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女皇骑唐的蝴蝶效应源头
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七,《资治通鉴》中臣子提意见的最大篇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镜子,李密的文学参军,李渊的秘书丞,窦建德的起居舍人,李建成的太子洗马,每换一个老板就往上走一步的聪明人,魏征死了。
魏征病的时候李世民就遣使问讯,赐药,遣禁军中郎将李安俨宿卫魏征宅邸大小动静都要汇报,他自己和太子全部到他家慰问,指衡山公主打算嫁给其子魏叔玉,一整套臣子的顶级临终关怀算是对魏征16年帮他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正衣冠给予了顶级回报。
魏征死后,李世民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文贞”,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顶级临终关怀+顶级离世礼包”给完的同时李世民登苑西楼哭了,还得在这段君臣佳话中再来段“顶级谢幕凭吊”,李世民自制碑文然后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魏征能够作为后世对唐初开国璀璨群臣的最大记忆,其中司马光出力甚多。
因为司马光的朝代意识形态比较乱,他和王安石因为变法这事打的水火不容,斗败了的司马光在洛阳修史时对君王能够听劝纳谏,保守治国的私心弘扬了太多,《资治通鉴》的贞观年间中出现了大量篇幅的臣谏君纳,魏征作为司马光的顶级工具人在太宗一朝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贞观时代几乎最闪亮的那颗星。
当然,人家司马光想弘扬也有客观条件,因为魏征把自己的那堆劝谏给了管起居注的褚遂良看了。(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
为啥魏征有这条件呢?
因为起居郎归门下省管,魏大铮臣当了近十年的侍中。
魏征有权任性的靠着便利条件把自己定为男二号了。
李世民给了你这个最晚加入秦府还四易其主的同志这么高的厚待你应该知道为了啥,人不能啥好处都占了,太宗大人想让后世记住的是自己。
还是那句话,你想抢李世民的东西?
李世民大怒不仅把许给魏家的婚约否了,还直接把魏征的碑推了。
还惦着抢我的名声!我连墓碑都不让你吹牛X!臭无名氏!
钱(包括色),权,名,如果你想都占着,你真得掂量掂量你的道行。
拿着钱和权,你就别指望名声多好听,不仅不能在乎名,名声越小越好,隐藏的越深越安全;
拿着权和名,那你经济和作风上就千千万万要小心,只要涉及到名声,人设的维护就是个昂贵的长久工程,那两方面最容易被人做文章;
拿着钱和名,你在权力上就千万把自己摘干净,因为你已经有着权力者最羡慕的东西,千万别成为他的竞争者,该举手举手,该出成本出成本,千万别觉得自己是个啥。
为啥这仨不能一块要?
你想重建一个生态吗?
客观来讲,魏征对于李世民来讲确实是个相当重要的人,他是李世民的刹车片。
搞政治的人,永远无法避免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李世民属于除了后世之名能制约他之外,当时整个地球无敌的状态,魏征在东亚洲父很多想爽一把的时候拉住了慈父大人。
其实历朝历代的臣子属性都是君王拿赏罚喂出来的。
到后面的武则天时代那要是不会告密不会斗人不知道怎么口蜜腹剑你都活不下去,就别说直接对武则天的那堆肉麻了,举个侧面的例子,向武则天表忠心得了监察御史的郭霸跟着同事们去探病领导魏元忠时单独留到了最后给领导尝大粪的咸淡来判断病情程度。(时大夫魏元忠卧疾,诸御史尽往省之,霸独居后。比见元忠,忧惧,请示元忠便液,以验疾之轻重。元忠惊悚,霸悦曰:“大夫粪味甘,或不瘳。今味苦,当即愈矣)
在武后时代,需要你去糟蹋自己,将人格摧毁到极致来完成对领导的宣誓效忠。
为啥?
不自信啊!她嘀咕啊!你不把所有当人的底限全部毁了我真的没法相信你啊!
我真的没法信人,我只能信狗。
时代不同,投名状的底限也不同。
史上酷吏之最的时代,能写出《罗织经》的时代,畜生的是来俊臣和周兴们呢?还是那个使唤工具人的领导呢?
自古政治生态永远是惯啥有啥的!
贞观时代,魏征的不断劝谏后非常可贵的是李世民能够以相当大的胸怀在被提醒后意淫一下就算了。
魏征死后,李世民因为岁数大了,自制力明显下降,狠不下心再去“喂”一个魏征去说自己不爱听的话了,爽的次数和力度多了太多。
魏征在中国史上的独特位置和名声,得益于这个聪明人在最合适的时候遇到了最合适年纪的李世民。
在魏征的诸多劝谏中,举一个最能体现君臣都了不得的例子吧。
贞观六年,灭了东突厥的李世民被文武百官复请封禅,李世民先是客气了一下我觉得这事没必要哈,当年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秦始皇吗!况且祭祀天地何必登泰山之巅,非得去那才能体现诚敬吗?
但是吧,同志们都知道你说的是套话,这事从来没有当时同意的,继续打请示,这时候李世民准备从了,但魏征说不行。(群臣犹请之不已,上亦欲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
随后历史中的著名对话出现了。
李世民问:公不欲朕封禅者,是因为功勋不够高吗?
够高!
德行不够厚嘛!
够厚!
中国不够安吗?
够安!
四夷不够服吗?
全服!
庄稼没丰收吗?
大丰收。
祥瑞没出现吗?
满世界都是祥瑞。
逼格已经拉满的李世民最后问道:那为啥不能让我去泰山?
魏征道:您虽然哪哪都没问题,但咱国家是承接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您这一趟车驾东巡,千乘万骑跟着,这一趟的挑费实在不是小数,周边郡县实在担不起啊。况且陛下封禅现在是整个东亚的事,万国来朝,四方小国和蛮夷们都当陪着,今自伊、洛以东目前烟火尚希,满目荒凉,这一趟让人家看见了那就是对四夷示以虚弱,况且这趟得给人家多少赏赐呢?给多少这帮蛮夷都觉得少!咱虽然免税了几年,但老百姓还远没有缓过来。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您可不是这种人!
结果当年黄河南北数州大水,李世民就坡下就把这事给停了。
其实说实话,以李世民这种级别的功业,如果李世民说自己没资格,那有一个算一个之前那堆领导除了秦始皇之外都没资格封禅,包括汉武大帝。
历朝历代领导人的面子工程那从来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家伙,其实魏征说的这些情况历朝历代那都有。
汉武大帝在公元110年到公元前89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六次封禅,越到天怒人怨的最后他棺材板快盖不住的那几年,老刘封禅的越来劲。
只要领导来感,那都不叫事!
苦一苦百姓嘛!骂名同志们都担一担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嘛!
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君臣,都很难得。
魏征的死对李世民触动很大,他死后一个多月,二月二十八,李世民命人在凌烟阁画上了他李唐的二十四位开国功臣,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分别是:赵公长孙无忌、赵郡元王李孝恭、莱成公杜如晦、郑文贞公魏徵、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恭、卫公李靖、宋公萧瑀、褒忠壮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忠公屈突通、郧节公殷开山、谯襄公柴绍、邳襄公长孙顺德、勋公张亮、陈公侯君集、郯襄公张公谨、卢公程知节、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世勣、胡壮公秦琼,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专门说一下,这个排名不是功劳,是官职。
贞观十七年前死的就比较占便宜,都会得到赠官,李孝恭、杜如晦、魏征这仨都是增的司空,结果就把活司空房玄龄干后头去了。
这就是大唐打天下坐江山的重要开国功臣编制了,准确的说,只有魏征一个人是玄武门之变后才加入的。
这位聪明人和他的聪明老板算是互相成就的典范了,而且这位聪明人的命相当好,他死的特别是时候。
魏征以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让李世民这一年启动了凌烟阁评选,帮他和侯君集保留了这个名留青史的编制。
他再晚死一年,凌烟阁就是二十二功臣了。
李世民在他死后发现了一系列“贞观之镜”变“结党藏奸”的反差,你个老小子是真“聪明”啊!
起因是李世民迎来了他的宿命。
他的接班人之争到了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矛盾的总结时间段了。
李世民一辈子哪哪都英明,但他是个父亲,他在天伦之乐的时候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感。
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五,李世民对群臣道:说外面传言太子有脚病行走不便,魏王聪颖悟性高多次随朕游幸,那些别有企图的人开始不干人事的乱传流言,我告诉你们,太子虽然脚有病但溜达的好着呢!况且《礼记》说了:嫡长子死了应立嫡长孙,承乾的儿子已有五岁,朕终究不会以庶子代嫡子,来为后世开启觊觎皇位的根源。(丙寅,上谓群臣曰:“闻外间士人以太子有足疾,魏王颖悟,多从游幸,遽生异议,徼幸之徒,已有附会者。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且《礼》,嫡子死,立嫡孙。太子男已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
李世民这话点的是五子齐王李祐,此时都督齐、青、莱、密等五州诸军事、齐州刺史。
在李世民看来,李祐算是胎里反,他姥爷叫阴世师,最开始陪代王杨侑守长安,这位爷在李渊太原起兵后杀了李渊的幼子李智云,还刨了李家的祖坟。
等李渊进长安后杀了阴世师,阴氏女眷被没入掖厅,随后阴家闺女被李世民看中了,指导工作后生了这个李祐。
李祐这些年虽然被封往各地,但一直赖在长安不走,直到贞观十五年才前往齐州封地,他的那个小集团水平比较低劣,其舅阴弘智劝他招募壮士以自卫,然后他就招募死士去了。
关公门前耍大刀,唐宗面前搞政变,你小子是真虎啊!
为啥你们兄弟们能活的好好的你大爷和你四叔的孩子就都看不见了你是真不知道吗?
李世民其实一直在敲打,但这傻小子不听,这一年三月,齐王府的小团伙出了乱子,内部举报到了朝廷,李世民下令李祐回长安,随后这二傻子就反了。
还没咋地,李祐已经被他的齐州兵曹杜行敏当了投名状得富贵去了。
天下大定多少年了,这种富贵机会不好找啊。
李祐被逮捕后赐死,身边四十多人被杀,其余不追究,这事就结束了。
但是吧,李祐这事间接打了他爹的脸,前面他爹把话说的有点满,对太子挺义无反顾的,但李祐谋反这事还把太子的谋反给牵出来了。
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几乎在贞观朝又来了一次。
他李家的长子似乎是个不太吉祥的出生顺位。
李承乾生于承乾殿,那一年是武德二年。
李渊当时在和李世民玩权力的博弈,以这个殿的名字为由给孙子冠名了,想表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为啥要起这么直白的名字呢?
那一年宋金刚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从太原以他当年入关的速度一路捅到了黄河边,他要靠李世民去帮他远离这俗世的纷纷扰扰。
李承乾这孩子从一出生就寓意着李世民的合法性,对于李世民的政治意义也不言而喻,李世民即位后就封李承乾为皇太子,这孩子也生性聪敏,深得疼爱。
贞观九年李渊死后李世民服丧,李世民将政务交给了李承乾听断,水平不错,颇识大体。
自贞观九年后,李世民每次行幸出京常令李承乾居守监国。
等李承乾长大后,据说是这孩子变了,喜欢上了音乐和姑娘,但伪装的还不错。(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宗知之,不敢见其迹。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枢机辨给,智足饰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皆以为明而莫之察也)
又把这孩子说成不是人了,实际上,是李世民有点变了。
他让李承乾充满了不安。
李承乾得了脚病,走道费劲,而他同父同母的弟弟魏王李泰开始崛起。
李泰,李世民的嫡次子,这孩子的来头更了不得,他出生的时候,他爹在虎牢关封神,一出生就被李渊册封为了宜都王,转过年来被安排继承李玄霸的爵位,甚至两字王改一字王成了卫王!
他是皇孙中第一个两字王。
这孩子从小就被李世民喜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同为“嫡老二”的缘故,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史载:“是时,魏王泰宠冠诸王”。
贞观二年,李泰改封越王,遥领扬州大都督。
贞观五年,兼领左武候大将军。
贞观八年,李泰当了雍州牧,这可是他当年干过的岗,雍州的政治符号很不一般。
贞观十年,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余官如故。
李世民因为李泰好与士人聊天喜好文学,特令其府别置文学馆,任其引召学士。
这个文学馆就是间接给李泰搭了个班子,他当年那18学士他不是不知道干啥的,离的时间也不远,政局上的同志们也不是不知道这是个啥意思。
李世民还以李泰腰腹洪大,专门允许他上朝时乘小舆。
大胖子得到了老干部的待遇,就让他宠到了这个份上。
贞观十二年,李泰在班子的建议下上书李世民揽了《括地志》的编撰工程。(十二年,司马苏勖以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著述为美,劝泰奏请撰《括地志》)
听名字就知道,这书是疆域政区的地理书,李世民将全国划分为10道358州(内含41个都督府)1551县,李泰要给他爹的丰功伟绩确权,按当时的都督府区划和州县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多为唐宋著作所引用,出品的内容质量相当高。
自古涉及到疆域和地图的事那都是重中之重!
李世民啊!您老这事要干啥啊!
李承乾那心里能不嘀咕嘛!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又亲自去了李泰在延康坊的宅子,以此为由又曲赦(单独对一个地区的赦免叫法)雍州及长安大辟罪已下,免延康坊百姓今年租赋,又赐李泰府官僚布帛。(十四年,太宗幸泰延康坊宅,因曲赦雍州及长安大辟罪已下,免延康坊百姓无出今年租赋,又赐泰府官僚帛有差)
像长安的“芙蓉园”,洛阳的“魏王池”和“魏王堤”这种顶级五A景区,李世民也都给了李泰。
等贞观十五年,李泰撰修《括地志》完毕后,李泰的待遇甚至比太子都要高了。(十五年,泰撰《括地志》功毕,表上之,诏令付秘阁,赐泰物万段,萧德言等咸加给赐物。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逾于皇太子)
这种待遇下,让李承乾和李泰都产生了巨大的心理疾病。
李承乾觉得李泰要夺他的位置,老爹还他娘的支持,心里越来越不平衡,很多时候开始装不下去了。
李承乾看上了一个十几岁的男歌手,不仅宠幸,还冠名“称心”,这事让李世民知道了,堂堂大唐太子怎么能被个歌手把心偷了!李世民直接把这称心弄死了,收回了李承乾的昏君体验套餐。(有太常乐人年十余岁,美姿容,善歌舞,承乾特加宠幸,号曰称心。太宗知而大怒,收称心杀之,坐称心死者又数人)
结果这算是捅了李承乾的心肝了,承乾是动了真感情了。
李承乾知道这是李泰给他告密,又实在太伤心失去了这个心头好,随后在东宫居然给这称心立了个像,还配套了人车马于像前令宫人早晚奠祭,李承乾还多次亲临哭坟,并于宫中起冢而葬之,还赠官树碑,以申哀悼,甚至数月托疾不朝。(承乾意泰告讦其事,怨心逾甚。痛悼称心不已,于宫中构室,立其形像,列偶人车马于前,令宫人朝暮奠祭。承乾数至其处,徘徊流涕。仍于宫中起冢而葬之,并赠官树碑,以申哀悼。承乾自此托疾不朝参者辄逾数月)
这就跟他爹搞对立了。
这就是没经过事的温室里养出来的花朵,无论养料多么足,禁不起逆境捶打。
其实他这所作所为是符合他岁数的,但不符合他的角色。
李泰觉得神武的老爹不会让他瘸子哥上位的,不然咋会对他这样,双方开始各自拉帮结派给自己加筹码,百官们也在哥俩这下注。(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潜有夺嫡之意,招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相继摄泰府事,二人俱为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文武群官,各有附托,自为朋党)
就在李世民给李泰抬点儿的贞观十五年,李世民觉得自己可能有点感情用事了,虽然李承乾在他看来各种不懂事,但他开始给大儿子的权力加码,先是这年十二月在他去洛阳李承乾监国的时候命李承乾的舅姥爷高士廉摄太子少师,随后又命三品以上官员的嫡子全部出仕东宫强行成为太子党。
转过年来贞观十六年九月,李世民又任命了魏征为太子太师。
贞观十七年的正月,又说出了开篇的那番话。
但党争一旦开启,不火并是停不下来的,因为很多势力已经入局了。
比如说李世民的玄武门功臣吏部尚书侯君集就被太子招揽了。
侯君集觉得李承乾愚昧低能,是个可投资的傻小子,于是由女婿东宫府千牛的贺兰楚石搭上了线,侯君集举起手来对李承乾表态:老臣这双好手当为殿下使用。魏王受皇上宠爱,我担心殿下会有隋太子杨勇的灾祸,如有敕令宣召进宫,应当秘密加以防备。
侯君集已经开始劝李承乾造反了。
像玄武门的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也被李承乾买通探查李世民的心思和动静。
李安俨之前侍奉李建成,玄武门之变那天李安俨为之力战,李世民觉得这是个忠臣所以榜样示范的信任派其宿卫。
这就是当年东宫余孽转化为贞观忠臣的代表之一,但李世民对他的宽宏并没有完全感动他,人是很复杂的动物,李安俨就此绑上了李承乾的那条船。
像李渊七子汉王李元昌,李世民之妹长广公主之子洋州刺史开化公赵节,杜如晦之子驸马都尉杜荷这都上了李承乾的战车,全部割臂拿帛擦血后烧成灰就着酒喝了,誓同生死,布局引兵杀入西宫。(凡同谋者皆割臂,以帛拭血,烧灰和酒饮之,誓同生死,潜谋引兵入西宫)
李承乾听说齐王在齐州谋反后对纥干承基等骨干道:我住的东宫西墙离皇上住的大内也就二十步左右!咱们的布局岂是齐王所能比的!(贞观十七年,齐王祐反于齐州。承乾谓纥干承基曰:我西畔宫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来耳,此间大亲近,岂可并齐王乎)
结果李承乾没想到,纥干承基这人底子不干净,因为齐王谋反这事被牵出来了。
大难临头后发誓喝灰那就都不好使了,纥干承基直接就把李承乾给卖了。(会承基亦外连齐王,系狱当死,遂告其事)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一,纥干承基上书告发太子李承乾,李世民令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与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块审问,最后证据确凿。
四月初六,诏废太子李承乾为庶人,幽禁于右领军府,赐死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全部被杀;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等因不能谏争皆坐免为庶人,其余当连坐者被全部赦免,告密的纥干承基被赐爵了平棘县公。
李承乾被打倒后,魏王李泰便每天进宫伺候他爹,李世民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中书省的中书侍郎岑文本、门下省的散骑常侍刘洎也都劝立李泰,但这个时候,一个至关重要的权力人物长孙无忌执意请立李世民的嫡三子晋王李治!(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
得知长孙无忌这个功臣之首不站自己这边,李泰直接大胖身子投到他爹怀里说:我到今天才得以成为陛下最亲近的儿子,此乃我再生之日。我有个儿子,我死之日,当为陛下将他杀死传位给晋王!(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
李世民对班子成员们表示:李泰都说这话了,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我听到都感动坏了。(人谁不爱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
但谏议大夫褚遂良道:陛下此言大为不妥,您万岁之后,魏王有天下,咋可能杀自己的爱子!从前陛下既立李承乾为太子,又宠爱魏王对他的礼遇超过太子才造成了今日之祸。太子谋反这事当作为今日之鉴啊!陛下如今要立魏王为太子,最好先处理了晋王,咱别再来一回了。(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
李世民哭了。
李世民后来又审他大儿子,李承乾道:臣为太子,复何所求!只是被李泰所算计,我便常与朝臣们谋求自我保存的策略,然后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教唆我图谋不轨。如今若是立李泰为太子,那就正好落入他陷阱了。(上面责承乾,承乾曰:“臣为太子,复何所求!但为泰所图,时与朝臣谋自安之术,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耳。今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
李承乾跟李泰鱼死网破了,他抓住他爹的关键弱点:您老那是能被操控的人吗?
最终,李世民在废了李承乾后在两仪殿等群臣都退朝后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四人以及李治,开了最后的班子会。
李世民先是对这四个人说:朕的儿子和弟弟如此作为,我活着实在太没劲了,随后往床上撞。
留下李治就是表明态度了,那哥四个一看赶紧抱领导,然后李世民又拔刀要自杀,褚遂良一把夺下交给李治,长孙无忌等随后赶紧问:领导您直接宣布吧,咱别整这动作片了。(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
李世民道:朕想要立晋王为太子。
长孙无忌道:我等谨奉诏令!如有异议者,我请求将其斩首!
李世民对李治道:你舅许诺你为太子!赶紧拜谢!
李治拜谢长孙无忌。
最终李世民亲临太极殿,召见六品以上文武大臣最终总结道:李承乾大逆不道,李泰居心险恶,都不能立为太子,你们说谁能当?
同志们赶紧说:晋王能当!
啥错都没犯的李泰就此被幽禁在了北苑。
四月初七,李世民下诏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亲临承天门楼,大赦天下,饮宴三天。
李世民对侍臣说:朕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就表明太子的位置可以规划经营的,如今都废掉,表明了皇帝不和恐怖皇子谈判,作为祖制今后传下去!(太宗因谓侍臣曰:自今太子不道,籓王窥嗣者,两弃之。传之子孙,以为永制)
李世民随后专门在诏书的重要文件中写明了这一点:李泰我是真喜欢,但这孩子仗着我喜欢想祸祸他哥哥,俩人随后开启了党争,这俩我都废了,这个基准推及四海,传至后世。(下诏曰: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是故为臣贵于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大则肆诸市朝,小则终贻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僭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痾恙,潜有代宗之望,靡思孝义之则。承乾惧其凌夺,泰亦日增猜阻,争结朝士,竞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亲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代)
李世民这个官方诏书,其实打了自己的脸。
他扯了自己的遮羞布,因为他这皇位就是精心琢磨布置抢下来的,这是他这辈子的死结,武德时代的党争是最嚣张的,那都明牌打了。
其实这事赖谁呢?
赖他自己。
他是次子武力夺嫡的,如果想李唐长远传下去,必须在继承问题上内耗最小,必须不能让每次皇位更迭都出现党争和站队。
他是成本专家,但他对李泰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喜爱成为了对不起俩孩子的万恶之源。
李世民粉头子司马光同志专门针对这事做了评价:唐太宗并不将天下重任私与偏爱的人,以杜绝祸乱根源,深谋远虑呀!(臣光曰: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爱,以杜祸乱之原,可谓能远谋矣)
这就是一粉顶十黑的典范。
咋这么逗呢!
李泰是谁捧的?
造成这个局面完完全全就是李世民百分之百的责任!
他也是人,也会昏,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他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李治?
李治确实不结党,那是因为此时他虚岁才16,他哥哥们斗的时候他还根本没能力结党!
一辈子无所不能的李世民面对自己这辈子的那个唯一的“玄武门死结”估计会生出石虎立幼子的感慨:儿年二十余便欲杀公。今世方十岁,比其二十,吾已老矣。
李世民这次立李治,完完全全就是石虎的心态了,表面上装的父慈子孝,实际上防到了极致,贞观二十年后,李治长大了,有能力去结党的时候被李世民扣在了自己身边,坚决不让回东宫,是褚遂良上书劝谏后才改为了两头跑。(二十年,太宗于寝殿侧别置一院,令太子居,绝不令往东宫。遂良复上疏谏曰:臣闻周世问安,三至必退,汉储视膳,五日乃来。前贤作法,规模弘远。礼曰:男子十年出就外傅,出宿于外,学书计也······尝计旬日,半遣还宫,专学艺以润身,布芳声于天下,则微臣虽死,犹曰生年。太宗从之)
我从来不吝惜对太宗的赞美,但事就是那么个事,他老人家就那算计。
话说回来,这个立储过程中大家估计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都是亲外甥,长孙无忌不同意李泰当太子而要支持李治呢?
因为长孙无忌虽然一直是功臣之首,但由于外戚避嫌的原因,已经很多年没进班子了。
此时扶植毫无根基的李治,是他重返权力舞台的最好机会!
东宫魏王党争那么多年,朝中分为两派,新立的太子根基啥都没有,他这个功臣之首的舅舅过来压压场把把舵是顺理成章的事。
李治当上太子后长孙无忌就成了太子太师,两年后终于进入了班子,回到了最高决策圈代理了侍中。
想当慕容恪还是普六茹坚,长孙无忌心中是怎样想的谁也不清楚,毕竟这千年的历史写下来后,“向使当初身便死”的事可是太多了。
李世民即位后的前面17年对长孙无忌的防范其实是做的相当到位的。
他是外戚,本就天生自带权力加成,他还是你打天下的副手,创业功臣之首,甭管关系再怎么好,但他和你当初当秦王时一样已经功高难赏了,不能再掺和具体的国家政务了。
其实与其说是防范,不如说是保护,李世民本来打算一直尊着这位舅哥直到两人生命的尽头的,但是他对李泰的过分偏爱还是让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失控。
他无可奈何的立了最后一个嫡子,又无可奈何的让大分量的长孙无忌帮李治保驾护航,最终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后,让一个女人阴差阳错的登上了时代的舞台。
不过,李世民准确意义上确实立了自己最厉害的一个孩子接班。
李治这孩子确实相当棒,也担的起他留下的这个庞大家业。
唯一的遗憾,是继承了他老李家的遗传病,然后年纪轻轻就发了出来。
捌:日渐控制不住欲望的皇帝天可汗
公元618年九月,执政了28年,伴随了大隋巅峰和低谷的隋崩引线高句丽王高元在听说大业帝死他前头后含笑九泉,其弟高建武即位。
那一年是武德元年。
高句丽和唐的关系一直不错,武德七年,李渊派刑部尚书沈叔安前往高句丽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此时史料中已经都叫“高丽”了,但在今日传统历史研究中一般将高氏高丽称为“高句丽”,后面的王氏高丽称为“高丽”,因此咱们在不涉及王位时还是称高句丽)
后来听说颉利可汗都逮捕归案了,高建武直接拿自家的地图去给李世民贺喜去了。(太宗已禽突厥颉利,建武遣使者贺,并上封域图)
就这样高句丽的姿态一直很低,李世民也一直笑容温暖,但这不代表李世民心里面对这片土地没有想法。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借着高句丽太子来长安上贡的由头诏令陈大德持节前往高句丽慰劳,同时暗察当地的国情民生。陈大德到了之后对遇到的高句丽各官守都有厚赠,随后开始对其国情进行深入刺探。(久之,遣太子桓权入朝献方物,帝厚赐赍,诏使者陈大德持节答劳,且观亹。大德入其国,厚饷官守,悉得其纤曲)
等陈大德回来后把这些情报都汇报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很高兴,陈大德最后还来了句:听说高昌被咱灭了之后,高句丽的大对卢(相当于高句丽宰相)曾三次至馆对我礼貌甚周。
按理讲这是表达高句丽屈服大唐天威的一件事,但李世民却答非所问的来了句:高丽只有四郡,我发兵几万攻打辽东,各城一定来救。我用水军从东莱登陆平壤灭他很轻松,只是天下刚刚太平我不想再麻烦百姓。(大德还奏,帝悦。大德又言:“闻高昌灭,其大对庐三至馆,有加礼焉。”帝曰:“高丽地止四郡,我发卒数万攻辽东,诸城必救,我以舟师自东莱帆海趋平壤,固易。然天下甫平,不欲劳人耳)
瞅见没有,这是领导暗示他想要了。
贞观十六年十一月,高句丽内部爆发了权力斗争,高建武打算干掉权臣渊盖苏文,结果被渊盖苏文得知后做了个局儿,邀大臣们来视察他的部队,随后在宴会上一口气杀了一百多大臣,紧接着杀入王宫宰了高建武,立了高建武侄子高藏为王,自己当了高丽曹操,从此专制国政。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对这事表示了默许,册封高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
李世民的外交做法跟他这辈子打仗一样,永远鼓励你膨胀,渊盖苏文看到大唐也没啥表示,随后开始与百济连兵打算瓜分新罗。
大唐藩属国之间的矛盾是要遵守大唐律令的,贞观十七年九月,新罗向宗主国大唐求援,李世民遣使去平壤通知渊盖苏文罢兵。
贞观十八年正月,渊盖苏文对李世民的大使表示我现在打的是当年新罗趁着隋打我们时抢走五百里土地。大使说:辽东还是中原土地呢!现在被你们占着我们领导都没提这事,赶紧给我罢兵!
渊盖苏文气比较盛,给拒了。
李世民一整套体面走完,终于得到借口了!
李世民时隔十八年后再次披甲,准备亲自上阵干死高句丽!
这事褚遂良上疏了,认为高句丽那点地儿您生那么大气犯不上,派二三猛将带四五万人给那老小子提喽回来就完了,但李世民不听,群臣们也纷纷上疏表示别打那地方了,不吉利啊!咱等他自取灭亡吧!
此前无论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还是吐谷浑还是吐蕃,这堆势力都没能把把李世民撩来感,都是从秦府军校里挑人去的。
这回不一样。
杨广你个现眼的玩意儿!爷这回飞龙骑脸臊死你!
客观来讲,该打吗?
当然该打,因为他不听你安排你要是不表示你的威信就谈不上了,这是低成本控制东亚的日常维护操作。
更重要的是,打高句丽是证明你大唐远胜大隋的政治仗,对于后世之名上相当重要,毕竟你爹是大隋青年团长起来的外戚高官,你家是由大隋这根上长起来的,这永远是个政治短板。
灭了高句丽,能最直观的证明唐代隋是天命所归,天下就该我家坐!
不过战略上虽然没错,但李世民在战术上犯了巨大错误。
你不该御驾亲征!
你是东亚大魔王,你出场后灭了国是应该的;
你只要灭不了国,那就是失败的。
但高句丽那就不是个能速胜的地方。
首先那里是东北,理论上来讲你只有三月到九月这半年的征战时间,还是理论上,西伯利亚冷空气常年是驻场嘉宾,南方的朋友可能都无法想象东北的严寒是个什么感觉,动不动给你零下四五十度,那个时代是没有羽绒服的,入东北的专业冬装置办是一件相当高难度的后勤工作。
其次,人家这回没有当年司马懿灭公孙渊时的便宜可以占了。
当年公孙渊的大本营离着前线太近了,国防战略层面上没有缓冲,这种仗在李世民面前就是白送。
但由于高句丽分别遭受过毌丘俭和慕容鲜卑的两次暴力狂屠,公元427年人家活明白了,迁都到了平壤。
中原如果想打高句丽需要在早春进军,祈祷傍海道不下雨能顺利通过,然后渡过泥泞的辽泽,随后面对辽水防线正式开打,等清理干净辽河平原后再越过长白山脉去突破鸭绿江,过了鸭绿江后再南下平壤。
这种地势和纵深以及短暂的作战窗口期使得你想一口气灭了他那是太难的操作了。
你应该每年往前推进一小块,一点点的切香肠,这个工作派个上将去其实就可以了。
派个上将出征,拿下两座城设立一个州那报导就很好写,大唐的国防威慑也始终维持着,但你要是御驾亲征,你的容错率可就太低了。
李世民开始任性了,而且他在高句丽这任性了不止这一次。
客观来讲他的命是真好,后面老天在最合适的时候带走了他。
贞观十八年七月二十,李世民敕令将作大监阎立德等到洪、饶、江三州造船四百艘用来载运军粮。
七月二十三,诏营州都督张俭等率幽州、营州二个都督府的兵马以及契丹、奚等一系列东北异族先行征伐辽东打前站,任太常寺卿韦挺为馈运使,民部侍郎崔仁师为副使,河北各州都接受韦挺节制统辖听其调遣,又命太仆寺少卿萧锐运送河南各州粮草入海准备另一条物流线。
安定了二十年的中原与河北被调动了起来,大运河开始再次往东北输送海量的军资,高句丽和整个东北诸部即将首次感受到他们听说过没见过的那股恐怖力量。
十一月,率蕃兵略地至辽西后因为辽河涨水许久未渡河的张俭被李世民认为畏敌懦弱而喊道了洛阳宫解释。
张俭陈述沿路水草好坏,山川险易和许久不进军的原因,李世民没有追究他贻误军机的责任,拜其为行军总管继续统领诸蕃骑兵为六军前锋。
此次出征,李世民心思下的极大,除了东北军区外,全国调动了十余万兵员,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兵六万人以及兰、河二州降胡兵马走陆路;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峡四州兵马四万人,又在长安洛阳募兵三千,率战舰五百艘从莱州渡海。
李世民并没有玩杨广那百万大军的人海战术,连攻城的器械都是亲自挑选的,专门挑的是好运输好组装的往东北送,所谓“于是凡顿舍供费之具减者太半”,总之还是老思路的节能打法。
贞观十九年正月十二,李世民从洛阳出发。
四月初一,东北战场正式开战,李世勣自通定渡辽水至玄菟,高句丽震恐,城邑皆闭门自守。
四月初五,辽东道副总管李道宗率兵数千至新城,折冲都尉曹三良引十余骑直逼城门,城中惊忧无敢应战者;营州都督张俭率胡兵为前锋进渡辽水直逼建安城,破高丽兵斩首数千拿下开门红。
四月十五,李世勣和李道宗攻盖牟城(抚顺市)。
四月二十,李世民车驾至北平。
四月二十六,李世勣拔盖牟城,获二万余口,粮十余万石。
张亮率舟师自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大连市大黑山古城),其城四面悬绝,惟西门可上,有点类似于威虎山。
虽然天险,但唐军副总管王文度依旧打虎上山率军先登,五月初二,唐军拿下卑沙城,获男女八千口,分遣总管丘孝忠等耀兵于鸭绿江。
突破辽水防线的李世勣也南逼辽东城(辽阳市)。
五月初三,李世民车驾至辽泽,方圆二百余里大沼泽,人马不可通行,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渡过了辽泽。
五月初八,高丽步骑四万救辽东,李道宗率四千骑兵逆击之。
军中当时都认敌众我寡,咱还是等战神吧,但从柏壁之战就跟着李世民的李道宗表示:贼恃众有轻我之心,远来疲顿,我击之必败!咋能把贼寇留给君父!
结果打起来后出了点意外,合战后唐军这边行军总管张君退了,唐兵不利,李道宗也被打散了,李道宗收散卒后登高而望,见高丽阵型也乱了,于是再次率骁骑数十杀进敌阵打了个对穿,总指挥李世勣这时候上了预备队,高丽军大败,被斩千余级。
五月初十,李世民车驾渡辽水后把桥撤了,表态出了啥事皇帝大人我陪着你们,咱爷们没退路,都往死里干吧!
军至马首山,李世民劳师赏赐李道宗,斩了怂包将军张君,自率数百骑至辽东城下,见士卒负土填堑李世民化身民工也加入了工程队,随后整个唐军疯狂了。
李世勣攻辽东城昼夜不息,李世民也带来了当世最高科技的军火进行展示,此时唐军的抛石机已经能够在一里外扔出三百斤的大石头了。(高丽闻我有抛车,飞三百斤石于一里之外者,甚惧之。乃于城上积木为战楼以拒飞石。勣列车发石以击其城,所遇尽溃)
五月十四,李世民亲引玄甲军万余人会和李世勣。(帝亲率甲骑万余与李勣会)
围城军声势益壮,鼓噪声震天动地。
五月十七,南风急,李世民遣锐卒登冲竿(攻城梯)从城楼西南把火烧了进去,随后指挥将士们登城,高丽兵力战不敌后城破,被杀了一万多,俘虏士兵一万多,男女四万口,李世民就地以辽东城置了辽州。
五月二十八,唐军进军白岩城(辽阳东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身上中箭,李世民亲自为他吮血,唐军将士们听说后又疯了,随后展开狂攻。
乌骨城派了一万多士兵增援白岩城,李世民的禁军心腹契苾何力派八百名精锐骑兵阻击。
契何力亲自冲锋陷阵,腰中槊后被薛万备自万众中单枪匹马救回,契何力简单包扎伤口后再次疯子一样的杀进去,大败高丽兵,追奔数十里,斩首千余级,直到天黑才收兵。
你瞅瞅李世民这军官团,瞅瞅这一个个部族酋长的战斗意志,中国历史上几乎不可复制的君臣时代啊!
辽东城破后,白岩城城主孙代音降而反复,李世民下令城破后连人带物全部赏给将士们。
六月初一,李世勣攻白岩城西南,李世民临城西北,这次白岩城想明白了,表示唐爷爷们别打了,想明白了真降了,李世民准备同意,李世勣率甲士数十人请命道:士卒之所以争冒矢石不顾生死,不过就是被胜利后的红利刺激罢了,马上城破了您现在受降这事干的不合适啊!
李世民下马道:将军说的是,我就是不忍心,回来我拿国家财政犒赏将士们,从将士们手中把这座城赎了。
李世民改白岩城为岩州,共得城中男女万余口,李世民在水边设御账受降,赐百姓饮食,其他城支援白岩城的士兵纷纷给予安抚,供粮草任其去留。
六月十一,李世民督大军自辽东城出发。
六月二十,至安市城(海城市营城子村),进兵攻之。
六月二十一,高延寿、高惠真带着救安市城的十五万高句丽和靺鞨组成的援军到了。
来看看此时东北的各部族形势。
谁能想的到,北境最终苟过大唐成了基业的会是契丹。
谁又能想到此时靺鞨最北部的黑水靺鞨部最终又灭了契丹。
谁又能想的到,出将入相雄健勇武的华夏男儿后来会演化成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此时这个黑水靺鞨部,后来被契丹人称为女真。
李世民战前规划道:现在高句丽有三个对策。上策,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粮,然后抄掠我们的牛马,我们攻之不可猝下,想退又有辽泽为阻,一点点困死我军;
中策,拔城中之众带着一块跑;
下策,不信邪跟咱拼拼。
你们看着吧,准跟咱拼来。
李世民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他在高句丽援军离安市城还有四十里时就命阿史那社尔率突厥千骑去示弱勾搭去了,刚交兵就“吓”跑了。
这个时候高句丽军中有个老干部对高延寿说:我闻中国大乱英雄并起,秦王神武所向无敌平了天下,南面为帝,北夷请服,西戎献款。现在倾国而至,猛将锐卒悉聚于此,其锋不可当也!现在最好不如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骁兵断其粮运,不过十日其军粮必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此不战而取胜也。
高延寿不听,被勾搭来了,至安市城东南八里时依山列阵。
眼瞅人家十几万来了,这是大决战了,李世民这么大老远都来了就是干这事来的,长孙无忌代表诸将请示李世民:领导,天下都是您打下来的,您老给我们指导一下吧。
李世民笑道:同志们既然那么客气,那还是我给大伙当这回的总指挥吧!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率数百骑乘高望山川形势,心里有谱后李世民遣使对高延寿道:我因为你国强臣弑主故来问罪;至于交战非我本愿,入你境后已经粮草不济,取你数城是等你国修臣礼,回来我就把城还给你们。
高延寿一听觉得什么特么大唐战神,看见爷大军觉得打不过就怂了,随后防备开始松懈。
李世民当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率步骑一万五千列阵于安市城西岭;长孙无忌率精兵一万一千为预备队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李世民自率步骑四千挟带战鼓号角,放倒旗帜,悄悄登高句丽军营北山高峰之上作为总指挥所;下令诸军听到鼓角后就全部齐出奋击。又在临时朝堂下令提前布置受降的帷幕并交代道:明日午时,纳降虏于此!
对面15万人,李世民留大军继续围安市城,仅仅带着3万就准备来全歼你了。
整个秦王军校对此表示优势在我,和虎牢关比这已经富裕仗了,信心满满的都去布阵了。
六月二十二清晨,高延寿等见李世勣在布阵,就那么点人还都是步兵,于是勒令全军准备出战。
李世勣吸引了高句丽军的注意力后,长孙无忌那边已经从后面捅过来了,李世民望见长孙无忌军尘大起,于是下令鸣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
高延寿打算分兵御敌,但唐军太特么快了,根本来不及反应自家军阵已经乱了。
就在李世民敲鼓下令全军出击后,老天爷打雷了,小将薛仁贵穿着一身非主流炫酷战衣怎么显眼怎么来的大呼作死陷阵而去。
死没有白作,李世民从山上望见薛仁贵,战后召拜游击将军。
雷雨中,薛仁贵冲破高句丽军阵后李勣以步卒长枪兵一万正面击之,高延寿兵败,长孙无忌纵兵撵其后,李世民又自山而冲击而下,三面打击下高句丽军大溃,斩首万余级。
高延寿等率余众依山自固,李世民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撤东川桥以断归路。
李世民按辔徐行,观贼营垒,对身边侍臣道:高句丽倾国而来,如今一战而败,天佑我也!随后下马拜谢苍天。
一天后,六月二十三,高延寿、高惠真率没能逃走的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跪入军门,拜伏求饶。
李世民留下了耨萨(高勾丽的刺史,掌一州政令)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这帮高级干部被授以军职后迁于内地,其余全都放还平壤,李世民要的是你高句丽的军官团和民心,被放走的降兵皆高举双手给李世民磕头,欢呼闻数十里外。(上简耨萨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馀皆纵之,使还平壤;皆双举手以颡顿地,欢呼闻数十里外)
跟着一块来的靺鞨军三千三百则被全部坑杀了。
李世民用自己的缺大德表明了态度:我打架的时候我看今后谁还敢掺和!
此战唐军获马三万匹,牛五万头,明光甲五千领,其他军械上万,抢回了不少大业帝当年的现眼战利品。
从这缴获也能明白人家高句丽为啥那么牛的心气,这个武装实力搁三国时代能代表袁绍打官渡之战了,气比较盛可以理解。
但是吧,小小的半岛跟卷死东亚的猛男碰这就是缺乏敬畏了。
总有人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是终结大魔王的人,但更多的现实案例带来的启发却是千万别惹大魔王,等老天带走他后你去惹大魔王之子。
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全部弃城而逃,数百里无复人烟。
眼瞅援军已经被全歼了,但安市城却依然在固守,望见李世民旗盖时还要乘城鼓噪闹腾一番。(八月,移营安市城东,李勣遂攻安市,拥延寿等降众营其城下以招之。城中人坚守不动,每见太宗旄麾,必乘城鼓噪以拒焉)
这其实相当出乎意料,因为唐军无论是战斗力和宽宏度都进行了完美展现,按理讲该喜迎王师了,但人家就是不投降!
这成为了李世民没料到的巨大变量。
李世勣请示克城之日男女皆坑之,李世民批了。安市城中听后更加玩命坚守,唐军攻久不下。
高延寿、高惠真请示李世民道:奴才如今委身大国,不敢不献其诚,愿天子早成大功灭了高句丽,奴才得与妻子相见。眼下安市人顾惜其家,人自为战,短时间内估计不好拿下。我刚带着十余万现了眼,高句丽已经胆破,乌骨城(凤城市凤凰山)守将已经很老了,定不能坚守,现在咱们去了朝至夕克,其余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
群臣也道:张亮兵在沙城,征召后这一半天就能到,乘高句丽凶惧合军全力攻拔乌骨城,渡鸭绿江,直取平壤。
只有长孙无忌以为:天子亲征不同于大将带兵,不可冒险,现在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城进发要是断了我们后路就坏了,还是先破安市城,取建安城,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
李世民同意了。
仗又打了一个月,没啥战果,因为高句丽这辈子不会再出城跟你李世民野战了,唐军终究是人少,九月十八,李世民考虑到粮将尽天已寒,于是下令撤军。
但还是走晚了,十月初一诸军渡渤错水(辽河下游)时天降暴风雪,出现了大量冻死者。
战后总结,此次征伐高句丽,共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白岩、辽东、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共七万人;共歼高丽兵四万多人,唐军死了近两千,美中不足是战马损失非常大,辽东的气候使得最终战马损失率高达十之七八。李世民面对这个战况相当后悔,慨叹:魏征若在必能阻止他此番的烧包征伐。(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骅三大战,斩首四万余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叹曰: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打下十城,迁人口七万,战损率1比20,按理讲这要不叫大胜别人就没法再张嘴了,但这在李世民看来并不光彩。
因为别人是别人,而你是皇帝天可汗,是前无古人的东亚秩序维护者。
当然东北诸部确实都亲眼看到你的战斗力了,都已经吓死了,但要知道你的辖区复原万里,千里之外的异族可不一定会那么想。
你御驾亲征后是要有雷霆万钧的效果的。
舆论不会说大唐赢了,而是说高句丽没死。
这就好比某只大鸟啥招都用了,能制裁的手段全上了,一旦人家大熊还是活的好好的,那之前所有被大鸟剥削的“联盟圈”就都看明白了。
李世民是明白为了自己的任性是付出多大潜在代价的,所以他对于这战相当惭愧。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薛延陀的傻小子敢犯他的逆鳞了。
不过对于李世民来讲这一战最大的成本是极大的消耗了他生命的精华。
他是戊土生于天寒地冻,这辈子命里都是要火的,越是炎夏越狂暴,越是炙热越癫狂,你去这东北苦寒之地真的不合适。
从回来的路上他就得了场大病,回去后又养了好几个月的病。
此后就开始了小病不断。
这颗炙热的太阳生命力开始消逝,他离他最后的时间不远了。
不过在他走人之前,他又带走了几个不开眼的。
比如刚跳出来的薛延陀。
薛延陀部在东突厥被灭后疆域东至室韦,西至金山,南至突厥,北临瀚海,囊括了古匈奴之故地。
贞观十二年,李世民封其薛延陀可汗夷男的两个儿子皆为小可汗,外示优崇,欲分其势。
贞观十三年七月,李世民诏令突厥的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可汗,赐给鼓和大旗,令突厥诸部渡过黄河回到漠南之地去跟薛延陀搞摩擦。
薛延陀的势力太大,李世民准备动手了。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驾临洛阳筹备封禅的事,夷男内部开会道:天子封禅泰山,万国皆至,士马会集,边境空虚,咱们现在弄死阿史那思摩那就是摧枯拉朽!随后命其子勒兵二十万屯白道川,据善阳岭以击突厥。
阿史那思摩求救,李世民下诏让并州都督李世勣、蒲州刺史薛万彻率步骑数万救援,具体过程就不说了,斩首三千余级,获马一万五千匹,甲仗辎重不可胜计,薛延陀败兵奔走自相践踏死者甚众。
夷男随后遣使来跟李世民谢罪。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打高句丽的时候对薛延陀的使者道:跟你们可汗说,我父子一块东征高丽,你要是想再寇边塞放马过来!
夷男遣使表示不敢,还要发兵供慈父驱使。
其实夷男受到了高句丽的巨大诱惑,但确实是不敢动,真的被打服了,你们这群没见识的棒子对那股力量一无所知。(其冬,太宗拔辽东诸城,破驻跸陈,而高丽莫离支潜令靺鞨诳惑夷男,啖以厚利,夷男气慑不敢动)
总体而言,薛延陀取代东突厥做北境霸主的这16年中在夷男带领下始终走的挺稳,有想法也仅仅是对突厥,对李世民始终柔软,但薛延陀没有人家吐蕃那国运。
松赞干布乖宝宝的熬死了李世民,随后吐蕃一步步的在老武的英明神武下小国崛起,但贞观十九年九月夷男死了,这位明白人死李世民前头了。
夷男死后,其嫡子拔灼杀庶长子曳莽自立为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
这孩子性格暴戾,多杀部下,废弃其父贵臣,专用己所亲信,大肆诛杀异己,薛延陀部人心惶惶,而且这小子居然敢趁李世民远在辽东攻打了夏州。(是时复以太宗尚在辽东,遂发兵寇夏州)
这也算是李世民御驾亲征的连锁反应,你没能灭了国,在小年轻的眼里就是人家也能打你立立威,反正你也灭不了我!
但你和高句丽能一样吗?高句丽的主力已经被打残了,最终李世民是败给了天气。
李世民下诏命李道宗和阿史那社尔为瀚海安抚大使;执失思力率突厥兵,契苾何力统凉州胡兵,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各统所部兵分道并进剿灭薛延陀。
你瞅瞅前面这堆突厥和铁勒名字,仆从军太多了,还全都是机动部队,根本用不着征调步兵腿儿着进草原,你说你哪里跑?
薛延陀听说这事后国内震动,“天兵到了”的消息传遍草原,唐军还没来“薛延陀邦联”就已经自己崩了,各部落大乱,多弥最终带几千骑兵逃跑被回纥部截杀。
薛延陀余部向西溃逃还有七万多人,拥立了夷男的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回到了故地,不久又去掉了可汗称号,派使者上表,请求定居在郁督军山北麓。
李世民先是派兵部尚书崔敦礼去郁督军山将他们就地安置,但一直依附薛延陀的铁勒九姓听说咄摩支要到郁督军山北定居后相当害怕,李世民的班子思考后觉得薛延陀未来会复仇成为漠北的祸患,于是又派李世勣带着铁勒九姓去以夷制夷。(敕勒九姓酋长,以其部落素服薛延陀种,闻咄摩支来,皆恐惧,朝议恐其为碛北之患,乃更遣李世勣与九姓敕勒共图之)
李世民告诫李世勣:咄摩支如果躺倒降服,你就安抚;眼神不对就弄死他。
李世勣至郁督军山,薛延陀部酋长梯真达官率众来降,薛延陀咄摩支南奔荒谷后被招降,其部仍犹豫不定,被李世勣纵兵追击前后斩五千余级,虏男女三万余人。
七月,咄摩支来到了长安拜右武卫大将军,就此被扣长安了。
薛延陀被灭后,铁勒各部看到了小国崛起的窗口期开了,相互攻击,争派使者归附大唐。
快二十年了!我们要当下一个薛延陀!
李道宗与薛万彻各遣使招谕铁勒诸部,各酋长大喜,顿首请入朝,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入贡,纷纷表示:薛延陀不侍大国,暴虐无道,不能给奴等做主人,今自取败死,部落鸟散,奴等各有领地归命天子,愿赐哀怜,请求大唐的编制来养育奴等。
九月,李世民到达灵州,铁勒各部首领相继派使者到灵州拜谒可汗爹。
数千铁勒人高呼:天至尊要做我们的天可汗啊!我们子子孙孙要做您的奴隶啊!(敕勒诸部俟斤遣使相继诣灵州者数千人,咸云:“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
李世民作为汉人的皇帝堪称史上特等逼格了。
九月十五,李世民亲自做诗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随后应百官请求在灵州刻石碑记事。
灭薛延陀后,契苾、回纥等十余部落相继归附大唐,李世民各因其地置为羁縻州府: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仆骨部为金徽都督府,多览葛部为燕然都督府,拔野古部为幽陵都督府,同罗部为龟林都督府,思结部为卢山都督府,浑部为皋兰州,斛薛部为高阙州,奚结部为鸡鹿州,阿跌部为鸡田州,契苾部为榆溪州,思结别部为蹛林州,白霫部为寘颜州,共十三州,拜其酋长为都督、刺史,又置燕然都护以统之。
北境问题在他闭眼前算是安排明白了。
北境其实算是搂草打兔子,他真正关心的是一东一西。
东边是政治仗,西边是经济仗。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开启了规模空前的西征。
除了刚刚这帮哭着喊着世代为奴的孩子们能让天可汗的出兵成本低到不敢想象之外,李世民此次西征还有一个开全图的宏观战略加成。
一个高僧此时已经结束了这辈子命带驿马的取经大业,给李世民带来了他不太感兴趣的佛经和相当感兴趣的西域地理人文风俗。
这位高僧以极强的记忆力在回国被领导接见后仅仅一年时间就响应组织号召快马加鞭的写出了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的地理形势、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概况的《大唐西域记》。
唐师傅,我给您老留篇幅了,上场吧!
玖:个人奋斗结合历史进程后的伟大高峰
贞观二十年六月,在自绝于铁勒人民的薛延陀多弥可汗被回纥杀掉的同时,基本赢得西突厥内战的乙毗射匮可汗遣使向唐进贡请婚。
针对这个请求,李世民一如既往的大国姿态,中国永远对外开放包容,给大唐当姑爷没问题,但聘礼得证明你的诚意,李世民要求西突厥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作为聘礼。
李世民不装了,知道薛延陀现在是个啥状态吗?知道铁勒同志们现在哭着抢着给我当啥吗?
想当我的女婿没问题,把丝绸之路给爸爸让出来,你去天山北面做好爹的中亚保安,定期爹把分红给你派过去,守着大唐公主好好过日子。
李世民思路很明确,天山以北的游牧地区还是你的,没有损害你的根基,我允许你在天山以北享受大唐的庇护和面子,但一切的前提是你把路让开咱好说,大唐要自主意志的走向世界,不要挡在崛起的华夏面前。
你可以成为我的贸易体成员国,但丝绸之路不能作为你和我博弈的条件!
乙毗射匮可汗对这个条件一直在拉扯,明显没给老李面子。
小可爱啊,大唐的都督府都建到贝加尔湖了,连你都是李世民扶植起来的,你咋琢磨不明白呢!
一年多之后,彻底囊括了整个北境的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一年十二月,以龟兹新国王无礼侵扰西域国家安全为由发动了规模罕见的龟兹战役。
汉武大帝当年也凑了令西域哆嗦的战队,但那次把华夏烧的四海皆荒,这次李世民别看打了那么大的仗,却成本低到不可想象,指挥此战的主帅是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东突厥领导,李世民迷弟),副帅为右骁卫大将军契宓何力(铁勒契芯部领导,李世民迷弟),主力是“铁勒兵牧十有三部”,“突厥侯王十余万骑”,“吐蕃君长”,“步摇酋渠(吐谷浑)”,反正所有能调往西域作战的大宝贝儿们都来响应号召了,汉兵主要是原驻地的西北军。
此番西征,无论主帅还是主力,标准的以夷制夷,李世民以东亚大可汗的站位调集了中国史上最团结的“邦联”,开启了大唐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
李世民如此大规模的开启西征还有一个重要加成,此时有一个高僧已经结束了命带驿马的传奇取经,给李世民带来了他不太感兴趣的佛经和相当感兴趣的西域人文地理。
这个人就是大国崛起的东土光辉,我要从东走到西,也要从白走到黑,我不想让人们看到我但全世界都知道我是谁的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和尚,千年后唯一一个能和李世民同等流量的唐人,最无心插柳的内容创造者,纵贯三界的顶级延寿小蓝瓶,唐长老,唐师傅,玄奘。
玄奘本叫陈祎、洛阳缑氏人,家谱能追溯到东汉名臣陈寔那,曾祖父陈钦任北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任北齐国子博士,父陈惠任江陵县官,标准官僚世家,隋乱后陈惠归乡,共生四子,陈祎是他的小儿子,生于杨坚余晖的仁寿二年(602年)。
陈祎自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从小就是读书苗子,不过他爹应该想不到这孩子没能将来再如家族传承一样去走仕途,老天给他读书的天赋是另有使命的。
老陈在给小陈祎完成启蒙后就过世后,随后他家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大规模出家,首先是陈祎他二哥先去了洛阳净土寺出家,随后小陈祎对佛门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跟他哥完成了最初的佛学启蒙。
大业八年(612年),11岁的玄奘想参加出家为僧的考试,但年龄不到,结果在考试当天被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就是老李那个干啥啥不行的嫡系),经过面试后郑善果修下了他这辈子最大的善果,破格让陈祎参加了考试并破格录取。
13岁,陈祎正式出家,玄奘正式上线。
玄奘出家后先是在洛阳净土寺学《涅槃经》和《摄大乘论》,学了几年后天下已经被杨广祸祸的吐沫子了,洛阳成为了修罗场,上天也许担心玄奘被东土的妖怪们提前收走,于是解锁了他人生中的“驿马”系统,玄奘大师就此开启了狂奔的前半生。
在618年李密的洛阳擂台赛如火如荼举办的时候,玄奘跟他哥离开洛阳一口气来到了四川。
此时四川已经投票跟李渊混了,老李刚换了武德年号,玄奘算是第一批不讲大业讲武德的移民,就此他个人的奋斗和大唐的国运进程牢牢绑定了。
玄奘此后在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学了几年后,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随后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在不断的学访中,玄奘已经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均有了甚深的见地,闻名蜀中。
好脑子配合着好身体,玄奘在不断的游学中开始放大自己的眼界,他这辈子算是永远紧跟李世民的武德脚步,武德七年(624年),天下刚被李世民打平,玄奘就已经神行到相州了(治安阳城 ,今安阳市西南)。
玄奘之所以神行到了河北是因为相州是当时摄论学的中心,玄奘在这里遇到了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经》、《成实经》、《毗昙》,这与真谛在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产生了巨大碰撞。
玄奘法师用他的一生证明了一个道理,读万卷书后如果再行了万里路,理论联合实际后的眼界将大到不可思议,玄奘这个走南闯北的慧根在学习太多,经历太多,见识了太多后,越来越觉得过去的很多佛经翻译应该是出了问题。
有瑕疵!
瑕疵还很大!
武德时代堪称东亚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二十出头的李世民统一了东亚开始琢磨伸手中亚,二十出头的玄奘开始琢磨融合南北佛法了。
这一琢磨,玄奘就又到世界大都会长安问师于法常和僧辩两位大师了。
年纪轻轻的玄奘此时的佛学素养已经相当深厚了,再加上满世界溜达被当时长安舆论一语双关的称赞为“佛门千里驹”。
在这个特殊的武德时代,长安的这一小群年轻人注定会在一场场敢想敢干之后为大唐加冕!
武德九年,李世民出了点家务事那年,天竺僧波颇到了长安,玄奘听说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
一个朴素的想法出现了。
天竺僧能到长安,长安僧也能去天竺啊!
说走就走!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开始找李世民要护照,我要出国取经!
李世民不仅白马啥的都没送,还坚决不同意,《三藏法师传》中给出的理由是:时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
玄奘此时没有《西游记》中的套路和法力,没把李世民拉地府逛一圈,没把取经这事往做水陆大会保李世民江山永固这上靠。
当然也能理解,《西游记》里是菩萨绕圈操盘的这高端局,玄奘此时满脑子只为主义真,二十多岁的他还不知道咋敲开统治者的心。
不急,他是那么的智慧,当他阅遍千帆,通遍佛理后,他会看透人性的。
受阻的玄奘继续诞生朴素想法,偷渡!
贞观三年(628年),玄奘取经去也!
当来到姑藏(今武威)后,玄奘体会到了人性的险恶,玄奘在这里讲经说法的时候透露出了要出国的打算,随后就被告发了。
时任凉州都督的李大亮通知玄奘立刻回长安,要打仗了知道不?东突厥就还半年命了知道不?
但玄奘给出了自己只争朝夕的态度,还是通过城中一位大师的帮助后来到了瓜州。
此时凉州发出的通缉令已经到了瓜州,玄奘最终在一个叫李昌的瓜州佛教徒官吏的帮助下得以出城,随后顺利遇到追杀,还顺利中了一箭,总之老天再次表明了先收款再交货的原则,为了避免这世间的真神通货膨胀,这成佛的九九八十一难你一难都少不了!
在敦煌,玄奘夜宿一寺时遇到了一个叫石磐陀的胡人对其无比尊敬,玄奘充分的展现了众生平等不以样貌取人的高修养,收其为徒。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位胡人大德的长相有点奇特,敦煌的东千佛洞中有一幅“玄奘取经图”,大师兄的样貌赫然出现。
瞅给我们大师兄画的!
惊险逃出国门后就是一望无际的莫贺延沙漠。
所谓“莫贺延碛,长八百馀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这是到沙师弟的地盘了。
在走出沙海之后,玄奘到达伊吾(哈密),遇到了高昌国的使者,使者将大唐高僧取经的消息报告给了我们的老熟人,西域新加坡,做着小国查大车万年大梦的麹文泰。
麹文泰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听说这事后立刻派人去迎接玄奘。
由于高昌此时是西域收费站,玄奘往西避不开,盛情难却下只好前往。
就此,唐长老又来到了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以达47.8℃的火焰山(吐鲁番市高昌区)。
麹文泰根本没见过那么博学且风度的高僧,准备拿玄奘当国师,让咱唐僧在他高昌王宫的佛堂里讲经弘法,还想聘请咱唐师傅为高昌国终身佛学教授。
岂有此理!咱唐师傅通过绝食四天表明西天取经的坚定决心。
玄奘西行前,高昌国全国出动送别,麹文泰扮演了《西游记》中李世民的角色,给玄奘派了沙弥5人,随从20人,马30匹和金、银、绫绢、衣物若干,还给了西域各国和西突厥可汗的修书和礼物,表明这是我大高昌的朋友,我麹文泰的弟弟,诸位要给我这个面子。
麹文泰的历史意义就此走完了一半。
他的另一半意义是激怒另一位东土猛男让吐鲁番回归祖国怀抱。
玄奘继续走,过阿耆尼国(今焉耆),过孔雀河与渭干河,到达龟兹(今库车)参加了浴佛节后继续西行,越过了气候极度恶劣的高原雪山后进入中亚,然后开始往南,最终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环青藏高原环线后,玄奘到达了天竺。
来看看玄奘大师的牛人专线:长安——秦州——凉州——甘州——肃州——沙洲——玉门关——莫贺延啧——伊吾(哈密)——火焰山——高昌(吐鲁番)——焉耆——龟兹(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大清池——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天山南北麓两路交会点,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昭武九姓七国——飒末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铁门关——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迦毕试国——健驮逻国——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碟迦国——曲女城——摩揭陀国——那烂陀寺。
玄奘到了天竺后,整个印度板块轰动了,原来东土的高僧是这样的风范和学识,不亏是天朝上国啊!
玄奘后来在摩揭陀国最著名的那烂陀寺潜心修学五年,研究了寺中收藏的佛教典籍和婆罗门教经典,兼学梵文和印度话,随后在印度的讲法中成为了顶级天皇巨星,戒日和东天竺两国为了争夺玄奘前去甚至差点开战。
最终戒日王逼服东天竺国王,在贞观十五年,玄奘与戒日王会面,并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了南亚板块佛学辩论大会,十八个国王、三千个大小乘佛学家和外道两千人参加,玄奘此时已经是谁也辩论不过的存在了,真正的做到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被当地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当地小乘尊为“解脱天”。
贞观十七年,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开启了回乡之路。
虽然当年玄奘是偷渡出来的,但他其实就走早了那么几年,如今的大唐早已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了。
当初“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引进来”,为了扩大开放领域,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丝绸之路经济体系是实现大唐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永远是越牛的国运越开放,无论是输出文化还是输出产品,他自信嘛!
玄奘大师,祖国需要你!你扬名印度的时候大唐已经威震四海,此时无论是吐鲁番的葡萄还是达坂城的姑娘,都姓唐了!
玄奘大师一路辛苦了!你和李世民彼此没有辜负自己的领域和人生!
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大师到达长安。
此时李世民同志已经到洛阳准备削高句丽了,听说玄奘回国后立刻命玄奘来洛阳。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在发展成熟后都会有一种概念,叫“法王大于人王”。
但是吧这种概念在华夏这片土地可生长不动。
因为从始皇帝时代华夏的政体就已经生长出一杆子插到底的统治技术了,“法王”想植入大于“人王”的概念时势必要动“户口”和“资源”,人王直接就打死你了。
更不要说永远有更凶猛的武力一波波从苦寒之地杀过来,当刀架脖子上之后念经明显不好使,萧衍居士就和宇宙大将军做过这样的思想实验。
在华夏的土地,是观世音菩萨要避李世民的讳,从此变成了观音菩萨。
此时已经堪称“法王”的玄奘在接到“人王”的旨意后没有任何架子,仅仅九天后就到达了洛阳,于二月初一在洛阳仪鸾殿受到李世民接见。
这就是真正开了悟的高僧大德,大师知道因地制宜,知道如何成本最小收效最高的弘法,知道如何分门别类的顺遂众生,玄奘大师用行动庄严表态:我修了这几十年佛法就修明白了两件事,一个是祖国!一个是人民!只要组织需要玄奘义不容辞!
等见面后李世民先是问:大师咋不汇报就取经去了?
玄奘道:我汇报了,上表了好几次,但当时年纪轻,没读懂这是朝廷对我的考验,明明下一次朝廷就肯定允许了,我修行还是浅,就自己做主跑了,我罪过大啊!
如此姿态的开场白,让随后的对话丝滑无比,在双方互说场面话的过程中,玄奘得到了李世民的极高赞誉,这样的好同志一定要大力弘扬并国家扶植!
等看到了那六百多卷经文后李世民关切的问起了西行路上的国家,地理,见闻,表示译经的同时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大师开展,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山川河流路线大师趁着还都记着抓紧都写出来,咱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需要咱宗教界的同志们出一份力。就这样,在李世民去东北后,玄奘大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由自己口述,弟子辩机执笔,将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仅仅在一年后就出版了。
贞观二十年,《大唐西域记》问世了。
译经和弘法的事都放一放,我家唐皇的事是第一要务,国家的发展有我的责任,我们佛门要为大唐的崛起添砖加瓦!
此书记载了玄奘大师西行路上的一路见闻,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和各种各样的民族,之所以会成书就是因为包含着李世民对西域土地无限热爱的朴素使命,勾画了一幅从我国新疆起,西抵伊朗和地中海东岸,南达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北到中亚细亚和阿富汗东北部的中外交通的地图,至今都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李唐后面对西域的布局和此书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开了全图的李世民在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后,于贞观二十一年十二月开启了龟兹之战。
贞观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五,之前被乙毗射匮可汗击败的乙毗咄陆可汗的残部阿史那贺鲁率领其残余力量几千帐归附大唐,被李世民下诏居住在庭州莫贺城,拜左骁卫将军成了攻打龟兹的向导。
九月初二,唐军在阿史那社尔的带领下击处月、处密,破之,余众全部投降。
阿史那社尔随后引兵自焉耆之西趋龟兹北境,分兵为五道出其不意来袭,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弃城奔龟兹打算保其东境,被阿史那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
阿史那杜尔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新的焉耆王,此战后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
阿史那社尔进屯碛口,离龟兹都城三百里时遣伊州刺史韩威率千余骑为前锋,骁卫将军曹继叔次之。
至多褐城,龟兹出了五万大军拒战。
韩威拿出了他们军校校长的传统套餐,唐军先示弱跑,随后龟兹玩命追,三十里后与唐军主力会和了,龟兹看见唐军大部队后掉头又往回跑,但已经晚了,被唐军反推狂屠八十里。
龟兹王布失毕败后退保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军逼之,布失毕轻骑西走,龟兹首都被解放。
阿史那杜尔留郭孝恪守城,派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率精骑狂追了布失毕六百里,布失毕窘急后进入了拨换城(阿克苏地区喀什艾日克村)。
阿史那社尔进军围城,这次没再让他跑了,擒匪首龟兹王布失毕。
龟兹国相那利逃走,潜引西突厥之众并其国兵万余人夜袭守卫龟兹首都的郭孝恪,郭孝恪大意战死,但唐军血战后杀三千余人击退了那利。
十多天后,那利又引来山北龟兹万余人偷袭,这回被曹继叔逆击干死八千多,那利单骑逃跑后被龟兹人抓了给唐军送来了。
阿史那社尔前后破龟兹五座大城,遣左卫郎将权祗甫去劝降诸城,开示祸福,龟兹全境皆降,阿史那社尔乃召当地父老,宣大唐威灵,讲明伐罪之意,立其王弟叶护为王,龟兹人大喜。
西域震骇,西突厥、于阗、安国争馈驼马军粮,阿史那社尔勒石龟兹,纪功而还。
战后,唐命之前降唐的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给鼓和大旗,让他招抚讨伐未归服的西突厥人。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大唐置瑶池都督府,隶属安西都护,以左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
至此,李世民控制了碎叶以东的天山南北,为进一步建立在西域的统治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玄奘法师给李世民开了全图,李世民着手布置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作为唐控制西域的核心。(先是,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于其国城,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四镇)
虽然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过早的离开了亚州人民,继任的李治直接放弃了他爹在龟兹之战后于西域建立“四镇”的设想,虽然唐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仗着唐的威名吞并了乙毗射匮所部后以为李世民死了唐就不是唐了叛变了,但一切的走向依旧在朝着李世民最开始的思路行进着。
八年后,显庆二年(657年)十一月,苏定方在碎叶水打掉了阿史那贺鲁,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高昌故地。
显庆三年(658年)五月,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正式设立安西四镇,将塔里木盆地直接置于唐朝军事力量的控制之下,并在西域各国设置了早已经试点成熟的羁縻府州。
由伊、西、庭三州为核心、以安西都护府为保障、以羁縻府州为依托的多层次的统治结构的完成,标志着大唐在西域统治秩序的最终确立!
显庆五年(660年),位于葱岭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该部巡查。
龙朔元年(661年),西域吐火罗来附,大唐任命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了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并在吐火罗立碑记述此事。
这些早先属于西突厥的势力范围就此转归唐朝。
此时的安西大都护府的辖区包括安西四镇、濛池都护府(治碎叶)、昆陵都护府(西突厥故地,治庭州)、昭武九姓、吐火罗乃至波斯都督府,大体相当于如今新疆与中亚五国、阿富汗的总和。
663年,唐军彻底平定了西突厥,辖区扩大到如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直至阿姆河两岸城的诸城邦国,包括今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
至此直到8世纪末,大唐完成了近一个半世纪的西域统治。
大唐这季开始的序中我们说过,越大的事物,他的惯性也越大,别看安史之乱在755年就打响了,但直到8世纪末唐才退出堪称自家贸易龙脉的西域,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天下强兵云集西土。
唐之所以能够将手伸向中亚并最终成为世界的唐,因为李世民的战略眼光和国家布局。
李世民能够那么笃定的布置战略,其实也和跟他同年龄段的“僧王”给他这位“人王”走完了丝绸之路的所有前期调查考证。
武德贞观,东亚群星闪耀时。
深刻明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玄奘大师在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后也在李世民的国家支持下于长安设立了译经院,由于是李世民亲批的国家工程,整个东亚的高僧大德都被邀请来到长安共襄盛举。
玄奘法师在人生的最后二十年中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
除此之外他还曾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传入印度。
玄奘大师一辈子对于文化与佛法的贡献是无法在一篇文章内全部讲完的,咱们介绍下他翻译的知名度普及度最高的一部佛经作为大师的文化工作收尾,著名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就是260字的《心经》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段《大品般若经》600卷中的总纲当年曾帮玄奘法师在西行路上远离颠倒梦想,让他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最终干成了这世上单靠一个人的能力范围内的功业极致。
在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乌巢禅师又将这部经教给了真实历史中的翻译者唐长老,文化历史的轮回是那么的美感非凡。
关于佛法,咱们写历史的过程中不多进行评价,毕竟说的对与不对的都担着因果,我又挺害怕的,咱只能说些肯定正确的,肯定会产生善果的千年不易的佛陀智慧,无论是鸠摩罗什还是玄奘法师,我从这些最顶级的高僧大德的一生中都看到了一件事:坚定信念日拱一卒的努力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世尊释迦摩尼活了80岁,也是讲经说法努力到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刻。
佛是音译,本意是觉悟者。
这些早就活明白了的觉悟者没有看啥都是空,而是都努力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
我相信,这就是这个世道的正道光芒!
勤勉与坚强的骨架,有为与无为的结合,玄奘大师用他的一生让我们见到了一个努力,勤奋,学习,开放,包容,爱国的佛弟子的榜样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佛法来到这片土地后并非是“我来,我见,我征服”,而是在一代代玄奘大师们的耕耘下最终中国化的“我来,我爱,我融入”的内化到了华夏文明的信仰大厦中。
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大师在译完《咒五首》一卷后绝笔交代后事。
这种大德都是能预知往生时日的,玄奘大师在交代后事之后二月五日夜半圆寂。
整个长安达百万人送葬。
基本上能动弹的都出来了,士民将大师灵骨归葬白鹿原。
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为玄奘大师改葬“大唐护国兴教寺”。
也是在玄奘这位法王的生命期间,大唐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还是那句话,东亚群星闪耀时。
后来,玄奘的弟子慧立、彦琮根据大师的生前事迹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很多离奇的故事被神化,为大师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化色彩,玄奘大师也渐渐的和国家符号融为了一体成为了“唐僧”,取经的故事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越传越神。
传到南宋时,《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出现大师兄了,“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身为白衣秀士护送三藏,他神通广大、足智多谋,一路杀白虎精、伏九馗龙、降深沙神。
此时大师兄还是人样,沙师弟还没在水里待着而是深沙神。
再往后广大人民群众觉得护法是人已经不过瘾了,大师兄成猴了。
到了元末明初,二师兄的形象也基本确立了,给咱猴哥逮捕归案的四川水神在《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也上场了,此时猴哥不仅不是石头蹦的,还足足有哥五个,大哥通天大圣,他是齐天大圣,姐姐是龟山水母,妹子铁色猕猴,弟弟叫耍耍三郎,也叫孙行者。
熟悉吗?
平顶山上捅了猴子窝的银角大王到底是被谁阴了?
被一代代的素材创作者。
西游的故事类似于一代代的开源码,千年来一直在传承着,在二创着,但到了明嘉靖年间,西游故事再也二创不动了。
因为遇到给这个故事封神加冕的了。
一个大概率见识过庙堂文化的高层人物将市面上现存的各种西游神化杂糅到了一体形成了自成一派,逻辑结构极强的西游宇宙,里面的门派沟通与权力结构和中国的文官系统高度相合,这位大神借古讽今的写出了后世创作者望而却步的,我们今天熟悉的《西游记》。
这里面的唐师傅和最早的原型唐师傅早就不是一个人了。
不过,再咋给唐师傅改编,永恒不变的是,有一个凡人,不远万里的完成了难以想象的事业。
千百年后,依旧有一代代后华夏后人感叹:
感谢华夏的历史,曾经有李世民的存在;
感谢华夏的历史,曾经有唐玄奘的存在。
拾: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贞观二十年十二月,在百万铁勒强行给可汗大人做奴之后,百官群臣也不甘示弱多次请求封禅。
气氛都烘托到这了,感觉到这个功业级别再不封禅就显得矫情了,李世民点头了,诏令制作封禅仪仗送到洛阳,来年要大庆了。
贞观二十一年,由于渊盖苏文那还是嘚瑟,还总不听李世民的要求打新罗,李世民准备再伐高句丽。
朝议以为:高句丽依山为城,攻之不可速拔,上次大驾亲征,其国不得耕种,所克之城已经全部掏空了当地的粮食,再加上旱灾使得高句丽百姓大半乏食,现在如果多派偏师频繁扰其边疆使其疲于奔命,百姓误了农时逃入城堡,有几年下来他那就千里萧条了,届时人心自离,鸭绿江之北可不战而取。
李世民暂时压抑住了彻底横扫八荒的欲望,听从了这个建议。
三月,任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候将军李海岸为副总管,征发万余兵乘楼船从莱州渡海前去祸祸;又任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兵三千与营州都督府兵会合从新城道入高丽。
两军皆选习水善战者,玩的就是个祸祸完就上船。
李世勣率军渡过辽水后途经南苏几座城,高丽兵多背靠城墙拒战,看到居然敢出城,李世勣就干掉这帮外围,烧了外城后回军了;牛进达和李海岸那边的海军开入高句丽境内大小百余战,战无不胜,攻克石城,在积利城下击杀两千多高利兵后撤回来了。
贞观二十一年三月,李世民得了风疾。
所谓风疾,就是咱们今天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脑血栓、脑栓塞、脑瘤的总称。
李渊死这病上了,李世民也是,后面李治也是。
李家这遗传病,给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女皇登基创造了条件。
当年八月,李世民以履兴土木且河北大水为由叫停了封禅。
他大概率的感受到了自己已经禁不起再去东游那么一趟了。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又以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为副手,率兵三万余人及楼船战舰自莱州渡海再度祸祸高句丽。
这一年的袭扰部署完成后,得了风疾的李世民不想等了,他要在死前完成无死角的传说,随后以高句丽正值穷困凋弊为由,打算在明年征发三十万兵力一举灭掉它,同志们看到领导这回勒不住了,于是建议隋末惟独剑南地区没有寇盗兵乱,近来辽东之战剑南又一次不受牵累,百姓富庶,这回该苦一苦四川了。(上以高丽困弊,议以明年发三十万众,一举灭之,或以为大军东征,须备经岁之粮,非畜乘所能载,宜具舟舰为水运。隋末剑南独无寇盗,属者辽东之役,剑南复不预及,其百姓富庶,宜使之造舟舰)
七月,派右领左右府长史强伟在剑南道伐木造舟船,大船长百尺,宽五十尺,造好后一路从长江出海送到莱州。
但这一造船,山獠,雅、邛、眉三州獠反,李世民随后派了张士贵和梁建方发陇右、峡中兵二万余人以击之。
其实客观来讲,二十年没动作了,此时用用你们能有啥的?李世民扒拉算盘的时候并没有太当回事,但底下的官僚们不这么想,尤其是四川地区,皇帝大人好不容易张回嘴,各地方那是加班加点的要为领导献礼,再加上轻松二十年了突然下狠手,别看就这一次征调,直接把四川祸祸休克了,史载: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
最终是李世民听说后赶快下令一切费用官府掏。
他现在已经传奇到一丁点欲望就会被下面无限放大贯彻的地步了。
皇帝的威望大到了让天下的动作开始变形的时候也不是好事了。
他没封禅真的谈不上是遗憾,那种万邦来朝级别的沿途后勤和事后赏赐对他的身后之名绝对是巨大污点。
他现在已经成神了,底下同志们的动作会变形的。
李世民最终没能等来转过年的灭高句丽,他死后,他之前灭高句丽的战略被他儿子及大唐军委干部们很好的执行了,年复一年的在祸祸。
显庆五年(660年),百济恃高句丽的援助多次侵略新罗,李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军队一举灭了百济,得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唐在百济设了熊津等五都督府。
唐灭了百济,在半岛开辟了滩头阵地,高句丽开始势孤。
总章元年(668年),在渊盖苏文死的两年后,在高句丽的内乱中,大唐启动了灭高句丽的收尾之战,在李世勣的率领下灭高句丽,将高丽五部、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分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全境,选拔有功的高丽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县令与唐人共同治理,当年那个被李世民亲自提拔起来的雨夜冲锋小将薛仁贵此时被任命为了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人镇守半岛。
李世勣作为秦府军校中站岗到最后的那位老将军,此战结束之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去见先皇了。
东亚群星闪耀的半个世纪,随着李世勣的离去,谢幕了。
由于此时武则天同志已经跟着李治完成了封禅,越来越多的掺和朝政也越来越琢磨不明白她公公的伟大外交手笔,导致了边境的民族问题日趋尖锐,新夷灭的高丽之民多离叛,最终下令移民高句丽不省心的贵族及富户三万八千二百于江淮之南、山南、京西等诸州空旷之地,这一部分最终融入到了中国各民族中;留其贫弱者守本土,这一部分中一大部分被之后的渤海国并入,小部分融入了突厥及新罗。
自此,“全盛之时,强兵百万,南侵吴越,北挠幽燕齐鲁,为中国巨蠹”的高句丽,就这样被唐消灭在了历史长河中。
半岛从此再也没在东亚形成过有影响力的政权
唐灭高句丽的两个半世纪后,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氏高丽。
这个政权除了名字致敬了高句丽之外,剩下在统序和历史以及血统上和曾经的那个东北亚强国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半岛的多山和寒冷的气候使得它具有着成为一个小割据政权的天然土壤,但狭小的国土面积,有限的耕地以及贫瘠的资源也终究意味着它永远是个依附于巨无霸的小国。
你不像本子,它是个标准的岛国,由于你的北境终究与华夏相连,只要人类还用肺呼吸,半岛和华夏的政权搞好关系就是你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永远的外交命题。
当你梦想叫板华夏的时候,从毌丘俭到李世勣,这几百年来的名将告诉过你:你的国防优势和你的国力劣势一样明显,不要乱动脑筋;
和华夏搞好关系,盼着从华夏繁荣富强中分一杯羹,是半岛这两千年历史印证后的唯一出路,毕竟你东边的岛国是怎么对待你的从丰臣秀吉开始你就应该能看明白了。
华夏拿你当臣当友,岛国从来没拿你当过人。
对于李世民,老天是真疼他,在他违背他对高句丽的既定方针后带走了这个奇男子。
老天给了他52年寿命,不算长寿。
但是,对于他来讲,真的不短了。
长寿千年又能如何?你是如何渡过自己的每一天的?
他的这辈子从出生开始,几乎没有虚度过一天光阴。
他这辈子的丰功伟绩已经太多了,该留些给别人了。
最后几年他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他毕竟是人,更何况当时地球范围内本就没有能约束他的,毕竟他这辈子克制了自己太多次的欲望了,他上位后以杨广拒谏亡国为戒,一辈子都在尽力求言,把谏官的权力扩大鼓励臣下直谏,贞观鲁迅的魏征同志这辈子所谏前后二百多件事,劝你好好做皇帝的话高达数十万言,而且不光魏征,像王珪、马周、褚遂良这都是一手拿笔一手拿板砖的火力作家,李世民安排了一群高水平的泼冷水运动员来时时刻刻给自己降温,这份忍耐,很不寻常。
毕竟大家扪心自问,谁愿意听刹车的话呢?
但这位千古一帝,听了大半辈子。
李世民虽然将尚书省渐渐的剥离了宰相班子(下一章细说),但他规定了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随时备他接见,来保证对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的知悉。
在他的治理下,其实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在他的威望震慑下,无论朝还是野,无论官还是民,都在做着长远打算,都在更多的放大自己善,规避自己的恶,用《贞观政要》中的原文来对他的贞观之治做总结吧: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只要这位皇帝天可汗不露出他的喜好与欲望,他就能将整个“东亚+中亚”的各民族共存成本压到最低。
贞观之治咱们提的不多,为什么?
因为客观来讲,每个天下大乱后打下来的江山只要领导不作死,都有着百年的红利期,因为人口少,因为土地荒,因为百废待兴,因为社会矛盾的高压锅在刚刚的天下爆炸中宣泄了所有力量。
贞观是治世,意外吗?
他就该如此!
用来给别的帝王当丰功伟绩可以,搁李世民这个档次,根本用不着。
李世民这辈子对于大唐这个国祚,对于华夏的意义,更多的贡献来源于他十年时间缝合了本该爆炸半个世纪的动乱,以及东亚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搭建与打造。
贞观之治很伟大,但更多是历史进程的自然推演;
武德时代更伟大,那是以一己之力给历史强行改道。
武德时代,满世界封王爷的“高祖太武帝”曾经要恢复九品中正制,被太宗文皇帝纠偏了,隋开了个头的科举制开始在唐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这个影响后面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才选拔制度运行到隋唐之时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最后一关,在所有软件上完成了基础建设。
开皇年间,一名叫陆爽的朝廷官员由其子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其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仁寿元年(601年)编写完成了中国史上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切韵》。
在始皇帝完成“书同文”八百年后,隋这个和秦极其相似的王朝也完成了一项全国文化一盘棋的重要贡献:“语同音”。
汉字的读音开始有了标准化的制度。
有明确标准的官话了。
至此,以中央为核心的朝廷官员们通过一层层的语音校正统一逐步完成了自庙堂到江湖的读音传递,此后无论是地方官调任还是官员退休办学,源源不断有官场来的外部标准音矫正着本地读书种子的朗读,不断沟通当地口音和朝廷官话。
虽然还是容易肩膀头子听成胯骨轴子,但各地官话在矫正后都是可接受的最大公约数,虽然你是川普,他是广普,他是豫普,但基本都听得懂。
虽然这只基本局限在读书人身上,但地方精英开始语同音已经对于国家政权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了,全国的读音统一配合着李世民贞观之治的气吞万里使得整个东亚中亚开始孕育出了非常不一样的气韵!
读音的统一和有章可循使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便于吟诵的诗歌开始喷薄而出的绽放在这个时代!
无论是五律七律,还是五绝七绝,诗句中几乎每个字的读音声调都必须合辙押韵,有时为了文句押韵甚至允许变动一句话中的字序。
为什么?
一首诗写出来是要传唱东亚的,是要合辙押韵成为流量网红之作的!
为啥诗歌在大唐迎来了大爆发?
除了大唐的雄浑气魄之外,整个东亚中亚共同体的读书人们写出来的诗能够吟诵出同一种音调和气势,随后在天下扬名立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唐诗人们去遣词造句,去共同品味不同天地时空下的那同一份情怀!
从此无论是长安的学子还是江东的书生,都可以在怀才不遇时吟诵“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都会在落寞后鼓励自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首首气魄雄浑的诗句开始传遍大江南北,在读书人们扬名立万的冲动和大国崛起的情怀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纵横在这复原万里的巨唐帝国!
《切韵》出版后四年,科举制登场,这个制度被皇帝天可汗在大喜“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后发扬光大。
在大唐的科举考试中,最值钱的进士考的就是作诗,也因此无论是雄浑的国家气质还是官方的科举引导,一首首唐诗成为了沟通整个东亚与中亚的政治精英与文化精英的最大载体,使得大唐的文化极其繁荣。
整个唐朝二百八十九年中,两千三百多位有名记载的诗人创作了近五万多首诗作,超出了自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的两到三倍!
大唐的诗歌算是彻彻底底的做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面的宋、元、明、清一直在模仿,从未能超越。
因为诗是需要魂魄的,是需要气概的!
乾隆同志为了表明自己代表着汉化高度,一辈子都在量产“片汤诗”,不是看不起你,就你满清那个文字狱的大环境,你真的没那个能力!
你虽然封建统治与统战的技巧达到化境,但你骨子里的那份不自信永远促使你越来越动作变形的将华夏带向罐里养王八的恶性循环。
鲁迅同志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实质今日,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论是笔触还是气魄,无论是边塞还是田园,都是世界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最具文采,最具传播性的高峰!
唐诗在李世民时代完成了原始积累,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后就拉不住了,彻底走向了气象万千的雄浑博大。
什么叫男子汉?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手拿笔一手舞剑的侠气,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才是我华夏男儿的魂魄与脊梁!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陪伴了李世民的一生那位“孔明”,房玄龄同志不行了。
李世民命人将房玄龄抬进了玉华宫直至御座之旁,这对相知了三十年的君臣相对流涕,房玄龄在最后时刻对李世民上书了最后一道奏折,别打高句丽了。
最后时刻,李世民亲自送了老兄弟最后一程,君臣握手诀别,悲不自胜。
这个让整个东亚与中亚颤抖的男人,脆弱的像个男孩。
每次与老兄弟们诀别,都是李世民的痛哭专场。
武德五年,征讨刘黑闼的路上殷开山死了,李世民亲自临丧大哭。
他的迷弟李道玄死在了武德帝的高妙离间后,李世民还是哭,当了皇帝后每想起来就是个哭。
贞观四年,杜如晦死了,李世民不仅哭,后来吃到瓜了想起来老杜没吃过直接给送灵上去了;后来赐房玄龄黄银带,想到房杜本是组合,如今老杜不在了,又哭上了,然后又让老房给老杜亲自去灵所送了一条;后来李世民做梦又梦见杜如晦了,早晨起来赶紧跟老房说,说完又开始痛哭,整的身边侍卫们都跟着一块哭。
贞观六年,张公瑾死了,当天是辰日,据说哭不吉利,李世民说我是真控制不住啊!哇哇的又哭上了。
贞观二十一年,他妻舅高士廉死时,他此时身体已经不行了,开始天天吃药了,但照样哭的根本止不住。更难得的是高士廉预感到了李世民要往死里哭,专门嘱咐长孙无忌不许皇帝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送葬啥的全都不许有!最终是长孙无忌哭于马前才把李世民劝回了宫。
回了宫也不好使,哭的哇哇的,涕下如雨后还不过瘾,登长安故城西北楼还得望,望完了又往死里哭。
举的都是典型人物,像虞世南死,李大亮死,反正这帮早先陪李世民打天下有大功的老兄弟们,只要是死李世民前面的罕见他没哭过的,从来不掩饰,情感极其充沛,甚至侯君集谋反,李世民最后都哭道:我为了你今后不再去凌烟阁了!
古往今来的皇帝中,就没见过这样的!
最勇猛的皇帝,最澎湃的眼泪。
矛盾吗?反差吗?
我专门把他的哭泣作为这位传奇帝王收尾的终章!
按理讲皇帝你不得保持天子威仪吗?你不得喜怒不形于色吗?你不得跟嘉靖一样让人摸不透吗?
都当了皇帝了,动不动就嚎啕大哭,像什么样子!
李世民为啥这事从来不装?
他是大唐的国父,他是天可汗,他是东亚的爹,放眼望去有一个算一个瞅他一眼就浑身发抖,所以他用不着玩嘉靖那一套。
他哭了,也没人会以为这位爷软弱。
男人间最顶级的情谊莫过于战友情,那种经历生死患难与共的经历实在太特殊,也只有李世民这种级别的自信,才能对自己打天下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流露出那样的伤心。
李世民不仅是对人如此,他甚至在自己的昭陵装修时对他的另一种战友也是如此。
对于李世民,盖棺定论我想来想去只有一句话能形容:唯大英雄能本色啊!
人这物种,半瓶子水时最晃荡,一瓶子水时都没声音,之所以“惟大英雄能本色”,是因为像炫耀、忐忑、不自信等等的关卡他都已经过去了,他该啥样就啥样,他从不需要来证明自己什么。
只有他的哭泣,不用担心军队士气崩盘,不用担心政治生态动荡,不用担心敌对势力暗流汹涌!
因为他是李世民!
这个世界知道,除了病魔没有人能够击倒他!
他的眼泪从来不是脆弱,而是男人的真挚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李靖病逝了。
大唐的第二军神病逝了。
李世民罕见的没有哭。
不是他不看重李靖,而是他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仅仅八日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大唐皇帝天可汗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
四方各部族在朝做官及来朝进贡的几百人,听说他们的天可汗死了都失声痛哭,剪头发、刀划脸、割耳朵等恐怖过激举动吓懵了汉族官僚圈,阿史那杜尔和契尔何力这两位禁军兄弟更是坚决要求要给李世民殉葬,他不在了我们在这人世间没有意义了,爷不活了!
此时的大唐已经是世界的大唐了,此时的长安已经是世界性的大都会了,无论中外之人出入国境均无严苛限制,大唐不担心华人出去背叛自己的祖国,也不担心外国人来到东土后搞乱国家,整个大唐的人民从上到下展示出了古往今来独一份的特殊自信,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无论你来自何方,长安欢迎你!
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移民来到东土定居,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东土学习先进文化,最著名的就是岛国的一批批遣唐使。
这批岛国留学生们学成归国后在岛国进行了第一次国家政治体制文化全面中国化改革。
大化二年(646)正月初一,岛国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大唐,史称“大化改新”,其国都几乎就是把长安复制了一遍搬了过去,大唐的开放包容使得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岛国大踏步跃进了一千年。
时至今日,无论我们再怎么讨论“扶贫是要看对象”的,无论我们怎么愤恨子系中山狼的贼子野心,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它当初是不敢抬头看大唐的。
良心这个东西是很奢侈的,狗永远是一体两面的,冲弱者咆哮咬人的是它,冲强者摇尾巴的也是它。
它能够全面唐化,后来也能全面西化,它从来都没变,变的是这潮起潮落的国运强弱。
所有的国仇国耻都不该忘记并且世世代代永不能忘记,因为它能提醒我们,永远别再让自己虚弱到连只狗都敢冲你咆哮龇牙。
话说贞观初,太白星频繁昼现,太史令占卜后表示大唐三代之后当有女人崛起。很快又有谣言:当有女武王者。(贞观初,太白频昼见,太史占曰:“女三昌。”又有谣言:当有女武王者)
贞观末年,李世民越来越多的开始和老兄弟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有一次李世民在宫中和禁卫武官们喝酒的时候要行酒令,让每个人都报自己的小名,时任左武卫将军宿卫玄武门的老兄弟李君羡说,我这个小名比较不好意思,叫“五娘子”,李世民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被劈懵了,随后调整表情笑道:谁们家闺女这么勇猛!(时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在玄武门。太宗因武官内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
李君羡最初为王世充骠骑将军,因恶心王世充的为人带着队伍叛逃了过来,被李世民引为左右,从讨刘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战必单骑先锋陷阵,前后赐的宫女、马牛、黄金、杂彩不可胜数,这也是开追悼会时李世民亲自哭级别的老兄弟。
但是李君羡者是洺州武安人,封的是武连郡公,小名还是“五娘子”,连“女武”的谶语都对上了。(又以君羡封邑及属县皆有“武”字,深恶之)
随后御史就非常凑巧的上奏李君羡勾通妖人谋反了,李君羡被李世民杀了。(会御史奏君羡与妖人员道信潜相谋结,将为不轨,遂下诏诛之)
开了杀戒后的李世民开始陷入深深的狐疑之中,随后密问太史令李淳风:说女武为王这事是真的吗?
李淳风开了水晶球的明明白白回答道: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是您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这个征兆已经形成了。(对曰: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矣)
李世民说:所有怀疑的都杀了怎样?
李淳风道:此乃天命,人力不能违抗,王者不死,反而白白杀戮无辜,三十年后,那个人已经老了,也许该有慈悲心肠了,祸害可能会小些,就算你现在找到这个人杀了,老天会生出一个更强大凶悍的人来加倍偿还,到时候您的子孙一个都剩不下!李世民就此认命了。(对曰: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上乃止)
其实无论是几乎明码的谶语,还是李淳风“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的暗示,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那位“女武”说的就是自己身边的那位厅级干部(五品才人)。
但李淳风的那句“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实在是太可怕了。
劫是躲不过去的,只会变本加厉。
李世民最终犹豫下,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了顺其自然,况且那位厅级干部没有子嗣,他死之后还要依惯例出家,让佛法消弭那股戾气去吧。
令李世民想象不到的是,他身后事的情节离奇程度直逼他这辈子的神仙剧本。
李世民曾经对长孙无忌写过一篇《威凤赋》,将他自己比作“威凤”,表达对功臣们永不相负之情。
在他这只“威凤”离去后,直到年号再现“神龙”之前,中国历史将陷入到几乎是有史以来最可怕的酷吏时代。
祸乱天下的原因只有一个,称一人之欢心
女皇翻身要骑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