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金指标决定你要不要孩子,以及要几个孩子?

这周留言中有一个爆点,看到王敦生不出孩子导致的一系列蝴蝶效应后,关于生孩子的问题后台爆出了上百条留言。

今天的主菜就是生孩子问题,先来看看留言区的问题,我选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


Ch.沛珅:多生孩子这事,在逐渐阶级固化的今天,对于普通家庭适用吗?期待吏兄观点。

家具城战神橙农👃:渤海哥,今天您谈到了寿命这个事,小弟我现在25,大学当过兵,今年研究生不出大问题也会被录取,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很看好的,但是最近出现了不婚不育的念头,当然如果能遇到相伴一生的红颜知己肯定还是想结婚的哈哈。但是对于这个世界和是否生育的问题我现在很悲观,这个世界未来资本主义对人的控制只会越来越强,普通人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无能为力。我认为人生在世想要断绝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不能给我的后代留下什么,对他们最负责的选择就是不生下他们。所以对我自己的寿命也不太在意,人生在世尽力而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最后平静的离开,我觉得挺好。您怎么看?

很多问题中主要涉及是两个方面:
1、有没有必要多生孩子,目前养育孩子成本日渐高昂的背景下对普通家庭是否适用?

2、对自己过好人生乐观,对结婚后的生活并不乐观,对教育好孩子这事信心欠佳。

来看一下比较精彩的回答:

Dango:生殖能力真的很重要。历史上优秀的皇帝,大部分生殖能力都很强。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清圣祖都是这样。子孙足够多,才有竞争力去优胜劣汰。不然只生一个傻子,太容易出问题了。

对于个人如此,对于群体也是如此。世界上人口靠前的国家,竞争力也很强。而老牌欧洲强国,人口已经支撑不起他们的经济了。


我去英国留学的时候,非伦敦区其他大城的基建跟中国四线城市差不多水平。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而是他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好的建设,现在的人口,20分钟一趟的公交车足以覆盖全城,就不用考虑建地铁了。因此整座城市十年甚至二十年样貌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而中国的城市,五年不回来可能连路都认不得了。


所以中国的强盛,和人口还是有很大关联的。当我们经常抱怨竞争压力大,内卷严重时,也不要忘记,这也是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源泉之一。

黎永刚:关于生育小孩的,多生才是优生,多育才能优育。

你生一个,只有一次的养育经验,说自己能优育的都是吹的。


说今天内卷的,小吏之前也说过:这个时代是中华五千年来对于底层最优待的时代了。


内卷这词,用烂了。你现在会比十年前活得差?你的家庭十年前会比二十年前活得差?


毕业三年不能财务自由就是内卷?


不卷才是天理不容啊。

Louis:回复一些困惑结婚生子的书友,刚好最近还在开导一个朋友,昨晚整理话题的时候才发现微信留言字数不够,弄个超精简版本吧:


1、我夫妻俩一南一北,原生家庭条件都不好,农村里面经济比较差的那种,父母各自有各自的问题,天天拌嘴吵架。特别是我从小见惯了姨舅伯姑的蝇营狗苟生离死别,我在30岁之前对生活毫无希望与憧憬,25-30岁那几年甚至经常会想自杀。

2、以上原因导致我很少存钱,她也要拿钱补贴家里,我俩裸婚,江西彩礼重,感恩岳父母的纯良没有难为我。婚后我凑首付买房为了省钱名字只写我一个人,感恩老婆对我的信任。两人一起还贷款,2年还完借款,4年后周转换房。

3、现在一双儿女家庭幸福,事业渐渐有起色,经常跟父母视频分享天伦,年近不惑方才体会到生命的颜色与幸福,虽然比不得多数同学身价千万,自觉所幸不算太差。 现在也比较少彷徨愤怒,渐渐常怀感恩,人也变得温润。


4、总结经验,人间正道是沧桑,保持善良勤劳,努力上学工作,找个三观相近的灵魂伴侣永远好过头脑空空的美丽皮囊。儿女是爱的结晶,是来拯救我脱苦海的天使;父母是生命的领路人,酸甜苦辣还需自己酿造。感恩!


PS:额外收获,昨天大半个写的详细版连我的成长背景都没写完,直写的自己辛酸老婆落泪,执手相望泪眼,互诉衷肠半晚,相伴近十年,感情更浓醇。

很多回答中主要涉及的是三个方面:

问题和回答都相当精彩,在这个问题上宏观微观的事我就不提了,因为这种人大代表的提案问题不是我该说的,而且我特别担心因为我的某些话影响谁生孩子要孩子甚至再打了孩子,这么大的因果我担不起。

君子问灾不问福,兵家虑败不虑胜,好的咱就都不说了,说一下成本的问题。

今天,我只从一个“核心习惯”的点上去阐述一下生孩子这事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讲意味着什么。

先来说下概念,后面慢慢阐述:生孩子这事从成本上貌似是可以简化成钱的问题的但说到底,是时间的供需问题。

一个孩子的养育成本,可以进行如下换算。

1到3岁的时候,至少每天要拴住一个成年人单位的24小时,这期间你要承受哭闹,生病,睡不好觉等等等等的一大堆影响你心情的事情。

4-6岁的时候,有了伟大的幼儿园再加上孩子开始慢慢能沟通且懂事,这个时间可以缩减为每天一个成年人单位的8个小时,节假日为16个小时。

上小学后,变成每天一个成年人单位的6个小时,节假日为12个小时。

这些时间谁去付出,有没有老人能够帮上忙,家庭有没有实力去请阿姨去打包出去这部分时间,这是需要夫妻二人去考虑的。

吃喝拉撒生病补习班这堆暂时先不提了,只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孩子的房子,貌似是钱的事,其实也是时间的事。

一套五百万的房子,首付按三成算是150万,目前的基准利率算,等额本息还三十年每个月需要还一万八。

首付也暂且不考虑,单单说还按揭的算术题。

一个人要是每小时挣200,还这一万八需要工作90个工作小时,相当于两周的工作时长。

一个人要是每小时挣100,还这一万八需要工作180个工作小时,相当于一个月的工作时长。

两口子要是有一个人每小时能挣200,另一个人每小时能挣100,两个人就要商量,当养育孩子注定需要挤占一个人时间的时候,是谁去挣钱多一点。

这绝对不是那种经济学问题中,每小时挣200那人把活都干了的完美模型那么简单的事。

家家有本糊涂账,算不明白的。

如果你的孩子聪明健康,性格稳定不爱给你添麻烦,身体强装不爱得病,你基本上就考虑上面两点就成了。

如果说你遇到了性格上天生有麻烦,或者说身体上总让你一脑门子官司的宝宝,那你将面对非常无下限的时间成本投入。

举一个最理想化的例子,家庭男主人一年能挣五百万,没富到那种上天的地步,也基本能解决绝大多数的俗世问题。

到了要孩子的时候,这位男主人仍然要和妻子去仔细的商量孩子生出来后的时间付出问题。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请阿姨,可以把这块时间打包出去;

慢慢长大后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兴趣班,去找好学校去上学,六日去找高级辅导老师,把教育的时间打包出去;

安排孩子参加这堆事的时间也可以请司机打包出去;

孩子生病了可以找关系去好医院,可以派保姆带着孩子去看病;

貌似这一切都是可以用钱去熨平的。

一个一年挣五百万的人,他陪孩子的时间注定不会太多,也许每天和孩子吃饭,陪孩子玩或者沟通半个小时都属于很奢侈的事情了。

如果妻子并不认可,觉得父亲仍然要对孩子投入大量亲力亲为的时间,那这个时候,在夫妻双方达成共识之前,就不具备要孩子甚至二胎的条件,即便你家里的经济条件已经相当优越了。

因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将来就将陷入到以“时间付出”为核心的争吵陷阱中。

男主人觉得自己为这个家都快累死了,女主人觉得孩子的成长缺失了父亲的角色,然后觉得自己也很委屈,谁愿意看孩子啊······

这样的家庭就会有裂痕,而且随着孩子各种叛逆期的爆发小宇宙,这个家庭的未来就不容乐观。

这还是最理想的家庭模型,绝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家庭,没有那么多办法把时间成本打包出去,这也就注定会面对更多关于“时间付出”的争吵。

我身边有很多人劝我要二胎,以男性居多,他们通常分为两类:

一种是年轻派,这孩子生下来通常就跟他们没关系了,他该吃吃该喝喝,该打游戏打游戏,该泡吧夜店撸串啥也不耽误。

孩子的陪伴、教育、生病等等啥都跟他没多大关系。

他们通常能大义凛然的告诉你一定要多生孩子,然后有一大串好处······

一种是老年派,这孩子生下来跟他也没关系,自己啥都不耽误,他们理由是趁着姥姥奶奶年轻赶紧就给你们带起来了,过日子过的就是孩子······

这里面通常不会看见年轻妈妈们多么的热衷要二胎,因为她们在时间上付出的更多。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声音。

我在这里祝愿我所有的弟弟妹妹们未来不会被这种声音裹挟。

人生是你自己的,需要你去亲身经历太多的事情,不要被那些不会为你负担或帮助的人的声音所影响。

归根结底,做一个总结:

一、生孩子这件事,穷有穷养,富有富养,本质是时间付出。

二、生孩子这件事,只和你夫妻双方,以及能够在经济上和时间上搭上手的双方父母有关。

搬砖ing.jpg:小吏,为什么王导三次不言,最后一次会跟前两次态度不一样呢?这是他意思的正确表达还是王敦自行理解的意思?或者是告诉王敦这两个人不能为己所用就应该斩草除根?

答:这么理解吧,帮人时征求意见的不说话,就是不同意;损人时征求意见的不说话,就是不反对。

问:小吏,同在体制内我有一个疑惑。被提拔重用的因素能否通过总结清晰化,或者说业务型人才的出路在哪里。我上班也有几年时间了,看到两种现象,一是业务型人才,成长很快,尽心尽责,很快成为一个方向上的骨干,大小荣誉拿了无数,顺利升到了副科,但想更进一步的时候,组织上却考虑他业务过于熟悉,熟悉到这块工作成了离了他不行的程度,反而得不到提拔。另一种就是业务不精通,领导问起相应工作来一问三不知,自然也不可能得到提拔。那组织上每年提拔的都是哪些人呢?怎样才能真正走上领导岗位呢?

答: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典型,似乎每个地方都有这种离开了他单位就玩不转,但却十几年没动静的同志。

一般来讲,领导岗位需要三个能力:

1、你要有往上沟通的背景、关系、能力;

2、你需要懂业务,有快速的学习能力;

3、你需要有带队伍的能力。

咱们今天不牵扯那些“一命二运三风水”的话题,单单就事论事的说一下今天的具体问题。

一个年轻人,组织和领导交给你的工作,一定是要保质保量的优质完成的,不用考虑什么鞭打快轮的事情。

每个科,通常都不会就你一个人;每个岗,通常也不会永远不调动。

你工作的岗位,成绩突出;

你调岗后,你能迅速帮继任者上手;

所有的人都会看在眼里的。

有的业务骨干为啥往上走不动呢?

通常两个原因:

1、确确实实有背景和人际上的原因,这有时很无奈。

2、领导岗位是需要带队伍带人的,这个单位某个工作只有你最擅长,这一方面说明你的工作能力强,另一方面也只能说明你的沟通和复制培训能力很一般。

那就接着干那活儿呗。

Nathan💮🎅🏻💰:最近在重读《强汉开疆》里面说到汉武帝能折腾的五大因素,里面就有讲到寿,今天正好发出来让大家再重温一下:

1.充沛的储备。
2.温顺的老天。
3.能忍的百姓。
4.平静的政局。
5.过硬的寿命。
越往后看越觉得,能成大事,这五者缺一不可!

答:最近好多朋友在问西汉季啥时候出版。

大概在五月份,有很多流程要走。

这次为了给大家省钱,我和出版社老师沟通把两汉一块出版,本来前后两汉一共是要出四本的,但最后我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压到了三本里面,给大家省出了一本书的钱。

当然钱没多少,不过这代表了我的一份心意。

墨迹:上台靠的是连襟,总想搞个一言堂,一微操就输,然后下野跑路避风头,翻盘全凭拜把子……

委座,您原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啊!

边地良家子:按照多巴胺的分泌程度(以性爱100%为基准):一般笑话,30%;美食,70%;性爱,100%,高潮时200%;吸食冰毒,超过500%,最高达到1000%!而赌博,可以超越毒品,随着筹码加大,多巴胺分泌呈几何级数增长,很轻易地就突破500%、1000%……实验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是1200%——因此,凡是体会过这种感觉的,几乎没人可以拒绝再次尝试的诱惑!


从某种程度上,金融衍生品投资,可以看做是赌博的最高境界,因此也可以说是人类可以获得最高层次快乐的手段之一了,这种以小博大,随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获得回馈就会在脑中分泌大量多巴胺,与爱情最高不过200%小儿科级别的多巴胺浓度相比,吸毒、赌博已经让大部分人欲罢不能,所以欧美西方很多金融从业者,天天直面超1000%多巴胺分泌的体验,长期处于一种多巴胺高浓度状态,这就是为什么金融让人痴迷的根本原因;

这同样也是为什么欧美西方有些交易员沉迷赌博、吸毒、嗑药、酗酒和淫乱的原因。

这些活动通过刺激人体某种物质的分泌,使人得以继续保持在亢奋状态。而当人处于亢奋状态,就更想去做爱、喝酒和赌博……

陈俊珲:渤海哥,建议把黄的危害再深入到人生的代价,有两三个列出来的回复里提到多巴胺释放和神经细胞耐受,但这是不够的,必须要把代价说清楚。


pc,自wei等行为是大量释放多巴胺,在频率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身体是能恢复过来的,但这玩意尤其是自wei很容易上瘾,上瘾后投入时间看无意义的内容且不说,一天多次对脑细胞的损伤,会降低记忆力。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被损伤的记忆是未来财富的保障,吸毒者除了有毒瘾,行为不可预测外,其长期记忆的基本丧失,注定其无法从事有一定复杂度的工作,家里无权无势的真的只能靠黑生意来维系吸毒。

黄的确没到吸毒这个程度,但沉迷于性的后果也是得付出长期记忆力的代价,让一个优生变得平庸,让一个平庸但努力的孩子变得愚钝,失去他们该有的未来,我想这是黄的代价,也是禁黄的必要性。

(高中的时候我能记住看过的电影在中途停在几时几分几秒,成绩也是普通班的第二,重点班的中游,但自从染上熬夜看片坏习惯后,因为不是天天有zw,所以只是成绩的稳定性下降了,后来高三因为压力看的多了,记忆力下降导致的学习新知识的效率低,高考不出意外的考了很不理想的成绩(刚过一本线)
现在的00,10后很聪明,面对自己的未来该不该自我反对黄,应该能算清楚这笔账。

basket!bao:当一场大火将森林变为焦土,总还有些不知名的种子,在某处草木灰中,悄悄地萌发—— 以两晋南北朝这样仅凭“衣冠南渡”立史的寂寂无名阶段,连曹孟德诸葛卧龙此等级别的三分江山斗法,都已然难得一见,就更不必指望楚汉争霸、光武中兴这样的大场面来支撑了。可即便在这样的微末幽暗之中,却依然不乏星星点点的人物,在南北中国大地上,不断闪现出人性和文明传承的光芒…… 


祖逖郗鉴温峤陶侃们,放在其他时代,也许就没有与“青史留名”那些大人物相提并论的资格,都一起挂起来让后人评头论足,哪哪儿都是肉眼可见的缺点和短板啊……

可就在两晋南北朝那种乱到家的极端局面下,有他们个人的萤囊之光,甚至包括王导那样的“无为”,也足以让后人对自家这个体量巨大的民族和文明,怀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等待它能够凭借那一点点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完成下一次的中兴……

他们自己恐怕也不觉得,这些个举动有啥“惊天动地”的,不过是因时因势,尽自己为国为家为人的一点点本份,而已可要是去仔细翻遍中华旸旸数千年信史,从古至今,不管有没有记载和挂名,我们都知道:这个国家和这个文明,都是因为这样的点滴”幽末微光”,得以在废墟中保存、传承,并寻找机会,继续发扬光大的!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