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战:天可汗(上)东亚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巨唐迈向世界大舞台的奠基

壹:北魏,辽金,蒙元,满清,汉化改革期间都有虚弱期,突厥很遗憾,转型遇到了李世民

还记得李家武德梦开始的地方在哪里吗?

太原。

是怎么开始的呢?

源于大业末年几乎每一个北境玩家都离不开的原始风投,突厥。

突厥在北境一振翅膀,李家的那只“威凤”刮起了风暴开始翱翔九天。

不光是最开始在李渊“放进来打”战略首次证明了自己有拉稀潜质后卑躬屈膝换取突厥的背书那么简单,他之所以能够最终成为太原留守,是因为王须拔自称漫天王,魏刁儿自称历山飞,两位“好汉”起兵反隋,众各十余万,北连突厥,南寇赵地,李渊因此成为了杨鸵鸟把脑袋钻裤裆之前的北境安排,眼下就这个品了一辈子的怂表哥看上去还像个窝囊废,你替我看门吧。

到了大业十三年(617)时隋已经崩的吐沫子了,整个世界不装了,突厥成了这一年的风投之王,他太原李氏不过是最终跑出来的众多小初创中的一股,咱们再来回顾下当年跑突厥那融资过资的军阀们。

1、薛举,西秦霸王,是最早联合突厥打算搞李唐的,结果被李渊割地给防出去了,从突厥视角来看,当时李家是能更多给到明显好处的,而且薛氏的武力明显比李家看起来更凶悍,你们先拼着,我坐收渔翁之利。

从突厥的角度来讲,陇西和关中这俩政权是能互相压榨很多年的。

结果吧,突算不如天算,老薛和小李都得了一场急病,老薛直接死了,小李却缓过来了,然后一战打秃了小薛,以罕见的速度直接鲸吞了陇西。

很快啊!突厥一个蒙圈,陇西直接没了!

2、李轨,凉州称帝,这货飘了后本来是突厥的一个重要机会,但是又是一个没留神,人家凉州豪族杀了李轨投票了李唐,这回是李渊玩了神操作,由于薛家在凉州是大魔王的宣传口径,李渊把一战灭了薛家的李世民封为了凉州总管督凉州诸军事搞恐吓。

挺好的日子你们要是不好好过我就放我二小子!

突厥又一个蒙圈,河西走廊彻底告别了。

3、刘武周,这个咱们说很多了,在秦王破阵乐唱响山西后,刘武周因为和突厥当时扶隋政策相悖随后被放弃,死在了突厥人手中。

4、苑君璋,刘武周的内史令,刘武周死后被突厥人任命为大行台做傀儡,领刘武周的余部,令郁射设(处罗可汗之子)督兵协助镇守,此时仍然在突厥控制下坚持。

5、杨政道,杨广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武德三年(620年)二月处罗可汗从窦建德处迎来的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杨政道成立了傀儡政权,此时还在坚持。

6、梁师都,朔方豪族,隋鹰扬郎将,据郡反后北联突厥即皇帝位,称梁国,始毕可汗赐狼头纛,号为大度毗伽可汗,此时还在坚持。

这哥仨是突厥天使基金仅剩还没停盘的。

7、郭子和,大业末为左翊卫,犯罪徙榆林,见郡内大饥后杀了官吏据郡造反,自称永乐王,南联梁师都,北附始毕可汗送子为质,被封为平杨天子,郭子和不敢当,给自己留了后路,后来跟唐混了,被李渊赐姓了李。

8、李仲文,唐并州总管,李世民打跑刘武周后做梦那个天命之李说的是他,与突厥通谋,还没来得及反就被告密征入朝伏诛了。

9、王世充,在突厥吞并了刘武周故地后开始联系王世充准备打穿并州,结果老李一看这还了得,放老二!

结果王世充刚跟突厥联姻,买卖还没做几笔就被李唐上党边检站把牛羊肉给扣了,随后二爷就来了,一年后被逮捕,莫名其妙死球了。

10、窦建德,这是个战略家,给突厥送回了萧皇后和杨政道示好,本身也深得河北民心,这本来应该是突厥在北境的最重要布局,是遏制李唐的最关键力量,但是万万没想到啊!

您老咋就送了呢!

11、刘黑闼作为窦建德旧部在河北闹腾的比他老领导要大,是突厥兵的重点扶植对象,刚闹起来时颉利可汗也派了一只队伍参股,但猛男又来了,洺水之战他又跟你玩了全歼,刘黑闼一仗过后类似于过了江的项羽。

所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乌江猜想”就是个文人浪漫主义凭吊的小情怀,霸王的谢幕是最体面的结局,当你百战精华的干部们都打光了,你还卷土重来个屁啊,与其将来被路人甲杀了还不如给太史公的发挥攒素材呢。

刘黑闼后面还借过一次突厥兵,但最终没再闹腾出啥大水花,不过好歹让玄武门之变晚来了几年,虽然没报仇血恨,但也算是间接骂了闲街。

12、高开道,盐贩子出身,隋末攻下渔阳为都自称燕王,最开始跟罗艺都降了唐,也都被赐姓了李,但刘黑闼闹起来后49年入了国军,北联突厥为后盾重称燕王,频繁引突厥南下寇掠,恒、定、幽、易等州,刘黑闼被灭后觉得道让自己走窄了,想重新投降又不好意思,最后在武德七年被部下逼死了。

你瞅瞅!突厥外交部这是投了多少!

但是吧,突厥的投资从实际作用来讲通常都是放屁添风的助力,他的投资更多属于没捡钱就算丢,他不搞你就是出血本了。

我们前面几季分析过,所有游牧民族的底层逻辑都是重利的,是“人人自为趣利,善为诱兵以冒敌。故其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都是雪中送炭不可能,锦上添花一大把,这也就意味着,他在最开始时是不可能给你多大投入的,突厥代表大会上也通不过。

他虽然师从“圣人可汗”杨坚和“圣人政委”长孙晟,但他画虎画皮难画骨,他不可能像中原政权这样玩起“草原均势”时那么大的谋篇布局和前期压倒性投入。

这其实从理论上来讲也没啥,慢慢观察呗,隋都崩这那个德行了,属于草原的时代妥妥的到来了!

但是吧,大业帝祸害人间后有两个时代馈赠间接害了突厥。

1、海量屯粮的国家级大粮仓。

2、兵甲强悍的武德装备。

这就把隋末的这次群雄逐鹿间接的变成了最类似电脑游戏的一次乱世模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杨广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大业帝给我们造!

李密和王世充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大小百余战;李世民大军在柏壁耗了宋金刚半年后仅仅歇了俩月就又率大军围了洛阳一年多,这种粮食储备你在别的时代根本不敢想!

做实验为啥要用果蝇观察?

成本低!染色体少!繁殖极快!

样本出的快!它迭代的速度是突飞猛进的!

王世充为啥能和李世民有来有回的打那么多仗?

神枪手都是拿子弹喂出来的,他跟李密迭代对打后喂出来的嘛!

刘黑闼为啥那么能打?

先跟王世充,后跟窦建德,那都是百战喂出来的猛将。

除了这些战神之外,再品品战神兼战略之神的李世民。

他能在刚刚拿下关中后跟西秦打了半年的仗,随后半年憋死宋金刚紧接着一年围死王世充最关键的因素是啥?

粮食嘛!

换个时代,李世民绝对不会在这如此短的时间里天策封神的。

《孙子兵法》中开篇就点给你,打仗要算成本!打起仗来后,时间只要久了国家就会空虚,随后你身边的老王们就要偷你的家了!(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人家孙子曰过嘛:“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

只要大炮一响,就注定黄金万两!

只要十万出征,就注定日费千金!

所以用孙子最精髓的那句话来讲:“故兵贵胜,不贵久!

咱没有任何否定二爷水平的意思,天赐的时代也需要你抓得住!

他表叔的红利所有人都有份参与,但他爹就能打出惨无人道的拉稀体验。

汉兴和唐兴之迅速之所以不可复制的根本原因是“敖仓天下粟”和“杨家大粮仓”。

一方面是突厥抠抠索索的天使轮投资,一方面是杨广大大方方的武德创业包,这也就意味着华夏最终会在快速的迭代和极致的内卷后卷出一个最猛的。

渤海小吏

等从国内战场杀出来的这帮往边境一站,那完全是碾压局的存在。

根本就无须再让大魔王出场了,看上谁就拎长安训训话了,李世民脑子里光琢磨琢磨顶层规划就可以了,以李世勣为首的名将们即将成为整个东亚与中亚的梦魇,“内战外行”一离开李世民就全军那么回事的大唐战队一出了国那就瞬间换上了“外战内行”的金甲圣衣打的东亚中亚哭爹喊娘。

突厥在隋末李世民建唐这不长的几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始毕可汗反杨广,反和隋有关的一切,对来附的割据势力多进行册封以确定双方的政治隶属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郭子和为“平杨可汗”。

这个阶段突厥基本是在背后控制,李唐是突厥这个政策阶段获利最大的。

第二个阶段,开始于武德二年二月,陇西瞬间被吞并后始毕可汗准备亲自动手干预制衡,结果他刚一南下就突然死了,其弟处罗可汗上位。

原始毕可汗之妻,隋的那位义成公主就此跟了处罗可汗,力主扶植隋朝后裔,处罗可汗更是表态:我父失国,赖隋得立,此恩不可忘。

李唐依旧是这个阶段获利最大的,因为铁杆反隋的刘武周因此被扔下了,如果还是始毕可汗在位,大概率要帮刘武周去拿下山西板块,这样更方便他从中制衡。

李世民随后抓住了突厥这个政策方向的调整打秃了刘武周,突厥扶植了傀儡隋吞并了刘武周故地,以苑君璋为大行台统帅刘武周余众,双方算是各取所需。

这是东突厥后面走向灭亡的开始,因为李唐喘过了最难的那口气。

关中和山西从此被牢牢的攥在了李唐的手中,突厥开始失去遏制李唐东出的最后一次机会。

武德三年(620)十一月,就在李世民在洛阳开始僵持上的时候,和王世充联姻的处罗可汗本来打算亲自南下加入战局和李唐开撕了,但是,又一次的天佑李唐,处罗死了。

处罗要是不死,李世民肯定得撤围回军了,毕竟就李渊那个······

你不得不服的是隋这义成公主可太牛了,命是太硬了,挨个克啊!送完老子送儿子,送完大儿子送二儿子,马上又要检阅三儿子了,她算是给这爷几个研究明白了。

处罗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上台了,这回突厥的政策并没有变化,但是,突厥因为处罗可汗死这事使得出兵的时间被推移了!

这个时间又被李世民抓住了!

李世民趁着这个机会上演了虎牢关三千五百勇士的大戏,一场天策封神之战过后,本来能打十年的“河北洛阳副本”被李世民一下子刷爆了。

等突厥再反映过来的时候,天下已经云开雾散的大唐气象了。

第三个阶段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突厥开始一次次的亲自撸胳膊上,武德五年(622)八月,突厥兵分三路分别由幽州、雁门、原州侵唐,颉利亲自率十五万骑从雁门入寇一路打过了太原盆地,结果李唐赔款求和,突厥退兵。

李世民当时忙着运作“十二卫大将军”,刚刚上位的颉利也需要这次赔款去巩固自己的实力,双方就此达成了妥协。

武德七年(624),突厥改从关内道进攻,三月、七月、八月,频犯南侵,李渊趁这机会丧权辱国的提出迁都想摆脱他儿子的魔爪,但李世民北上后施离间计让颉利叔侄互相猜疑,最终逼退突厥。

武德八年(625)七、八月间,突厥又自灵、相、潞、沁、韩、朔等州全线南下进犯,颉利亲率大军自并州南下,结果李元吉的并州武装又让人家给打崩了,随后李靖和李世勣被李世民顺势安插进来,突厥和大唐二李一碰开始出现高下立判的效果,晋州被李世民放上了李安远,不久他自己又督了蒲州都督。

隋灭唐兴的这十年,总体来说突厥这思路不可谓不正确,除了中间刘武周那一杠子之外没做错啥,但谁也想不到对面那小子总玩一击毙命,你一个没看住那就永远失去机会了。

而且吧,突厥一次次因为部落属性选择无可奈何的见钱眼开,大可汗最需要考虑的是部落中的安抚,这就给了李唐很多次拿钱换时间的机会,在史书中李唐对突厥“前后赏赐,不可胜纪”,“赐与不可胜计”的记载次数那是太多了,最著名的武德五年(622)八月那次李世民主导的和谈中,郑元璹打动刚刚上位的颉利可汗的理由就是:汉与突厥,风俗各异,汉得突厥,既不能臣,突厥得汉,复何所用?且抄掠资财,皆入将士,在于可汗,一无所得。不如早收兵马,遣使和好,国家必有重赍,币帛皆入可汗,免为劬劳,坐受利益。

最符合突厥利益的演化局势,是指望着天下没完没了的大乱下去,大量的中原人才北上避乱,人口进入突厥帮助他汉化,就像五胡初期的人口进东北便宜了慕容家一样。

再回顾下五胡时代那帮闹出了动静的民族。

匈奴汉是最早汉化且顶层汉化最充分的异族,刘渊和刘聪那都是能混“晋圈儿”的,起家也是靠组织编制汉化了之后的五部屠各;

羯赵是个异类,是唯一没往汉化方向玩命走的政权,但人家是阶级成分高手,无论是石勒还是石虎,那都是统战艺术家,所谓的“羯”,是苦大仇深的同一份境遇情感下凝结在一起的“并州河北杂胡共同体”,那些年就是“羯”族统战能利用上的各利益群体(包括汉人),去奴役手无寸铁的汉人们。

慕容燕就不必说了,那是汉化之最;

氐秦是西北最早汉化的少数民族,后来在羯崩后回了关中老家去实践汉化建国,随后建立了直到那个时候最大疆域的少数民族王朝。

拓跋魏的腾飞源于在长安留学了整个青少年时期的拓跋珪,根基在于被苻坚离散部落试点了十多年部族。

拓跋珪在舅爷爷慕容垂的扶植帮助下铁腕集权了十多年后走完汉化的初级阶段,直到他吞并河北后靠着战争红利与灭燕威望彻底离散部落,将各族整合成了“代人集团”。

渤海小吏

“代人集团”就位后,北魏才算是真正上了华夏的牌桌,才真的终结了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最乱百年。

所有的异族,想要长久统治中原这片土地,都需要完成汉化!

去学习汉人凝聚组织的能力!

去学习怎样将多民族打造成一种文化的共同体!

去弄明白华夏是怎样一种披着国家外衣的文明!

渤海小吏

你拿着草原那套来中原根本没戏!

突厥也不是没有明白人,后面我们会说到颉利可汗其实在一直琢磨汉化,但是一个普世的客观规律最终要了他的命。

千千万万牢记那个发展定理:任何组织转型的时候,即便是往好的方向去转型,它仍然会有巨大的成本,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再回到咱们开刊词说的惯性定律:

1、万事万物都有惯性,不存在例外。

2、惯性和质量成正比。

牛顿同志用物理学公式给我们解释了一个玄之又玄的现象:任何一种趋势,要改变原先的状态都不能立竿见影,其效果总是滞后的,越大的趋势越是如此。

渤海小吏

所有跳早的,都成为了阻拦国家机器惯性的炮灰。

渤海小吏

咱们就此也给这几千年的中原与草原的模型发展在此定调了:

苻坚统一天下前,苻生当了脏手套完成了对阻碍势力的狂屠,他自己被杀平了众怒,随后苻坚走完了剩下汉化集权的路。

拓跋珪在刚继承王位的时候就想离散诸部,结果步子迈大了不仅扯着淡了,差点直接被整死,前期那一次次部族的整合中,都是他舅爷爷慕容垂给出的成本。

乃至无论后面是辽金,还是蒙古,还是满清,都有着他的转型虚弱期。

时代来到七世纪,在杨广的祸乱天下后,突厥迎来了又一个类似于北魏腾飞前的机遇。

前秦崩后遍地复国,杨广崩后遍地尘烟,突厥连续三个可汗的思路大体也没问题,东突厥按理讲不该如此落幕,但就是被人家趁病要命了。

准确的说,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也都不该如此落幕,都是小病迅速恶化成了大病,然后人家一刀扎过来就死球了。

没办法,谁让你们赶上李世民了呢。

贰: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进入武德九年后,整个时代来到了摊牌的临界点,长安山雨欲来的成为了风暴眼,北境因为酝酿改革从而一次次南下武装抢劫积攒原始积累。

二月,突厥入寇原州;

三月,突厥入寇灵州、凉州;梁师都寇边攻陷静难镇。

四月,突厥入寇朔州、原州、泾州,四月二十,李靖与颉利可汗战于灵州硖石,大战自早晨一直打到下午申时。

五月,突厥入寇秦州、兰州。

在这个国际局势下,李建成和李元吉先是计划在李渊避暑时再复制一次杨文干事件,随后在李世民“中毒”后又布局李元吉北上对阵越来越猖獗的突厥,李建成搞自己版本的“玄武门之变”。

六月初四,李世民清盘,同月,突厥寇陇州、渭州,李世民派了右卫大将军柴绍击之。

进入七月后,突厥罕见的消停了一个月。

这是摇人去了。

八月初一,突厥遣使请和,耍心眼子要搞无耻的偷袭。

八月十九,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始毕可汗嫡子,颉利之侄,东突厥的东面可汗)大举南下一口气突到了泾州;

八月二十,突厥已经绕过了沿路城镇直接杀入了关中平原兵至武功,长安戒严。

这是颉利可汗听说李世民政变后调来了所有精锐,然后借道梁师都直接从庆州那条线杵下来了,想趁着李唐政局动荡出其不意的洗劫关中核心区。

渤海小吏

八月二十六,尉迟恭战突厥于泾阳,大破突厥,获其俟斤(突厥部落首领)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

李世民没有理对西面入寇的突厥大军,而是派尉迟恭站住了泾水,后面他有安排。

渤海小吏

八月二十八,颉利可汗屯兵渭水便桥(西渭桥,与长安西便门相对故称便桥)北岸,遣亲信执失思力入长安见李世民顺便打探消息。

渤海小吏

执失思力大肆鼓吹突厥雄壮论,现在我们大突厥在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两位领导的带领下率领着百万大军已经到了!

渤海小吏

李世民怒斥道:我曾与你们的可汗当面和亲定盟,前后赠给你们金帛多到无法计算,现在你们背盟率兵深入唐境,我没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就算你们是戎狄但高低也是长着人心的!怎能够忘恩至此!还敢来跟我吹牛X!我今天非宰了你!

执失思力怂了,害怕求饶,唐朝老爷别开枪。

渤海小吏

萧瑀和封德彝说:算了,打发走得了。

李世民道:放了他突厥就会觉得咱们软,肯定会动手。随后把执失思力囚禁在了门下省。

李世民随后下令三军集合,自己从玄武门出城,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驰六骑等来到了渭水之上,与颉利可汗隔渭水唠上了,李世民责其负约。

过了会儿唐军列阵前来,精甲曜日,连旗蔽野,颉利见军容大盛,又知道了自己那外交官被抓了,开始哆嗦,李世民下令诸军后退列阵,准备自己前去跟颉利唠唠。(俄而众军继至,精甲曜日,连旗蔽野。颉利见军容大盛,又知思力就拘,相顾色动,繇是大惧。太宗独与颉利临水交言,麾诸军却而阵焉)

萧瑀认为李世民轻敌,谏于马前不让李世民过去,李世民道:别担心,我已经计算好了,突厥之所以倾国而来直入咱们腹地,不过是认为咱们国有内难,朕又新登九五,认为会随着他们抢。朕若闭门不战整个关中会被他们彻底抢空,如今强弱之势在此一举,朕独出以示轻之,又耀军容使其知我必战,这就出其不意和他战略预想完全不同了,他入境如此之深确实不假,但沿途重镇他可一个没打!他后路是不稳的!他看到咱们胸有成竹就该哆嗦了,有那么好回去的吗!

随后李世民对班子成员们定调了一件事:对突厥,战则必克!和则不能再让他轻易撕毁条约!今天是灭他的开始,大家都给我记好了!(与战则必克,与和则必固,制服匈奴,自兹始矣)

八月三十,白马又一次充当了重大场合的牺牲品,李世民与颉利斩白马盟誓于便桥之上。

萧瑀事后向李世民请教:突厥没准备言和的时候,诸将争先请战您没同意,我其实挺疑惑的。不久突厥自己撤了,奥妙何在?(萧瑀进曰:初,颉利之未和也,谋臣猛将多请战,而陛下不纳,臣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

萧瑀其实这话说的挺到位的,自古哪有城下之盟的,咱得打丫的,打服了再谈判呀!

李世民道:我观察突厥兵马虽多,但军容不整,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抢一把来。当突厥请和之时,颉利可汗独留渭水西岸,突厥高级领导干部都要来谒见,如果把他们灌醉了抓起来随后突击突厥兵马那就是摧枯拉朽,朕已令长孙无忌和李靖在豳州埋伏兵力,等突厥回逃时前有埋伏,后有追击,灭他们是易如反掌的。我之所以不跟他交战,不过因为国家尚未安定,暂时要以休养安抚为要务,现在一旦开战,损失一定不小,跟突厥结仇后他肯定会大规模军备,到时候不方便我下大棋,所以这次才花钱消灾,等他们欲望满足后会自动撤军,随后骄兵不备,这就方便我们将来一举消灭他们了!

李世民表明了三件事:

1、这关是买过去的,所谓“今卷甲韬戈,陷以玉帛,顽虏骄恣,必自此始”

2、虽然花了钱,但也准备了最坏的打算,此时已经派长孙无忌和李靖去断突厥后路了,李靖本传中也说了:“颉利可汗入泾阳,靖率兵倍道趋豳州,邀贼归路,既而与虏和亲而罢”。

之前为啥要在泾阳让尉迟恭给突厥打一顿?

控制泾水这条线,方便李靖断他后路形成战略威慑。

渤海小吏

3、虽然说的挺热闹,又是伏击又是追击的,但李世民是没把握把突厥的所有高级领导干部全部团灭的,因为他说了“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

他担心突厥报复随后战争时间不受控制。

李世民这辈子就是本《孙子兵法》的活解析,他是天下最能打的战神,却从来不把战胜和军功当目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打是为了达到目的!是为了最优成本的解决问题!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你永远要掌握战争的时间,地点,将他调动到你设想的地方来去达到你的政治目的所谓“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眼下他有好多内功没修完,比如说官僚机构重组,比如功臣的赏赐与提拔,比如东宫和齐府的善后,比如百姓的修养与安定。

让人家逃走了后面会报复起来没完没了,甚至可能北境全线开战,那规模和时间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这种未知是最可怕的,这将不利于眼前你去安定政局,那这仗就必须得克制!哪怕你胜的概率极大那也能不打就坚决不打!

眼前安定政局就是李世民在修补自己的漏洞,在“先为不可胜”,眼前让颉利心虚的拿钱走人能最长时间的拖出突厥的下次入寇时间。

这就够了,这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最优解,那就选这个。

在这里咱们再多说两句,咱再用《神雕侠侣》中的一个桥段方便理解下:独孤求败的最后一把剑是柄木剑,剑下石刻道:“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渤海小吏

具体给了多少钱史书无载,不过应该少不了,颉利可汗随后进献了三千匹马、一万头羊,李世民推辞不受只是下诏令其归还掠夺的人口,并命其归还在武德八年被俘虏的人质温彦博回朝。

送走颉利的李世民一系列维稳措施相当经典。

首先是最困难的历朝历代的开国军功封侯问题,这帮大爷要是不伺候好了,他这府兵主席换届也就是没多远的事。

这帮大爷的最大问题是他永远觉得你的封赏比不上他的贡献,给多少他都不平衡!

李世民定稿后,命陈叔达于殿下高声公示,李世民表示:我这安排要是不妥,同志们在公示期内抓紧说。随后谁对革命贡献大这事开始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了。(己酉,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

面对每个人都拯救过地球的自我认知,李世民拿李神通开了刀。

这位爷既是宗室,还没啥真正的像样战绩。

李神通对他大侄儿表示: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如今房玄龄和杜如晦这帮都是刀笔吏啊,论功居臣之上,我不服啊!

李世民表示:义旗初起,叔父虽然首唱举兵,却想的也是为自己脱祸,窦建德吞噬山东时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时叔父望风奔北,房玄龄等运筹帷幄才有的大军决胜千里,论功行赏确实应在叔父之先。叔父是国之至亲,我对您没有舍不得的,但确实不可以私恩而稀释其他功勋之臣的含金量!

客观来讲,李世民这话狠了,成公开处刑了。

1、“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

2、“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

3、“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

李神通算是体会到了啥叫卸磨杀驴,原来自己的价值仅仅局限于不被李渊用,而不是自己有多好用,只有李渊在的时候自己才能喊出高溢价,风口一过自己这飞猪马上就掉下来了。

榜样效果是很棒的,李神通这事过后全都消停了,诸将互相沟通道:陛下至公,自家宗室尚无所私,咱们哪还敢再说啥。随后都开心接受了。(诸将乃相谓曰:“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

其实与其说是“陛下至公”,倒不如说是连淮南王都能埋汰那么惨,咱们还是别腆着大脸往上冲了。

举兵你有李世民举的早?

浅水原之战的时候你在哪?

裴寂拉稀时是谁挽狂澜于既倒?

王世充和窦建德那都是谁打灭的?

五个人勾搭十万大军时是谁殿后的?

刘黑闼卷土重来时又是谁去了就给摁灭了?

这次李唐开国大封赏,最终拿捏所有人的只是一个灵魂之问:你难道比全军最大的战斗英雄兼府兵主席更明白谁的功大?

无论哪场关键性战役,当谁想夸耀想当年老子如何如何的时候,总会掂量掂量皇帝大人那看小丑般的眼神,人家再轻描淡写的说出几句平地飞升吓死你的惊悚场面,索性就由着人家安排吧。

最终定稿的高级领导干部封赏如下:

裴寂封一千五百户;(政治标杆,安抚住李渊的势力)

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一千三百户;(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这四个是文武中铁杆中的铁杆;王君廓比较特殊,随李世民平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河北定后接替罗艺镇幽州,玄武门之变后干掉太子党的幽州大都督李瑗)

长孙顺德、柴绍、罗艺、李孝恭一千二百户;(长孙顺德,李世民皇后长孙氏的堂叔,参加玄武门之变;柴绍,李世民妹夫,从平薛举父子、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罗艺,虽是太子党,但多年东北王,于大唐确实功勋卓著;李孝恭,平定南方名誉一把手)

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一千户;(李世民的贴身心腹军官,玄武门大功)

李世勣、刘弘基九百户;(李世民嫡系,方面军司令,玄武门之变时均在外带兵)

高士廉、宇文士及、秦琼、程咬金七百户;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六百户;李靖、钱九陇、樊世兴、公孙武达、李孟常、段志玄、庞卿恽、张亮、杜淹、元仲文四百户;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秦行师、马三宝三百户。(除了张长逊、李子和这种突厥归降的政治符号人物,都是李世民的铁杆)

总体而言李世民实现了仨目标:

1、对自己的嫡系集团进行了封赏兑现。

这没的说,这是核心骨干,统治基石。

2、李世民对李渊的旧势力给予了千金买骨的安抚,也就是裴寂那顶在最上面的1500户。

别看前后斗了那么多年,但裴寂还是被封为了封邑之首,李世民温水煮渊党的起手式。

3、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势力进行了安抚。

比如说罗艺就被封了1200户,虽然不久后还是反了,李世民后面还追封了李建成为息王;齐王元吉为剌王,以礼改葬,下葬之日自己还哭于宜秋门,原东宫齐府旧僚属全部允许送葬。

为了安抚这股势力,李世民还暂时牺牲了自己的下层军官们,比如房玄龄后来给李世民汇报:咱秦府老兄弟们没升官的现在都在埋怨,人家东宫和齐府的都升咱们前头去了,最后被李世民以所谓“天下为公唯才是举”的扯淡给压下去了。(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宫、齐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

像这种话就没必要为太宗大人脸上贴金,官位和爵位这东西都是稀缺品,都是零和博弈,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打天下时大公无私赏罚分明能让所有人死心塌地的李世民,在整合多股势力时依旧有需要放弃的群体。

他注定要干这让人戳脊梁骨的缺德事。

他所谋者大,他希望政治环境能够风清气正的从此走向正循环,避免清算和杀戮,让政治游戏有底限,有规矩,那就只能给前面异己势力吃定心丸。

他最开始补偿了自己的高级铁杆军官们,有他们在,底下的老兄弟们也就只能发发牢骚骂骂闲街。

老兄弟们的不平衡还能起到另一层的效果,能稳定拉拢目前最容易离心的太子齐王势力,减少内耗。

旧有利益群体中,有一块傻不拉几的大肥肉是李渊的铁票仓,成为了李世民下手最狠的羔羊。

李渊那家伙革命刚成功后就封了一大群自家王爷,老李对政治生态的毒瘤效果有多恶劣咱们通过一句话来品一下:武德年间封王的数量是前无古人级别的。(初,高祖受禅,以天下未定,广封宗室以威天下,皇从弟及侄年始孩童者数十人,皆封为郡王。太宗即位,因举宗正属藉问侍臣曰:“遍封宗子,于天下便乎?”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对曰:历观往古,封王者,今最为多

这帮王爷除了少数人外大部分都是废物点心,结果除了有军功的,宗室郡王都被降为了县公,即便李神通这有军功的,也连第一波封赏都没赶上。

封的是勋臣,您老这望风奔北大将军要是跟人家混一块了我怕猛男们嫌寒碜,您还是第二批带红领巾吧!

这是一帮没有反抗能力,下了刀还能取悦所有功勋群体的大肥肉。

李世民对于政治生态的呵护程度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举一个很细微的例子品一下,公元627年正月初一,李世民正式不讲“武德”改元“贞观”,在正月初三的大宴上,演出了国家级重磅文艺作品《秦王破陈乐》,李世民表示:我从前征伐天下,民间于是自发有了这曲子,虽然没那么文雅,但功业因此而成,不敢忘本啊!(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李世民表示我之所以不讲武德了,那是因为我本人就是武德,打天下的兄弟们有功啊!

封德彝拍马屁道:陛下以神武平天下,岂是文德所堪比拟。

封德彝这八个心眼的赶紧顺杆爬表示李渊这坐家里的确实该边待着去,但李世民又表示: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有各的时候,你说文不及武,这话过了!

秦王破阵乐是和武将集团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纠正封德彝是和文官系统们携手齐心开创新未来。

作为实质上的开国国父,李世民没有那种十年隐忍终于上位的扬眉吐气与肆意而为,他很小心,很细心的继续统战所有他能用到的群体。

自617年七月初五太原起兵到626年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这是九年的时间啊,烂船还有三斤钉呢,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余孽势力就这样以不可思议的水波不兴完成了贞观忠臣的政治过渡。

咱们做个对比,整个两晋五胡南北朝就包括他武川的祖辈们,有哪一次的政治斗争如玄武门之变一样,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政治牵连的情况吗?

没有!一次都没有!

其实我相信颉利可汗的精准南下也算是命运对李世民的馈赠,在他本来最该飘的时候泼了盆冷水。

渭水之盟对于他是耻辱,那是城下之盟!

他是个知耻后勇的人。

完成巨额勒索的颉利可汗觉得自己一笔敲诈敲出了十年和平,他在一个不该乱动的时刻选择了自古死亡率极高的游戏,改革。

或者说,颉利可汗也许认为李世民短期内无暇他顾,他家那堆烂账没个几年可捋不明白。

但颉利不太了解李世民,这是个成本之神。

他之所以花钱消灾的放你走,是因为眼前的政治统战成本远比在关中打残你的收益要大得多。

刚开国就开战,会让很多人动心思。

武德余孽变成贞观忠臣这事最重要。

而我转化忠臣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

我清盘的速度,比你想象的也要快的多。

渤海小吏

叁:世民同志对“草原均势”做出了重要批示

贞观元年(627年)五月,刘武周余孽,突厥的重要傀儡苑君璋看到突厥颉利可汗政事混乱,感觉突厥要完,于是率众脱北投唐了。(至是,见颉利政乱,知其不足恃,遂帅众来降)

苑君璋是咋看出来突厥要不行的呢?

颉利可汗在威望和红利不足的时候搞改革,还赶上了天灾。

突厥本来民风淳厚,政令简略,全突厥人民就信奉个踏踏实实的抢,但颉利自从继承了他后妈嫂子的义成公主后就一个劲的玩汉化,打算过把皇帝瘾,他重用了一个叫赵德言的汉人,开始走不特色的中原主义突厥化,大量的改变突厥旧有风俗,政令也变得苛刻繁杂,但这种中原王朝的统治技术那是说移植就能移植的,你没有肉眼可见的好处凭啥让人家改风易俗,直接给群众基础整没了。颉利还信任各异族部落而疏远突厥本族人打算搞制衡搞专权,结果把自己的统治基础也给整松了,本来一个族的都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更别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了,他看上眼的这帮胡族贪得无厌,反复无常,干戈连年不息,这就又把自己的威望给折腾干净了。(初,突厥性淳厚,政令质略。颉利可汗得华人赵德言,委用之。德言专其威福,多变更旧俗,政令烦苛,国人始不悦。颉利又好信任诸胡而疏突厥,胡人贪冒,多反覆,兵革岁动)

颉利这父兄四代全程见识了中原那一套,尤其杨坚拿他们家当孙子耍的那一套实在太美好,他也想打造自己的中央集权,结果没有皇帝命得了皇帝病。

游牧民族想集权,必须要有大量的汉化人才来帮你搭建框架,慕容燕,苻秦,拓跋魏全都有汉人豪族的巨大助力,必须要有大量的增量利益堵住老同志们的嘴,自古解决改革问题永远要拿利益增量解决,得罪旧有利益集团不怕,但你得同时一边让之前拿不到好处的人眼红了跟你干增加自己的实力,一边又吓唬又给未来的将旧有利益集团去温水煮青蛙。

拓跋珪能够彻底推行“离散诸部”完成帝国奠基是靠啥?

灭燕后的人口与财富红利。

后面女真、蒙古、满清之所以最终能从部落转型到专权性质的帝国,其实都是大量的人口与财富掠夺为前提的,即便如此也内部充满了大量的权力斗争,不是那么轻松就能转化到帝制的,是需要一代代日拱一卒的。

你颉利继承的是你哥哥处罗,处罗继承的是你们的哥哥始毕,单纯这个兄终弟及你想扭转都不会那么简单,还记得拓跋珪为了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那是父子两代走了多少脑子吗?

太子极大权势监国这个相当畸形的政治产物其实是北魏从部落到帝国的一个必然过程。

突厥的最伟大红利期是隋末纷乱,本来这个大乱世和突厥扶植整个北境代言人的思路是史诗级的腾飞窗口,大突厥王朝如果能够建立也只能是在这个时候,但是李世民无限缩短了这个红利期。

从太原起兵算起,实际上仅仅六年后在武德五年洺水之战后这个窗口期就已经过去了。

突厥则在短短两年时间连死了俩可汗,眼一闭一睁武德时代就过去了。

从最根本的算法上看,颉利可汗在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就一定不能改革了。

女真、蒙古、满清爆发时的对手是谁?

女真,蒙古,满清爆发时的本族大神又是谁?

突厥现在的对手是谁?

你能抢到李世民的东西?

这是七世纪最幽默的笑话。

颉利不光在发展规律上没想清楚,而且运气还不好,贞观元年的冬天草原上赶上了罕见的大白灾,大雪深达数尺,牲畜多冻死,再加上连年饥荒,颉利开始向各部征重税,大伙都闹灾,这就变成了草原版的官逼民反,各部落多反叛,突厥肉眼可见的衰弱下来。(会大雪,深数尺,杂畜多死,连年饥馑,民皆冻馁。颉利用度不给,重敛诸部,由是内外离怨,诸部多叛,兵浸弱)

这一年是突厥联的解体元年,突厥的汉化试探得罪了他的核心股东。

之前铁勒(敕勒,丁零,高车的不同叫法)的各部落分别加盟了突厥政权,有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多滥葛、同罗、仆固、拔野古、思结、浑、斛薛、结、阿跌、契、白等十五部均住在漠北地区,这都是铁勒族的,风俗习惯大致与突厥相同,其中薛延陀部是其中实力最强的。

突厥起家的时候,最初的一笔横财就是突厥太祖阿史那土门吞并了铁勒部五万余落,铁勒从此成为了突厥最关键的股东,一直是突厥的“北境之王”。(自突厥有国,东征西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

渤海小吏

颉利那边改革自己内部乱了之后,薛延陀与回纥、拔野古等铁勒诸部相继反叛,人家不再受你控制了。

你想当皇帝,我们还想当你了!

渤海小吏

颉利派其侄子欲谷设统十万骑讨伐,结果被回纥部仅仅五千骑兵就在马鬣山给打的大败,还被回纥俘虏了一大部分,回纥发了原始横财就此开始兴盛。(颉利遣其兄子欲谷设将十万骑讨之,回纥酋长菩萨将五千骑,与战于马鬣山,大破之。欲谷设走,菩萨追至天山,部众多为所虏,回纥由是大振)

这个回纥就是后面安史之乱帮大唐平叛的那个回鹘,是在788年由武义天亲可汗上表改的名字,取“回旋轻捷如鹘”之义,也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渤海小吏

薛延陀随后也乘机相继击败突厥军队,颉利可汗此时已经彻底失去对铁勒诸部的控制了。(薛延陀又破其四设,颉利不能制)

和草原上千百年来的兴衰起落一样,和当年柔然衰落时突厥突然兴起的局势是一样的。

之前都是加盟商,当你走了下坡路后一旦镇不住了,加盟商马上就化身最野的狼,高低咬死你。

其实在贞观元年的时候,不仅大唐的官僚系统已经纷纷跃跃欲试了,李世民本人的判断也已经是可以开打了,搁那跟班子成员比较扭捏:颉利君臣昏庸残暴这是眼瞅要死,现在出兵吧,刚刚与突厥立盟师出无名;不出兵吧,这机会太难得了,咋办呢?(言事者多请击之,上以问萧、长孙无忌曰:颉利君臣昏虐,危亡可必。今击之,则新与之盟;不击,恐失机会;如何而可?)

最终是长孙无忌给压下来了:虏不犯塞而弃信劳民,非王者之师。

结果等这一年是非常对的,因为唐朝自己这边在这一年也是山东大旱,李世民下诏让地方政府赈灾并免了租赋。

到了贞观二年(628),其实老天还是不给面子,关内大旱饥荒已经到了百姓卖儿卖女的地步,据说李世民是拿国家财政买回了被卖的孩子们各回各家随后还大赦天下,并下诏表示饶过天下,灾到朕身上来。(关内旱饥,民多卖子以接衣食;己巳,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庚午,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诏书略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义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

不过,中原的气候都恶化成这样了,实际上调节能力更弱的草原则更加惨不忍睹。

你这闹灾荒,他那更垃圾,草原那边遭遇了更残酷的旱灾,之前这种天灾下,草原诸部会在大可汗的带领下去南面开抢,这回由于颉利的作死,草原上为了争夺存量开始大乱,势力小的纷纷寻找大唐庇护。

突利可汗建牙帐于幽州之北,一直负责突厥的东方工作,此时东部十余族已经叛了突厥投降唐朝,颉利责备他侄子失去大量加盟商,等薛延陀、回纥等打败了颉利派去的征讨军后,颉利调突利讨伐,突利又被打成了一个单枪匹马,颉利大怒后把他侄子关了十几天又处罚了鞭刑。突利回去后就开始思考未来了,颉利几次向他征兵都明言不给了,还当了最大的突奸,向唐上表请求入朝。(初,突厥突利可汗建牙直幽州之北,主东偏,奚、等数十部多叛突厥来降,颉利可汗以其失众责之。及薛延陀、回纥等败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突利兵又败,轻骑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而挞之,突利由是怨,陰欲叛颉利。颉利数征兵于突利,突利不与,表请入朝)

李世民之前和突利结过盟兄弟,人家投他世民哥来了。

听说侄子要当突奸,颉利不干了,攘外先安内的率兵来攻。

贞观二年四月十一,突利派人向李世民求援,李世民对大臣们兴奋道:朕与突利是盟兄弟,他有难我不能不救呀!但颉利那咱订盟了,咋办呢?

眼瞅领导如此兴奋的想干涉他国内政,杜如晦道:戎狄不守信用,他日定会背盟!现今如不乘其混乱而攻将来追悔莫及,谋取混乱之国,侵凌将亡之师,这是自古的道理!

李世民这正如火如荼的讨论着呢,四月二十日,颉利派使臣来到大唐请求用梁师都来换回之前归降大唐的东北契丹。

颉利这是拿大唐当大宋了!

以梁师都为诱饵把归降的异族吐出去,以此来打造大唐不是东西的名片。

你知道李世民他老丈人是谁吗?

是草原均势的设计师长孙晟!

你跟这位聪明姑爷耍这心眼子?

李世民表示:契丹跟你们突厥是不同的种族,现在来归顺我大唐,你们有什么理由讨还!梁师都本是中原汉人,侵盗我土地,暴虐我百姓,你突厥一次次的包庇他,我兴兵讨伐还不够你掺和的,梁师都已经如鱼游釜中!还用的着你们跟我换!

李世民这边已经开始对梁师都三管齐下的下手了,一边招降梁师都,一边派轻骑部队祸祸梁师都的粮食产区,一边使反间计离间其君臣招降纳叛。

就在突厥来信的这几天,梁师都的手下大将李正宝等密谋抓了领导当投名状,事情败露后来投,李世民派柴绍和薛万均率兵来攻,结果突厥来救,被柴绍爆砍了一顿包围了朔方城。

四月二十六日,梁师都的堂弟梁洛仁杀了梁师都献城投降,唐朝以该地建夏州。

用不着你换,爷自己到手。

梁师都之所以在眼皮子底下存在那么多年不过是顾虑你的强大,不过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功,如今你都这德行了那就必须回归祖国怀抱了!

渤海小吏

至此,因为突厥原因始终没动手拿下的岭北梁师都隐患被拆除,李唐在整个北境连成一片了。

九月十六,突厥兵犯边境,群臣中居然还有建议修长城的,李世民道:他眼瞅要死我正要干他呢!咋能埋汰咱的百姓修边塞!(己未,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

贞观二年这一年,不仅东突厥越过越抽抽,连西突厥也乱了。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被其伯父杀死,然后自立为了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西突厥国人不服,弩矢毕部推举了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不同意,而是迎回了之前为躲避莫贺咄的追杀而逃到了康居的统叶护可汗之子力特勒,汗号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

西突厥这边也赶上王位内乱了,双方相互攻伐,争斗不息,都派使臣请求与唐朝通婚。

李世民拒道:“你们的国家刚发生内部争斗,君臣尚未确定,怎么能谈得上求婚呢?”

李世民不同意,而且传谕各部保持稳定,不要再相攻伐。

不通婚就是琢磨明白了

李世民今年31岁,已经是最老辣的顶级政治家了,你们不过是想狐假虎威借着我的威名打赢你们的内战。

等你们都要死时,你们的唐爹再出手。

眼瞅大唐这俩都不帮,西突厥的股东们也都纷纷撤资了,不打算卷入你们阿史那族内部的矛盾,等你们都拼死了我就能当爷了。于是先前依附西突厥的铁勒和西域各国均叛离。(上不许,曰:“汝国方乱,君臣未定,何得言婚!”且谕以各守部分,勿复相攻。于是西域诸国及敕勒先役属西突厥者皆叛之)

渤海小吏

突厥以北更为苦寒的诸部此时已经大多叛离突厥归附了铁勒族的薛延陀部,还共同推举薛延陀部的首领俟斤夷男为可汗。

俟斤夷男害怕树大招风表示自己不敢干,这事被李世民听说了。

你不干可不行!

草原还不够乱,唐爹给你政治背书!你去和颉利打!给爹往死里祸祸去!

李世民派了游击将军乔师望走小道带着大唐册书封了薛延陀部首领俟斤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并赐鼓和大旗,表示唐爹给你批的编制!腰杆挺直喽!

夷男就此胆肥了,遣使给大唐入贡随后正式狐假虎威,建牙于大漠中郁督军山下,东至靺鞨,西到西突厥,南接沙漠,北临俱伦水;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等铁勒各部均为其附属,人家组建铁勒共和国了。(夷男大喜,遣使入贡,建牙于大漠之郁督军山下,东至,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诸部皆属焉)

至此,过去是突厥最亮的刀的铁勒诸部从突厥那名正言顺分离出来自己组“邦联”了。

渤海小吏

其实北境的那堆部族成百上千个,生产力和生活方式都是些松散的联盟整体,好多部落之前那都是血仇。

也许去年A部落把B部落给屠了,继承了B部落的女人和孩子,那俩部落瞬间就所谓的“融合”了;

也许没屠干净,让人家跑了一部分,转过年来你这天有不测风云的闹了大灾,人家又来干你了。

草原上的血雨腥风要比中原要多的多,因为他们面临的天灾烈度更极端,人在极端条件下为了活下去会干更加立竿见影的事,所以其实草原诸部之间的关系要比跟中原王朝的关系差的多。

突厥之所以衰落,根子是他突厥的阿史那族自己家出了大问题,然后之前的血仇就都记起来了。

别看此时铁勒诸部都抱一块了,后面也打出狗脑子了。

所谓的匈奴、鲜卑、突厥这帮之所以能在青史留下几行名姓,是我们在说长城的时候就谈过的问题,是诸多松散部落加盟了一个大的联盟体来跟盖了那么老长的长城的中原王朝来要价。

草原民族对中原民族只是利益的问题,谈不上啥血海深仇。

他们内部则血雨腥风的多。

渤海小吏

你等他不行时你看咬不咬起来!

毕竟那些骑脖子上拉屎谁能忘的了啊!

渤海小吏

其实像武帝当年那种大炮开兮轰他娘的跟匈奴往死里打,客观的成本来讲真的不合适,中原王朝对北境部落就应该像英国对欧洲大陆那样玩分化。

其实英国那套也是咱中国人早就琢磨明白的,你瞅瞅杨坚和长孙晟这对搭档对东西突厥的分化,你瞅瞅现在李世民对突厥玩的制衡,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这一大堆就全都不跟突厥混了。

眼前的薛延陀此时是被扶持的,等后来壮大了也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渤海小吏

那就再对你玩一次当年对突厥的游戏。

渤海小吏

制衡这事永远不存在一劳永逸,北境那么大,是杀不尽的。

你不要去欺负人家,他自己内部会自爆,你要动态制衡,定期锄草。

突厥很强大,那就扶植他第二大势力的加盟部落薛延陀,甚至突厥本身就有东西各种可汗,谁强起来那就扶植另一个弱的。

永远记住,他们跟你的仇其实真不一定比他们自己的“民族内部矛盾”大。

渤海小吏

带路党永远不是少数,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渤海小吏

东西突厥同时爆发内乱让大唐赶上了史无前例的国运窗口期。

李世民的天可汗确实要感谢历史的进程。

但是,你说单单是李世民幸运的事吗?

刘邦从斩白蛇于芒砀到诛英布尽灭异姓诸王用了14年的时间;

刘秀从舂陵骑牛起兵到灭蜀地公孙述也是用了14年的时间;

两汉的两位祖宗这都算快的了,东汉末年也崩了,你瞅瞅最后打成了什么样?

更不要说西晋崩时直接崩出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最乱百年,北魏崩后东西对峙了长达半个世纪。

那是天下大乱啊,哪有那么好缝合的。

但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仅仅用了9年时间。

贞观三年(629),李世民已经册封了薛延陀,把北面的退路都给突厥堵死了,就在接锅之前,已经夯实统治基础两年多的李世民首先对他爹的旧有势力下手了。

你可能会疑惑,玄武门时不是把武德帝一棒子干成老李了吗?

咋还有他的戏?

老李当了九年一把手,资深长安宅男,烂船尚有三斤钉。

东宫和齐府的之所以不走脑子了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死了。

但老李还活着。

你还得体面,你还尽量的让他想活多久活多久。

所以这是个“父慈子孝”的精密手术,有些非恶性的肿瘤需要用时间慢慢去微创剥离。

李世民动他爹前,要先动裴寂。

牵出裴寂的方式,是一个之前因为恩幸能够出入禁宫的和尚法雅被李世民拿走通行证后妖言惑众被逮捕,在杜如晦审理后得知裴寂曾是他的听众,这年的正月二十九,裴寂因为这事被免职,封邑减半被勒令遣回老家。(三年,有沙门法雅,初以恩幸出入两宫,至是禁绝之,法雅怨望,出妖言,伏法。兵部尚书杜如晦鞫其狱,法雅乃称寂知其言,寂对曰:“法雅惟云时候方行疾疫,初不闻妖言。”法雅证之,坐是免官,削食邑之半,放归本邑)

裴寂请求留在长安,李世民开始算总账埋汰道:你有什么功劳能到这个位置!还不是因为太上皇恩泽于你强推了个第一!武德年间贪污受贿风气盛行,政纲混乱都是因为你!只是因为你是开国老臣所以我不忍心依法处置你罢了!让你回家能守墓已经很开恩了!(寂请留京师,上数之曰:“计公勋庸,安得至此!直以恩泽为群臣第一。武德之际,货赂公行,纪纲紊乱,皆公之由也,但以故旧不忍尽法。得归守坟墓,幸已多矣!)

裴寂后来回了老家蒲州后又有狂人对裴寂的家僮称裴寂面有天相,然后这人就死了,比较逗,后来裴寂的家奴把这事给裴寂说了后裴寂让这家奴把家僮杀了灭口,结果那家奴把家僮放了给自己留了后路。(未几,有狂人自称信行,寓居汾阴,言多妖妄,常谓寂家僮曰:“裴公有天分。”于时信行已死,寂监奴恭命以其言白寂,寂惶惧不敢闻奏,阴呼恭命杀所言者。恭命纵令亡匿,寂不知之)

毕竟那家僮知道,他这个家奴也知道,万一哪天把我也灭了口呢?

后来这个家奴认为自己干了这么大的事想得到经济补偿,把裴寂的封邑收成都给贪了,随后被裴寂给追捕了,裴寂这能力确实成问题,居然被人家成功脱逃,随后这家奴就去李世民那上访反映问题了。(寂遣恭命收纳封邑,得钱百余万,因用而尽。寂怒,将遣人捕之,恭命惧而上变)

李世民随后给出裴寂的四大罪:

1、位为三公而与妖人法雅亲密;

2、事发之后负气愤怒还爱吹牛X,居然称国家有天下是我所谋;

3、妖人言其有天分,匿而不奏;

4、阴行杀戮以灭证人之口。

最终李世民表态:开恩不杀了,流放静州。

就在裴寂刚刚被打倒,又住了快三年太极宫的李渊在这一年的四月正式迁居了曾经给李世民盖的那座弘义宫,改弘义宫为大安宫,李世民随后开始正式在太极殿听政。(夏四月辛巳,太上皇徙居大安宫。甲子,太宗始于太极殿听政)

意不意外,李世民谨慎到了什么地步呢?

玄武门之变后他竟然没有逼他爹迁宫,而是又忍了两年后,温水煮青蛙的以拿下裴寂为标志完成彻底清绞,随后才父慈子孝的正式入主大内。

政治啊政治,是有着他一系列套路打法的,是要一步步来的。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仍然被放在太极宫,既是面子,又是诱饵。

面子好理解,父慈子孝。

李渊这个“先皇”的超级诱饵,可以把水面下隐藏的鱼饵给炸出来!

举个例子,贞观元年的最后一天,十二月三十,历任过秦王府的库直骑、护军、太子左内率、右武卫将军的刘德裕与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及统军元弘善、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高级干部密谋以宿卫兵造反。(戊申,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等谋反,伏诛。孝常因入朝,留京师,与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及其甥统军元弘善、监门将军长孙安业互说符命,谋以宿卫兵作乱)

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如果这个阴谋团伙得手干掉了李世民的核心集团,那谁是新的旗帜呢?

只可能是太极宫的李渊。

李世民之所以始终留着李渊住太极宫,就是因为你没办法让他死,那就始终断不了李渊派系的念想。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事只要一涉及体面方方面面的成本就都会很高,既然如此那就把太上皇放这当个诱饵等你们这帮杂兵冒出来吧。

裴寂犯事后还想留在长安为啥呢?

他要为他的老主子留在长安。

随着裴寂的打倒,李渊所有能借力的根也全都被拔了。

老李这回搬家后活的是太明白了,父慈到了死,除了李世民安排的宴会和阅兵外这辈子再没走出过大安宫。

懂事的让人心疼。

肆:李靖:报告祖国,北境已回归,颉利目前情绪稳定

贞观三年八月初八,薜延陀毗伽可汗派其弟统特勒进贡,李世民赐其宝刀与宝鞭道:你统属的部族犯下大罪的用此刀斩,小罪的用此鞭打。李世民既册封了汗位还官方授权了“尚方宝剑”给薜延陀做力挺的背书,颉利可汗那边彻底哆嗦了,开始遣使称臣请求通婚认头给李世民当女婿了。(丙子,薛延陀毗伽可汗遣其弟统特勒入贡,上赐以宝刀及宝鞭,谓曰:“卿所部有大罪者斩之,小罪者鞭之。”夷男甚喜。突厥颉利可汗大惧,始遗使称臣,请尚公主,修婿礼)

不狂了?

晚了,李世民已经决定动手了。

李世民的心腹,时任代州都督的玄武门门神张公谨上表了,表示可以对颉利集团进行收网了,理由如下:

1、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亲奸佞;

2、诸部叛离;

3、突利、拓设、欲谷设这帮骨本族干都被颉利得罪了;

4、塞北霜旱他断粮了;

5、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联盟极其松散,大军一到形不成核心凝聚力;

6、隋末北逃的华人不少,咱们大军出塞后自然响应。

最终李世民以颉利救援梁师都背盟的名义,下诏兵部尚书李靖、代州都督张公谨出定襄道自马邑出击;并州都督李世勣出通漠道自云中出击;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自夏州出击;灵州都督李道宗出大同道自灵州出击;幽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自幽州出击,营州都督薛万彻出畅武道自柳城出击,六总管共十余万大军剿灭东突厥。

渤海小吏

你瞅瞅李世民这抓颉利来跳舞的布局,主攻的是把握最大的李靖和李世勣,那四路分别是堵颉利东西方向逃窜的,有本事你就往漠北跑,你在漠北还站的住脚吗?那边有薛延陀的铁勒共和国等着要你命!

此战也能看出来李靖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李靖是总司令,六路大军皆授李靖节度。

其实李靖在这里的官职并不高,比如同方向的李世勣,人家官职是并州都督,并州是大都督府,都督是从二品的;他的副手张公瑾的官职是代州都督,代州是中都督府,都督是正三品上。

李靖的官职是兵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这俩官都是正三品,比那哥俩低,但贞观二年李世民就把李靖以本官兼检校中书令调进班子了。

别看早早就调南方去了,但李靖人家到底是陪着李世民经历过浅水原和雀鼠谷的,大唐将星确实璀璨,但还是分大小王的,在李世民眼中,李靖是那个小王。

李世民官宣启动收复北境的项目后,大量的脱北者提前南下和颉利划清了关系。

九月初九,突厥九位俟斤率三千骑兵来降。

九月二十一,拔野古、仆骨、同罗、奚族各部首领率众来降。

十二月初二,东突厥的东方可汗突利入朝来到长安,李世民对侍臣道:从前太上皇因为心系百姓向突厥称臣,朕常痛心,现在突厥单于给咱磕头,多少算是雪耻了。

十二月二十四,处罗可汗之子郁射设率部来降。

十二月二十九,党项诸部来降进贡。

仅仅在贞观三年这一年,户部年终上奏称:中国人从塞外归来以及四方夷族前后归顺者达到了男女一百二十余万人。(是岁,户部奏:中国人自塞外归及四夷前后降附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

颉利这通改革,连他自己打包后都成了李世民的红利。

时间来到贞观四年(630),收网之年,大正月的传来了好消息。

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进逼恶阳岭(定襄古城南)后夜袭定襄(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击破突厥。

颉利没想到李靖来到的如此突然,大惊道:唐如果没有倾国而来,李靖何敢孤军至此!突厥本部一日数惊开始北逃!

李靖又派间谍离间了颉利的亲信康苏密,抓了杨广的萧后及其孙傀儡隋帝杨政道来降。

正月初九,这帮前朝战利品被快递到了长安跟李世民同乐。

李世民进封李靖为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并高度肯定道:昔李陵提步卒五千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捷报还在不断传来,李靖这个总司令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对颉利下的死手,他并没有调李世勣跟他一块来掏颉利,而是安排李世勣出云中去白道堵颉利的后路。

这个白道咱们上一季讲过,位置在呼和浩特市坝口子村,自古为河套东北地区通往阴山以北的交通要道,北面就是隋唐的祖源武川。

渤海小吏

颉利在此战充分体会到了《三国演义》的曹操感觉,笑李靖无谋李世勣少智的时候在白道被李世勣暴力狂屠。

渤海小吏

颉利率部艰难逃脱,随后被李靖撵上在阴山山麓又被打了一家伙。

颉利一口气逃窜到了铁山(后套北阴山北麓),此时余众尚有数万,随后派执失思力入朝见李世民当面谢罪,表示被打服了,请求举国内附,自己入朝。(自破定襄后,颉利可汗大惧,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

看到匪首同意归案,李世民批准了,派鸿胪寺卿唐俭等人抚慰,又令李靖领兵去迎颉利。

此时李世勣已经率兵马与李靖会合了,李世勣给李靖出主意道:颉利虽败,其兵马还有相当实力,如果北逃大漠到时候就逮不着他了,这功就到不了咱手上了,现在朝廷的使节已经到了颉利那,他肯定不再戒备了,这时候如果打他一家伙必可不战而平贼!随后李靖大喜道:老李你这是韩信偷齐的招儿啊!咱就这么定了!(勣时与定襄道大总管李靖军会,相与议曰:颉利虽败,人众尚多,若走渡碛,保于九姓,道遥阻深,追则难及。今诏使唐俭至彼,其必弛备,我等随后袭之,此不战而平贼矣。靖扼腕喜曰:公之此言,乃韩信灭田横之策也。于是定计)

这哥俩合计完之后找来了第三个大佬张公瑾,张公瑾道:诏书已许其投降,咱大使在人家那呢,咋能进攻啊!李靖道:这是韩信灭齐之计,唐俭那帮死就死了!(公谨曰:诏许其降,行人在彼,未宜讨击。靖曰:此兵机也,时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等辈,何足可惜)

总指挥李靖就此拍了板,选精骑一万,带二十日粮,连夜自白道出袭,李世勣随后跟上去堵颉利的后路碛口(乌拉特中旗境内,大漠南缘北渡入口处)。

渤海小吏

李靖和李世勣为啥敢这样?

因为李世民的底限就是灭掉或控制东突厥的有生力量,是颉利“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才同意受降的。

之所以派李靖带兵去接就是两手准备,防止他变卦。

既然如此,那就根本谈不上追责了,战后写报告可太好写了。

李靖和李世勣这俩大佬就是咬死了颉利困兽犹斗变心思了,为了国家我就突突他了,李世民根本没有办法。

战后出主意的李世勣根本没被追究,总指挥李靖倒是被告了黑状,但主要是官僚斗争的关系,他这个检校中书令战后被兼着纪检职能(御史大夫)的属下检校中书侍郎温彦博弹劾,随后被李世民骂了一顿,但赏赐和封赏根本不少。

而且温彦博的理由仅仅是:李靖军无纲纪导致了突厥的重要宝物散于乱兵之手,都没提不拿唐俭当人的事。(御史大夫温彦博害其功,谮靖军无纲纪,致令虏中奇宝,散于乱兵之手。太宗大加责让,靖顿首谢)

李世民随后也琢磨明白了这是中书侍郎想进步从而找茬中书令,很快对李靖道了歉。(未几,太宗谓靖曰:前有人谗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为怀)

李靖督军疾进后先是遇上了东突厥的斥候一千多营帐,一口气全部俘虏令随唐军接着走,那边颉利见到唐俭后大喜,觉得这回稳了,那边李靖派了苏定方率二百骑兵做前锋趁大雾急行军,距离颉利的牙帐只有七里时突厥兵才发现,等李靖大军赶到时突厥直接崩溃了,唐俭因此避免了郦食其的结局成功逃回了唐军。

颉利带着万余人准备北渡大漠,结果再度喜提华容道大礼包,发现了李世勣跟关公一样又堵在那了,颉利最终光杆司令逃跑,所有北逃的部众全部被李世勣打包。(靖军既至,贼营大溃,颉利与万余人欲走渡碛。勣屯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渡碛,其大酋长率其部落并降于勣,虏五万余口而还)

李靖那边则一口气直接杀了一万多,俘虏男女十余万,得牲畜数十万,杀了李家眼中的北境老妖婆义成公主。

颉利最终投奔到了暂时还没有唱反调的,建牙于灵州西北的苏尼失部。

苏尼失之所以没叛,是因为他在突利投唐后被颉利立封为了小可汗。

但你颉利此时还配叫大可汗吗?

渤海小吏

而且别忘了李世民是六路大军掏你来的!底限就是让你上长安给我跳舞来的!灵州方面的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引兵逼之,命苏尼失遣送颉利。

此时颉利已经又跑路了,但苏尼失权衡后觉得还是当突奸的收益高,不能让大唐老爷误会!

渤海小吏

苏尼失直接派兵把颉利抓了当自己来降的投名状了。

三月十五,唐军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正式完成颉利的签收。

自武帝熊熊烈火燃烧你我的烧干华夏那次后,又一次的漠南无王庭了。

四月初三,顶级战利品,北境前最高领导颉利被快递到了长安了,李世民来到顺天门挥手,摆了一堆文物当排面,随后召见颉利开始数落:

你骄奢婬逸,此罪一;

你多次背盟,此罪二;

你恃强好战,暴骨如莽,此罪三;

你践踏庄稼,掠我子民,此罪四;

我赦免你罪,存你社稷却始终不朝,此罪五!

不过自“便桥之盟”之后知道收手,没再大规模入寇,所以我网开一面饶你不死!

颉利哭谢而退。

李渊听说他儿子真的兑现了当年他跟他儿耍心眼时吹过的牛逼,叹道:当年刘邦有白登之辱而仇不能报,现在我儿一举歼灭突厥,说明我托付的人是对的!我还有啥可愁的!

李渊难得的出头攒局,喊来了李世民及十几位显贵大臣,及诸王、王妃、公主等在凌烟阁摆下酒宴,喝一半李渊弹上琵琶了,李世民跟着就跳上了,父慈子孝的动人场面感动了同志们,公卿大臣也纷纷起身祝寿,大家一直喝到深夜唱完了难忘今宵才回家。(上皇召上与贵臣十馀人及诸王、妃、主置酒凌烟阁,酒酣,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

李渊堪称是有史以来心情最复杂的父亲。

他的儿子对他有救命之恩;

他的儿子对他有杀子之仇;

他的儿子对他有夺权之恨;

他的儿子帮他复仇了当年卑躬屈膝的仇敌。

作为父亲,没人能比他再欣慰;

作为男人,没人能比他再明白“人比人得死”是个啥感受。

又爱又恨有怨有妒,唉!不想了!都在酒里了,我回宫还有事了!

颉利归案后,李世民的伟大政治发明上台了,西北诸蕃全部请上尊号称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同意,此后李世民的西北外交文书全部署名“天可汗”。(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从职能来讲,就是颉利那岗往后李世民自己兼了,在名义上具有册立游牧民族政权新君的权力,但是“天可汗”这个词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不准确的。

《唐会要》中说了李世民新称谓的全称:皇帝天可汗。(其后,诸蕃酋长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行天可汗事。于是后降玺书赐西域北荒君长,皆称为皇帝天可汗。诸蕃酋帅有死亡者,必下诏册立其后嗣焉)

皇帝和天可汗是不拆分的,李世民的思想不是两套系统并行,一面是汉人的皇帝,一面牧民的可汗,而是东亚共同体的天可汗皇帝。

你北境诸部的酋长们是要接受我中原官职的,整个东亚的官员体系是能流通的,你异族是能到我中央上班来的。

东突厥灭亡后,其属下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者向西投西突厥,剩下南降唐朝的有十多万口,李世民下诏让郡臣商议如何处置,大部分朝臣认为北狄自古为中国之患,今幸而破亡,最好都给拆迁到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中书令温彦博认为:徙于兖豫之间这事不靠谱,违背其本性,不是长久之事,当年光武帝已经给了答案了,置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给突厥迁于河套地区控制为好,若遣向兗豫这不是个事,他那人也不是干这个的。

魏征认为:突厥世为寇盗,百姓大患,决不能留在中国!戎狄人面兽心,弱则请服,强则叛乱,上千年就这德性!如今这规模入了中原几年之后等他生多了就是腹心之疾,晋初诸胡与民杂居中国,郭钦、江统都建议驱出塞外以绝乱阶,司马炎不从,随后仅仅二十多年,伊洛之间就都成少数民族自治区了!连河套地区都不能让他们待着!

温彦博说这话就不对了,圣人之道,无所不通。古先哲王,有教无类。突厥确实听不懂人话但如今归我,我爱护之,收居内地,从我指挥,教以礼法,几年之后,选其酋首宿卫,他敬畏天威,感恩实惠,何患之有!

夏州都督窦静认为:戎狄本性如禽兽,不可以刑法威,不可以仁义教,给放中原确实不是个事,维稳成本太高,不如兴灭继绝,趁其破亡之时施以意料之外大恩,假之王侯之号,妻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部落,使其一盘散沙常为藩臣,永保边塞。

礼部侍郎李百药进行了补充:请于定襄城中置都护府为其节度,唐指挥突!此为关键中的关键!

最终,李世民在一大堆七嘴八舌中玩了综合性乱炖,创造出了唐代大名鼎鼎的羁縻制度。

羁,马笼头;縻,牛引绳,顾名思义是牵牛牵马,最早出于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

羁縻制度就是对异族的笼络控制制度,具体的羁縻程度有三级,东突厥是被管控最严的那一级。

1、以河套地区作为安置突厥部众的中心地区,分颉利之地为六州,东面设定襄都督府,西边置云中都督府,唐指挥突,监督统其民众。

渤海小吏

感谢《史图馆》的地图帮助

2、以独立的突厥部落设置都督府州,仍旧保留游牧生活方式,保持突厥诸部的相对独立状态,但不立可汗,全部中原官职,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可以世袭,各府州必须执行中央的政令,各部发生纷争时中央会出手干预。

3、内部事务自治,象征性的进贡,算是给予了足够自主的空间,各族内部的刑事诉讼允许按各族传统法律处理。但各部落间的纷争矛盾按唐律论处,《唐律疏议·刑名》明文规定: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族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4、允许羁縻府州保留兵马且不限数量,但须听大唐调遣,这也是突厥承担的主要义务。

5、征突厥诸部主要首领入京宿卫,充当人质,人质集团入居长安者数千家。

框架和召首领入京宿卫是温彦博提出的,但李世民没听温彦博的过几年后再选宿卫,而是迅速就控制了所有突厥高级领导入住长安。

设置都督府监管突厥诸部的意见是由李百药提出的,南匈奴当年被阉割的比较彻底,所以一百多年来始终比较温顺,后面虽然短暂又起来了一阵,但曹老板接棒后比之前骟的还干净,刘渊直到晋在八王之乱的末期才挣脱牢笼,武力的震慑是保障这必须听取,但一个定襄都护府是不够的,还要加云中都护府。

总之,李世民博采众长后创造出了大唐气吞万里的根本框架。

对东突厥的羁縻控制是最严密的,唐不是对每个来降异族都如此的,比如突厥灭亡后,东北地区的营州都督薛万淑派契丹酋长贪没折游说了东北诸夷,奚、霫、室韦等十几个部族先后归顺唐朝。

像这种归属,比突厥的情况就好一些,有自己的领土范围,领导继续在故土上班,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外族纷争时需要遵唐律,同样也要李世民发话的时候帮着出兵。

李世民吞并了东突厥后将整个北境都认成了儿子,成本之神的成本收益比再次提高到了封建时代一个中原帝王所不敢想象的高度。

1、李世民收获了大量铁杆军官。

大量的酋长入京宿卫后由于他们孤身在长安,他们唯一的依靠只能是李世民,这帮人在李世民的个人魅力下一个个被收成了迷弟,一个个部落首领成为了李世民的铁杆军官团,像阿史那杜尔和契苾何力后面是李世民西征时以夷制夷的司令官,这哥俩在李世民死后决定不活了,强烈要求殉葬,是李世民遗命专门嘱咐李治后才叫停的,阿史那忠更是直接宿卫了48年,被称为大唐的金日磾。

2、李世民收获了大量的免费军队。

后面你就看去吧,打吐谷浑,征西域,伐高句丽,灭薛延陀,每一战大唐都调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武装跟着他去以夷制夷。

在唐爹的带领下,北境各部有如下好处:

1、高层领导能在世界最大都会上班体验美好,长安和大漠那完全是两个精神文明生活;

2、中下部众们不用担心从前乱乱哄哄的互相征伐,唐爹给你安全保护,每个部族都不敢在轻启战端。

3、大唐的中原农产品和手工业制品也不用担心贸易战了,如当年长城的倒逼北境抱团一样,如今没有可汗这个中间商赚差价了,各部可以和唐爹顺利做生意了。

4、唐爹不压榨你,基本上义务更多是出兵,但跟着唐爹出兵就能抢来东西,战争收益也比以前高多了。

总之,唐爹天可汗比之前的每个可汗都要靠谱。

之前的每个可汗是团结压榨整个北境然后和中原抗衡,如今中原北境成为共同体,贸易互通,让你们出兵是咱再往中亚卷去,唐爹带你们有规划的去抢西边去。

综上所述,刘秀和杨坚的时代,对于南匈奴和突厥的思路依旧是北境的雇佣兵去死便宜人;到了李世民时代,对于整个北境的思路是我直接就是北境的大汗,只不过我这大汗调转方向不往南抢了,咱往西卷,去控制整条丝绸之路获取更高额的利润。

总之李世民这辈子除了晚年因为要骑脸杨广的目的楞打了高句丽之外,他这辈子的所有战争思路就是紧紧的瞄准了一个焦点——走向正循环!

自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亡国以来,后面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东突厥各部在大唐的统御下基本稳定并帮大唐完成了一个个战略目标,李世民的这次灭国行动的收益成本比高到不可想象。

但不是每一届天可汗都明白战争的意义和成本,有的女同志就不明白欲望的节制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征调又拿不出战争红利使得突厥部族们不断滋生不满情绪。

最终人家在679年十月时不干了,阿史那泥熟匐被拥立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长纷纷响应,部众共达数十万。转过年来三月,突厥的第一波独立浪潮被扑灭,唐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大破突厥军于黑山,阿史那泥熟匐被其部下所杀。

后来颉利的族侄伏念又从夏州北渡黄河接过了叛旗被立为可汗接着闹,又折腾了一年多,没打过,伏念向裴行俭投降。

结果裴行俭回京后由于被妒忌,投降的伏念在官僚斗争后被杀。

裴行俭叹此次杀降后不会再有人投降,这次的杀降断了突厥的所有念想,也为下一次突厥不死不休的叛唐闹独立埋下伏笔。

祖辈的红利和信誉在被不肖子孙们一次次的透支后北境的战争成本开始飙升,挺好的底子败光了。

682年,颉利的族人阿史那骨咄禄又叛了,招集伏念亡散残部慢慢扩大队伍,这次再闹腾起来后,算是再也压不下去了,人家突厥又一次成为独立政体并回归草原了,史称后突厥。

直到阿史那骨咄禄病死后,直到武则天都当皇帝的五年后,才在一次次军事打击中骨咄禄之弟默啜立才又归顺了武周给了女皇面子,但仅仅两年后,因为和亲问题没谈拢,人家又去你武则天的大爷了。

直到745年,在大唐盛世的最后几年,在后突厥的又一次势力衰弱后,在大唐和回纥的联合围剿下,回纥杀了后突厥白眉可汗把脑袋送到了长安,后突厥余部率众归唐,突厥就此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很快盛唐的肿瘤也要破了,突厥在下一次的超级乱世中部分并入回鹘,部分融入大唐最终融化在了中华民族中。

政治智慧这东西属于艺术,高手很难量产。

李世民这个姑爷能琢磨明白老丈人长孙晟当年的智慧,并利用自身的成长经历以更高的眼光去低成本的勾勒建立了一个横跨东亚中亚的大唐共同体。

但他后世的这帮子孙是真的弄不明白,画虎不成反类犬。

准确的说,直到又过了一千多年后,满清才在藏传佛教的“转世”加成下达到了李世民的高度。

当然这是后话了。

拿下东突厥后的李世民将眼光看向了西边。

客观来讲,关中这地方已经不适合当全国性的都城了,关中对比河北中原乃至江东的体量都太小了,三门峡又始终在那堵着,物流成本想降下来得等新中国拿炸药上了。

但关中为都城在这个时代同样有个巨大的优势!

西北那条丝绸之路沉寂很多年了!

儿们啊!帮爹拿地去吧!

渤海小吏

伍:李世民与“活佛转世”的千年因果

贞观四年,东突厥伏法后整个亚洲哆嗦了,原东突厥所辖属的伊吾(哈密地区)于该年九月回归了大唐,李世民以其地置西伊州。

渤海小吏

再往西走,唐在丝绸之路上遇到了两个邻居的阻挡。

一个是吐谷浑,一个是高昌国。

李世民等了四年,贞观八年的时候借口来了。

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遣使入贡后回程的时候抢了一把鄯州,李世民没急眼,先礼后兵的遣使责备吐谷浑,征慕容伏允入朝。

慕容伏允称疾不来还为其子慕容尊王求婚,李世民也同意了,让新姑爷亲自来迎亲,慕容尊王还是不来。

眼瞅你老子儿子一个人质都不想出,这就是给脸不要了,我大唐的公主那是多稀缺的外交资源,瞅你这态度!你比那颉利可汗如何!

渤海小吏

李世民绝婚,慕容伏允随后入寇兰、廓二州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贞观八年六月,李世民派段志玄出兵开打。

段志玄这趟去了一如既往的牛刀宰鸡,唐军击破吐谷浑后追奔了八百余里。

战果很大,但战略目标没能达成,段志玄没能发扬大唐的断根儿传统,等唐军回来后慕容伏允又骚扰凉州去了。

李世民决定发大招,李靖同志,抓他来跳舞!

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制各路兵马,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分别为积石道、鄯善道、且末道、赤水道、盐泽道行军总管,调集了突厥和契苾(铁勒族)的兵力一块跟着攻打吐谷浑。

突厥作为好儿子,要给他唐爹效力了。

“吐谷浑”,这个政权已经存在太久了,咱之前没咋讲讲这个伴随两晋南北隋唐的超长待机政权,比较不好意思,刚一提人家就是要死的时候。

没办法,咱这是脉络,那么多帝王将相在咱这都是个名字,您这地点确实偏了点,您存在的时候河西走廊也一直没啥存在感,只能在大国崛起人家西游搞交流的时候唠唠,这一唠就是唠怎么没的。

渤海小吏

“吐谷浑”其国得名于开国太祖的名字慕容吐谷浑。

这个人跟咱们前面说过的慕容家是有亲戚关系的,他是慕容涉归的庶长子,在东北慕容即将腾飞之前,因为继承权问题上败给了慕容廆(慕容皝父,慕容垂祖父),随后一赌气率一部人马西迁至了阴山。

永嘉末年慕容吐谷浑又率部从阴山再次一路向西,经陇山迁至今天的甘肃临夏西北,不久又向西向南发展建立了吐谷浑国。

渤海小吏

这个小国主要在今天的青海省北部,因为海拔高所以国防的护城河也比较高,谁都不乐意跟他较真,人家熬过了整个两晋南北朝,到了隋的时候因为气候整体在向暖,所以高原上的吐谷浑也迎来春天,疆域号称“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小国闹喊崛起,吐谷浑在高唱:

消失的光阴散在风里,仿佛想不起再面对,胡乱百年,唱罢登场,有缘再聚。

中原的厮杀音已在减退,彼此有着高原相距,凝望夜空,往日是谁,领会心中疲累。

来忘掉错对,不怀念过去,匈奴羯氐羌的日子总有乐趣,不相信会绝望,不感觉到踌躇,在高原上竞争,每日拼命抢劫;

乱世的风雨里,不羁的醒与醉,所有故事已经飘过四百年岁月里,但大业帝要西进,这一回不寻常,让眼泪带走夜憔悴······

吐谷浑差点被杨广打死。

渤海小吏

不过吐谷浑比较幸运,熬过了隋的最后几拳,因为杨广此次西征梦做完后就浪去高句丽了。

吐谷浑几年后收复全部失地还更进一步的打到了陇右。

这个小强永远是你大军来了我就跑,你走了我就恶心你,你实在太强我就低头,你弱了我就啃你一块肉,四百多年游击战心得。

但这回作到头了,碰上职业追杀大队了。

东突厥已经认爹了,李世民的心是很宽广的,他不光心里装着东亚,人家心里还装着中亚,突厥有俩,如今才拎回来了一个,一家人没能整整齐齐这怎么好。

最重要的是丝绸之路被层层设卡怎么能得到最大利润!要将手伸向中亚让西突厥也叫爹就是为了彻底打通丝绸之路!让长安畅通无阻的成为和世界贸易的东方中心!

但吐谷浑不仅占着青海道分享了丝绸之路,还随时能下高原威胁河西四郡,卧榻旁岂容它人酣睡!

其实吐谷浑如果脑子清楚的话就会明白,杨广之所以之前要来打你,就是因为人家要打通丝绸之路去搞万邦来朝,你占着南边要地是个巨大威胁,同理李世民已经灭了东突厥,他肯定也要西进,本来就看你不顺眼,你还上赶着递理由。

闰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库山击败吐谷浑军队,慕容伏允将野草烧光,然后率轻骑兵逃入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柴达木沙漠。

众将认为马无草料已很疲弱,不能孤军深入,但侯君集说:如今他一次战败就鸟兽散了,连斥候哨兵都没了,现在正是践行“秦王好思想”的时候!咱得追!

他主业是游牧,他是要带着牛羊跟你跑的,再跑能跑到哪去!

越老越奔放的李靖拍板道:追!

随后唐军分为两道,李靖与薛万均、李大亮走北道,侯君集与李道宗走南道,唐军开始了向西狂飙。

半个月后,李靖部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斩其名王,大获杂畜,给养问题得到了解决,随后李靖这一路连败吐谷浑残军,李大亮在蜀浑山大战后俘虏其名王二十人,将军执失思力(那位原东突厥外长)败吐谷浑于居茹川。

侯君集和李道宗那路比较惨,引兵行无人境二千余里,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时人吃冰,马嚼雪,最终在行军近一个月后于乌海把慕容伏允追上了,大战后破之,薛万均、薛万彻又败其天柱王于赤海。

李靖率领各路军马途经积石山河源,到达且末时已经到了吐谷浑的西境,听说被侯君集打了的慕容伏允在突伦川准备往于阗逃,随后又派出了追杀小分队,契苾何力(铁勒族契苾部可汗)亲自挑了骁勇骑兵一千多直逼突伦川,薛万均率部随后,将士们渴饮马血的最终突袭了慕容伏允的牙帐,杀数千,获牲畜二十多万,慕容伏允只身脱逃,尽俘其妻子儿女。

最终慕容伏允逃入沙漠后被杀,吐谷浑举国投降,李世民接到灭吐谷浑的奏报后下诏兴灭继绝,恢复吐谷浑国,任命长时间在隋当人质具有汉化背景的慕容顺为吐谷浑新可汗,封西平郡王。

由于担心慕容顺不能服众,李世民命李大亮率精兵数千为其声援,吐谷浑就此成了大唐属国。

渤海小吏

此后吐谷浑最终没能如后突厥那样再闹腾起来,没多久他就不再有政权的高度了,因为南面有一个新政权崛起了,就此挤压了他的生存空间,他被背后的敌人挤下了高原,从而被大唐和那个政权来回摆布最终于663年被灭,其部在辗转中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取代吐谷浑成为青藏高原之主的,是吐蕃。

这个兴起和灭亡都与唐重合的政权,其实之所以会兴起,除了老天爷赏了时间窗口,还在于李世民最开始的一次扶持。

当然,人家青藏高原也出了自己的“李世民”。

整个青藏高原上大多数地方都不适合人类生存,高原上能够维持人类生存的只是一些大山之间的河谷地区,理论上来讲,这种脆弱的土地和环境是产生不出足够的能量来养育文明的,哪哪都是大雪山,无论农耕还是游牧的收益都很低。

青藏高原上的政权之所以会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要得益于小冰期过后气温的整体回升。

隋唐时代,气温往上高的有点邪乎,比如说北境草原上除了偶尔的冬天大雪外,大部分时间确实不担心啥凛冬将至了,但开始被热的越来越多的出现旱灾。

杨坚和李世民分别对突厥下死手前,北境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干旱和蝗灾。

草原的生态容错度就是这样,稍微冷点他那活不下去,稍微热点他那同样旱的要命,咱东汉时讲过久旱必蝗的原理,但青藏高原却在高温方面没有草原那么娇气,越热对他越有利,青藏高原全化了才好呢,反正淹的是下面。

渤海小吏

青藏高原得到了罕见的气候加成,随着温度的升高可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多,作物产量也开始提升,农业的盈余使得这片土地各村落的力量越来越大。

这就说到了咱们今天的主角吐蕃这了。

关于吐蕃的民族源流说法比较丰富,咱们在此不深究了,总之就是青藏高原上的若干小部落之一。

松赞干布他爹囊日松赞那辈时已经到了隋唐过度的时代,囊日松赞率兵灭掉了苏毗部落,由一个山南小部落成为了高原各部的君主,完成了第一轮原始积累,随后率部北迁到了拉萨河流域。

跟东突厥的死法一样,囊日松赞也大刀阔斧的搞改革,重用“外人”尤其重用出身卑微的新贵族,这就造成了旧有利益集团的不满,刚刚兴起的“吐蕃联”相继叛离,囊日松赞随后也被人毒死了。

常理来讲,吐蕃将陷入“奴隶社会发展陷阱”,接着回到解放前的互杀去打转去了,再过个几十几百年的等天运去吧。

准确的说,没啥天运的机会了,吐蕃崩了之后青藏高原再没出来过一个像样的政权。

就在藏族人民即将下场的时候,年仅12岁的“吐蕃李世民”松赞干布即位了,青藏高原这块原本根本不可能诞生强能量政权的土地迎来了中国古代史唯一的一次爆发。

在这个孩子的带领下!

松赞干布先是追查出了杀他爹的凶手,弄死了许多旧贵族并干死了一大批的内部敌对势力稳定了局势,并在三年的韬光养晦后在贞观六年左右开始出兵平叛,并相继打服了所有不服者。

过程写的很简略,因为记载真的不多,毕竟是一堆村打架,总之贞观七年,松赞干布迁都逻些(拉萨),正式建立了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吐蕃王朝。

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派使者求娶大唐公主,被拒了。

在一通分析后,松赞干布觉得是隔中间这吐谷浑捣鬼了,随后调集全藏暴打刚刚被大唐暴打的吐谷浑,劫走了大量的人口牲畜。

随后吐蕃又接连攻破党项和白兰诸羌,率兵二十多万屯兵松州西境(今松潘县),遣使贡金帛,声称来迎大唐公主。

眼瞅吐蕃小老弟快打到九寨沟了,李世民没惯这个,命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带着执失思力、牛进达等将督步骑五万给吐蕃长长见识。

结果牛进达作为唐军先锋给了吐蕃军下马威,松赞干布在死了一千多人后就撤了,派人来长安请罪,再次请求娶公主。

反正就是甭管咋地,我的梦想很单纯,我要大唐公主。

面对这孩子的执着,李世民同意了。

这成为了伴随大唐终生的巨大祸患,吐蕃在傍上唐朝大款后就此一直陪伴到了大唐的最后时刻。

其实客观来讲,从李世民的角度,此时这决定不能完全说是错的。

因为青藏高原上的政权此前根本都没听说过,哪本史书也没提醒过要小心这个方向的,吐蕃之后也一直没再蹦跶出来个能耐的,这片土地一直孱弱下去是符合常理的。

你给他公主能够扩大大唐在西南的影响力,但并不一定会从此对你造成多大的祸害。

但是,在松赞干布的奠基下,真成祸害了。

贞观十五年,咱们教科书中著名的文成公主成为援藏干部来到了高原带来了大唐的好思想。

这次和亲,大唐给文成公主的陪嫁有释迦摩尼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卜筮经典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芜菁种子等入藏。

松赞干布因娶了文成公主开始疯狂汉化,派吐蕃贵族子弟至长安留学,专门去大唐聘请文化人为他掌管表疏建立文官系统,又向唐请求给予蚕种及制造酒、碾硙、纸墨的工匠,并派出了大量的商人互通有无的汲取大唐的养分。

我们反复说过那个发展的定理:当你要改革的时候,你需要提前准备出来一大笔红利去收买,去安抚,或者用源源不断的增量红利、战争红利去填补改革过程的成本和代价。

松赞干布抓住机会去疯狂发育,随后开始着手统一全藏。

在兵制方面,松赞干布把全国分成四个如,也就是四个辖区,每个辖区有元帅一人,副将一人,判官一人,有四个禁军千户所分镇四如,每如分为上下两个分如,共八个分如,分如在旗帜和马匹上各有不同颜色作为区别,每个分如各有四个千户所,各千户既是军事组织单位,也是地方行政单位,同时也是原来的贵族领地,大将以下各级官员都由当地的大小贵族担任并世袭,但须经王廷的任命,所有士兵都登记造册由王廷掌管,调动以赞普的金箭为凭。

松赞干布将吐蕃由奴隶制的政体过渡到了类似于春秋时的“邦国制”,也就是北境草原的“邦联体”。

别小看这个改制,觉得这有啥牛的,不要忘了青藏高原上的政权起点有多低。

吐蕃先是以打促降的吸引到了北境诸羌的加盟,一路将国土拓展到了青海南部,贞观十八年,松赞干布发兵打败了最后一个大对手羊同,杀羊同王收其部众,就此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一。

松赞干布对内猛吃的同时,对李世民的身段极度柔软,年年金牌女婿,堪称孝子模范,对李世民的跪舔态度你看那上书都提李世民觉得这钱花的值!

贞观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出使西域被中天竺打劫了,王玄策前往吐蕃找援兵,松赞干布赶紧派精兵千人,又请尼婆罗出骑兵七千多跟着王玄策击败了中天竺劫贼,虏其王执献长安。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崩了,李治继位后授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爵“西海郡王”,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15种请置李世民灵前,对李治表示坚决拥护,致书长孙无忌表态:如果有不法之徒想趁着咱大唐国丧期间图谋不轨,我带兵跟他拼啦!

李治觉得这小子真懂事,封松赞干布賨王,下令雕刻松赞干布的石像与其他功高的王公将相石像一道列于李世民墓陵旁。

松赞干布在给吐蕃奠基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指望大唐的贸易和赏赐,他攥住了“青海道”这条他吐蕃大邦联能否长久存续下去的关键。

所谓的“青海道”,就是丝绸之路的南路(下图黑线),原属吐谷浑。

渤海小吏

松赞干布趁着吐谷浑被大唐一巴掌扇懵了以后对吐谷浑痛下杀手的抢走了青海道,这条道不仅也能贯通东西,还能如上图所示冲下高原去截断河西走廊,这也成为了后面他立国的生命线。

总体而言,吐蕃由于高原的原生劣势原因,理论来说不该是太大的威胁,吐蕃对大唐一直挺恭敬的,虽然武则天时期吐蕃开始跟大唐比比划划,唐军还打了不少败仗,但等李隆基坐稳江山后就继续怂了,本来吐蕃在李隆基时代被压制的都快不行了,结果安史之乱救了吐蕃,此后大唐这艘破船给了吐蕃进关中看看的史诗级历史窗口。

吐蕃的一切腾飞,得益于文成公主入藏后的大唐扶持,文成公主不仅开启了吐蕃的飞升之路,还解锁了一个左右后面千年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大事件。

文成公主是佛教徒,带了释迦摩尼像进了高原,建了寺庙,还将佛经藏译。

佛教就此进入了青藏高原。

在青藏高原上之前是一种叫苯教的原生宗教,是多神教,类似于一个村一个神。

每个高原上的小部落都有点政教合一的性质,村长都身兼教皇去统治本村。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青藏高原的生存条件实在太差,每个村最重要的就是节能减排的成本问题,哪个村组织模式的成本更低,谁的存活机会就更大。

对资源稀缺的小共同体来说,成本最低的组织模式就是宗教。

比如吐蕃对于发誓效忠这事重视到了极致,与干部们一年就要小盟誓一次,方式是找来羊、狗、猕猴,先把腿都打折了,随后开膛抽肠,令巫师向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的神仙们说:谁要是变心藏奸了,就跟这羊狗的下场一样!三年就要大盟誓一次,夜于坛场上摆宴,杀狗马牛驴后下咒道:你等都须同心戮力,共保我家,满天神灵都能知道你们想啥,有负此盟,你们的下场跟这帮牲口一样!(与其臣下一年一小盟,刑羊狗獼猴,先折其足而杀之,继裂其肠而屠之。令巫者告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神云:若心迁变,怀奸反覆,神明鉴之,同于羊狗。三年一大盟,夜于坛墠之上与众陈设肴馔,杀犬马牛驴以为牲,咒曰:尔等咸须同心戮力,共保我家,惟天神地祇,共知尔志。有负此盟,使尔身体屠裂,同于此牲)

这阵仗连王世充看见了都得道一声好家伙。

能约定俗成如此,是因为高原上的各部落之间祖祖辈辈就是那么一层层盟誓去精神控制的。

由于这个原因,松赞干布想集权就要比草原上需要更多的解决一层村村不同的宗教问题,每个村都是教皇可不成!

文成公主这一来,佛教成了好工具。

都给我拜佛祖。

后来吐蕃帝国崩溃后,青藏高原上又陷入到了分裂中,随后慢慢一村一神又回来了,佛法在青藏高原上遇到了巨大危机。

佛法想要在青藏高原中站住脚,就需要高原本土特色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中,特色西藏化的一个关键动作,就是活佛转世。

所谓“活佛”,可以简单认为成高原上帮助本地区成本最小化的“教皇”,青藏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活佛高达数千个。

最开始的时候活佛是不转世的,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当下一任活佛这就涉及到巨大的成本问题了。

因为活佛不能有孩子,不像世俗人那样可以把继承权给孩子或者兄终弟及,我们说了因为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宗教作为能够降低组织成本的方式极受推崇,但您活佛交接的时候要是总整些利益斗争的事或者新活佛对之前跟他争位的竞争者玩大清洗的事这成本就太高了,而且你对辖区的百姓那不好交代,不能每次活佛换届就砸口碑,毕竟咱吃就吃的是个威望饭。

直到1288年,噶玛噶举派首创了活佛转世,这智慧简直绝了。

这个转世制度就是活佛会在弥留之际预言出未来某个方向或者什么地方,在他死的时间或者某个指定时间诞生的那个孩子就是转世的活佛,他来接替我,但在这个孩子16岁举行坐床仪式之前,这个寺庙由目前的僧团权力运作模式代管,都不要争斗了。

这相当于活佛在死前将寺庙的二把手或者自己诸弟子的权力又延续了16年,以青藏高原的生存条件,这16年过去后此时的权力结构还有几个活着的都不一定了,这也就基本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了新长大的这个孩子手上了。

整出下辈子的事就是为了稳住同志们过好这辈子。

活佛转世系统堪称是青藏高原上成本最小化需求的终极解法。

活佛转世系统开始迅速风靡全藏并全部铺开,并在席卷高原后慢慢走出高原为一些政权的特殊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在唐土建交后的千年后,1578年,蒙古最具实力的俺答汗(非北元蒙古大汗)和高原上的格鲁派领导索南嘉措在青海湖边会盟。

双方见面后很激动,索南嘉措说俺答汗是忽必烈转世,俺答汗说索南嘉措是曾经忽必烈的国师八思巴转世。

这二位对着那么一指,通过转世系统互相蹭上高级流量了。

随后索南嘉措把忽必烈的汗号代表宗教方面确权给了俺答汗,俺答汗则封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指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获得最高成就、学识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

也就是后世大家熟知的达赖喇嘛。

索南嘉措随后说他是第三世达赖喇嘛,给前面格鲁派两位老祖定了第一第二世,保证自己轮回这事靠谱,本次活动真实有效。

俺答汗靠藏传佛教的转世得到了统序上的高度,我是忽必烈转世啊乡亲们!

格鲁派有了蒙古强力外援随后开始在青藏高原上扩大信仰版图。

为了让自己的政治正确从根儿上无懈可击,俺答汗开始推动让藏传佛教的精神文明之花开遍草原,藏传佛教就这样渐渐成为了蒙古百姓的信仰。

这事一开了头,后面青藏高原和北境草原这关系就建立起来了,雪原知道草原有大粗胳膊外援,草原知道雪原有活佛能给领导授予威猛汗号。

后来时光荏苒,等大清入关后,这事被满人利用了。

满清统一了蒙古后看到藏传佛教这思想简直太好了,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事先放一边,首先教徒是从属于庙的,你人随便跑,你那庙跑不了。

你草原上的部落一旦机动性上因为庙这事瞻前顾后了,那你在汉武帝时期就被断根了。

大清的皇帝在武力统一蒙古后不仅成为了草原大可汗,后来还表示自己是文殊菩萨化身,信仰方面我这也有高度,跟青藏高原那也有话说。

你班禅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我是文殊菩萨化身,咱肩膀齐。

1653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应召来到到北京朝见了顺治帝,被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赐金册金印,从而使达赖喇嘛的封号及其在西藏高原的合法地位得到中原政府的正式确定。

从此以后,达赖喇嘛的转世须经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成为定制。

知道五台山这个文殊菩萨的道场为啥黄庙(喇嘛庙)那么多了吧。

那是大清的宗教圣山,帮着大清拽着蒙和藏呢,所以韦小宝同志要去五台山替小玄子出家。

满清堪称封建集权的集大成者,他巧妙的利用的儒教和藏传佛教,将汉,满,蒙,藏攒一块去了,疆域面积比明朝大了四分之三。

李世民这个天可汗后来也能传辈儿,但最终没能变成大清那种低成本的四海一统,其实本质上就差在了宗教这块短板上。

李世民确确实实没想到“转世”这种天马行空的技能。

不过他对松赞干布的扶植却给了青藏高原最终演化出这种系统的机会。

无论怎样,历史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演化过程是谁也无法预判的,一件件事桩桩件件的叠加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的世界,今天的活佛转世系统还存在,不过不完全是前活佛说的算了。

首先不是每个活佛都能转世的。

根据《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规定,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转世:

1、藏传佛教教义规定不得转世的;

2、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命令不得转世的。

而且今天的活佛转世要申请报批手续,要由拟转世活佛僧籍所在寺庙或所在地佛教协会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转世申请,随后一级级上报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在佛教界有较大影响的,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有重大影响的,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有特别重大影响的,报国务院批准。

神权党授了。

陆:贞观西部大开发,巨唐画卷展开的起点

北境和雪原都成乖宝宝后,李世民将眼光看向了西面。

大唐帝国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了。

这回想睡觉递枕头的,是高昌王麹文泰。

贞观四年东突厥伏法后李世民在伊吾(哈密地区)置西伊州,开始和高昌接壤。

贞观九年,李靖打秃了占据青海道的吐谷浑,高昌就此被大唐直接东南两个方向包围了。

渤海小吏

大国崛起的时候,小国要是摆不好心态是很危险的,尤其你挡在他滚滚向前的洪流方向之前尤为危险,非常容易被大国的大身坯子碾死。

来说说这个拎不清自己斤两的麹文泰。

武德二年,麹文泰他爹死后继位高昌王向唐告哀,李渊遣使凭吊慰问,到了李世民时代,麹文泰最开始表现是很棒的,“西域诸国所有动静,辄以奏闻”的活脱脱西域包打听。

后来伊吾地区回归祖国跟高昌国接壤后,麹文泰一度很紧张,直接来朝了,李世民诏赐其妻宇文氏为李氏,封常乐公主以示安抚,双方关系还是很和谐的。

但是,后面因为钱的事,麹文泰不干了。

贞观六年七月,焉耆王遣使入贡,请求重新开通出玉门关沿蒲昌海北岸过罗布泊到达焉耆、龟兹的“大碛路”。

渤海小吏

这就要了高昌的命了,因为“自隋末罹乱,碛路遂闭,西域朝贡者皆由高昌”,麹文泰这个地头蛇靠着查大车收过路费的日子已经过爽了。

你“大碛路”重新开通就能绕开我们高昌收费站了!那我们吐鲁番盆地咋办!

等贞观九年吐谷浑被规起来之后,李世民正式重开大磧路,麹文泰急了。当时西域诸国对大唐的朝贡还是走的高昌那条道,麹文泰把路给人家断了。(时西戎诸国来朝贡者,皆途经高昌,麹文泰后稍雍绝之)

此时李世民对高昌还算没太当回事,毕竟大碛路已经开了,但贞观十三年是个转折点。

咱们说东突厥时提到过,贞观初年时西突厥也内乱了,贞观十三年,在经过十年内乱后,西突厥由乙毗咄陆可汗完成了基本统一,击败了唐朝支持的更弱的那支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势力,随后遣吐屯(相当于突厥的御史大夫)阿史那矩领高昌冠军将军监督其国,麴文泰随后和大唐脱离了关系。

麴文泰有了撑腰的后居然跟着西突厥打起了伊吾地区的主意,想从李世民手里搞块战略缓冲区。(伊吾先臣西突厥,至是内属,文泰又与叶护连接,将击伊吾)

还是那个七世纪的最幽默笑话,你能抢李世民的东西?

李世民下诏骂了麹文泰一顿,征西突厥驻高昌特派员阿史那矩入朝,麹文泰不遣,只遣其长史麹雍来谢罪。

李世民又下诏命麹文泰把逃到高昌的中国户籍人口都送回来,结果麹文泰还是不搭理,跟李世民玩藏匿户口。(初,大业之乱,中国人多投于突厥。及颉利败,或有奔高昌者,文泰皆拘留不遣。太宗诏令括送,文泰尚隐蔽之)

麹文泰还居然打脸象征的与西突厥打了焉耆的三座城,掳其男女而去。

我看你还敢跟我抢西域收费站!

结果焉耆王上书李世民,申请皇帝天可汗派十万天兵降伏高昌妖猴。

面对李世民的使者,麹文泰表示:鹰飞于天,雉伏于蒿,猫游于堂,各得其所,岂不能自生邪!

浪完嘴之后麹文泰居然又遣使去薛延陁那搞离间:既为可汗,则与天子匹敌,何为拜其使者?

结果在东亚知道唐有多猛的薛延陁遣使到长安,表示天可汗大人我跟那货一点关系都没有,愿发所部为军导以击高昌。

贞观十三年十二月,为了铲除丝绸之路的恶霸,为了震慑西域各位小国领导,为了让西域地区见识下隋末修罗场卷出来的秦王军校是个啥概念,李世民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薛万均、牛进达、姜行本等攻打高昌。

你高昌是个固定目标,你连跑都跑不了,这种小事就不劳烦李靖了。

据说麹文泰听说大唐发兵后对同志们说:唐距我七千里,两千里是沙漠,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他大军咋可能到!往年我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跟大隋那时候没法比了!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顺,三万以下咱直接干死他!我以逸待劳,坐收其弊。等他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粮尽必走,我再追死他!

高昌国核心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您真觉得自己多远吗?

当年吕光带着七万步兵、五千铁骑就击败了龟兹并击溃了狯胡国、温宿国、尉头国号称的所谓七十多万兵马(肯定是假的,理解成西域北道联合村军就成),打秃了整个西域北道。

渤海小吏

你高昌远的过龟兹?

中原政权为啥去西域只能走河西走廊?

因为南面是青藏高原,北面是热情的阿拉善沙漠三件套: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

你知道为啥匈奴突厥都能轻松控制西域吗?

因为从北境的草原来去西域是很轻松的,沿路是有草场做给养的,不像中原政权只能自陇西经河西走廊的运给养上前线。

渤海小吏

麹文泰拿自己当成高句丽了。

人家高句丽有辽泽,首先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就是弱连接;长白山脉和千山山脉又阻挡了半岛和大陆的接触和沟通,人家半岛70%是山地,更不要说人家高句丽地处中国东北,你知道东北半年都是冬天吗?你知道中国东北的冬天有多恐怖吗?

总之,中原想干你高昌的难度仅仅是物流问题,你国防没有地理屏障优势。

此时东亚的征战成本已经被李世民卷到中国古代史的最低点了。

薛延陀从北面压过来,天可汗派唐军带着东突厥等一众邦联大军从东面推过来,结果说着最狠的话,然后吓死给你看,等唐兵走到碛口的时候麹文泰活活吓死了。(及闻唐兵临碛口,忧惧不知所为,发疾卒)

唐军到了柳谷,听说高昌国民都在给麹文泰出殡,众将嚷嚷要去拿刀也给随个份子,被侯君集摁住:天子以高昌无礼故派我讨之,今袭人于出殡传出去不好听,非问罪之师也。

唐军先锋擂鼓进军到达田城,下书晓谕,高昌不回应,体面流程走完后唐军于清晨发动进攻,到了中午拿下,俘虏男女七千多。又让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当夜直逼其都城击败了逆战的高昌军,随后侯君集带着大军到了。

新接班的麹智盛给侯君集写信道:得罪大唐天子的是我爹,他现在已经遭天谴了,我刚即位不久,求领导原谅。

侯君集回信道:真悔过就亲自来我营前投降。

麹智盛不来,随后侯君集填土攻城。

之前麹文泰跟西突厥可汗相互勾结,签定了突高互相援助条约,西突厥方面派兵驻守可汗浮图城做麹文泰的外援。

等侯君集兵临城下后,西突厥可汗是知道国际时讯的,是知道大唐是个啥概念的。

一口气西逃了一千多里表达敬意。

麹智盛绝望后开城投降。

侯君集分兵占据高昌各地,共下城池二十二座,获八千零四十六户,三万七千七百人,拿下了占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的高昌。

对于吐鲁番盆地,李世民决定跟伊吾一样改高昌国为大唐的正常州县,魏征劝谏道:现在首恶麹文泰已诛,应安抚高昌百姓,复立其子,则威德照耀于遐荒,四夷皆悦服矣。今若贪图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需千余人镇守,几年一换,远离亲眷,往来死者十有三四,还需要供办衣资,十年之后陇右虚耗矣!陛下肯定是得不到高昌的粮食和布帛来帮咱大唐的,妥妥干赔啊!我觉得咱这买卖不合适!

李世民不搭理。

贞观十四年九月,李世民将高昌所在地改置西州,改浮图城为庭州各设所辖县,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留兵力镇守,侯君集俘虏高昌王麹智盛及其贵族大臣还朝。

此时大唐地域东到大海,西至焉耆,南达林邑,北抵大漠,均设立州县,总共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于是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

渤海小吏

两年后,针对高昌这事褚遂良再次上奏疏言道:自古圣王治天下都是先华夏而后四方,陛下派军队功取了高昌,当地数郡一片萧条多年恢复不了;又每年征调一千多人驻扎戍边,远离乡土,破产以置备行装,又将犯人流放于此,那都是无赖子弟去了那就是祸害,岂能有益军事。所遣又大多逃亡你还得消耗行政力量去抓,再说沿路所经沙漠千里,冬风如割,夏风如焚,行人往来,遇之多死。假使张掖、酒泉有烽燧之警,陛下岂得高昌一人斗粟之帮助?您还是得发陇右诸州调兵食以赴之。河西者,中国之心腹;高昌者,他人之手足;奈何消耗本根以事无用之土乎!况且陛下得突厥、吐谷浑,皆不有其地,为之立君长以抚之,高昌为啥就没这待遇?叛而抓之,服而封之,愿另择高昌子弟可立者为其君,兴灭继绝使其子子孙孙永感大恩,永为唐室藩辅,如此内安外宁,不亦善乎!

魏征和褚遂良都是从成本思路考虑的,以为说到领导的关注点了,但李世民还是不听。

据说后来西突厥来骚扰后李世民后悔了,说我没听两位大贤臣的。(及西突厥入寇,上悔之,曰:魏徵、褚遂良劝我复立高昌,吾不用其言,今方自咎耳)

这其实是李世民的惺惺作态,因为不要听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怎么做,他后面拿事实证明了他的战略构想。

李世民为啥对东突厥和吐谷浑都能给机会,单纯要死磕吐鲁番为大唐直辖郡县呢?

因为这地方虽然炎热降雨少,但有丰富的雪山融水和地下水,是能够在生产养兵上完成自给自足的,而且位处丝绸之路的关键收费站,这地方是必须攥手里的,况且就算局部是赔本的买卖,大国的转移支付是干啥用的?

整条丝绸之路始终稳定在自己手里的总体收益是最高的,历史的车轮滚到现在,关中地区的体量对比中原、河北和江东来讲太小了,关中如果想做华夏的首都,不仅仅需要东面的输血,西面的商路也一定得打开,东面输送粮食,西面贸易带来利润,这样长安才能承担起供养中央官僚机构的巨大成本,并且始终在眼界与创新上成为华夏的顶端从而去打击关东那堆所谓自诩风流的门阀们去自我优越的闭门造车。

渤海小吏

永远不能罐里养王八越养越抽抽,丝绸之路是李世民的重要一环,而这条路如果想长治久安的畅通,西突厥就是个永远绕不过去的土匪路霸。

高昌这个地方注定会是西突厥争夺的区域,将来再出一个麹文泰的话还得派兵再打一遍,那样成本更高。

后面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民族政策的战略思路在武则天的统治后已经走错了。

安禄山在对契丹和奚族的战斗英雄过程中官越做越大,显得东北没了他就没人看门了,实际上李世民时代打高句丽时那俩地方可都跟着出兵了,那也是天可汗的好儿子。

你去做天可汗,然后自身派部分精锐带领草原诸部去打不听话的,分配利益哄他不哭,通过一系列低烈度战争始终保持武备,通过丝绸之路连接世界始终保持自身见识和技术处于时代顶端,从而不怒自威的保持震慑让整个东亚的总成本最低。

高昌改西州后,贞观十五年七月,李世民册立了西突厥的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为扶植对象,建牙于睢合水北,称南庭,其辖境东以伊列河为界,龟兹、都善、且末、吐火罗、焉耆、石国、史国、何国、穆国、康国等皆受其节度。

李世民之所以会对魏征和褚遂良说软话,是本以为西州地区能在一段时间后自给自足的达到平衡,然后拢起西突厥南廷去跟不服的西突厥北廷打,慢慢的达到控制西域的战略目标。

只不过没想到北庭的乙毗咄陆可汗在贞观十五年就直接干死了唐朝刚刚册立的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转过年来乙毗咄陆可汗接连入寇伊州和西州,变化实在太过于突然出乎了李世民的意料导致了他去惺惺作态的表示没听谏臣们的意见。

不过在高昌设立西州,在浮图城设庭州,加上此前设置的伊州,还是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伊、西、庭三州铁三角。

渤海小吏

三州各据要津,牢牢控制了天山南北,与此同时,李世民还在西州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府,不仅遏制了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在西域东部地区扩张的势头,还形成了大唐进一步经营西域的一个稳固的基地,牢牢的楔进了西进的钉子。

贞观十六年九月,唐安西都护郭孝恪连续击败乙毗咄陆可汗,西突厥处密部降唐。

乙毗咄陆可汗随后去西面找平衡,攻破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夺取了大量人口与财富却不分给部下,部将泥熟啜因擅取俘虏和财物被杀,乙毗咄陆可汗因此大失人心。

什么时候啊这是,东面那位爷正盯着你呢!

你现在是最需要统战同志们的时候,什么条件玩集权啊!

西突厥内部随后再次大乱,被杀的泥熟啜的部众随后造反袭击了乙毗咄陆可汗,乙毗咄陆部众离散,他本人退守白水胡城(哈萨克斯坦锡腊姆)。

混乱的西突厥诸部派代表至长安,请大唐另立西突厥可汗。

李世民遣使册立了之前死于西突厥内战的屈利俟毗可汗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乙毗射匮可汗上位后将原被乙毗咄陆可汗扣留的唐朝使者全部礼送回长安随后招引他爹原来的部众,乙毗咄陆可汗看到自己众叛亲离大势已去逃往了吐火罗。

后来又有过不断拉抽屉的过程,贞观二十年,李世民册封的乙毗射匮可汗彻底击败了乙毗咄陆可汗,取得了西突厥内战的决定性胜利。

虽然大唐对西域的真正拿下是李世民死后,但后面大唐在一路向西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版图和影响力是在他设立的三州为起点的,倒数第二节我们会说到。

大唐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那么大,因为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往来让世界了解到了一个富庶,恢弘,包容的大唐,一代代的商贸往来为大唐带来了更开阔的眼界,更丰硕的资源,更威名的影响,这一切,其实来源于李世民的战略布局。

魏征当年劝阻的错了吗?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皇帝来讲,魏征人家说的是完全正确的。

你的战略目的是为了啥?

如果单纯为了领土和虚名,那就纯属撑的。

但为了让北境和西域臣服于自己这个天可汗的麾下,打通中亚到远东的商贸体系让丝绸之路成为华夏交流世界的输血管道从而走向正循环的话,这个决定是无比英明的。

魏征也根本不会想到,陇右不仅没有如他所说的虚耗疲敝,而是在他死后的一代代发展下,天下首富的地区居然不是江南,而是历朝历代都谈不上富裕的陇右。(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来看看李世民最终构想的巨唐疆域吧,看看这些越看越欣喜的贸易通路,华夏以一种极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开始与世界频繁接触从而形成了华夏古代史中气质独特的大唐气象。

渤海小吏

时至今日,西安的旅游名片依旧是以大唐不夜城为核心全面铺开的大唐套餐。

渤海小吏

天可汗依旧在以他的独特影响力让西安成为了中国北方并不多见的旅游标杆城市,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开发成网红了。

渤海小吏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