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刘裕托孤的算盘
公元422年五月二十一,刘裕崩于建康西殿,走的挺安详。
他觉得给儿子留下了一个他心目中最棒的辅政班子,一眼望去除了没城府的小年轻谢晦外,全都是老实人,这都是我拿一生品出来的忠贞之臣。
临终前,他喊来了17岁的儿子刘义符,说出了如下的生离死别:
1、檀道济有才干谋略,没有野心,比他哥哥檀韶强多了,这是你能控制的刀把子,踏踏实实用。(五月,帝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
檀道济带着一部分北府兵镇守广陵,盯着建康的动静随时能够勤王。
2、徐羡之、傅亮,这俩人我也给你看准了,没问题。(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
徐羡之这位刘裕的亲家进位司空、录尚书事,兼扬州刺史,成了首辅;
中书监、尚书令傅亮掌机要,是徐羡之的副手。
3、谢晦随我多次征战,善于随机应变,脑子里有东西,将来如果出现问题也一定是他,过段时间,将他放到会稽、江州去当刺史,别搁身边搅合。(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会稽、江州处之)
这位掌禁军的门阀出品,过段时间要送走。
4、后世若有幼年君主,朝事委托宰相,外戚别瞎掺和,尤其别垂帘听政。(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咱家娶得都是门阀的闺女,可以联姻,但永不能让门阀再上权力的牌桌,朝事委任宰相,京口系是咱家永远信任的基本盘。
下一届政府的十年规划和百年大计刘裕都给设计好了。
效果如何呢?
刘裕死后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一切都远离了自己当年的预想。
时代的惯性真的那么好扭转吗?
北面的拓跋珪、拓跋嗣利用了两代的时间,死了无数人,才最终解决了拓跋部数百年来祖祖辈辈的继承法则。
此时南部的门阀已经轮流坐庄百年了。
虽然门阀在你刘裕出现后失去了再次坐庄的机会,但时代的惯性依旧是存在的。
你这位国之柱石什么时候真的为了国家着想了呢?
为了镜花水月的关中死了那么多的从龙猛将,你满脑子想的啥呢?
为了你的私欲,改朝换代而已。
你灭掉了桓玄后,自己成为了桓玄。
你这个“大晋忠臣”,和桓玄本质没有任何区别。
人现在,并将永远是自私的动物。
同理,京口系的内心深处,也是希望重现上个百年,那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的逼格和荣光的。
你心心念念的“朝事一委宰相”,认为留下的都是你家乘风破浪的大爷,实际上,司马睿死前,也会想到王导当年仅仅是自己的司马;司马昱死前,也会忆起当年桓温西去的使命是作为忠臣之后、皇室女婿去肢解恶龙庾家。
眼前的执剑少年们,是屠龙后自己变成了恶龙呢?还是伪善面具下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呢?
你活着的时候,都是小猫。
你边撸边得出随便撸的评价;
你死了以后,小猫们拿到你留下的魔戒后呢?
不是当年的他了。
这世间有谁拿到权力的魔戒后,还愿意放手呢?
刘裕死后,中央政权正式落到了徐羡之、傅亮和谢晦三人手中。
这个谜样三人组谱写了京口系二十年沧海一声笑后落寞悲哀的后青春的诗。
挨个看看履历吧。
1、徐羡之,东海郯人,最开始为刘牢之的镇北功曹,后来成了桓修的抚军中兵曹参军。
在这个岗位认识了刘裕,随后成为了老刘的铁杆心腹,京口起义时为镇军参军,尚书库部郎,领军司马。
其长子娶了刘裕的闺女,刘裕北伐的时候,是刘穆之的副手。(高祖北伐,转太尉左司马,掌留任,以副贰刘穆之)
刘裕认为,这是他托妻献子的唯一人选。
2、傅亮,北地灵州人,祖傅咸(西晋时代),司隶校尉,父傅瑗,以学业知名,与郗超关系好,位至安成太守。
这是个中等贵族出身。
傅亮开始时是桓谦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后不久因博学有文采被选为秘书郎,但没能去报道,因为这个时候傅亮已经加入革命成为孟昶的建威参军了。(义旗初,丹阳尹孟昶以为建威参军)
孟昶自绝于人民后,傅亮跟了刘毅做抚军记室参军,刘毅败前向刘裕表态拥护,到了从征司马休之时已经成为了太尉从事中郎,掌记室,成为了机要室主任。
北伐时傅亮随征,在宋国初建前第一个参透了刘裕的密码,以佐命功,封建城县公,食邑二千户,随后入中书省,专典诏命,所有刘裕的官方下达文件,全是他的手笔。(自此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
这俩人一个是刘裕的亲家和刘穆之的副手,一个是多少年的机要室主任,作为辅政自然没问题。
再来看刘裕留下的两个武将。
3、檀道济是起义元勋原始股的檀家子弟,檀韶少弟,奉姐事兄以和谨称道。
檀道济参与了罗落桥、覆舟山、西征灭桓三大奠基性战役,之后跟了刘道规,后来刘道规死后补太尉主簿、咨议参军转成了刘裕的人。
这是刘裕早早就留给儿子的第二代武力支柱。
12岁的刘义符镇京口时,檀道济就是军事一把手,随后刘义符一路升迁的过程中檀道济是铁杆的司马。(豫章公世子为征虏将军镇京口,道济为司马、临淮太守。又为世子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复为世子征虏将军司马,加冠军将军)
北伐关中,刘裕又把檀道济带出来去历练,一用发现真好使,檀道济首先光复洛阳,又打下了潼关的滩头阵地。
功成后,刘裕再次把檀道济牢牢的和太子刘义符绑定上了,刘义符去哪,檀道济这保镖就跟到哪。(世子当镇江陵,复以道济为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征虏将军。迁宋国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兗州大中正)
刘义符回到建康准备接班后,檀道济进中央,成了护军将军。(高祖受命,转护军,加散骑常侍,领石头戍事。听直入殿省。以佐命功,改封永修县公,食邑二千户。徙为丹阳尹,护军如故。高祖不豫,给班剑二十人)
因为檀道济是跟太子关系是最深的,所以刘裕临死前命檀道济率兵镇广陵,作为勤王的核武器。
刘裕认为檀道济人也踏实,和太子还是扯不开的关系,一定会当好这核武器执剑人的。
你真的看准了吗?
他确确实实没脾气好驾驭,但这匹马貌似谁都能骑。
他更在乎的是自己能永远被骑,谁上他对于他不重要。
4、谢晦,最开始是孟昶的中兵参军,等孟昶自杀后,刘裕问刘穆之,孟昶的班子里谁能用?(晦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昶死,高祖问刘穆之:孟昶参佐,谁堪入我府?)
刘穆之举荐了谢晦,随后命为太尉参军。
谢晦上任后不久代替患病的刑狱参军处理讼案,把积压如山的案件如庞统般轻松搞定,引起了刘裕的注意,任命为刑狱贼曹,不久又改任豫州治中从事。
412年,刘裕推行义熙土断,谢晦又妥善的处理了侨置郡县的人口分配问题,整体很公允,局面控制的非常好,随后转任太尉主簿,随征荆州刺史司马休之。
在西征的时候,刘裕因为接二连三的前锋失利亲自撸袖子准备上,谢晦抱住了刘裕的大腿,极为精准的喊出了那句给老刘下台阶的马屁:“天下可以没有我谢会计,不能没有您刘书记”!(晦前抱持高祖,高祖曰:我斩卿!晦曰: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晦死何有!)
谢晦人帅,幽默,还能干会说话,成为了刘裕晚年的开心果。(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
刘裕曾经由衷感叹过他和谢混,这一对玉人啊!(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很难讲刘裕对谢晦的情感是否有特殊的复杂。
从征关中,谢晦负责处理军中内外要务。(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干的相当棒,给刘裕出了太多好点子。(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为少敌)
宋国初建,谢晦为右卫将军,不久加侍中,等刘裕称帝后,谢晦成了中领军,从此掌握了禁军,史书中将其当时的待遇惊人的给出了堪比羊祜的评价。(寻转领军将军、散骑常侍,依晋中军羊祜故事,入直殿省,总统宿卫)
刘裕死的那年,谢晦仅仅33岁。
其实无论从资历还是年纪,刘裕的这个安排都相当欠妥。
他相当爱这个小伙子,火箭般上升的速度,不仅给待遇,还给信任,禁军的权力都敢给,还如羊祜故事。
羊祜是谁?
他姐姐嫁了司马师,他跟司马炎的关系处的跟哥们一样,西晋建国的元勋,接替钟会那摊子的自己人。
谢晦呢?
不仅阶级成分有问题,还爱锋芒毕露,甚至敢针对皇储的事进行随意评价。
在刘裕不行的关键时刻,谢晦对刘裕说:皇太子常常爱和坏人们玩,您这万世江山不能交给没有才能的人啊!(初,少帝之居东宫,多狎群小,谢晦尝言于武帝曰: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万代。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
刘裕问道:那你觉得老二行吗?(帝曰:庐陵何如?)
谢晦道:让我观察观察。(晦曰:臣请观焉)
谢晦出宫后就去拜访刘义真了,刘义真看到谢晦来后知道老爹身边的人不能得罪,这是个关键时刻,专门拉住了谢晦想多谈谈,谢晦没说啥就岔开话题走了。(晦造义真,义真盛欲与谈,晦不甚答)
谢晦来刘义真这明显属于走个过场,回宫谢晦给出了评价:“德行低于才能,不是人主!”(还曰:德轻于才,非人主也)
随后刘义真就被刘裕安排外放南豫州刺史了。(由是出居于外)
外放刘义真的这天,是422年的三月初五。
也就是说,就在刘裕不行的那个时间段,谢晦对刘裕开启了这个极度敏感的谈话。(三月,上不豫。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并入侍医药。群臣请祈祷神祇,上不许,唯使侍中谢方明以疾告庙而已。丁未,以司徒庐陵王义真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
谢晦作为托孤的重臣,在这个关键时间段接连否了两位皇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太子这班车他没赶上,他和刘义符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刘义符未来注定不会让他永远位高权重的待在建康,他才33岁,不想就这样退场。
他未来的婚约姑爷,是刘裕四子刘义康。
这小子沉不住气,暴露的有点早。
谢晦自打得志之后,和当年的钟会挺像的,自视甚高,不懂收敛,他随刘裕北伐回来后四面八方前来找门子的宾客们涌来,车马盈门甚至造成了小区的大面积拥堵。(时晦权遇已重,自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凑,门巷填咽)
他哥哥谢瞻知道他弟弟年轻容易飘,经常求刘裕贬他弟弟的官。(及还彭城,言于宋公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前后屡陈之)
谢晦掌管机要嘴却不严,经常跟他哥说到些朝廷的机密,结果谢瞻就故意把这些机密嚷嚷的满世界知道,希望谢晦闭嘴,也希望刘裕知道后疏远谢晦。(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故向亲旧陈说,用为戏笑,以绝其言)
但刘裕对谢晦太爱了,始终没有狠下心。
门阀出品的这一帮,有一个算一个,在三十岁得志后能接得住富贵的,百年来只有一个桓温。
王导位至极品时已经四十多了,桓冲接班时是四十五岁,谢安是四十多才在太后外甥女的背景下出来上班,五十多才拔的头筹。
庾亮37岁独掌大权,随后那家伙把眼现的,准确的避开了所有正确操作被苏峻带着一万多人就捅进了建康;
桓玄当皇帝的时候是35,不到一年就被“替天行道”的水泊京口刘大哥夺了鸟位。
男人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很多冲动性的激素还是在玩命分泌,拳怕少壮的红利背后是做事冲动与考虑不周全。
门阀出品的这帮,青少年时代都没咋遭过社会的毒打,所以很多事更容易想当然,一旦巨大的权力和富贵袭来后,脑瓜子更容易被激素拿捏。
对了,唯一逃过魔咒的那位,15岁时爹就为国死难了。
桓温顶家过日子的时候家里穷到他妈病了要吃羊,结果实在没钱把桓冲当动产给抵押了。(初,彝亡后,冲兄弟并少,家贫,母患,须羊以解,无由得之,温乃以冲为质)
这个当家知柴米贵的男孩随后三年枕戈待旦泣血复仇,最终在18岁的时候在仇人葬礼上灭了仇人满门。
唯一能够抹平年龄陷阱的,是苦难和经历。
谢晦的能力素质哪哪都没问题,但天之骄子的他年龄太小,苦难太少。
要不是刘裕对他还有安排,直接就该被刘裕带走了。
刘裕听完谢晦的表态后将刘义真调走了,还是要踏踏实实让大儿子接班。
与此同时将檀道济外派到广陵控制淮南诸军,随后对儿子说谢晦有问题,将来你往外派。
檀道济被外派广陵当震慑的核武器,刘裕80%的设定就是瞄准谢晦的。
那谢晦为啥不被刘裕当时就排除出辅政班子呢?
1、谢晦是唯一代表门阀的一方势力,留在中央能和门阀集团有个联络线。
2、与此同时也能牵制徐羡之和傅亮两人。
要等刘义符未来培养出自己的门阀代言人后再将谢晦扔外面去。
最后来看一下刘裕留下的这个辅政组合。
首辅徐羡之:司空、录尚书事、散骑常侍、扬州刺史。封爵南昌县公,食邑二千户。
北府军军代表檀道济: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郡军事、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封爵永修县公,食邑二千户。
这哥俩都是京口老兄弟,为人低调,多经历练。
机要傅亮:中书监、尚书令。封爵建城县公,食邑二千户。
官宦世家,根底不深,无军方背景。
禁军谢晦:领军将军、散骑常侍、中书令。封爵武昌县公,食邑二千户。
门阀出品,年轻能干。
虽然有首辅次辅之分,虽然有军权政权之分,但四人爵位都是两千户,也就意味着刘裕官方表态:你们四人都是一个功勋的级别,谁也别跟谁摆资历。
刘裕所塑造的这个平衡,类似于忠贞的两个政务老同志们把舵,谢晦作为门阀代言人时不时搞搞动作制造对立方便刘义符立威,外面太子背景的死党檀道济手握重兵搁那吓唬人。
这样的辅政局面和安排,不能说有问题。
四个权力锁链互相牵扯。
但刘裕没有想到,自己死后不久,画风开始变成血色。
所有的一切,开始剧烈脱离了他安排的轨道。
他刚死就是一整年的北魏南下,刘宋被打的丧权辱国。
他很快就会意识到,死在了关中的那群百战名将究竟有多值钱。
当初拓跋嗣听说老刘灭了后秦后相当哆嗦,生怕这位黄河边发明黑科技的猛男顺着河东捅他来,赶紧派使臣找老刘请和,从那之后,两国每年各种友好往来。(初,魏主闻高祖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交聘不绝)
等老刘死了的消息传来后,北魏马上就翻脸了。
刘宋使臣此时正从北魏出使返回的路上,刚到黄河边就被拓跋嗣下令逮回来了。(及高祖殂,殿中将军沈等奉使在魏,还,及河,魏主遣人追执之,议发兵取洛陽、虎牢、滑台)
拓跋嗣要南下拿回当年老刘北伐时抢走的土地。
崔浩劝阻道:领导,人家国丧咱南下不合适啊!况且咱南下也不能一举拿下江南,背个伐丧的名声不值当啊!咱还是派人去慰问攒点好名声吧,等将来咱南下时不至于让人家南人同仇敌忾。
况且刘裕刚死,身边的班子还没散,咱们大军压境是帮他们团结,不如缓缓,等他们内讧后咱们再南下,不用费啥劲就能坐收淮北。
拓跋嗣道:“当年刘裕乘姚兴之死一举灭掉了秦国,我今天这是抄作业,凭啥不行?(魏主曰:刘裕乘姚兴之死而灭之,今我乘裕丧而伐之,何为不可)
刘裕仅仅开启了南方权力杀戮的无解循环吗?
其实他开启了好多。
自他伐秦之后,趁人家国丧出兵变成了南北朝约定俗成的双十一,谁家都以为能占点便宜。
贰:哀我虎牢众将,叹此无义之国
拓跋嗣表示我要伐丧学习刘裕好榜样,崔浩表示局面完全不一样,姚兴死后他那堆混蛋儿子起了内讧刘裕有机会,现在江南无机可乘,不是一回事啊!
崔浩高看了南方。
南方不是无机可乘,他没搞清楚黄河南岸目前的将领派系。
拓跋嗣没搭理崔浩,授司空奚斤以符节,命他加授晋兵大将军、代理扬州刺史,率领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等,一起向刘宋进攻。
还没咋地扬州刺史、广州刺史,宋兵将军、吴兵将军的这堆挑衅性官职都发出去了。
对了,也是跟刘裕学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422年九月,魏国展开攻城还是拓土的大辩论,总司令奚斤认为攻城,崔浩认为南面溜达溜达抢抢完了。
理由是南人擅长守城,苻家在襄阳就打了一年,现在打不下来就会伤士气,不如派兵一直杀到淮河,堵住刘宋的后援,让洛阳、滑台、虎牢远在大后方,等他们对救援绝望的时候一定会远隔在我们大军的后方。当他们对南方的救援感到绝望的时候,必定会自己南撤的,到时候再收拾。
崔浩之所以这么说,俩原因。
1、此时已经进入秋末,各河道都没流量了,南面的援军都是步兵,你开摩托随便抢呗。
2、当年黄河边的却月阵依旧让北魏心惊肉跳,刘裕虽死,虎威犹在,一战打出和平威慑这话不是瞎说的。
但以拓跋嗣为核心的代人集团最终决定攻城,崔浩又一边呆着去了。
十月,奚斤统率步、骑兵二万渡黄河,在滑台之东安营扎寨,东郡太守王景度向镇守虎牢的毛德祖紧急求救,毛德祖派司马翟广等率领步、骑兵三千前去救援。
围住滑台后,北魏兵峰南下直指仓垣(开封市东北二十里,临汴水要冲)
陈留太守严棱投降。
这个严棱,是关中冯翊人,当年刘裕北伐时回归祖国的。
注意他的籍贯,与此同时来看下严棱的态度,此君率全体文武几乎是喜迎王师的造型,见了拓跋嗣后因为表现热忱到了得到高度表扬并封侯,还变成了拓跋嗣接下来南征的重要导游。(泰常中,山阳公奚斤南讨,军至颍川,棱率文武五百人诣斤降,驿送棱朝太宗于冀州。嘉其诚款,拜平远将军,赐爵郃阳侯,假荆州刺史。随驾南讨,还为上客)
因为他的关中籍贯,我暂时保留对这个叛徒的批评态度。
很多将士,最终会悔恨自己为京口爷爷们拼过命。
奚斤围攻滑台拿不下后请求增兵,拓跋嗣大怒,你不跟我拍胸脯了吗!连个滑台都拿不下!
十月二十三,拓跋嗣施压奚斤的同时亲率领各部联军五万余人南下,出天关,越过恒岭,声援滑台。
继续猛攻二十余天后,双十一当天,奚斤终于拿下滑台,随后乘胜进逼虎牢。
毛德祖反攻,多次击败魏军,魏军无法绕过虎牢天险夺取洛阳。
拓跋嗣另派黑槊将军于栗磾率领三千人屯驻河阳,打算绕道夺取洛阳,毛德祖则派振威将军窦晃等沿黄河南岸布防抵抗。
大战已经开启近两个月了,刘宋朝廷一丁点反映没有!
十二月,拓跋嗣抵达冀州,派遣楚兵将军、徐州刺史叔孙建率兵从平原渡过黄河开辟第二战场夺取青州、兖州。
十二月十五日,刘宋兖州刺史徐琰放弃尹卯城(东阿县东南)向南逃走,紧接着泰山、高平、金乡等兖州诸郡全部陷入北魏之手,东晋逃亡的皇族司马爱之、司马季之等,原先便在济水之东集结部众,这时也都投降了北魏做了伪军。(癸未,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于是泰山、高平、金乡等郡皆没于魏。叔孙建等东入青州,司马爱之、季之先聚众于济东,皆降于魏)
兖州轻松拿下,叔孙建等向东攻入青州。
十二月二十一,刘宋终于下诏,命令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督察征讨诸军事,会同徐州刺史王仲德一起前去救援,镇历阳的南豫州刺史刘义真派遣龙骧将军沈叔率兵三千人去支援淮河以北的豫州刺史刘粹。(己丑,诏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共救之。庐陵王义真遣龙骧将军沈叔狸将三千人就刘粹,量宜赴援)
刘宋自始至终,都没拿虎牢战区当回事,直到彭城北方出现危机才开始有动静。
423年正月二十二,整整过了一个月,檀道济才率军姗姗来迟驻扎彭城。
此时虎牢已经被狂轰乱炸四个月了。
北魏叔孙建攻入临淄,魏军所到之处刘宋城池全部崩溃,一直到了青州治所东阳才遇到了抵抗,刘宋青州刺史竺夔召集百姓于东阳城固守,不愿入城者也令各部依据山势险要之处,将庄稼全部收割坚壁清野,济南太守垣苗率众也来投靠竺夔集中力量共抗魏军。
山东军民撒狠了,老子不过了也不便宜你们这帮拓跋!(竺夔聚民保东陽城,其不入城者,使各依据山险,芟夷禾稼,魏军至,无所得食)
拓跋嗣随后派在青州有影响力的刁雍前去招降,刁雍被任命为青州刺史随后募兵五千前去会和青州战区的六万魏军骑兵。(乃以雍为青州刺史,给雍骑,使行募兵以取青州。魏兵济河向青州者凡六万骑,刁雍募兵得五千人,抚慰士民,皆送租供军)
奚斤与公孙表等合兵进攻虎牢,拓跋嗣从邺城遣兵助战,毛德祖在虎牢城内挖地道,招募敢死队四百出城袭击,杀敌数百,烧了攻城器械。
魏军暴怒,继续狂攻虎牢。
奚斤看到虎牢拿不下于是自率步骑三千攻颍川太守李元德等于许昌,李元德等败走,魏以颍川人庾龙为颍川太守守许昌。
毛德祖率兵出城与北魏公孙表大战,从早晨到傍晚,斩杀魏兵数百,正巧奚斤从许昌得胜而回,二人合击毛德祖,宋军大败损失一千多,毛德祖继续回城固守。
拓跋嗣又派出一万多人从白沙渡黄河南下,屯驻濮阳南准备第二梯队补上。
战事打到三月,毛德祖还使出了离间计,杀掉了魏军副司令公孙表。(初,毛德祖在北,与公孙表有旧。表有权略,德祖患之,乃与交通音问;密遣人说奚斤,云表与之连谋。每答表书,多所治定;表以书示斤,斤疑之,以告魏主。先是,表与太史令王亮少同营署,好轻侮亮;亮奏“表置军虎牢东,不得便地,故令贼不时灭。”魏主素好术数,以为然,积前后忿,使人夜就帐中缢杀之)
三月十八,拓跋嗣亲自从灵昌津渡黄河南下,又遣并州刺史伊楼拔助奚斤攻虎牢!(魏主又遣并州刺史伊楼拔助奚斤攻虎牢)
太原的小鬼子也出动了。
毛德祖是李云龙,但他永远也没有同志们来配合他,更不要说救他。
毛德祖虽然依旧英勇,杀伤众多,但抵抗资源已经逼近枯竭。(毛德祖随方抗拒,颇杀魏兵,而将士稍零落)
东面战场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叔孙建率三万骑兵逼东阳城,此时城中文武才一千五百人,竺夔、垣苗悉力固守,经常出奇兵击魏。魏军绕城列阵十多里,大规模建造攻城器械,竺夔也用地道战摧毁了攻城器,但魏军依旧攻势凶猛。
东阳城城墙崩溃,死伤惨重,眼瞅陷落在即。(魏人复作长围,进攻逾急。历时浸久,城转堕坏,战士多死伤,馀众困乏,旦暮且陷)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423年的三月底。
虎牢战区和青州战区都已经到了万急的强弩之末,檀道济爷爷又活活的在彭城歇了一个半月,终于决定上了。
面对洛阳和青州两个方向的死局,檀道济以所领兵少而且青州路比较近的缘故,决定先去救青州。(檀道济至彭城,以司、青二州并急,而所领兵少,不足分赴;青州道近,竺夔兵弱,乃与王仲德兼行先救之)
去东阳是陆路,要350公里;(其实水路可以通,走桓公渎转济水可以捅魏军的腚眼,但檀道济不敢这么走)
去虎牢是水路,要400公里。
汴水河道在上次北伐后就已经通了,此时也已经入夏涨水,去虎牢不仅不远,还省力异常。
“青州道近”,纯属放屁。
檀道济代表着的托孤四人组,在毛德祖和竺夔被暴打了五个月后才出兵的真正原因在于,只有山东也快不行的时候,我们才能冠冕堂皇的二选一,放弃你毛德祖!
毛德祖,是王镇恶入关中的先锋司马。
毛德祖,荥阳人,晋末才南渡的。(德祖,荥阳南武阳人也。晋末自乡里南归)
南渡后跟的老大是刘道规,卢循之役,刘道规以毛德祖为参军伐徐道覆于始兴。
刘道规死后,短暂跟过刘裕,但随后刘裕北伐,把这位虎将给了王镇恶。
毛德祖作为王镇恶的先锋,几乎是王镇恶能够夺得关中首功的最大功臣。(高祖北伐,以为王镇恶龙骧司马;加建武将军。为镇恶前锋,斩贼宁朔将军赵玄石于柏谷,破弘农太守尹雅于梨城,又破贼大帅姚难于泾水,斩其镇北将军姚强。镇恶克立大功,盖德祖之力也)
王镇恶是咋死的呢?
灭秦之功被你抢了!长安财宝被你吞了!
他抢了本该属于京口帮的时代周刊封面。
你毛德祖这个王镇恶的头马还能是什么好人吗!
没有京口背景和上司脑瘫的虎将毛德祖最后被刘裕本乡守本土的安排守虎牢,这位能力极强的忠贞汉子这辈子作为棋子没做过一件错事,跟王镇恶不是他能左右的,他只是做好了一个军人的天职,服从命令,英勇上阵,为国杀敌。
这位将魂在胡虏入寇后以泣血丹心对得起民族和国家,但他却被“京口和门阀”们永远的放弃了。
国难当前,虎牢众将为国慷慨赴死,但建康城头,领导们愤恨的却是当年的恶气未出。
国事重于一切!
徐、傅、谢、檀,此四人无一善终,实乃天理昭彰!
三月二十七,豫州刺史刘粹派颍川太守李元德反攻许昌成功,斩杀北魏的颍川太守庾龙。
四月初一,魏主亲临成皋,断了虎牢到黄河的汲水通道,随后亲自督战暴打虎牢。
连攻三日后不下,毛德祖依旧坚挺强悍。
魏主亲临虎牢之时,青州战区的东阳城北城已经坍塌三十余步,青州刺史刁雍希望从此缺口冲进城去,但叔孙建不同意,东阳城因此没有被拿下。(叔孙建攻东陽,堕其北城三十许步;刁雍请速入,建不许,遂不克)
刘宋的山东半岛最终能够得以保存,也在于圈子文化。
我叔孙建是代人集团大佬,你刁雍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过来抢功!
随后听到了檀道济的援军即将赶到的消息,刁雍又建言叔孙建道:竺夔已经接近崩溃必不敢出城,现在我申请率我募来的这五千兵堵住大岘山天险定能得胜!(及闻檀道济等将至,雍又谓建曰:“贼畏官军突骑,以锁连车为函陈。大岘已南,处处狭隘,车不得方轨,雍请将所募兵五千据险以邀之,破之必矣)
从这里证实刚才的檀道济路线,这货走步道从大岘山而来。
宁可步道入青州,也不水军救虎牢。
青州河南的将士们被暴打了五个月,您才溜溜达达前来救援,造成只能选择救一个的舆论效果,就是想让毛德祖死在鲜卑人手里嘛!
国事,从来不是重要的;
大义,从来都是喊喊的;
派系,永远是站队关键;
利益,永远是主要矛盾。
此时已经初夏,魏军没体验过这么热的高温,军中开始出现传染病,叔孙建表示我不玩了,撤军撤军!(时天暑,魏军多疫。建曰:“兵人疫病过半,若相持不休,兵自死尽,何须复战!今全军而返,计之上也)
四月初三,檀道济军至临朐,四月初六,叔孙建撤军。
山东被檀大将军救赎。
叔孙建自东阳开奔滑台,檀道济派王仲德追击了几步,自己停军湖陆(山东鱼台县东南),王仲德听说魏军已远离后就回来找檀道济了。
檀大将军随后就搁那遛鸟了。
一天天的等毛德祖被打死的消息,但就是等不来,你咋还没死!
闰四月,又围攻了一个多月无果后,北魏方面则从滑台调来了刚从山东半岛撤下来的叔孙建来帮奚斤共攻虎牢。(叔孙建自滑台西就奚斤,共攻虎牢)
至此,北魏的所有南征大军已经全部云集虎牢城下,以全国敌一城之势调来了越来越多的兵力死磕这个半年多仍然没拿下的弹丸小城。
此时虎牢已被围二百多天,无一日不战,城中精锐已经基本全部战死。
拓跋嗣在打面子之战,毛德祖及虎牢将士们在打民族之战。
剩下的老爷们,在等着拓跋嗣给他们出气,让他们舒心,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鲜卑人你们倒是加油呀!
魏军已摧毁了虎牢的外城,毛德祖又构筑了三层内城,北魏再毁二城,毛德祖只保留最后一城继续日夜奋战不降,守城将士不能睡觉眼睛已经长疮,但被毛德祖恩义相结的誓与虎牢共存亡!(虎牢被围二百日,无日不战,劲兵战死殆尽,而魏增兵转多。魏人毁其处城,毛德祖于其内更筑三重城以拒之,魏人又毁其二重。德祖唯保一城,昼夜相拒,将士眼皆生创;德祖抚之以恩,终无离心)
将魂如此,敲打键盘的我泪如泉涌!
此时檀道济军于湖陆,刘粹军于项城,沈叔军于高桥,全都在看着,等着魏军吞掉这个夺了京口人风光的王镇恶司马。(时檀道济军湖陆,刘粹军项城,沈叔狸军高桥,皆畏魏兵强,不敢进)
闰四月二十一,魏军挖地道又断了虎牢城中的井水,城中再难坚持,人马干渴到伤者已经流不出鲜血。(丁巳,魏人作地道以泄虎牢城中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可得防;城中人马渴乏,被创者不复出血,重以饥疫)
两天后,闰四月二十三,虎牢城破。
虎牢城被围攻了八个月,城中将士们没有得到过一丁点祖国方向的支援,没有得到过河南将士们撤军的通知,没有得到过一封哪怕是虚情假意的问候。
毛德祖将军以一个军人的操守和民族的节操拢住了这喋血孤城的虎贲将士们。
在这二百多天的血战中,人人虎贲,人人将魂,人人无愧苍天。
将士们要保护毛德祖突围,毛德祖道:我誓与此城共存亡!(德祖曰:“我誓与此城俱毙,义不使城亡而身存也!)
拓跋嗣则传令全军一定要生擒这个华夏将魂,最终毛德祖力战后被擒。(魏主命将士:“得德祖者,必生致之。”将军代人豆代田执德祖以献)
拓跋嗣拿下虎牢后顺利扫平刘宋司州、兖州、豫州所属各郡县,设地方官安抚治理,刘宋灭秦的所有政治成果在他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部失去。(奚斤等悉定司、兖、豫诸郡县,置守宰以抚之。魏主命周几镇河南,河南人安之)
对了,毛德祖没有自杀,七年后死于北魏,未找到官职记录,年六十五岁。
别因为这个黑人家,没意思。
他要是怕死,他要是腿软,早就降了。
他同样也不是傻子,二百多天朝廷一丁点动静没有,那就是笑着等你死呢,但人家仍然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毛德祖将军大概率是为了保护那些同样被俘虏的,与他一并坚守了二百多天的一个个华夏将魂们才最终没有死节的。
他已经尽到了他的本分,他对得起当时,对得起后世,这样的朝廷,也不配让他去殉葬。
华夏有将若皆如毛将军,华夏战士若皆如虎牢铁军,则华夏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这样一位将魂,最终仅仅在《宋书. 索虏传》中的一个角落进行了可怜记载。
这样的将军要是都入了索虏传,那刘宋朝堂上此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索虏。
你们全家都是索虏。
关中人的严棱早早就喜迎北魏的离开了这个京口人的政权。
人家早就看明白了结局,这是个聪明人。
毛德祖将军和虎牢城中的所有将士们,也是聪明人。
他们将聪明与否的评价,延长了时间,交给了后世。
我承认此时无论怎样溢美,对于毛将军和虎牢将士们已无意义,但无论什么时代,保境安民为国死难的华夏脊梁们永远都是最聪明,最可爱的人,后世也永远不会遗忘他们。
上一章结尾中我们说过,人这辈子就几十年,啥事要是较真,这人间过的就太苦了,能绕过去的坎就绕过去,碰见惹不起的人和事,要看得开,别傻不愣登的去死磕,去要说法,恶人自有恶人磨,能量不够前你没办法降妖除魔的。
但有个例外,就是当遇到民族大义,生死存亡这种事的时候,就属于到了我们的底线,该死磕时我们就是要死磕,为国死难,为家死难,这就是我们的命来找我们了,要从命。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当外虏入寇,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请一致对外,因为我们是同文同种的中国人。
十一月,北魏周几袭许昌,许昌再度崩溃,颍川太守李元德奔项城。魏军随后围汝阳,汝阳太守王公度也逃奔项城,魏军夷平了许昌城确定了魏宋新的边界后撤军了。
之所以撤军,因为拓跋嗣死了。
战争贩子死了,刘宋方面表示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认栽认栽,司空徐羡之、尚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三个臭不要脸为丧失国土担责请求处分,刘义符表示谁的错都没有,这事过去了。(徐羡之、傅亮、谢晦以亡失境土,上表自劾;诏勿问)
等北魏也办国丧后,建康城中,一场超级政治风暴刮起来了。
孙子们别看这一年狗屁没干,但心很累。
叁:“投名状”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刘裕的二小子刘义真,时年17岁,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这孩子从小机敏聪明爱读书,深得刘裕喜爱,去关中带的是他,关中丢了无所谓,但为了救这儿子老刘要再次出征,现眼归来后仍然放在建康做扬州刺史,甚至封了三公里面第二名的司徒。
老大是太子,更小的老三老四都扔外面去出镇了,刘裕却把老二始终留在了身边。
直到死前,还纠结是否要老二继承皇位,当听到谢晦表态后,敏感的老刘害怕得不到辅政集团看好还跟太子明争暗斗的老二被玩死在建康,赶紧把二儿子派去镇历阳了。
刘义真在逃出关中修罗场时曾经感慨道:今日之事皆因少谋失算,但大丈夫不经历风雨,怎知世事艰难!(义真谓宏曰:“今日之事,诚无算略。然丈夫不经此,何以知艰难)
听着特别是那意思,但这孩子在交过关中的顶级学费后仅仅打了个嘴炮,此后一丁点长进也没有,出镇历阳后搞出了一系列作死行为。
刘义真喜好文学,性格较轻浮,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以及慧琳道人组成了小团体。
刘义真当年跟他哥争位时曾道:“等我得志之日就任命谢灵运和颜延之做宰相,慧琳道人为西豫州都督。”(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
谢灵运是谢玄之孙,性情傲慢偏激,不遵法度,朝廷安排他干文化建设,他却总想掺和政治,常愤愤不平。(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
颜延之是颜含的曾孙,文艺优美,但嗜酒放纵。(延之好酒疏诞,不能斟酌当世)
这哥俩,都是当年东晋门阀出品的典型代表。
刘义真的这种话背后的含义是啥呢?
1、我要当皇帝,否则咋任命宰相。
2、现在的宰相们我不满。
徐羡之曾经派人敲打过刘义真,但刘义真嘚嘚了一堆话表示我有理。
最终徐羡之贬谢灵运为永嘉太守,颜延之为始安太守,给这俩外放了。
刘义真不仅放了狂话,在历阳还不断向朝廷索要供应。
你啥意思?真的想造反吗?
徐羡之这帮就每次都给刘义真减量。(义真至历陽,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
刘义真很愤怒,说话也越来越反动,还上书请求回建康。(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
回建康干啥?是干你哥还是干我们?
辅政三人组决定不给这孩子机会了,我们又不是你爹。
随后史书中给出了一个重大线索,此时此刻徐羡之等人已经密谋要废了少帝刘义符了,担心废掉后刘义真是第二顺位继承人,随后借刀杀人利用刘义符和刘义真夺娣的宿怨,奏废刘义真。(而少帝失德,羡之等密谋废立,则次第应在义真,以义真轻吵,不任主社稷,因其与少帝不协,乃奏废之)
刘义真随后被废为庶人,徙新安郡。
从刘义真被废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徐羡之等人打算废帝了。
当初刘裕是拍胸脯向刘义符保证的,徐羡之和傅亮没问题,只有谢晦要小心,怎么死了仅仅一年多之后,当初的这帮老实人咋都到了要废帝的地步了呢?
关于刘义符继位后的历史,史书中出现了大量空白,我们只能看到他妈后来宣读废他的文件时写了一堆这孩子怎么怎么不争气。
重要理由有那么四条:
1、居丧期间无礼。(大行在殡,宇内哀惶,幸灾肆于悖词,喜容表于在戚。至乃征召乐府,鸠集伶官,优倡管弘,靡不备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采择媵御,产子就宫,鋋然无怍,丑声四达。及懿后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绋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谑,殿省备闻)
2、和近臣没有规矩,无人君之相。(加复日夜媟狎,群小慢戏;居帝王之位,好阜隶之役;处万乘之尊,悦厮养之事。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
3、爱花钱,爱搞工程,不爱惜民力。(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殚尽;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征发工匠,疲极兆民)
4、刑罚多。(刑罚苛虐,幽囚日增)
这种诏书就只能看看,所有被废的皇帝都这理由。
泼大粪嘛,这皇帝要是官方不写的操蛋点你凭啥废人家。
别当真。
当年昌邑王被霍师傅废了的时候那家伙“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也是大公无私的说了一大堆。
拢共就干了27天皇帝,能混蛋到哪去。
真正的原因是啥呢?
你刘贺不上道,刚上来就搞小团体,根本不考虑以霍光为首的老同志们的利益嘛!(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
张敞敲打过他,你饭碗子是谁给的?给你碗的恩人们还没赏,你那帮要饭的先都升了官!你小子罪过大了!(太仆丞河东张敞上书谏,曰:“孝昭皇帝早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辇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所以千万别信什么为了国家社稷废了小皇帝的话,那都是电视台让播的。
电视台不让播的那部分是双方的权力受到了巨大波及,场面已经不可调和,才会鱼死网破到废立的地步。
刘义符在服丧期间确确实实干了很多和左右胡搞、不懂节制的事,但这都不是主要矛盾,这一年多中,国子祭酒范泰曾上奏了一封建议,相当有价值。
1、我听说陛下常常在后花园玩打仗游戏,战鼓的声音宫外都能听见,这样不好,容易让国际局势产生看轻的,咱已经把河南丢了。(伏闻陛下时在后园,颇习武备,鼓鞞在宫,声闻于外;黩武掖庭之内,喧哗省闼之间,不闻将帅之臣,统御之主,非徒不足以威四夷,祗生远近之怪。近者东寇纷扰,皆欲伺国瑕隙,今之吴会,宁过二汉关、河,根本既摇,于何不有。如水旱成灾,役夫不息,无寇而戒,为费渐多。河南非复国有,羯虏难以理期,此臣所以用忘寝食,而干非其位者也)
2、陛下即位以来,把政务都交给了宰相大臣,这点表现特别好,但身边的小人有点多,这可不好。(陛下践阼,委政宰臣,实同高宗谅暗之美。而更亲狎小人,不免近习,惧非社稷至计,经世之道)
这有两个重点:
1、刘义符“亲狎小人”,身边有群心腹,还“颇习武备”在皇宫内经常搞军事演习。
2、刘义符即位后将朝政全权委托了。
刘裕死后的所有朝政都被托孤三人组把持了,刘义符根本没啥实质能力,所以小皇帝和辅政三人组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是不明显的。
但却是能看出来小皇帝是不满的,因为小皇帝动不动就在皇宫里搞军事演习,还培植了一堆近侍,啥意思呢?
徐羡之三人很可能会认为刘义符打算政变搞死他们收回政权。
所以小皇帝目前表现还是不错的。
1、没跟辅政集团闹翻了,利益上是让着这群伯伯大爷的,连这四个臭不要脸把洛阳丢了都表示丢的好。
2、打造了自己是纨绔子弟的人设,以熊孩子的模样暗中培养小部队,至少没像傻狍子刘义真那样把X你妈写在脸上。
置刘义符于死地的,是他爹的“慧眼识玉郎”。
徐、傅、谢三人确确实实并非铁板一块,三方互相防着,各自牵制。
徐羡之作为首辅,拿到政权后开始大量培植势力,比如他侄子徐佩之就是他的一个重要棋子,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成了党羽。(徐羡之兄子吴郡太守佩之颇豫政事,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为党友)
北魏南侵的时候,谢晦一直称病谢绝见客,徐佩之怀疑谢晦装病有阴谋,于是找到傅亮要他拟诏书诛杀谢晦。(时谢晦久病,不堪见客。佩之等疑其诈疾,有异图,乃称羡之意以告傅亮,欲令亮作诏诛之)
这是徐佩之的意思?
怎么可能!
徐佩之就是马仔而已,这是徐羡之给傅亮施压,他们两个人要干掉谢晦。
小皇帝动不动就玩骑马打仗,你谢晦又是禁军头子,现在还病了那么久不见客,你小子要是跟小皇帝联手阴了我咋办!
甚至你难道在像指洛水放屁那位老艺术家抄作业吗?
但徐羡之比较贼,他没有自己来。
傅亮也不是傻子,回道:我们三人同受托孤,咋能互相残杀!你们要是真那么干,我就辞职不干了!(亮曰:我等三人同受顾命,岂可自相诛戮!诸君果行此事,亮当角巾步出掖门耳)
傅亮根本没把主体放在前来的徐佩之身上,直接点破了这层窗户纸,说的是“我等三人同受顾命”。
这就是要徐佩之给他叔叔带话,咱仨是一条船上的,不能自相残杀。
傅亮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傅亮的实力最弱,根子最浅,他既不是京口系的,也不是老牌门阀。
谢晦是谢家的人,手里有禁军,能够制衡住徐羡之。
你徐羡之这个老狐狸没有出面,派了侄子来让我杀谢晦,如果我起草这诏书了,将来徐羡之完完全全就有机会说这是我傅亮骄诏。
我的重要把柄从此就落在你手里了!
就算傅亮不被牵连,谢晦被干掉后禁军的军权也会落到政治地位更高,京口系实力更强的徐羡之手中,很可能就是他侄子徐佩之填补谢晦的位置,到时候傅亮将被徐羡之随意拿捏甚至成为第二个谢晦。
所以傅亮坚决不同意。
朝中的三个托孤大佬都不是傻子,来自于三个派系。
1、京口系大佬徐羡之在大量扩张自己的权力网络;
2、傅亮是并非京口系的落魄贵族,这些年一直在中央掌管诏命和机要,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势力。
3、谢晦一直以来比较明牌,自己希望重返门阀时代,而且希望自己姑爷刘义康当皇帝。
三人互相不信任,与此同时小皇帝也在培植自己的身边势力,动不动就搞军事演习。
你不得不服,刘裕权力的游戏玩的是真棒,左、中、右,一边一个,三方拉扯。
三个大佬都担心,万一其中一个配合皇帝干掉了另外两个呢?比如谢晦生病那段时间就几乎到了双方互扔核弹的古巴导弹危机级别,这要不是傅师爷在旁边打圆场就直接开战了。
或者说小皇帝哪天突然出手清盘把他们仨一勺烩了呢?
就这样,谢晦病好了之后,三个互相不信任的人找到了一个将三人绑到了一个绳子上的办法。
1、废了皇帝,解除小皇帝方面的动不动就军事演习的威胁,咱仨都把枪放下。
谁也别担心皇帝政变咱仨了,谁也别担心皇帝联手谁阴了那俩吧。
2、杀了皇帝,担上弑君之罪,咱仨别内耗了。
交了天下最大的投名状后从此咱们三人成为一个固定利益团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咱们共同迈向第二个百年的门阀时代。
刘裕给脑瓜子想秃了的左中右分权,最终拿他儿子当了投名状。
真特么幽默。
徐羡之、傅亮和谢晦三人决定废立后,招来了另外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镇广陵的檀道济,一个是镇江州的王弘。
这哥俩是局外人,但由于刚刚成团的建康XFXBoys组合担心在外的两位大佬将来反水,都给喊来了。
别到时候咱仨杀了皇帝成给京口老檀和门阀老王做嫁衣了。
尤其檀道济,这老小子最危险。
当初徐羡之废刘义真的时候就跟檀道济沟通过,檀道济当时就不同意,他又是太子这么多年的司马,咱们废太子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他!(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
喊来王弘,则更多的是因为王弘的威望同样很高。
王弘此时是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江州刺史、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封爵华容县公,食邑二千户。
王弘没被刘裕安排为顾命大臣的主要原因在于岁数和出身。
王弘是王导曾孙,时年45岁,和托孤四臣同级别的两千户,比檀道济镇北将军远高的“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王弘和谢晦,刘裕认为王弘的道行更高,所以不能进班子。
五月,檀道济和王弘二人先后抵达京师建康,徐羡之等把废立皇帝的计划告诉了他们。(五月,皆至建康,以废立之谋告之)
刘义符从12的时候,刘裕就把这孩子的手放到檀道济手上,然后一路就是这孩子的贴身保镖。(豫章公世子为征虏将军镇京口,道济为司马、临淮太守。又为世子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复为世子征虏将军司马,加冠军将军···世子当镇江陵,复以道济为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征虏将军。迁宋国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兗州大中正)
刘裕相当于把未来最大的确定性,早早就承诺给了檀道济。
这还是太子小时候就让你俩培养感情,你檀家未来五十年的富贵都给你保底了。
就算养条狗,也知道为主人拼把命。
檀道济自从来了建康后就瞬间躺好,表示你们让我摆什么姿势,赶紧的,别扭捏。
当然,老刘坐上这铁王座的所作所为,也不值得檀道济去跟他走心过命。
时代的风气自老艺术家洛水放屁后就开始一路向下,如果说两晋还有些迂腐的贵族底限的话,那南北朝已经把最后的这层底裤脱下去了。
不能拿这个被X烂了的两晋南北和两汉三国比,社会的共识已经不存在了。
猛刘总梦想自己的托孤会如惨刘一样,但你比惨刘做人的差距知道有多大吗?
刘裕死后,亲兄弟太尉刘道怜在一个月之后死了;在此不久之前,平北将军、五兵尚书、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南城县侯刘怀慎(刘裕姨弟)也死了;建康城中此时还有个远支的刘遵考,时任右卫将军,被谢晦控制。
也就意味着,此时此刻,建康城中,可怜的小皇帝没有一丁点反抗能力。
五月二十四,谢晦声称领军将军府第破败将家人送到了别处,在府中聚集了将士,檀道济也在其中。
这天夜里,谢晦与檀道济同居一室,谢晦紧张的一夜没合眼,檀道济则倒头便睡,让谢晦叹服。(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
檀道济,这位刘裕拍胸脯的老实人,这位十年前就给儿子布局的头号保镖,在灭小主人前吃得饱睡得着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五月二十五日,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应,其日守关,檀道济引兵开路,徐羡之等随后继进,从东掖门云龙门入宫,禁军早就被谢晦打了招呼,没人敢动。(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应,其日守关。道济领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由东掖门云龙门入,宿卫先受处分,莫有动者)
此时刘义符正睡在龙舟上还没醒,在天渊池被逮捕,随后禁军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把刘义符送回了故太子宫,紧接着迁于吴郡。
政变后,侍中程道惠劝徐羡之等人拥立12岁的皇五子刘义恭,但徐羡之这帮却最终选了镇荆州的皇三子刘义隆。
为什么要选刘义隆?选个12岁的孩子不是更好吗?
因为虽然此时朝局中的五位大佬都被绑上了一条船,但人家荆州还有个相当有实力的刘义隆在那呢!
从顺位来讲,该轮到人家。
如果杀了皇帝选了别的皇子,人家刘义隆兴师问罪顺流而下呢?
让刘义隆来接班有三点好处。
1、政治上正确,堵死了刘义隆方面的兴师问罪,等刘义隆接班来后还可以派人接手荆州,然后朝局就可以往第二个门阀时代运转。
你刘家的皇帝接着当傀儡,随后我们这些门阀控制局面,轮流坐庄。
老牌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之外,加入了东海徐氏,北地傅氏,高平檀氏。
2、刘义隆的老丈人袁湛罕见的和徐羡之、傅亮、檀道济、谢晦四个方面都有关系!
刘义隆娶得是陈郡袁氏左光禄大夫袁湛的女儿袁齐妫。
袁湛在公元404年的岗位,是桓修抚军长史,随后在革命军中是镇军谘议参军,以从征功,封晋宁县五等男。
1、桓修的参军,就是京口的原始股,袁湛和徐羡之、檀道济是一个出身。
2、出任过刘裕太尉长史,又出任过吴兴太守,后来入朝补为中书令,是傅亮当年的领导。
3、416年又转任尚书右仆射、本州大中正,当时尚书左仆射是刘穆之,后来徐羡之接班后,双方也有交集。
4、是陈郡的大中正,也就和陈郡谢氏的关系少不了,袁湛他妈是谢安的侄女,本人娶得是谢玄的闺女,跟谢家是重度姻亲,跟谢晦也有交集。
相当于刘义隆这个老丈人,和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都有关系,四方面都认可。
和刘义隆的直系亲属没有关系的只有王弘,但刘义隆的主心骨谋主是王弘的兄弟王昙首,当年刘裕专门嘱咐刘义隆咨询的智囊。(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
王弘还有个其他房头的兄弟王华在刘义隆处是咨议参军。
因此,刘义隆和建康废帝的五位大佬都有关系,五方面都认可。
所以刘义隆来当这个傀儡,最合适。
最开始,徐羡之、傅亮、谢晦商量废帝后的政治格局时是这么考虑的。
荆州给谢晦,檀道济继续在广陵,这哥俩手握强兵来制衡朝廷,王弘接着回江州,徐羡之和傅亮在朝中掌权,平稳过渡政局。(初,晦与徐羡之、傅亮谋为自全之计,晦据上流,而檀道济镇广陵,各有强兵,以制持朝廷;羡之、亮于中秉权,可得持久)
迎接刘义隆之前,三大佬还要干一件事,杀了刘义符和刘义真当做三人的投名状,否则将来凭什么风雨同舟的互相信任!
刘义符抵达吴郡后,被软禁在金昌亭,六月二十四,徐羡之等派刑安泰去刺杀刘义符。(六月,癸丑,羡之等使邢安泰就弑之)
刘义符年轻力壮,奋战突围,逃出昌门,最终被追兵还是打死了。(王多力,突走出昌门,追者以门关踣而弑之)
刘义符遗传了他爹的好身体,也许再来几年真的能扮演回少年康熙,但很遗憾,他爹生了他,也杀了他。
从小到大都是被爹安排,皇位是安排的,辅政是安排的,保镖也是安排的···
尚书令傅亮率领行台文武百官携带皇帝座驾前往江陵迎接刘义隆,随行的祠部尚书蔡廓走到寻阳时得病了,傅亮与蔡廓辞别时,蔡廓道:“如今刘义符在吴郡,最好厚加供奉,要是出现不测,你们这帮就是弑主的罪名,就再没有回头路了。(祠部尚书蔡廓至寻陽,遇疾不堪前;亮与之别。廓曰:“营陽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弑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
蔡廓啥意思呢?
你们废了旧君,迎立新君,这本来是大功的,原来的皇帝你要留给刘义隆去处置,这个“先帝”肯定是要死的,别死在你们手里,你们当了这个脏手套,人家刘义隆将来就有太多理由弄死你们了。
史书中说傅亮听了蔡廓这番话后似乎“恍然大悟”,赶紧写信给徐羡之让他打住,但此时刘义符已经死了。(傅亮帅行台百官奉法驾迎宜都王于江陵。”时亮已与羡之议害营陽王,乃驰信止之,不及)
但徐羡之的反映却凸显出了不同寻常的态度。
徐羡之大怒道:“已经敲定了的事,现在咋反悔了把恶名加给别人呢!”徐羡之等随后又派人杀了流放在新安的刘义真。(羡之大怒曰:“与人共计议,如何旋背即卖恶于人邪!”羡之等又遣使者杀前庐陵王义真于新安).
徐羡之直接揭穿了傅亮的把戏,说好了一起背恶名纳投名状互相结盟的,现在你打算把这恶名扔给我们吗?
一面派傅亮去接刘义隆,一面徐羡之又如约安排谢晦去接手荆州。
徐羡之担心刘义隆继位后派别人继任荆州,于是以录尚书事的名义命谢晦代理都督荆、湘等七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以谢晦为外援。(少帝既废,司空徐羡之录诏命,以晦行都督荆湘雍益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欲令居外为援,虑太祖至或别用人,故遽有此授)
安排的挺好,构想的挺棒,但XFXBoys忽略了一件事。
刘义隆已经18岁了,不是宝宝了。
更重要的是,他在荆州已经六年了。
六年前,刘裕收复关中回到彭城后,打算彻底夯实家底准备改朝换代了,派刘义符去镇荆州,最终因为张邵的劝谏而终止了这想法。(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
刘裕随后紧急派已经安排去镇守洛阳的刘义隆去接手荆州。(关中平定,高祖还彭城,又授监司州豫州之淮西兖州之陈留诸军事、前将军、司州刺史,持节如故,将镇洛阳。仍改授都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广平扬州之义成松滋四郡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持节如故)
刘裕死前所有的那一大堆托孤安排,没有一项有用的,倒是六年前的这次无心插柳,成为了避免自己沦为历史笑柄的关键安排。
肆:一场游戏一场梦
424年七月,傅亮的迎驾团队来到了江陵。
此时刘义隆的左右听说刘义符和刘义真已经被杀了,于是劝刘义隆别去。
司马王华说:“先帝功盖天下,四海威服,虽然少帝被废但皇威不改,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诸生,他们当不了司马懿和王敦,他们是寄生于皇权身上的托孤之臣,短期不敢背叛,他们只不过想掌握大权,巩固地位,奉立新君自重而已!就是担心被废的二王将来找茬才先下手为强,别担心,去做皇帝!
刘义隆道:你这是想当宋昌啊!(王曰:卿复欲为宋昌邪)
宋昌是谁?
当年诸吕之变后坚决劝汉文帝去长安继位的那位同志。
这说明一个问题,18岁的刘义隆在以23岁的刘恒为榜样,是知道以史为鉴的。
他后面的一整套打法都很像。
当年我们在写文帝空降虎狼单位时就说过历史不会重复,只是会相似,当考卷突然扔过来时,你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是否储备了足够的底蕴帮你回答那份考卷呢?
刘义隆这些年没少看书。
长史王昙首随后分析了种种天象和祥瑞,南蛮校尉到彦之等也都劝刘义隆东去继位。
最终刘义隆拍板:废帝的是托孤之臣,不会背叛先帝,况且我刘家的功臣旧将布满朝廷内外,现有咱荆州的兵力又足以平叛,我还犹豫什么!(王乃曰:“诸公受遗,不容背义。且劳臣旧将,内外充满,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
注意刘义隆的关键凭据:今兵力又足以制物!
徐羡之等认为,这个18岁的藩王会规规矩矩带着警卫连来上任,但没料到人家会倾巢而出的带着荆州的所有家底来武装上任。
当年刘恒和刘贺可都没按这个套路来啊!强如汉文帝也是装了两年孙子后才祭出“列侯回封国”的!
这成为了徐羡之等人的第一个意料之外。
刘义隆命司马王华留守荆州,又派到彦之率军作前锋先行出发开道,到彦之推脱道:“他们要是不反,就应该踏踏实实顺流而下,不要去激怒他们,要是反了,我手下的兵力不仅起不了作用,还会给人家找借口。(王欲使到彦之将兵前驱,彦之曰:“了彼不反,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这里相当有意思,劝领导当皇帝时很凶猛的到彦之,真到了风口浪尖的时候,怂了。
当年《士兵突击》大火时,袁朗否定成才的关键原因是:有的关键考验,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很见人性!
人性的考验中,被一块石头绊倒的,到了下一个命运岔路口时,还是会被绊倒。
这其实不是到彦之的第一次退缩。
到彦之籍贯彭城,刘裕讨伐孙恩时,因与刘裕同乡随从刘裕征战,屡有战功。(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
这么近的老乡,这么早的党龄,在刘裕早年征战时就屡立战功,咋现在才冒出来呢?
因为这货京口时就尿过一次了。
京口起义的时候,刘道规小分队在广陵起事已经杀了桓弘,胜利的新闻传遍城乡后,广陵城居住的到彦之才飞马赶到。(义旗将起,彦之家在广陵,临川武烈王道规克桓弘,彦之时近行,闻事捷驰归)
这个时候刘道规这帮已经南下京口了,等到彦之赶到京口后发现刘裕已经出兵建康了,随后到彦之被留守京口的孟昶给留下了。(而道规已南度江,仓卒晚方获济。及至京口,武帝已向建邺,孟昶居守,留之)
等刘裕革命成功后见到到彦之,刘裕骂了他一通,到彦之没说话,孟昶也没替他说话,结果没得到封赏。(及见武帝,被责,不自陈,昶又不申理,故不加官)
看上去是到彦之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是吧,看上去还挺委屈是吧?
真的吗?
刘裕为啥责他?他为啥不敢说话?
责他说明刘裕告诉了这位屡立战功的嫡系老乡举事的时间地点,但这货没出现。
这位老乡是“闻事捷驰归”。
否则刘裕就应该是开开心心的欢迎老乡投奔自己参加革命,我之前没找到你,现在我如虎添翼啦······
而且到彦之真的是听说刘道规成功后才去京口的吗?
这位爷肯定是连京口政变都已经成功的消息传来后才“第一时间”气喘吁吁渡过长江的。
孟昶是广陵的主簿,极大概率认识到彦之,为啥留住他也不替他说话呢?
孟昶一直以来比较直,就是表达一个态度:快别装X了,现眼的玩意儿。
到彦之随后就一直被放在荆州,辅佐了刘道规、刘道怜和刘义隆三任刘家人,始终没得到刘裕的待见。
这次需要你亮剑的时刻了,到彦之又对小领导表示:咱们乖宝宝的上任,不要惹事好不好,你瞅瞅我挺大岁数的又尿了。
正好雍州刺史褚叔度此时去世,刘义隆很知趣的派了到彦之去襄阳。(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陽)
这位临阵爱尿的到彦之是檀道济的恩人。
人最怕比,尤其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
檀道济别看谁都能上,但却技术过关,到彦之却是将临阵窜稀窜出了风格,以一己之力把檀道济抬进了唐评版64名将,宋评版72名将。
七月十五,刘义隆出发前正式接见了傅亮,先是玩命哭,然后问他俩哥哥的死亡始末,给傅亮问懵了。(甲戌,王发江陵,引见傅亮,号泣,哀动左右。既而问义真及少帝薨废本末,悲哭呜咽,侍侧者莫能仰视。亮流汗沾背,不能对)
随后刘义隆出发,并没有搭理到彦之投降派的“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而是带走了所有的荆州武装陪他去当皇帝,并命他的府州文武官员和军队对他加强保卫,从建康来的所有人不能靠近他的队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更是站在刘义隆门外当了几十天的门神!(率府文武严兵守卫,台所遣百官众力,不得近部伍,中兵参军朱容子在平乘户外,不解带者数旬)
八月初八,刘义隆抵达建康,文武百官去新亭接站,徐羡之问傅亮:“刘义隆可比历史上的谁?”
傅亮说:“比司马师、司马昭哥俩还能耐。”(晋文、景以上人)
徐羡之说:“那就能明白我们的红心了。”(必能明我赤心)
傅亮说:“你高兴早了。”(不然)
傅亮已经看明白了刘义隆的成色,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啥样的人!我拿前朝反动派的俩阴棍举例,好赖话你咋还听不出来呢!
原先的计划出现了巨大偏差,徐羡之本来打算是刘义隆上任来后就派谢晦去接班,然后自己再控制住禁军,傅亮是护军将军控制着外军,刘义隆来继位后手上就没兵权了。
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把荆州连锅端过来了!
这样谢晦上任荆州的意义就不大了。
徐羡之开始嘀咕了,于是在任命谢晦接手荆州后将所有朝中的北府精锐和武器全都配给了谢晦,你把朝中的兵和所有装备也都带走!(精兵旧将,悉以配之,器仗军资甚盛)
徐羡之和傅亮的本心,是让交了投名状的“三弟”谢晦从此在荆州做核威慑,但他俩忽略了一个问题。
他们之所以能废帝成功,是因为手里有兵;现在兵都被谢晦带走了,你就没有威慑力了,你一个光杆的录尚书事,能抢来刘义隆手中的荆州兵吗?
王华对他俩的评价“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诸生”是没错的。
水平真的一般。
此时此刻应该在手中有兵的情况下跟即将继位的刘义隆展开斗争,在他上位前逼他和军权做切割!必须在控制了刘义隆手中的武装后才能放谢晦去荆州!
你手中有刀时要是都抢不过来,那你手中没刀时就更没戏了,但你手中有刀时却能有火并的底气和机会。
八月初九,刘义隆给他爹坟头磕完头后即位,改年号为元嘉,文武百官一律加官二等。
八月十二,刘义隆诏命代理荆州刺史的谢晦为实任。(庚子,以行荆州刺史谢晦为真)
谢晦赴任前又一次和祠部尚书蔡廓辞行,谢晦屏去左右后问蔡廓:“你看我能安全降落吗?(晦将行,与蔡廓别,屏人问曰:”吾其免乎?)
蔡廓道:你们拥立新君不假,但你杀了人家俩哥哥还做人家的臣子这属于超级政治污点,你又去荆州这个上游重镇,以我学历史的心得,你悬了。(廓曰:“卿受先帝顾命,任以社稷,废昏立明,义无不可。但杀人二兄而以之北面,挟震主之威,据上流之重,以古推今,自免为难)
谢晦开始担心自己走不了了,等到率军出发后,回望石头城谢晦开心道:我终于脱身了!(晦始惧不得去,既发,顾望石头城喜曰:今得脱矣!)
谢晦为啥担心走不了了呢?
因为其实他这位书生也鸵鸟心态的比较怂,不敢和刘义隆撕破脸,刘裕遗诏荆州非皇子不能居之,徐羡之这是在修改宪法,刘义隆明显不是个善茬,万一双方提前火并了呢?
谢晦为啥会发出“今得脱矣”的感叹呢?
这一年多陷在和小皇帝、徐、傅三人的权力博弈旋涡里已经太累了,在朝中天天要提心吊胆,眼下刘义隆又带了那么多兵。
现在我带着兵出来了,你徐羡之、傅亮和刘义隆去撕吧!
八月十五,刘义隆下诏封赏政变五人组,晋升司空徐羡之为司徒,王弘进升为司空,傅亮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加授卫将军,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
有关部门上疏奏请刘义隆,依照惯例到华林园听取诉讼,刘义隆下诏道:“政务刑法我不熟悉,跟从前一样,让徐羡之和傅亮处理。(有司奏车驾依故事临华林园听讼。诏曰:“政刑多所未悉;可如先者,二公推讯)
政务上大放权的同时,军权上刘义隆极度坚决,学习汉文帝好榜样的任命王昙首、王华为侍中,王昙首兼任右卫将军,王华兼任骁骑将军,朱容子为右军将军。(帝以王昙首、王华为侍中,昙首领右卫将军,华领骁骑将军,朱容子为右军将军)
徐羡之等打算任命到彦之为雍州刺史,刘义隆不同意,征召到彦之来京担任中领军。(徐羡之等欲即以到彦之为雍州,帝不许;征彦之为中领军,委以戎政)
虽然这老小子总怂,但也是自己喂了六年的自己人了,此时我已经带着军队来了建康还没火并,皇帝大位已经坐实,没有风险了,他可以出现了。
这小子肯定又一马当先喊打喊杀保护我来了。
随后的一百天,刘宋的朝堂记录基本史书无载,只知道刘义隆身边的小弟们看不惯徐羡之和傅亮专权,随后不断陷害二人。(初,会稽孔宁子为帝镇西谘议参军,及即位,以宁子为步兵校尉;与侍中王华并有富贵之愿,疾徐羡之、傅亮专权,日夜构之于帝)
到了425年正月,徐羡之和傅亮上书刘义隆请求归政,反复三次,刘义隆批准。(春,正月,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表三上,帝乃许之)
正月初十,刘义隆亲政,徐羡之随后辞职回家。
徐佩之、侍中程道惠、吴兴太守王韶之等都认为此时不是退位的时候,苦苦劝徐羡之返聘上岗,徐羡之随后奉诏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丙寅,始亲万机。羡之仍逊位还第;徐佩之、程道惠及吴兴太守王韶之等并谓非宜,敦劝甚苦;乃复奉诏视事)
徐羡之和傅亮之所以交权,就是被手中有兵的刘义隆拿下了,徐羡之认怂回家就是致敬司马懿表态希望能平稳着陆,但又架不住利益集团不允许退休。
425年年底,刘义隆准备对废帝核心三人组下手,声称征伐北魏,又声称先去京口兴宁陵祭拜祖陵,开始大规模运作水军。(帝欲诛羡之、亮,并发兵讨晦,声言当伐魏,又言拜京陵,治行装舰)
此时此刻傅亮还没有弄清状况,对谢晦写信道:要北伐了,朝廷现在相当惊恐,多数官员都不建议劝北征,皇帝会派外监万幼宗去荆州咨询你。(亮与晦书曰:“薄伐河朔,事犹未已,朝野之虑,忧惧者多。”又言“朝士多谏北征,上当遣外监万幼宗往相谘访)
其实刘义隆的那个借口相当幼稚,朝廷已经很多方面发现了异常,刘义隆的大清洗计划已经泄露了很多。(时朝廷处分异常,其谋颇泄)
徐羡之和傅亮的水平也彻底暴露了出来。
近乎明牌的新闻,还搞不清楚咋回事。
426年正月,谢晦弟弟黄门侍郎谢遁派专人飞船警告谢晦事情万急,但谢晦仍然没当回事,拿出了傅亮的信给谘议参军何承天看,道:“估计万幼宗一二日之内就该来了,傅亮就是怕我激动才先给我来的书信。(正月,谢晦弟黄门侍郎驰使告晦,晦犹谓不然,以傅亮书示谘议参军何承天曰:“计幼宗一二日必至。傅公虑我好事,故先遣此书)
何承天道:“我所听到的都是朝廷西征大计已定,万幼宗怎么可能会来!
谢晦仍然相信傅亮,机要室主任你不信,你信谁,命何承天先行起草回复奏章,建议要是讨伐北魏最好等明年。
过了几天江夏内史程道惠接到一封寻阳方面的情报,信中说:“朝廷将有军变,局势已明了。(江夏内史程道惠得寻陽人书,言朝廷将有大处分,其事已审)
程道惠派人送信给谢晦,谢晦慌了。
谢晦问何承天道:“如果真有非常之变,你觉得该怎样?
何承天说:“中央打地方,实力悬殊,民心不足,您去投奔敌国是上策;(以王者之重,举天下以攻一州,大小既殊,逆顺又异。境外求全,上计也)
其次派心腹驻义阳(信阳),您率大军去夏口决战,如果失败您北上义阳出境投奔北魏。(其次,以腹心将兵屯义陽,将军自帅大众战于夏口;若败,即趋义陽以出北境,其次也)
此时驻守襄阳的是雍州刺史刘粹,此人忠心刘裕,当年还保护过小刘义隆驻守京口,所以如果谢晦战败后,会被襄阳方面截击,没办法走汉水路和随枣通道北逃,只能从陆路走义阳。
谢晦琢磨了半天道:“荆州为兵家必争之地,兵力和粮草都容易接济,我还是先在这决战吧,败了再跑也不晚。(晦良久曰:荆州用武之地,兵粮易给,聊且决战,走复何晚)
败了你跑的了吗?襄阳那大锁是闹着玩的吗?
刘义隆在行动前拉来了两个人。
王弘和檀道济。
理由是这俩开始没有参与废帝阴谋,王弘弟弟王昙首又是刘义隆的心腹,所以行动前将方案告诉了王弘,并打算召见檀道济,派他去讨伐谢晦,结果心腹们都反对,刘义隆道:“檀道济当初废帝只不过是被胁迫,杀害之事又跟他没关系,我定能安抚他,别担心。(帝以王弘、檀道济始不预废弑之谋,弘弟昙首又为帝所亲委,事将发,密使报弘,且召道济,欲使讨晦。王华等皆以为不可,帝曰:“道济止于胁从,本非创谋,杀害之事,又所不关;吾抚而使之,必将无虑)
正月十五,檀道济到建康。(乙丑,道济至建康)
檀道济为啥敢来?
肯定是前面都已经铺垫好了。
谁去联系的呢?
只可能是王弘。
四个月前,424年八月初二,王弘申请辞去司空一职连续一年后终于得到批准,改任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弘自以始不预定策,不受司空;表让弥年,乃许之)
王弘从最开始刘义隆继位时就把自己摘出去了,说您当皇帝这一系列事跟我都没关系,无功不受禄呀!(王弘自以始不预定策,不受司空)
王弘的兄弟是刘义隆的心腹王昙首,被同意辞官的时候就大概率已经投诚了,结合后面谢晦的讨伐理由,王弘作为被清君侧的首位,基本上比较实锤。(此皆王弘、王昙首、王华险躁猜忌,谗构成祸。今当举兵以除君侧之恶)
这位王弘在兄弟的引荐下投诚了刘义隆并全方位的还原了废立时期的全部细节。
刘义隆即将清缴反革命的时候,派人密使告诉了王弘。(徐羡之等以废弑之罪将见诛,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上所亲委,事将发,密使报弘)
王弘在诛杀建康反革命中全程没有参与,前期却“密使报弘”,这是干啥呢?
王弘肯定是有任务的。
这任务就是让他去联系另一个被逼的元老檀道济。
檀道济敢这么轻松的来,本质上就是得到了被保的信息。
谁的话能有这分量呢?
也只可能是当初被迫上船的另一个战友王弘。
正月十六,刘义隆下令清算反革命集团,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杀害他俩哥哥的罪状,命有关部门诛杀,并专门关照:谢晦据长江上游,会负隅顽抗,我会御驾亲征。中领军到彦之即日迅速西上,征北将军檀道济后面跟上,荆州的同志们应及时逮捕诛杀谢晦,雍州刺史刘粹要防止贼人北窜,罪人只有谢晦一人,余人全都不问。
诏书颁布后刘义隆下诏召见徐羡之、傅亮。
徐羡之得到消息后尝试着跑了跑,想明白没啥意义后自缢身亡,傅亮尝试过长跑,在拜别兄长坟墓时被逮捕。
到建康城北门广莫门,刘义隆拿来诏书对傅亮说:因你在江陵迎驾时态度相当好,我饶了你的儿子们。
傅亮被杀,全家被流放;徐羡之两子被杀,饶了重要党羽徐佩之,杀了谢晦的儿子谢世休。
徐羡之的儿子是驸马都被杀了,这个头号马仔徐佩之为啥被放了呢?
只有一种可能,背叛他叔了呗。
刘义隆御驾亲征前向檀道济问计,檀道济道:“当年我们与先皇北伐,得以入关的十策有九策是谢晦提出。这人才略无敌,但从没亲自带兵打过仗,战场实操没戏,我会在他摆开阵势之前就拿下他。(帝将讨谢晦,问策于檀道济,对曰:“臣昔与晦同从北征,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为少敌。然未尝孤军决胜,戎事恐非其长。臣悉晦智,晦悉臣勇。今奉王命以讨之,可未陈而擒也)
刘裕当年为啥放心谢晦手握禁军呢?
其实和檀道济的思路是一样的。
这哥们没有实战经验。
刘裕当年为啥让你檀道济在广陵当核武器呢?
就是知道真不对劲的时候,你作为小皇帝从小到大的保镖迅雷不及掩耳的就能拿下那仨拱卫皇权。
活儿好的檀道济带着队伍一路向西,技术过硬的他哼唱着这样一首旋律:
不要说愿不愿意,
我不会因为这样而在意。
那只是昨夜的一场游戏。
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虽然你影子还出现我眼里,在我的歌声中早已没有你·····
石头城上,刘义隆看着檀道济乘船西去,心中已经给他的命运定好了结尾的剧本。
檀老师,好好干。
我一定是你服务的最后一个男人。
伍:北境第一坚城下,暴风雨赌命之战
426年正月十七,刘义隆任命王弘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和扬州刺史代替徐羡之;任命四弟刘义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和荆州刺史提前把谢晦的官位废了,准备西征。
谢晦很快得到建康同党们被清算的消息,随后为徐羡之、傅亮举办葬礼,发号施令颇有周郎风范,调动安排无不妥当,几天之内江陵汇集了三万精兵。
谢晦上表先是说徐羡之、傅亮等忠贞之臣被冤杀,又道自己被辜负:“我们要不是为了国家着想,当初废帝的时候安排武帝幼子即位,谁敢说个不字!我们怎么会逆流而上三千里,虚位七十多天,去迎接陛下的大旗!不有所废黜,怎么会有兴起!不把贼寇遗留给君王,我有什么地方辜负了你刘家!
总之就是我没出轨,分手都是你的错。
现在领导身边有坏人,琅琊王家是老牌搅屎棍,王弘、王昙首、王华一伙阴险挑拨,我要清君侧!(此皆王弘、王昙首、王华险躁猜忌,谗构成祸。今当举兵以除君侧之恶)
谢晦命他弟谢遁为竟陵内史率一万人留守江陵,自己亲率二万人从江陵出发,战舰绵延数十里,旌旗遮天蔽日,谢晦长叹道:“真恨不得这是勤王之师啊!”
谢晦抵达西江口(岳阳市北洞庭水入江处)时,到彦之先锋军已开进彭城洲(临湘市东北)。
谢晦的巴陵(岳阳)守将庾登之是庾冰曾孙,谢晦的一担挑,也是个嘴炮了一辈子的骑墙货。
当年刘裕北伐的时候此君口号喊得震天响,然后私底下就找刘穆之的门子,说我妈妈岁数大啦,我可不能去陕西。(高祖北伐,登之击节驱驰,退告刘穆之,以母老求郡)
庾登之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这么喊口号的都不敢去了,看来凶多吉少呀,整的同志们军心都乱了,结果刘裕大怒后将其罢官。(于是士庶咸惮远役,而登之二三其心,高祖大怒,除吏名)
适逢大雨连日,庾登之一如既往的畏敌不敢进,参军刘和之道:“这大雨对双方的影响是一样的,朝廷大军就要来了,宜速战!
庾登之哆嗦下紧急开动小脑袋瓜,派手下做了一堆大口袋装满茅草悬挂在帆杆之上,声称我要火攻敌舰,必须等天晴,咱得缓缓再打。
谢晦同意了,到彦之方面也习惯性稳重,我瞪死他!
两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互相看绿豆对上眼了。
整整半个月后,谢晦等不下去了,再等雨特么又该下了!派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官军,接连两战摧枯拉朽攻克。(晦然之,停军十五日。乃使中兵参军孔延秀攻将军萧欣于彭城洲,破之。又攻洲口栅,陷之)
官军的大小将领都建议退守夏口,但到彦之反对,表示让子弹飞一会,咱们草包没关系,后面有活儿好的!
领导让我当先锋的时候下诏说后面檀老师会来。(晦据有上流,或不即罪,朕当亲帅六师为其过防。可遣中领军到彦之即日电发,征北将军檀道济骆驿继路)
屡战屡败没关系,咱得屡败屡战,现在要是退了功劳就全是人家的了,咱们虽然败了,但态度依然坚决,檀道济是来给咱助战的,不能退夏口!
到彦之守隐圻(彭成洲东北)等待檀道济。
谢晦因胜上疏道:“陛下如果把王弘等元凶斩首,我就立刻停止进攻回荆州。
此时谢晦仍然信心满满,但不久他听说檀道济要来了,这让他很意外。
因为他认为檀道济这个太子保镖作为杀刘义符的先锋肯定跟着老徐他们一块被干掉了。(晦闻羡之等死,谓道济必不独全)
这小子是咋又洗白再傍上了下家的呢?
他的运筹帷幄虽然经历过考验,但到底没有亲自带过兵,没有檀老师实战技术全面,开始变成热锅上的蚂蚁。(及闻率众来上,惶惧无计)
他带来的,是徐羡之派给他的京口军主力,现在人家京口系唯一的那个托孤大佬来了,军心震动。
檀道济率领的先锋军不多,谢晦最初看到规模不大并没当回事,也没迅速攻击,这成为了他错失的最后一次机会。
等晚上东风大起官舰都被吹来后,谢晦发现官军舰队前后相连,塞满江面,军心开始崩塌。(至晚,因风帆上,前后连咽;西人离沮,无复斗心)
再怎么宏观无敌,但生活说到底是具体的,面对军心沮丧这事,谢晦就不知道该如何安抚。
他这辈子干的都是顺的事,他“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为少敌”的背后,是朱超石亲自带着却月阵勇士们在黄河边发射大铁钉子打哭了北魏;是沈林子拔剑怒吼不退拢住了军心;是绝粮之时王镇恶去弘农拉来了赞助;是沈田子一千破数万的抢滩登陆关中;是毛德祖作为先锋无坚不摧的捅进了渭河。
刘裕留着他谢晦当心上人却不在乎那些虎狼之将,本质上是因为他干不了那些玩命的活儿。
他牛的背后,是执行者们真的能把图纸落地,是猛男刘裕只要站在那全世界就都好好干活的威慑力。
不怀疑谢晦转型后会成长为一个好的将领,但那需要时间和经历,中间环节是省不了的。
你出道第一战就领导那么大的战役,还是作为舆论的下方,还面对的是技术全面的檀老师,巨大的不利形势出现后军心开始崩塌,谢晦不知道该咋办了。
当年项羽陷入齐地的越南战争泥潭后听说老刘已经带着联合国军开进了彭城,会微笑道:老子回去干死他!
因为他经历过巨鹿之战,逆境我经历过,我说能打秃刘三就一定能打秃!
把所有骑兵集中过来,跟我坦克部队前进!
老刘在荥阳被项羽打的都快活不下去的时候照样会微笑道:老子一定能跑出去!
因为他经历过彭城地狱盘,逆境我经历过,我说能逃走就一定能逃走!当年把我儿子闺女踹下车的嘛!
现在总结宝贵经验,选两千荥阳妇女出城让楚军X!纪信化妆成我打马虎眼!我风紧扯呼。(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
当年楚汉季“拉锯荥阳”那战我们讲过老刘逃出荥阳的底色,这计谋虽然是陈平给的,但对于老刘来讲,这不过是把刘盈从车上踹下去的变种而已。
曹操在官渡饿的快啃脚丫子了,荀彧对他说:不能退!退了就土崩瓦解!死也得死在官渡!你又不是没有这种濒死体验!
曹操一琢磨当年在兖州被全境叛变,是靠着三个城一步步翻过来的,于是继续吊住一口气最终等来了许攸来降。
越大的事业越是取经,九妖十八洞洞洞闹妖怪,考的就是个绝境下的解决问题能力。
檀老师外加大船队,把谢晦难死了,二月十九,双方开战,谢晦军一触即溃,谢晦逃回江陵。
到了江陵,谢晦听说周超击溃了前来讨伐的雍州刺史刘粹,没有做其他部署,只是谢了周超。
周超弃军顺流投降到彦之,谢晦余众散尽,携其弟谢遁等七人北逃,在安陆延头(大悟县)被抓随后囚车送到建康,同党被全部斩首清算。
到底还是走了那条路,但当初让你占住夏口决战,就算失败现在也早就跑了。
谢晦没想后路,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当世无敌了,但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檀老师会迈着轻盈的步伐向他款款走来。
自422年五月刘裕安详离去,到426年二月底谢晦伏法,三年多的时间,刘宋丢了河南,长子次子和他留在建康的XFXBoys相继找他报道,荆州军和京口军交换场地后进行了火并,在缴纳了极其惨烈的继承手续费后,他家老三终于完成了这次铁王座的权力确认。
我如果说这是刘宋最不流血的一次权力更迭,大家会信吗?
京口军并没有砸烂一个恶心的旧世界,而是开启了更加没有下限的修罗场。
刘义隆继位两年后才刚刚从内斗的旋涡中拔出腿来,和他几乎同时间上位的拓跋焘已经开始进行气吞北境的人生了。
如果说刘裕摘了南国的所有低垂果实,那时代运行到这个时候,拓跋焘也迎来了北境成熟低垂的兼并时代。
第一个果实,是西面的赫连夏。
半年多前的425年八月,赫连勃勃死了。
他当年在等着姚兴死,此时的拓跋焘在等着他死。
赫连勃勃到了晚年已经变成了神经病,发展到了看见不顺眼的人就亲自杀了寻找快感,大臣有敢看他的就戳瞎眼睛,有敢笑的就割掉嘴唇,有敢进谏就是诽谤然后割舌头。
424年,赫连勃勃想废了太子赫连璝,立老四赫连伦,结果赫连璝听说后率兵七万讨伐赫连伦,赫连伦率骑三万拒之,战败后被杀。
老三赫连昌则黄雀在后的率骑兵一万突然袭击杀了老大赫连璝,然后拢着老大老四的所有兵力共八万五千人回到统万。
赫连勃勃看到这个养蛊胜利的孩子满眼都是要送走自己的表情,于是表示杀得好,你是太子。
赫连勃勃晚年不仅狂暴性神经病,还自大性妄想狂。
给统万城的东门命为“招魏”,南门命为“朝宋”,西门命为“服凉”,北门命为“平朔”。
这名字跟开了光一样,把魏真给招来了。
赫连勃勃刚死那阵拓跋焘就问同志们,现在我打算用兵,是西边的夏,还是北边的蠕蠕?
蠕蠕就是柔然的贬义词,拓跋焘认为柔然人均没有脑子跟虫子一样,下令称柔然为蠕蠕。(后世祖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
太尉长孙嵩、司徒长孙翰、司空奚斤都说:“赫连氏从来不敢惹咱,还是先打一直不老实的柔然吧,去了就往死里打,就算打不死也能大猎于阴山充实军需。
代人集团表态了,打北面。
这个时候崔浩说:“柔然鸟集兽逃,大军去了追不上,兵少了又拿不下,赫连氏土地不过千里,政刑残虐,人神所弃,还是先向西落袋为安吧!
与此同时,朝中还有别的思路希望先打北燕的,最终拓跋焘没能成行。
赫连勃勃死后政局迅速恶化,剩下的儿子们内哄,拓跋焘决定西伐,长孙嵩等人都说:“夏国如果固守以逸待劳,柔然随后再大举南下,这可不是好策略。
崔浩道:当年我看天象预测了秦国的灭亡,现在金、木、水、火、土五星同时出现东方,西征一定胜利,良机不可失。
长孙嵩仍然坚持不能西征,结果拓跋焘暴怒大骂长孙嵩贪赃枉法,命武士揪头砸地各种侮辱,表态我一定要打!(嵩固争之,帝大怒,责嵩在官贪污,命武士顿辱之)
此时北魏官员是没有俸禄的,呵呵。
贪污啊贪污,古往今来任我行们的三尸脑神丹。
426年十月,拓跋焘派司空奚斤率四万五千人袭蒲阪;派宋兵将军周几率一万人袭陕城;自己率主力从平城西征统万。
拓跋焘率军抵达君子津,比较巧,天气突然降温,黄河冰封。
十一月初三,拓跋焘率轻骑两万渡过了黄河。
十一月初七,赫连昌正和文武群臣们无限畅饮的时候,得到了魏军逼近的消息,上下震恐。
拓跋焘驻军距统万城三十里的黑水,赫连昌仓促点兵出战大败而回,北魏先锋军一度冲进了统万城西宫,烧了西宫宫门。
十一月初八,魏军分兵四掠,杀获数万,得牛马十余万,由于没带攻城器材就是偷袭来的,看到夏军已经入城,拓跋焘道:统万城暂时还拿不下来,咱们下次再来,随后带着战利品并拆迁了万余户口回平城了。
北面并没有获得决定性胜利,但南面全面开花。
夏弘农太守曹达闻周几率兵将至,不战而走,魏军乘胜长驱,直接冲过了潼关。
仅仅一万兵而已,夏军的表现比当年后秦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镇守蒲阪的赫连乙斗听说北魏司空奚斤率大军来了,赶紧派人往统万告急,但使者到了以后发现魏军已经包围了统万,于是回去报告赫连乙斗:“统万已经被攻陷。”
赫连乙斗随后吓得放弃蒲阪向西逃往长安。
赫连昌弟赫连助兴此时镇守长安,看到赫连乙斗后俩人一商量决定向西逃往安定。
十二月,奚斤一路武装旅游进入了长安,夏秦、雍二州的所有氐、羌部落归降,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和氐王杨玄遣使北魏认老大。
427正月,拓跋焘回到平城后前往幽州,半路听说赫连昌派赫连定率军二万准备收复长安,于是下令伐木于阴山,大规模兴造攻城器械,准备再伐胡夏,这次一口气打死赫连昌。
奚斤和赫连定在长安对峙,拓跋焘打算乘赫连昌后方空虚前去攻打统万,于是挑选精兵,命司徒长孙翰等率三万骑兵为前锋,命常山王拓跋素等率步兵三万人为后继,命南阳王伏真等率步兵三万送攻城器械,将军贺多罗率精骑三千为哨探。
五月初九,拓跋焘渡过黄河君子津。
拓跋焘抵达拔邻山(东胜市西南)后兴筑堡垒,留下辎重,随后率轻骑三万准备五百里奔袭统万。
群臣全都劝阻道:“统万城坚,非朝夕可拔。今轻军进讨,进不可克,退无给养,还是和步兵、攻城器械一块去的好。
拓跋焘道:用兵之术,攻城最下,必不得已时才会用。
现在要是和步兵、攻具一块走,贼人必死心坚守,坚壁清野,届时要是拿不下来,粮食吃光士兵疲敝,统万周遭又没有可以战养战的人口物资,咱们将进退无地。(今以步兵、攻具皆进,彼必惧而坚守。若攻不时拔,食尽兵疲,外无所掠,进退无地)
我现在率轻骑直抵其城,他看见我步兵没到,一定希望开门红的跟我野战,我以弱示之,引诱其前来,只要他出战,我们就赢定了。
咱们的将士现在离家两千余里,又隔黄河,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咱们的后勤是不能支持我们长久攻城的,那都是我设计的幌子,咱们的胜机一定是在野战,三万骑兵攻城确实不够,但决战却够够的了!(所以然者,吾之军士去家二千余里,又隔大河,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故以之攻城则不足,决战则有余矣。遂行)
统万是当时整个北国工程质量最高的城池,与此同时又是周边资源最贫瘠的国都。
这么一座都城,其实堪称进攻方噩梦的,因为攻城需要大量步兵和攻城器材,但当地不仅没有水路能够节省成本,更可怕的是统万城距离三套平原和关中平原太远,攻城方无论从哪里调资源都是物流噩梦,周边也根本没有沿路养得起这支队伍的生态,搁今天都是大量的无人区。
当初赫连勃勃严抓工程质量甚至在拿下长安后不迁都,依旧住在统万,就是因为从战略角度上来讲,统万实在太安全了。
这一年,拓跋焘刚刚20岁。
这小伙子能够一下子抓住重点,这城就没法攻,因为无论是抢劫还是运输,根本就凑不齐足够的给养去打这座刀斧都砍不出痕迹的坚城。(若攻不时拔,食尽兵疲,外无所掠,进退无地)
群臣们都没看出来这么深的一层,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看出来了,还有足够的自信去落实,这真的就是天赋。
六月,拓跋焘抵达统万,主力埋伏于深谷之中,只派少数部队来到城下。
夏将狄子玉投降了北魏,向拓跋焘报告道:“赫连昌听说北魏西征后就派人召赫连定回军,赫连定却说:‘统万城坚固险峻,不容易攻破,等我生擒奚斤然后再赶赴统万,咱们内外夹击北魏必胜。所以赫连昌此时专心守城等待赫连定。”
拓跋焘听说后觉得自己失策了。
人家铁了心的等你攻城。
人家已经算定了只要你敢大军攻城就是兵困粮尽的死局,统万是北境第一坚城!
面对巨大劣势,拓跋焘没有气馁,先是派娥清和拓跋健率骑兵五千向西劫掠看能不能抢来点啥,随后放了一些罪兵去投降赫连昌,把魏军虚实汇报了,说魏军粮尽,每天只能吃菜,辎重在后,步兵全没到,匪首就在城外,赶紧去打他。
六月初二,赫连昌没有抵住诱惑,亲率步骑三万出战。
司徒长孙翰等道:贼军势大,咱们应该避其锋芒。
拓跋焘道:我们远道而来就是诱敌出城,还就怕他们不出城呢!现在他们出城了却不打,这只会助长贼势!再说要是进了城再勾搭他出来就不知啥时候了!
拓跋焘命全军出战,随后佯装逃走,引赫连昌追击。
夏军分两路大张旗鼓追出,追了五六里路,突来大风雨从东南而来,沙尘暴遮天蔽日。(行五六里,会有风雨从东南来,扬沙晦冥)
魏军的随行宦官赵倪有点半仙气质,对拓跋焘道:“如今风雨从贼人那里刮来,咱们逆风,贼人顺风,天不助我,况且我们将士饥渴交加,希望陛下将假撤退变成真逃命,咱们改日再战吧。
沧海横流下,猛士崔浩厉声喝道:“纯属放屁!
我们千里而来已经定下了制胜之策,咋能一天之内就变了!贼军贪胜,不会有预备队出现了,咱们现在该把精兵隐蔽起来,分别出击,出其不意袭击之!刮风这事要看人咋利用!再说风向一会也许变了呢!(崔浩叱之曰:“是何言也!吾千里制胜,一日之中,岂得变易!贼贪进不止,后军已绝,宜隐军分出,掩击不意。风道在人,岂有常也!)
拓跋焘拍板和夏军决战,将队伍分为两队掉头迎战敌军,拓跋焘本人一度马失前蹄掉下马来差点被夏军俘虏,靠着拓跋齐舍命搏杀才艰难保下。(乃分骑为左右队以掎之。魏主马蹶而坠,几为夏兵所获;拓跋齐以身捍蔽,决死力战,夏兵乃退,魏主腾马得上)
拓跋焘上马后亲自刺死夏国尚书斛黎文,又手刃十余人,虽然自己也被流箭射中,但在领导不要命的带领下,魏军在大风暴中人均不要命,夏军最终完全崩溃。(刺夏尚书斛黎文,杀之,又杀骑兵十余人,身中流矢,奋击不辍,夏众大溃)
那位宦官赵倪人家说的有错吗?
其实没有错。
那么大的风暴,还是逆风,风险已经被剧烈放大,有太大的不可预测性,拓跋焘完完全全就是在赌命。
你的国力是赫连夏的十倍,今年赢不了,改年不能再打了吗?必须得一把赌胜负吗?
事实也证明,差点让人家俘虏,最后也被流箭射中,就是命大没死而已。
拓跋焘的年轻时一方面,由此也能看到崔浩这人有极大的赌性,此君最爱的就是不留余地的梭哈。
魏人乘胜追击赫连昌至统万城北,杀赫连昌弟赫连满及兄子赫连蒙逊,死者万余人。
拓跋焘死死咬住追击,赫连昌来不及入城最终逃奔上邽。
六月初三,拓跋焘入城,拿到了赌命后的奖励,获夏王、公、卿、将、校及诸母、后妃、姊妹、宫人数以万计,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府库珍宝、车旗、器物不可胜计,拓跋焘按等级赏赐出征将士们。
赫连勃勃的统万城高十仞,墙基厚三十步,城头宽十步,宫墙高五仞,由于当年杀工匠的监工质量,墙壁坚硬到了刀砍斧剁都不怕,亭台水榭雄伟壮丽,皆雕镂图画,用绮绣装饰,穷极文采,极致奢华。
拓跋焘看着这座统万城道:巴掌大的小国居然穷奢极欲如此,怎能不亡!
拓跋焘的诱敌暴风雨赌命之战让统万城的历史地位被无限降低。
真要是大军前来攻城,这座统万配合北境的柔然南下会把新兴的北魏熬成油尽灯枯。
此次伐夏将拓跋焘的勇敢,韬略的大局观以及利益分配展现的淋漓尽致。
拓跋焘带兵作战时能亲身犯险甘冒矢石喊着兄弟们跟我上,将士们没有不畏服用命的。(魏主为人,壮健鸷勇,临城对陈,亲犯矢石,左右死伤相继,神色自若;由是将士畏服,咸尽死力)
生性节俭,衣食够用就行,从不奢侈搞建设,把财物看做是军国家之本,从不轻易浪费,只有为国死难将士家属或有功之家才会受赏,皇亲国戚及宠臣很少得到赏赐。(每以为财者军国之本,不可轻费。至于赏赐,皆死事勋绩之家,亲戚贵宠未尝横有所及)
拓跋焘是法治笃定践行者,常道“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何敢轻也”,眼光独到,从没有人能瞒他,赏赐不论贫贱,惩罚不避权贵,赏罚分明,最宠爱之人也没有法外开恩这一说。(听察精敏,下无遁情,赏不违贱,罚不避贵,虽所甚爱之人,终无宽假)
方方面面,都像是一个二十岁版本的刘裕换了服务器后重开在了北境。
陆:伏脉千里的隋唐祖源
428年二月,奚斤进军安定,与丘堆、娥清合军攻打赫连昌所在的平凉。
魏军此次出征出现了一系列瘟疫、断粮的不利局面,赫连昌开始逮着魏军干。(斤马多疫死,士卒乏粮,乃深垒自固。遣丘堆督租于民间,士卒暴掠,不设儆备,夏主袭之,堆兵败,以数百骑还城。夏主乘胜,日来城下钞掠,不得刍牧,诸将患之)
在赫连昌的不断袭击下,魏军愤然反击,靠着突然出现的沙尘暴以及赫连昌坐骑的突然罢工,魏军俘虏了这位夏国皇帝。(夏主自出陈前搏战,军士识其貌,争赴之。会天大风扬尘,昼昏,夏主败走;颉追之,夏主马蹶而坠,遂擒之)
国运这东西挺气人的。
都是一个剧本,搁拓跋焘那就是英雄少年的光荣正确,搁赫连昌这就是鲁莽愤青的丢人现眼。
赫连昌五弟赫连定收其余众数万奔还平凉即皇帝位,随后遣使向北魏请求和解。
拓跋焘命赫连定投降,随后没搭理他,正忙着对柔然施暴。
两年后,430年九月,赫连定趁着刘义隆北伐的东风袭击北魏,结果惹怒了拓跋焘,精神小伙亲自来到平凉围剿赫连定。
430年十一月,赫连定大败重伤退保上邽,十二月,魏军攻下平凉,彻底拿下陇东。
431年正月,赫连定为了远离北魏于是突袭西秦,又派叔父赫连韦伐率一万人攻打西秦国主乞伏暮末的南安城。
魏宋金童配玉女,夏秦瘸驴配破车。
此时南安城中闹饥荒,人相食,西秦出现了大量逃亡,乞伏暮末穷途末路后出降。
赫连夏亡国之前居然还灭了个小国,多么的幽默。
431年六月,赫连定杀了乞伏暮末及西秦皇族五百人,随后劫持西秦百姓十余万从治城渡黄河,打算袭击北凉。
结果半路被吐谷浑益州刺史慕容慕利延和宁州刺史慕容拾虔率三万骑兵击夏军半渡,赫连定被擒,夏亡。
拿着赫连定当礼物,431年七月,吐谷浑出使北魏表示希望友好往来,赫连定被砍头。
至此,北魏除了凉州和幽州之外,黄河以北已经完成了全部统一。
拓跋焘在俘虏赫连昌后之所以留了赫连定一口气,是因为要去死磕北面的柔然。
429年,拓跋焘决定对连年骚扰的柔然开刀,治兵于南郊,祭天后开始调兵遣将。
随后又是全世界都不同意,拓跋焘他保姆妈甚至专门出面命他打住,然后又是只有崔浩劝拓跋焘打丫的去。(内外群臣皆不欲行,保太后固止之;独崔浩劝之)
同志们说不能打的原因在于刘义隆已经开始嚷嚷北伐了。
代人集团这些年没有嘴皮子干的过崔浩的,于是推出了曾担任赫连昌太史的张渊、徐辩出面劝阻。
一把年纪的张渊和徐辩说此时天象不吉,又摆出了自己年轻时劝阻苻坚南征的资历,把拓跋焘给弄犹豫了。(今年己巳,三阴之岁,岁星袭月,太白在西方,不可举兵。北伐必败,虽克,不利于上。”又群臣共赞和渊等,云渊少时尝谏苻不可南征,坚不从而败。今天时人事都不和协,何可举动!世祖意不决)
拓跋焘最终决定召开天下第一嘴斗会,放出了顶级工具人崔浩去和张渊等辩论。(乃召浩,令与渊等辩之)
崔浩先是在天文专业上给与了否定,具体专业术语就不提了,主要就是表示所谓的天象不利说的是别的国家,咱大魏大大的好,三年之内一定打秃柔然,张渊等被崔浩从天文专业性上击败了。
随后张渊又表示柔然是荒蛮烟瘴之地的东西,他们那土地我们拿来也无法种粮食,百姓也无法驱使,满世界溜达还不容易抓到,为啥要疲敝人马去剿灭他们?(渊等惭而言曰:“蠕蠕,荒外无用之物,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臣而使,轻疾无常,难得而制,有何汲汲而苦劳士马也?)
崔浩表示你要是说这个我就更不困了:“张渊、徐辩如果谈论天文还是他们的专业,这种军国大事他们知道个屁。
世人都信服张渊、徐辩深通天文,预知成败,那我倒想问问,统万城破之前是啥征兆?这老小子知道了不说就是不忠,不知道就是没能力。(世人皆谓渊、辩通解数术,明决成败。臣请试之,问其西国未灭之前有何亡徵。知而不言,是其不忠;若实不知,是其无术)
当时前领导赫连昌就坐在旁边观战,张渊无言以对。(时赫连昌在座,渊等自以无先言,惭赧而不能对)
最佳辩手崔浩同志获得了天下第一嘴斗会冠军,拓跋焘高兴总结:北伐已定,亡国之臣不能参与谋划军国大事这话确实在理啊!(世祖大悦,谓公卿曰:吾意决矣。亡国之臣,不可与谋,信矣哉)
还是我的工具崔好使。
嘴斗会结束后,代人集团从刘宋即将北伐的角度攻击崔浩。(既罢,公卿或尤浩曰:“今南寇方伺国隙,而舍之北伐;若蠕蠕远遁,前无所获,后有疆寇,将何以待之?)
崔浩再展神威:不对!
如今我们不先打秃柔然就没办法全力对付南方贼寇,南人听说我们灭夏以后害怕还来不及,所以扬言北伐而已,等我们打秃柔然回来后南军都不可能有动静。
况且南人步兵,我军骑兵,他能北来,我亦能南往;他步兵累都累死了,我们还没感到疲劳,南北风俗迥异,南方水网纵横,中原平坦一片,就算我们给他们河南地他们也守不了!
我为啥这么说?
因为当年以刘裕之雄杰,吞并关中后留其爱子辅以良将精兵数万仍然守不住,更不要说刘义隆今日君臣跟他爹那时代根本没法比!
咱们却是主上英武,兵马精强,他敢来就是土狗斗虎狼,何惧之有!柔然这些年恃其绝远,认为咱们弄不死他,防备松懈已久,夏天散部众逐水草,秋冬兵强马壮后才集结队伍南下抢劫,现在我们出其不意盛夏出击,他们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短时的劳苦将换来北境永远的安宁,这样的时机绝对不可放弃,我一直担心皇帝大人没有决心,现在皇帝决心已定,你们为何还要阻拦!
寇谦之问崔浩说:“柔然果真可以拿下吗?”(寇谦之谓浩曰:蠕蠕果可克乎?)
崔浩道:“必克!赢多赢少的问题,只怕诸将顾虑瞻前顾后不能乘胜深入收获全功。”(浩曰:必克。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使不全举耳)
这位寇谦之是崔浩道教的师父。
修仙的师父问徒弟未来,比较喜感。
寇谦之在嵩山修道,修的是张道陵的法术,自称见过老子降临人间,老子命令他继承张道陵的法统做天师,授以辟谷轻身之术及《科戒》二十卷,命他重新清理整顿道教。(初,嵩山道士寇谦之,赞之弟也,修张道陵之术,自言尝遇老子降,命谦之继道陵为天师,授以辟谷轻身之术及《科戒》二十卷,使之清整道教)
后来,寇谦之据说又遇见了老子的玄孙神人李谱文,又传了他《图真经》六十余卷,命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也就是拓跋焘,又传了他天宫静轮之法,其中有几篇还是出自李谱文的手笔。(又遇神人李谱文,云老子之玄孙也。授以《图真经》六十余卷,使之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其中数篇,李君之手笔也)
关于寇谦之的来历咱们不做评价,史书咋说咱就咋翻译,总之寇谦之把神书献给了拓跋焘,朝野上下大比例觉得这是个骗子,唯独崔浩把寇谦之当老师了,学他的法术并且上书给寇谦之背书。(谦之奉其书献于魏主。朝野多未之信,崔浩独师事之,从受其术,且上书赞明其事曰···)
具体不细说了,总之大意就是说别因为那帮没文化的傻冤家而忽视上天的旨意!我好害怕呦!(岂可以世俗常虑而忽上灵之命!臣窃惧之)
总之拓跋焘最终认可了寇谦之,随后命谒者奉玉帛和猪牛羊祭祀嵩山,并迎接寇谦之在嵩山的徒弟们,对天下高调宣布北魏的国教是道教。(帝欣然,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谦之弟子在山中者,以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
拓跋焘为啥信了寇谦之还高调皈依道教呢?
1、寇谦之营销做的是真好,说自己是得到老子官方授权的天师道传人。
2、寇谦之的态度是真好,说自己是辅佐北方太平真君,把拓跋焘也给官方认证了。
3、最关键的一点,北方佛教已经开始空前壮大,但却和拓跋焘的进步是脱节的。
佛教既无法帮拓跋焘的事业再上个台阶,还跟拓跋焘抢人口抢资源,相反道教在北方则没有太大的势力,啥也不抢还能教给拓跋焘延年益寿的方子,所以拓跋焘高调宣布扶持道教和佛教打擂台。
拓跋焘作为一个眼光超级毒辣的政治家军事家,继位后表现出了极强的进取性,但这段历史在传统的印象中却貌似是崔浩一手奠定的。
在北魏上半页的历史中,崔浩貌似是超级英雄的存在,世人皆醉他独醒,大嘴巴挨个抽···
真的吗?
打赫连夏,是拓跋焘想打,看代人集团不同意还亲自把公孙嵩打了一顿,崔浩不过是和拓跋焘思路恰巧一致;
扶植道教是拓跋焘的意思,只不过拿崔浩的上书去堵朝野大多数不信公卿的嘴。
这是个顶级政治家,后面弄死崔浩后为了抚平影响还亲自给孔子太牢祭祀,安抚汉人士族们我不是要跟你们做切割哦,我只是杀崔浩而已。
北伐柔然,更是拓跋焘想打随后拉出来崔浩把全朝咬了一遍。
崔浩所有的人生幸运和“独得恩宠”,在于全方位的和拓跋焘站在了一起,还作为金牌嘴炮去帮拓跋焘得罪代人集团。
不过从北伐柔然开始,已经肉眼可见崔浩的脾气上来了。
如果崔浩死在了这个时候,这个历经三朝,帮拓跋嗣构建太子监国完成权力继承制度,帮拓跋焘力排众议拿下胡夏柔然的汉人,将作为北魏版的王猛,被后世无限遐想。
谁说历史没有如果?
当年王猛的那些如果,被二十年后的崔浩填补了遗憾。
就在北魏朝堂决定北伐柔然的时候,正好魏国出使宋国使者回来了,给拓跋焘捎了话:刘义隆说你赶紧还我河南地,不然我带全国来搞你。
拓跋焘此时已经在讨论北伐之事,听到此话大笑道:这个王八犊子自保都来不及,还敢跟我来劲,就算他来我们更要先灭了柔然,不能坐以待毙腹背受敌,北伐这事定了!(魏主方议伐柔然,闻之,大笑,谓公卿曰:龟鳖小竖,自救不暇,夫何能为!就使能来,若不先灭蠕蠕,乃是坐待寇至,腹背受敌,非良策也。吾行决矣)
四月二十九,拓跋焘从平城出发向东取道黑山,派平阳王长孙翰向西取道大娥山,约在柔然王庭会师。
五月十六,拓跋焘至漠南,舍辎重,率轻骑和所有马匹去突袭柔然,至栗水,找到了柔然纥升盖可汗。
此时正是夏季,柔然根本无防,民畜满山遍野惊怖散去,根本无法集结,纥升盖烧王庭西逃,其弟匹黎先主持东部,听说魏军入寇率众打算去找他哥,结果被长孙翰给暴打了,杀其大人数百。
拓跋焘沿栗水一直向西追杀,抵达菟园水,大军分散搜索柔然军残部,纵横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斩俘甚众,高车诸部乘北魏兵势也来趁火打劫。
拓跋焘又沿着弱水向西直达涿邪山,魏军担心再往西会被埋伏,劝谏咱差不多得了,拓跋焘权衡后回军。
不久,拓跋焘听到凉州的匈奴商人说:“柔然当时就还一口气,魏军如果再前进两日,柔然就该被彻底消灭了。”
拓跋焘听后相当后悔。
此役柔然各部先后投降北魏多达三十余万落,魏军缴获战马高达一百多万匹,牲畜、车辆、帐篷,漫山遍野粗略估计在数百万之多。(柔然种类前后降魏者三十余万落,获戎马百余万匹,畜产、车庐,弥漫山泽,亡虑数百万)
八月,拓跋焘至漠南,听说高车东部屯在已尼陂(贝加尔湖),人畜甚众,距魏军千余里。
杀红了眼的拓跋焘觉得高车此时绝对不会认为自己会一刀砍过来,于是遣左仆射安原等率万骑偷袭。
从此高车的歌谣中这样传唱:就在某一天,你忽然出现,你操蛋又神秘,在贝加尔湖畔···
在魏军的千里奔袭下,刚刚打劫了柔然的高车诸部被拓跋焘反打劫,各部投降魏军的有几十万帐落,魏军缴获牛羊百万头。(高车诸部迎降者数十万落,获马牛羊百余万)
北魏一战就此奠定了北境的绝对性优势。
拓跋焘和刘义隆,两个仅差一岁几乎同时上位的接班人都交出了自己超预期的上位成绩单,南北两个同时兴起,同时走过青春期的王朝齐头并进的谱写了这段后青春的诗。
无论是刘裕死后一厢情愿的血色浪漫,还是拓跋嗣偏执狂般史上最大程度放权的太子监国,双方作为新兴王朝都尝试着去解决各自的权力过户问题。
无论是刘宋奇丑无比的完成着陆,还是拓跋嗣恰到好处的人死交权,双方都最终在百转千回后将权杖交到了各自最合适的那个接班人手上,老天爷还给面子的分别都给了三十年的超长待机时长。
南北有来有往的第一轮大规模会战,就要在两个少年的操盘下拉开帷幕了。
拓跋焘的此次北伐柔然,最大的历史意义,在于解决了马匹供给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北伐,拓跋焘俘虏了柔然三十万落,高车数十万落,牛羊无数。
掠夺人口是北魏的惯常做法,但面对如此庞大的体量,是没办法都迁到平城的,平城此时已经达到了承载极限,再加上柔然和高车是完全没有汉化经验的,一直在草原繁衍生息,汉化成本确实较高,所以拓跋焘将这归降的这数十万部众迁到了漠南,安置在东到濡源(张家口),西到五原阴山的三千多里草原上,命他们在这里半定居式的耕种、放牧,向他们征收马匹牛羊。(徙柔然、高车降附之民于漠南,东至濡源,西暨五原陰山,三千里中,使之耕牧而收其贡赋)
这里不是平城的王畿能够进行森严的管控,而且人家高车和柔然还有马能开溜,为了巩固住边境上的这些新迁移民,拓跋焘留下了长孙翰、古弼等代人集团镇守各地安抚统治这数十万牧奴。(命长孙翰、刘、安原及侍中代人古弼同镇抚之)
从此,北魏民间马牛羊及毡皮的价格被彻底打下来了,畜力再也不愁了。(自是魏之民间马牛羊及毡皮为之价贱)
公元429年,北魏因北伐柔然的大胜创造性的在北方边境实行了军镇制的基层政体。
这些军镇,在岁月演化后剩下了六个名气最大的军镇,自西而东分别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
最早六镇之名在拓跋焘延和年间(432-434)就已出现:延和初,车驾北伐,大千为前锋,大破虏军。世祖以其壮勇,数有战功,兼悉北境险要,诏大千巡抚六镇,以防寇虏。
所谓的“北魏六镇”最早出现的原因,其实是拓跋焘解决海量俘虏问题的一个对策,并非为了防御北境敌人,而是为了消化对北境毁灭级大胜后的人口殖民。
六镇的本职工作,是殖民,是看管好牧奴防止其成为反魏势力并给平城输送马匹牛羊,而并非军事主力,包括后世北魏的一系列北伐,六镇系统基本上就是属于侦查和后勤级别,主力还得从平城调代人军团上。
此时此刻的“北镇系统”是剥削牧奴的“人上人”,还没啥征战指标压力并享有高级政治待遇,属于没有门子你都进不来的高级梯队。
但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当年的北六镇长子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汉化的迭代,慢慢不再享有当年的政策倾斜以及优厚待遇。
长夜将至,你们从此要开始守望,到死才能结束···
洛阳的繁华和上升的通道和你们无关,六镇开始成为被鄙视流放的“杂碎”之地。
当年人上人的六镇集团变成了北魏愤怒的守夜人。
我爱大魏我怕他完了,我爱他谁特么爱我啊!
一个世纪后,公元523年,怀荒镇暴动,掀开了轰轰烈烈大名鼎鼎的“六镇之乱”,敲响了北魏帝国的丧钟。
隋唐的祖源们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公元429年的一振翅,最终在百年后刮起了整个北境重组的世纪风暴。
历史之神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将天下分久必合的棋子,就此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