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类核心留言的长篇回答

孙浩博:想到一个问题,在司马炎第一次重病的时候是司马攸心腹去问的贾充,贾充这时候才两头下注,如果司马攸自己去问,表示出一种破釜沉舟的气势,争取贾充支持,朝里大臣又支持,手里又有兵,自己又是高顺位继承人,发动政变,废太子立皇太弟,帮司马炎过早离开一下,有没有机会呢?

答:这一周,朋友们的这类问题有很多,有必要专门开一篇文章来回答一下此类问题。

孙兄是老朋友,长平之战就跟文的,后面回答可能会延伸比较多,我说成啥样他都不会怪我,所以拿孙兄的留言举例子。

这类问题基本上都是在问:如果在当初的某个时间点,司马攸做了怎样的选择,是否有机会扭转乾坤?

如果当初司马炎弄死他那二逼儿子,是否就有机会逃离这个诅咒?

······

关于这些问题,后面会一点点的给出我的思考,先从洛水之畔说起吧。

自上一季的高平陵之变开始,淮南三叛、二士争蜀,我们详细的讲了司马家族在奸险得国过程中的一次次幸运。

司马懿指水放屁时,那是顶级惊悚啊!那他娘的就是在赌啊!

当时我们说了他为啥赌咒发誓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派人上曹爽那宣誓呢?

就是太没底了!人家曹爽当时有皇帝,有大司农印,你仓促控制的禁军武装又不一定使得动,当时的情形真的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云淡风轻。

结果你靠着放屁赌赢了。

但说到底,是你幸运,人的念头这东西永远是世上最难判断与瞬息万变的。

万一曹爽突然转了念呢?

司马师眼珠子爆掉的时候,当时正逢淮南二叛的夜袭,司马师咬烂了被子静卧镇住了夜惊。

其实惊悚吗?

那当然!可司马师要是没扛住呢?

并不是说所有的军中夜惊只要主将沉着冷静就一定都能安抚住的!

那仅仅是一个必备项,随后有着太多的随机因素了。

你司马师厉害不假,不然不会后面那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但说到底,司马师熬到胜负已分后才蹬的腿,是你司马家真的幸运。

幸运归幸运,你司马家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咋就你家的顶梁柱在你家上位后眼上长了瘤子了呢?咋就还这种死法呢?

司马昭闹市捅死曹髦,结果逼得必须伐蜀给自己解套。

蜀是那么好伐的吗?

具体蜀是怎么灭的,我不再回顾了,不然又是一通争辩的炮火连天,但看过文的所有朋友回忆起那场战役的全过程时,自钟会入汉中再到最后的邓艾偷阴平,全程就是一个词。

幸运!

当你的幸运用光了呢?

司马家在得到这一切时有多么的机关算尽,他在失去这一切的时候就会有多么的凄惨悲哀。

为啥咱第一战开篇费这么大劲头儿写了六万一千字呢?

不是不好糊弄,我讲讲阶级固化,写写司马炎的羊车,从伐吴入手写写西晋的党争,然后紧接着就能过渡到八王之乱了。

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公众号都是这么写的。

我相信咱们所有的读者也一定会放心,就算写那个,我也能写的相当好看。

文章会大保镖都能说,于谦他媳妇他爸爸那就更好说了。

但这两者的资料储备和写作难度相差是很大的,表达的最终效果,也是天差地别的。

时间都花了,总要给亲人们看点高级的。

这一战,其实写的是“司马炎的一生”。

想表达什么呢?

一个极其优秀的守业者,这么板结固化的朝堂他都可以托住25年没出乱子,所有的开国功臣全都老老实实的没有异动,要知道他上位之初可是啥威望都没有的。

这么优秀的君王,但却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出现了巨大的黑洞,怎么做都是错。

他家之前的幸运神奇的都用光了。

伐吴虽然胜利了,但对司马炎来讲真的叫“幸运”吗?

没有伐吴,他不会如此生硬的驱逐司马攸,也就不会引起那场超级政治大武斗,随后核心圈层两败俱伤,一步步走向回不了头的深渊······

咱们挖空心思写的“炎攸暗战”,想表达两件事:

1、用最核心的原因去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

2、司马炎走这一步步的无奈和灵魂深处的恐惧与悲惶。

其实咱们还纠结司马炎和司马攸的抉择,纳闷为啥不弄死司马衷那二傻子还有啥意义呢?

司马家之所以走到那一步,用句老生常谈的话,那就是报应。


就算司马攸弄死了他哥哥,不过是再缺一个大德。

就算司马炎弄死了他儿子,他下一个接班人很可能也会神奇脑瘫。


上天总会以另一种形式再让司马攸陷入走不出来的怪圈。

历史已经发生,历史会相似,但绝不重复。

可以借鉴到我们人生的,不过是“心存敬畏”四个字而已。

渤海小吏

叮咚兄弟看了我的留言后是这么问我的。

目前网上对我所有的批评,基本上全都是“因果报应”这个环节。

剩下的专业性和可读性上倒还真没有找茬的,这我倒也挺欣慰的。

像叮咚兄弟说的“司马攸完全可以在篡位后进行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划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得国后的政权稳定性”,说实话他做的再好还能好的过他哥?他哥最后是败在能力上了吗?

不怀疑司马攸弄死他哥后会做的很好,但你猜司马炎的那堆儿子后来会和司马攸产生什么纠葛呢?

司马攸为了保证自己的位置,为了保证自己接班人的统序,又会进行怎样的调整呢?

环环相扣的死结,越纠缠越紧,最后仍然误不了抱着一块死而已。

这六万字写出来咱们想表达的效果,是几十年的逻辑疑点通顺了以及不被欺骗后的原来如此。

但扔了书后,不过是对所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后的一声长叹。

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这话不认同没关系。

可以改成“人有千算,人民有一算”······

并非不能算计,每一个好企业,当做出规模后,利润都是省出来的。

关键看你的算计,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以及算计的过程是否合乎天理伦常。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被别有用心或没有文化的人吐槽了上百年,朱熹这是要让人们活成机器人呀!

其实还有一段故事鲜少有人提及。

学生问朱熹:饮食男女,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朱熹解释道:

饮食者,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家朱熹啥意思呢?

过于贪婪的欲望,才违背天理。

咱们再延伸些,啥叫贪婪的欲望呢?

比如你司马懿为了最后的胜利指洛水发誓没问题,你胜利后就要兑现你的誓言。

作为成熟的政治家,你不是不知道曹爽不能留,人家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会在你死后反扑。

作为政治人物,你就算做不到丞相对李严那样,你决定要把曹爽灭族,其实谁也说不出去什么。

政治交锋永远是世上最凶险的博弈。

政治有政治的规则,我们甚至可以说你灭曹爽一族这是政治的“天理”。(举例子,别当真,不是教你心狠手辣,老话讲“一代为官九代冤”,就是说政治的抉择实在有太多“怎么选都是错”,看后面的话)

你既然知道必须要宰了曹爽,那你就别发誓。

你发了誓,相当于利用华夏千年来约定俗成的伟大法则换取了胜利。

这是你司马懿的牛逼吗?

是我们的祖宗,无数先辈用鲜血和承诺换来的金字招牌。

发了誓却不兑誓,我提上裤子就不想承担后果和责任,这就是“人欲”。

人家朱熹说灭你这人欲真的没问题。

大厦将倾,不是司马攸政变或者司马炎宰了他儿子就能改变的了。

他家要是能平稳着陆,天理难容!

看完他家的故事,所有的东西都忘了也没关系。

只要对“机关算尽”和“心存敬畏”有那么一点点的警觉心,咱就对得起看这文花的时间了。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