕竟没有追究他的荒唐。

哀帝在一连串号令不出长安的挫折后,觉得每天活着太没劲了,每个人对自己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在这个时候,一个男孩走进了他的生活,把他从失望与无聊中解救了出来。

这个男孩就是董贤。

哀帝很宠爱董贤,甚至升他为大司马卫将军,纳他的妹妹做昭仪,升其父为光禄大夫。

这个爱,后来变成了不伦之恋,哀帝将房事玩出了新花样,他让董贤与妃子一同上床侍寝,同睡龙榻。

渤海小吏

有一次,哀帝睡觉醒时董贤尚未醒,董贤压着哀帝的袖子,哀帝命人割裂衣袖起身,以免惊醒董贤。

以至于这个动作还衍生出了一个成语,“断袖之癖”也成为了后世同性恋的代名词。

皇帝无道天下灾,更别提皇帝是个gay了!

结果人家王莽七月刚辞职,老天爷马上就按捺不住了!

前7年,秋九月,大地震,自京师到北边郡国三十余处,坏城郭,凡压杀四面余人。

前6年,春正月,十六颗大陨石砸到了北地郡。

前5年,春正月,有异星现于牵牛星旁。

前3年,日食!

前2年,日食!!

前1年,日食!!!

自哀帝继位后,几乎每一年都在“苍天示警”!而且一次比一次的腕儿大!

尤其连续三年的日食将民间乃至朝堂对于“天命”的讨论演化到了现象级的程度!

皇帝同性恋,懒政怠政,外戚官员无羞耻无下限的与民争利,老天爷毫不给面子的天天甩脸子。

刘家看来真的是要完了。

为了挽回天意,公元前5年的时候,汉哀帝还整了一出“重授天命”,表示我家的两百年经营权已经到期了,我得重新接次“天命”,把费给续上。

结果呢?

就在“续费”后的转年,连续三年出现了最高级别的苍天示警,日食!

老天爷啪啪打脸,明摆着告诉你,甭来那套!

是你想干啥就能干啥吗!你当是保险啊!

“天命”那名额我就给了你家一个!你重授个屁!

在儒家的经典与理论演化下,极罕见的事态出现了!

在太平的国际局势和生存环境下,却酝酿出了王朝的末日崩塌气氛!

但就在这样的气氛笼罩下,天下还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感动中国的王莽同志在回家隐居期间,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了家奴。

在那个家奴和牲口是一个财产属性的年代,王莽将这件事上升到了天理高度!

渤海小吏

王莽生生的逼死了自己的儿子王获去偿命!

世人再次被王莽折服了,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呢?

王莽这个人,是来真的!

是真有主义的!是真的立儒为公,执政为民的!

渤海小吏

这个世界完蛋了,权贵们大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皇帝宠信了一个叫董贤的小伙子,搞起了同性恋,居然还赏赐给了他几十亿钱的财产!

每个上层人物都在吃喝嫖赌,只有这个王莽,无论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人家一直在“反四风”!

他是这个可怕世界的唯一指望!

渤海小吏

在老天爷的鼎力背景灯下,王莽成为了全天下的众望所归!

渤海小吏

朝里已经乱的不像样了,皇帝同性恋,外戚骄奢淫逸,天灾示警不断。

在王莽杀子后不久,一股非常神奇的力量出现了,数百名官员,文人,贤士为王莽上书,希望王莽回朝。

哀帝无奈,调王莽进京。

王莽没有推辞,因为他已经渐渐的看出了朝局的终盘走势,进京后推辞了哀帝的任命,就一个要求:我要伺候我姑姑。

国人再次震惊了,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视权力荣华为粪土,这人就是孔夫子再现人世间啊!

王莽刚刚回来不久,病了很久的傅太后就死了,傅家失去了靠山,再加上三年前丁太后已经过世,这两家外戚都没能笑到最后。

哀帝的小男友董贤开始了疯狂的抓权,他成为了大司马领尚书台,董家几乎占领了朝堂的各个要职,这一年,董贤22岁。

这个小男友实在太特么可爱了,哀帝后来在一次宴会中笑望董贤,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

崽儿卖爷田不心疼啊!

渤海小吏

董贤没说话,中常侍王闳义愤填膺的实在没憋住,劝谏哀帝:江山是高祖打下来的,陛下不能把他送人。

哀帝默然不语,几天后王闳被请出了宫廷。

山雨欲来,妖风满楼。

这个王闳,是王家硕果仅存的还留在哀帝身边的一枚棋子,王闳将此事和王莽汇报后,王莽觉得事态已经十分严重了。

王莽道:你知道皇帝禅让这话的分量有多重吗?我们王氏家族会被灭门的!

你不该这么早暴露自己,皇帝既然有这心思了,所有反对派都会被清洗,你必须回去。

王闳纳闷道:为啥要干掉我们了,还让我回去?

王莽道:你不回去咱家就聋了瞎了。

过了很久后才找准机会,经太皇太后王政君求情,王闳回到了哀帝身边。

公元前1年六月,哀帝驾崩,年23岁。

蛰伏了8年的王莽,迅速出招了,人生第二次亮出了獠牙。

汉哀帝驾崩的当天,很多年没有动静了的王太后突然出现了,老太太第一时间就收走了皇帝的玉玺和兵符,然后调董贤进宫。

男朋友走了,董贤还顾不上伤心就被老太后给吓住了:皇帝驾崩了,丧事你打算怎么办?

董贤哪里办过这种事,威严的老太太把眼睛一瞪,董贤自动就开始腿软,汗流浃背的连话都说不出来,吓得光知道脱下官帽谢罪了。

王太后道:王莽见多识广,让他来帮你,如何?

董贤点头。

王莽迅速现身,王太后下诏:所有征调军队的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和期门武士等,都归王莽掌管。

就这样,蛰伏了八年的王莽在短短的半天内就上演了绝地逆转。

这个逆转在于王莽苦心孤诣的一招致胜,更在于他的幸运。

幸运一,王莽在打造自己品牌的同时,将唯一也是最大的一宝,压在了自己的姑姑身上。

他在赌王太后的寿数。

他赌对了,她姑姑越活越精神,在长寿太后的排行中,王政君女士之后将长寿记录一直保持了两千年。

没有她姑姑,或者说王太后哪怕病了挪不动窝,王莽的政变都搞不成。

幸运二,谁也没想到哀帝,丁太后,傅太皇太后会全都死在了前面,而且并没有留下儿子。

谁也没想到生死簿上,这套组合会在短短的几年间被全部带走,王老太太神奇的再次成为了顺位最高的权威。

幸运三,董贤的政治无能。

王莽的对手虽然占尽了上风,却并不透彻权力的使用说明。

其实哪怕王太后在,董贤依然具有着十足的胜算。

首先,太后之所以牛,在于她有着法统的权威性。

但她所有权威的施展,都是要靠官员的,尤其是内朝官员的。

此时董贤早就控制了皇宫内外,他弟弟此时控制着皇宫卫队,哀帝一死,你当时就应该将玉玺和兵符控制起来。

再者说,即便太后控制了玉玺兵符,此时你已经在禁宫经营了这么多年,在太后明确翻脸后,你此时仍然有兵变的机会。

太后岁数大了,孙子死了情绪激动也跟着走了,这种理由很好整。

哪怕你具有着无上的权威,但权力的游戏是拼实力的,身边所有的人都是你的,你就这么容易被拿下了?

要知道王氏姑侄远离权力中心已经整整八年了!

你压根就不是那块材料,却玩着全天下最危险的游戏,你死的真不算冤。

看看人家王莽的一系列夺权做法,在掌管兵权后,王莽首先把要紧位置的人都换了,然后让尚书令弹劾大司马董贤,禁止他进入大司马的办公场所。

董贤此时已经崩溃了,他去王莽家“免冠徒跣”,请求王莽大人饶他一命,但王莽不久又免了他的大司马职位。

短短时间,董贤从权倾天下变成了一无所有,这个从未接受过挫折且预知自己下场的年轻人选择了自杀。

死随便死,但你是不是真死了却不能如此随便,王莽将董贤从土里刨了出来,确定真死了才开始彻底踏实。

这才是大宗师的手法,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而且滴水不漏。

这是王莽人生中第二次出招,再次一招毙命。

上一次,他消灭了排在他前面的淳于长,这一次,他搞掉了差点被禅让的董贤。

如果说,这样的剧情还不能证明我的儒家人生纲领是万试万灵的神药,什么还能证明呢?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了真理而斗争了!

从此刻开始,王莽开始相信了炎汉的“火德”也许真的到头了。

自己,就是预言中的下一任天选之子!

渤海小吏

在把旧世界砸个落花流水之前,王莽还有很多步骤,搞董贤仅仅是个开头,后面王莽的一连串组合拳密不透风的使了出来。

王莽的绝招,叫做“以退为进”。

安葬完汉哀帝,王太后封王莽为大司马。

王莽说自己没有德行,拒绝,他推荐由大臣们推选,多么民主的招数。

他当然高票当选,“勉为其难”的当上了大司马。

接着选皇帝,他选出了一个九岁的孩子来接班,这就是西汉的最后一任皇帝,汉平帝刘衎。

这孩子之所以“脱颖而出”,在于岁数小,爹死的早。

总之,好摆弄。

平帝即位后,王莽以前面案例太丑陋为由,一纸诏书禁止了平帝的娘家人来长安,连老娘卫姬都被封杀在了老家中山。

这一次,他的资历和影响力空前绝后了,他姑姑的辈分无与伦比了,他终于不用再像六年前那么被动了。

王莽杜绝了再次有外戚来搞动作,忍了一辈子,在经历了史诗级逆转后,他终于控制住所有的权力了。

消灭可能的隐患后,王莽展开了前朝余孽的大清洗。

皇太后赵飞燕和哀帝的皇后傅氏“被自杀”,宫中只剩下了又长一辈的太皇太后王老太太。

前朝的外戚丁家,傅家的官员被全部清洗,董贤一党被全部拿下。

值得一提的是,董贤被抄家抄出了43亿钱。

两千年后的和中堂在巨贪的牌位上比较孤单,人们没有注意到,其实曾经有个不相伯仲的董司马。

董贤跌倒,王莽吃饱,吃饱后的王莽开始动有分量的反对派大臣,在孔光等一系列党羽的弹劾下,反对派纷纷下野,朝中的要职上开始上位王莽的人。


在一系列夺权工作做完后,王莽将目标对准了最后一个隐患,他的叔叔,王立。

王立是王政君唯一还活着的一个兄弟,老姐俩越老越亲热,毕竟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这股热乎劲是纯天然的。

王莽想当“独生子”,不想要王立这个“老二胎”,很快,儒生们开始弹劾王立,说他这么多年一直干坏事,丢王家的脸,给他罢官回封国。

王太后很愤怒,我就这么一个弟弟了,别太过分!

孝子贤孙伺候着的王莽马上过来劝他姑:叔父确实干了不少烂事,舆论上形象很不好,您袒护他,人心就会乱,您现在垂帘听政,不能因为是咱的亲戚就护着呀!先让他回老家吧,过过风头再让叔父回来。

王政君认为大侄子的话有道理,让他弟弟先回家躲风头。

她不知道,他这弟弟再也回不来了,一年后,远在封国的王立被王莽找茬干掉。

王莽此刻,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人臣的极致了。

此时的他,终于要朝着最终的“天意”迈进了。

或者说,在修炼了大半辈子后,他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最终理想.

刘氏天下!

渤海小吏

中国史上最传奇的全民大选

王莽比当年的霍光手中的牌可多了太多了。

他俩都是大司马领尚书事,但王莽手上有三点是霍光比不了的。

1、王莽的政权合法性是他姑和全民推选。

2、思想高地上人家有着儒家大棒。

3、最牛的是,人家还有老天爷撑腰。

公元2年,益州太守上书天降祥瑞,呈上白雉鸡(白化病的鸡)一只。

这只鸡可不一般,上一只白雉鸡现世的时候,是周公辅政。

消息传开后,天下震动,盛世终于在王莽大人的治理下开启了。

群臣猜到了王莽的意思,王莽想做第二个周公,集体上书,恳请太皇太后为王莽加封“安汉公”。

听听这名字,比周公可牛多了。

王莽并没有叫“汉公”,而是前面加了个“安”

“安”这个字可不得了,比较著名的是在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佛祖在拍完孙猴后,给晚宴取的名字中,也用了“安”这个字(安天大会)。

这个称号,将超越大司马这种别人搞出来的政治符号,成为一种对最高权威的重新诠释。

渤海小吏

想改天换地,首先称呼就得变。

渤海小吏

王莽开始为后世的篡位者定义规则,他的后面一整套流程变成了“篡位教科书”。

称“公”,就是第一步。

太皇太后诏令尚书备办此事。

王莽上书说:“我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制定迎立今上的国策,现在我希望仅让孔光等人论功行赏,我王莽不参加此次奖励。”

太皇太后下诏说:“《尚书》说:‘不偏向,不结党,圣王之道,宽广坦荡。’你有安定宗庙的大功,不要推辞了。”

王莽又四次上书坚持推让,称病不上朝。

后来朝廷下旨,只论功赏赐孔光等人,王莽这才肯起床。

但王莽起床后却并没有来上班,表示还是不得劲。

群臣又进言:“王莽虽然克己谦让,但朝廷对应当表彰的大臣,还是应及时加以封赏,以表明重视元勋,不要使百官和人民失望啊!”

于是太皇太后下诏:“任命大司马、新都侯王莽为太傅,主管四辅事务,称‘安汉公’,增加采邑民户到二万八千户。”

于是王莽惶恐,不得已来上班,但仍然谦让不接受,而是又做了如下工作:

1、封了宣帝的曾孙刘信等三十六人都为列侯。(拉拢刘氏宗亲)

2、又赐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爵位,均为关内侯。(拉拢高级官员群体)

3、又命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凡无儿子,但有孙子或同母兄弟的儿子的,都可作为继承人。(拉拢整体官僚及其接班人集团)

4、皇族近亲支系的后裔,因犯罪而被开除宗室谱籍的,恢复原来的身份。(拉拢落魄皇族群体)

5、全国官秩为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年老退休的,以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退休金,直到死亡。(拉拢老干部阶层)

直到完成了全体高阶层的收买后,王莽才勉为其难当上了安汉公,地位要着,但辞退了两万八千户的待遇,表示老百姓们还在饿肚子。

这是第六步,让老百姓心理平衡。

人家王莽泽被苍生的摆平了所有阶层,但他雨露均沾的前提是大汉殷实的家底和平静的国际环境!

没有家底就没有钱给你买选票。

国内外危机四伏你就没这心情,没群众基础,没闲工夫玩这一遍遍的欲推还就。

渤海小吏

就冲这个,王莽篡汉全民拥护的造型也成为了后世权臣们根本无法超越的天花板!

为了避免后面我啰嗦,我要说一下王莽后面的打法套路:

1、他点头示意,然后党羽就会按他意思上奏为他请愿。

2、王莽就磕头哭泣,坚决推辞,感动太后与天下。

3、群臣们再上奏。

4、王莽再哭再推再痛苦,谁再说跟谁急!再次感动世界。

5、臭不要脸的群臣们再上奏。

6、臭不要脸的王莽再痛苦,不过这回就差不多了,该点头了,勉为其难的为了全世界的喜乐安康而接受封赏。

三次劝进,从此变成了规矩。

后面全是这套路,我就不总说了,说多了恶心。

王莽在他姑姑那,的的确确是下了大心思,连太后身边的下人生病,王莽都亲临慰问。

不仅如此,王莽还给老太太安排形象工程任务,无论春夏秋冬,都请太后到长安四郊出巡,慰问孤儿、寡妇和贞妇,所到长安各属县,都布施恩惠,赏赐平民钱币、丝织品、牛肉、美酒。

被王莽一再折腾的七十多岁老太后终于厌倦了垂帘听政,表示来回拉抽屉这段以后能不能掐了别播。

除了封侯赐爵这种最高级别的,今后烂七八糟的那堆东西你别一个劲往我这送了,你王莽自己看着办吧!我岁数大了,别折腾我了!

注意,人家王莽没上赶着逼你交权啊!是你烦了,你把权力全部送给我了。

皇帝是个小毛孩子,老太后又烦了,终于,全部的皇权到了王莽手上。

王莽在完成彻底的软夺权后,马上又封了两个王,六十一个侯爷,整个上层世界全部喜气洋洋。

上层摆平后,王莽又开始讨好底层,不过确切说,这也不叫讨好,王莽这事甭管动机如何,都是大善事,这个要客观给予评价。

公元2年,全国大旱,青州灾情最重。

在王好人的带头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王好人自己拿出一百万钱捐给灾区,灾区人民减租减税,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连长安城中也为灾民建了一千套安置房。

渤海小吏

这还没完呢,王好人表示,今后再有天灾,我王莽就吃素!

整个世界再次被感动了,全体国民哭的哇哇的,圣人在世啊!

渤海小吏

公元3年,王莽为平帝选妃,为了“公平”,他向姑姑说:咱王家的闺女决不能参选,不能让人戳咱脊梁骨!

他姑觉得他这个侄子咋这么大气呢,于是下令避嫌,老王家全体退出“非诚勿扰”。

你老王家爱退不退,但王好人的女儿不能参选却万万不行!

全天下都怒了!社会各个阶层纷纷上书,恳求王好人的闺女当皇后,每天请愿者数千人之多。

注意,这是每天的人次哦。

历史就是这么神奇,你能想到两千年前,民主示威请愿会在全世界最专治的国家中出现吗?

王好人很生气,对群众们说:你们不要这样!

老百姓们就是看不得好人客气!请愿大军再次扩编,每天几千人的小队伍是打不住了,长安成为了游行胜地,“莽粉”天天拉条幅喊口号要王莽闺女参加皇后大选。

渤海小吏

太皇太后没办法,在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派出考察团去强行考察王好人的女儿。

考察结果火速出炉:母仪天下!

渤海小吏

国家级干部孔光等人找到了国家级算命大师占卜:大吉大利,当为皇后!

这场闹剧,最终以王好人的闺女当皇后而结束。

再次注意,人家王莽没有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的闺女安排进去哦,是全天下都哭着喊着让我闺女当皇后的哦。

王莽利用自己的道德品牌将权力的以退为进玩出了化境,后世再无一人能有如此水平,再无一人能搅动起如此巨大的民意。

刀切豆腐两面光的王莽知道同族的姑娘们被自己阴了,结果皇家给的一亿赏钱中,王莽拿出了四千三百万堵了全族的嘴。

人家真是会做人。

公元4年,夏季,太保王舜等以及官民八千余人上书朝廷,一致请求:“请按照大司徒司直陈崇的建议,增加对安汉公王莽的赏赐。”

奏章交给主管官吏,主管官吏奏报:“增加安汉公王莽的封地,把召陵、新息二县,跟黄邮聚、新野两地的耕田全都划入。

采用伊尹和周公的称号,给安汉公加上“宰衡”的官号,位居上公。

三公向安汉公报告工作,要称‘冒昧陈辞’。封王莽的母亲为功显君,封王莽的两个儿子王安为褒新侯,王临为赏都侯。

“宰衡”是啥意思呢?

上古俩大神,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

渤海小吏

伊尹,周公绑一块各取了一个字,给王莽创造了又一个新称号。

渤海小吏

宰衡之后,王莽使出了大招。

诸侯、王公、宗室和百姓共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奏请求再次加赏于安汉公王莽。(注意这个数字,真实有效,班固同志亲自在档案馆点的)

公卿大臣九百人集体上书,请求为王莽加九锡。

最高规格终于来了,加九锡。

九锡是啥?

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锡,在古代通“赐”字,九锡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

理论指导是:周礼说“上公九命,九命,九赐也”

王莽扔出的这个大招,让王太皇太后开始琢磨了,老太后觉得大侄儿有点过了,没有理这个集体上书。

王莽自然知道姑姑是啥意思,他照旧采取了曲线战略,选择了兜圈子,他将“贿赂对象”面向了文人团体,因为这帮人往往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一肚子理想不知道咋办但嘴还特能耐。

王莽随后创办长安国力大学,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和市(市场)、常满仓(国家仓库),给儒家学者们建了一万套经济适用房,网罗了天下学者和有特殊本领的几千人群至长安。

王莽大力宣扬礼乐教化,于是儒生们开始卯足了劲的给自己这个伟大导师歌功颂德。

王莽又命人去贿赂羌族首领,黄金换黄纸的砸钱求人家臣服。

羌人也怂了,对外国的政绩也搞出来了,随后诸侯、王公、宗室和百姓全体阶级同志再次上书请愿,再次请求加赏九锡给乱世的好舵手王莽。

王太皇太后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选择了妥协。

王莽终于得到了这最高荣誉——加九锡。

加九锡后,王莽要证明这个九锡加的货真价实,派出了“特派员”到各地考察民意。

考察报告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汉公教化有功,民间有三万多首歌谣赞美安汉公。

民间的觉悟丝毫不落后,赛诗会金句频发,伟大领袖安汉公,指引我们向前进。

王莽得到了所有的荣誉加成,下一步,他要朝着最终目标进发了。

他要篡汉了。

他开始砸刘家的牌子了,他刨了汉哀帝的祖坟,拆了哀帝给亲爹立的宗庙,刨了他奶奶傅太后和丁皇后的坟,理由是取出他们不应该得到的印章与规格。

别给我提什么共皇太后烂七八糟的,他们不配!

古往今来,自家政权还在时前任皇帝祖坟被刨的,汉哀帝是独一份。

这是一个明显的政治信号,王莽开始和刘家划界限了。

公元6年,汉平帝驾崩,死因成疑。

王莽选出了宣帝的玄孙,两岁的刘婴,具体原因都知道为啥,上一个八岁,这个两岁,岁数越小越好。

同年,武功县长孟通疏浚水井挖得了一块白石头,上头是圆形,下部是四方形,有朱红文字写在石头上,文字是“宣告安汉公王莽为皇帝”

王政君终于感觉到了彻骨的凛凛寒意,她没有想到,自己的侄子居然是这么个东西!而且更恶心的是,自己成为了他一步一步谋划阴谋的最大助推器。

太皇太后说:“这是欺骗天下,这就是扯淡!”

太保王舜告诉太皇太后:“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木已成舟,您有这心也没那力了!

到了现在这份上,王大姑渐渐发现,自己真的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必须听侄子话的符号。

因为侄子羽翼早已丰满,权倾朝野,名满天下。

公元6年,王莽代天子朝政,自号“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改年号“居摄”。

这是史上最明目张胆的一个年号。

老天爷这个时候终于看不下去了,也开始给王莽示警了。

6年冬,日食。

8年春,大地震。

但王莽的惯性早已一往无前谁也刹不住他的车了,尤其他还可以将其解释为大汉彻底被老天爷抛弃了。

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及槐里人赵明、霍鸿起兵反王莽,被王莽平息。

比较可怜,这是养士两百年大汉的唯一一点反扑力量。

刘家的民心早已被王莽拿走,在王莽几十年的苦心耕耘下,天下人知道有个大好人,叫王莽,现在的皇帝老刘家,很缺德。

大势已经被王莽鼓动,民间开始了花样百出

巴郡深山中发现了一尊石牛,背上刻着“假皇帝当为真”。

齐郡的一个亭长做梦,一个仙人也对他说“假皇帝当为真”,完事眼前冒出了一口井,井深不见底。

各种禅让之说盛行,烂七八糟的祥瑞层出不穷,”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的各种符咒也纷纷出现,王莽来者不拒全部收单,然后大大奖赏献祥瑞者。

在这场创意大赛中,一个叫做哀章的人拿了金奖,他献上了两块铜匾。

一块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一块写着“赤帝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

渤海小吏

创意大赛如火如荼,官僚集团火烧火燎,集体上书恳求假皇帝继位真皇帝。

经历了多次虚情假意的劝进与假模假式的推辞,公元8年腊月,王莽入高祖庙告诉了一下这位高皇帝要换法人了。

然后戴皇冠即天子位,国号“新”。

公元9年正月初一,王莽率领公侯卿士捧着新制的皇太后御玺,呈上太皇太后,遵从上天的符命,去汉朝名号。

王莽的篡位,并非顶层设计或是底层造反,而是在上中下全体阶层的广泛支持下,在几十万人的劝进中,在官僚系统哭撕赖命的逼迫下,顺理成章的得到了最高的权位。

天时地利与人和,这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个孤本案例。

他的“大司马”到“安汉公”到“宰衡”再到“加九锡”的一整套流程,后来成为了篡位的官方流程配置。

自高祖斩白蛇于芒砀,伟大的汉帝国已经滚滚向前的走过了二百多年。

在这二百多年里。

以沛县老小子天团为核心的汉中央缝合了满目疮痍的秦末纷乱。

趟过了地狱级难度的楚汉争霸,扫平了异姓诸王对历史回潮的逆流。

白登山下两位各自民族舞台的胜利者掂量出了各自的分量开启了和亲发展之路。

吕后、文帝、景帝三代无为而治为后面的第一次千年大爆发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弹性。

汉武大帝在五十年治下彻底裂变奠定后世千年的汉民族疆域、国教、政体、国企、框架结构。

霍光宣帝两代软着陆,将着了火快报废的大汉飞船托回了地球。

最终,王莽集齐前面二百年演化到今天的权力(大司马录尚书事)、文化(儒家思想)、理论(天命所归)、民意支持(社会温良万民拥戴),国际环境(四夷宾服匈奴残废)和超越皇权的最终解释权(老太后)。

六星齐聚下,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皇权禅让大戏。

篡位的王莽后来给他的姑姑换了封号: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王老太太在痛苦悔恨中走完了最后的几年,最后死在了坎儿上,寿终84岁。

渤海小吏

她在王莽篡位后彻底与他决裂了,将那块传国玉玺摔在了地上,说出了最后的预言:

别以为此物是个好东西!它会让王家灭门!

渤海小吏

老太太没说错,54岁的王莽随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破纪录的一代而亡的皇权政体。

每个人的剧本,都有他的定数。

老刘家虽然已经被拱下去了,但不必悲伤,此为一大劫。

你家命中仍有200年江山大报。

王莽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就该还政刘家了。

他亲手废了刘家,也将亲手将天下给人家还回去。

因为后面曾经让他一往无前的理论再也无法指导他的改革创新之路了。

开篇说了,王莽倒过来念,是“蟒王”。

那个王莽的七龙珠姑姑王政君同样不必悲伤。

你命该如此,一切冥冥自有定数。

渤海小吏

“王政君”倒过来念。

是“军、政、亡”。

渤海小吏

第三季:强汉开疆 终

敬请期待第四季

光武中兴

渤海小吏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