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战:女王的棋局(全)“南北归一”最硬核之战!

壹:被史官掩盖的北魏版“巫蛊之祸”

拓跋珪当年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后,坐在平城的大殿上,回想着曾经的故国覆灭和自己的代北复国,最关键的核心居然都是自己那功过难以评说的母亲。

对太后干政的巨大阴影导致了拓跋珪立下了“子立母死”的反人类制度,并最终立竿见影的死在了这上面。

他被自己二儿子救母时亲手杀掉。

自古而今,始终琢磨着盈而不亏的,不如适可而止;神兵利器再锋芒也终会生锈会折断,其锐势不可长保;金玉满堂之财难以长远而守;富贵产生娇满之气这是给自己种下祸根,功成要知道身退,圆满了要知道收敛,这是天道。(《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和剧本,不要妄图千秋万代的控制下去。

自古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风雨从何来?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力乎?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尤其不要因为自己的惨痛记忆从而去变态化的制度性修补漏洞。

立儿子继承遗产就要杀了人家妈妈,这是什么道理。

贪、嗔、痴所发之愿,终归事与愿违。

你无所不用其极的终点,会发现冥冥中给了你一个同等力量相反的力,让你知道什么叫天意弄人。

公元451年六月十五,拓跋焘南下伐宋回军后不久,北魏太子拓跋晃死了。

时年24岁。

死亡方式为“忧薨”(时世祖震怒,恭宗遂以忧薨)

一路跟下来的朋友们知道,史书中,死时带“忧”必有妖。

一回到北魏的篇幅,又他娘的成破案了。

渤海小吏

《魏书》和《资治通鉴》都是一个口径:话说太子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保持了他拓跋家太子高质量的基因传统,但跟拓跋焘近侍中常侍宗爱很不对付,宗爱本身性格阴险残暴,仗着拓跋焘的宠爱干了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拓跋晃的小弟给事中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平城跟宗爱经常范冲突,双方关系闹得很僵,宗爱担心自己的脏事被太子党举报,于是先下手为强的向拓跋焘打小报告,拓跋焘大怒后将大量太子党们斩首示众,紧接着太子就“忧”死了。(恭宗之监国也,每事精察。爱天性险暴,行多非法,恭宗每衔之。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东官,微为权势,世祖颇闻之。二人与爱并不睦。为惧道盛等案其事,遂构造其罪。诏斩道盛等于都街。时世祖震怒,恭宗遂以忧薨)

粗看第一眼,基本上的感觉是太子党成了气候,动了拓跋焘的权力,随后脏手套宗爱挑事,拓跋焘找茬打掉了太子党,太子得到了活不了的暗示,随后“被”自杀了。

但是,细推敲不对。

拓跋晃在432年,也就是五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了,是这些年拓跋焘一直在下大力气培养接班人,打掉太子党仅仅是朕不给你不能抢,是让太子识相些,拓跋焘不至于让自己培养多年的太子“忧死”。

太子之所以必须死,是有问题的。

回到案发现场,先看滤镜加满的《魏书.恭宗纪》。

恭宗拓跋晃的总评就三句话:恭宗明德令闻,夙世殂夭,其戾园之悼欤。

由于后面还是拓跋晃的后人坐了江山,所以史官难得的给了点线索,翻译一下: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没有皇帝命,又一个戾太子刘据呀!

“戾园之悼”指的是当年汉武帝刘彻假模假样怀念被自己搞死的儿子刘据。(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故皇太子谥曰戾,置奉邑二百家。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长安白亭东为戾后园,广明成乡为悼园)

总共三句话,史官单单拎出来了五百多年前的刘据。

是不是有点意思了呢?

来回顾下刘据的死亡全过程。

史书上说,是刘据巫蛊之乱被诬陷后不得已起兵造反,随后被干掉,一年后武帝平反他儿子还整的挺伤感。

当年我们详细开过一章专门讲,真的是这样吗?

巫蛊之乱是太子被小人们简单诬陷的呢?还是太子是被父皇有意的政治暗示一步步逼死的呢?

刘彻当年用熊熊烈火烧了华夏大地整整五十年,刘据这位太子是个宽仁之主,跟武帝身边的那群恶吏群体比较不对付,甚至经常平反冤狱。(上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虽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悦)

当年卫子夫告诫过他别瞎管闲事,要多喊口号,多拥护你爹,但刘据没当回事。

刘据没琢磨明白,在一届政府内,决不能允许同时出现两种治国思路!

尤其这两股思路还是完全对立相反的!

你爹猛,你哪怕丧良心也要小猛。

你绝不能流露出一丁点截然不同的思路,更不要提什么付诸于行动!

因为这会让所有人都预估到:未来会和今天大变样!

一把手领导不仅会感到巨大的“身后威胁”,你更会得罪掉此时一把领导权力机器上的所有零件!

武帝执政的最后十年,各地流民四起,天下户口减半,酷吏当道,流贼横行,天怒人怨,越来越多隐性的力量聚集在的太子身边,一股隐形的思潮开始在放大。

不能在这样继续下去了!

另一边,越来越多的酷吏佞臣则趁着武帝这老来的最后疯狂肆意妄为。

两股力量渐渐针锋相对,并最终演变成了两个阵营政治符号的巨大碰撞!

汉武大帝最终再次教科书般的展现给了后世统治者,如何防止下一届领导班子找上一届的老账,并思路正确的保住自己的千古之名。

公元前94年,怀孕14月的皇子刘弗陵出生,武帝说:“听说当年尧是十四个月才出生的,如今这个孩子也是如此。”下令将“钩弋宫”宫门改称“尧母门”。(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尧是谁,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

玩了一辈子政治行为艺术的武帝人生中最后一次的甩出了大招。

这个孩子将来是我的“尧舜”希望!

武帝的“随口”一说,拉开了武帝一朝最血雨腥风的政治风暴大幕!

所有人都明白了武帝的用意。

渤海小吏

我已经钦点了下一任圣主了!但现在太子的位置是你们这群恶臣酷吏一直担心的刘据!

都听懂了吗?

渤海小吏


已经当了28年的太子刘据至此已经被他的父皇下令“隐诛”了。

狗之所以会越来越猖狂的咬人,是因为得到了主人的默许。

三年后的“巫蛊之乱”,本质上其实是在武帝授意下,整个倒太子势力有组织的政治谋杀。(新同学可以看一下当年的全过程,第三十三战:巫蛊之乱(全)生生世世莫生帝王家

拓跋焘这辈子,北定、东征、西伐、南讨,和汉武大帝像不像呢?

史官想说啥?

拓跋晃和刘据一样,是起兵造他爹的反了。

回到同时代他国史书记载,看看竞争对手咋说的。

《宋书.索虏传》记载:拓跋焘南下打到瓜步的时候,拓跋晃在老家大规模的扩军拉人口,被拓跋焘知道后派出了驻平城巡视组对太子党大加搜检进行警告,拓跋晃嘀咕了,随后打算鱼死网破的谋杀他爹。拓跋焘棋高一着诈死,派人召拓跋晃前来迎丧,太子上当被调虎离山逮捕,回到平城后拿大铁笼子看管不久就杀了。(焘至汝南瓜步,晃私遣取诸营,卤获甚众。焘归闻知,大加搜检。晃惧,谋杀焘,焘乃诈死,使其近习召晃迎丧,于道执之,及国,罩以铁笼,寻杀之)

这是不是就真实多了。

这个翻版的“巫蛊之乱”是不是就和“戾园之悼”对上了。

再来看看《南齐书.魏虏传》中的说法,比较简略,但大意相同,拓跋晃打算弄死他爹被反杀了。(晃后谋杀佛狸见杀)

接下来再从《魏书》中的细节详细印证一下《宋书》和《南齐书》中的真实性。

先来看一下关键人物拓跋焘、拓跋晃的行踪。

拓跋焘自450年九月辛卯南下去祸祸中原一直干到了长江边上,随后过了年回军,451年三月回平城汇报了祖宗。

太子拓跋晃则在拓跋焘南下后就被派往北面戍边,屯于漠南防备柔然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安排太子监国,留守平城的是老六吴王拓跋余。(辛卯.舆驾南伐。癸巳,皇大子北伐,屯于漠南,吴王余留守京都)

注意,拓跋焘在南伐的时候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命拓跋晃太子监国,而是也被调离了平城大本营去北伐什么柔然。

更重要的是,一年多前的太平真君十年(449),拓跋焘就再一次决定性的打秃了柔然,打的都吐沫子了。十年正月,车驾北伐,高昌王那出东道,略阳王羯兒出西道,车驾与景穆自中道出涿邪山。吐贺真别部帅尔绵他拔等率千余家来降。是时,军行数千里,吐贺真新立,恐惧远遁。九月,车贺北伐,高昌王那出东道,略阳王羯兒出中道,与诸军期会于地弗池。吐贺真悉国精锐,军资甚盛,围那数十重,那掘长闱坚守,相持数日。吐贺真数挑战,辄不利,以那众少而固,疑大军将至,解围夜遁。那引军追之,九日九夜,吐贺真益惧,弃辎重,逾穹隆岭远遁。那收其辎重,引军还,与车驾会于广泽。略阳王羯兒尽收其人户畜产百余万。自是吐贺真遂单弱,远窜,边疆息警矣······世祖征伐之后,意存休息,蠕蠕亦怖威北窜,不敢复南

柔然都打秃了,让你北屯漠南离开政治中心平城是啥意思呢?

这充分说明此时拓跋焘和拓跋晃已经没啥信任可言了。

老子南下,你也给我离平城远点!

451年拓跋焘北还的时候,二月渡过黄河后,拓跋晃前来朝见了他爹。(二月戊寅,车驾济河。癸未,次于鲁口。皇太子朝于行宫)

时间点和《宋书》的说法也对上了,拓跋晃这就是这个时候被拓跋焘诈死抓住的。

所以综上所述,北魏“戾太子”拓跋晃大概率并非是简单的被和谐后“忧死”的,而是准备跟他爹动刀了,随后被他爹诈死后擒贼先擒王的给粉碎了。

渤海小吏

拓跋晃在432年就被立为皇太子了,随后五岁的拓跋晃居然在拓跋焘东北抢劫时录了尚书事。(世祖东征和龙,诏恭宗录尚书事)

拓跋焘担心东征北燕的时候自己出意外,所以提前给了五岁的孩子“录尚书事”的极高政治合法性。

跟他爹当年的思路一样,别再跟我提什么兄终弟及,这五岁的孩子将来就是这个帝国的皇帝!

439年,12岁的拓跋晃在拓跋焘去西北抢劫时被安排了太子监国。(西征凉州,诏恭宗监国)

拓跋焘又担心自己死外面,着急忙慌的安排他儿子监国了。

443年,拓跋焘打柔然,这次带着自己16岁的儿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发现孩子真有当年自己的风范,战场上的预判和时机把握比自己都强,随后开始安排接班。

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晃,北魏神奇的优质长子彩票已经开出来第三张了!

444年,拓跋晃17岁的时候,拓跋焘赶紧让他经过考验的儿子把政事揽过去了。(五年春正月壬寅,皇太子始总百揆。侍中、中书监、宜都王穆寿,司徒、东郡公崔浩,侍中、广平公张黎,侍中、建兴公古弼,辅太子以决庶政。诸上书者皆称臣,上疏仪与表同)

自444年开始,拓跋晃身边凝聚了东宫集团。

这个思路,其实是拓跋焘在向他爹致敬,提前安排自己儿子继位的政治合法性,继续夯实皇位在他这一支传承的“万世不易”。

他自己就是在15岁的时候被他爹安排监国了。

但是,有一个关键变量和上一次不同。

老领导的寿命。

当年拓跋焘正式监国掌握政权后,他爹虽然握着军权,但一年多后就恰到好处的死了。

这种皆大欢喜的死亡时间很体面。

北魏历史上的第一次太子监国顺利地完成了使命,拓跋家居然没有流血和伦理惨案就过渡了皇权,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太子监国”本来是中原王朝的给予太子的一种面子工程,但被崔浩改造成了为了对抗拓跋部祖祖辈辈兄终弟及制的继承规则,变态强化的给了太子极高的政治权力,并最终在拓跋嗣与拓跋焘的权力交接中立下了大功。

但是,拓跋嗣当时是有身体不好的隐患的,拓跋焘却并非如此。

权力只要给了,很多时候就由不得他本人了,我都总揽政权了,但您这身体老是那么健康,这就实在太讨厌了。

为何拓跋焘在444年早早就放权任由太子“总百揆”其实很值得玩味。

理由不外乎天有不测风云,拓跋焘虽然身子骨没问题,但这连年的满世界开打,保不齐啥时候死外面,所以早交早踏实,毕竟军权还是在我手上。

但总体来讲,政权交的还是太早了。

其实时代来到这个时候,“父死子继”的制度已经在代人集团开始深入人心,从后面拓跋焘死后的遗产继承也能看出来,各方势力根本没考虑过其他血脉,拓跋焘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大概率也不是感觉不到这个政治环境。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拓跋焘在37岁的年富力强之时就安排太子监国了呢?

看一下太子监国后的既得利益者有谁。

太子党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不过后来被诛杀的太子党中,并没有什么有名有姓的大族,这股后来拓跋晃凝聚的势力在之前是很难对拓跋焘进行政策干预影响的。

所以左右拓跋焘决策的不会是太子这边的人。

自444年太子监国后,还有谁是重大利益方呢?

是最后几年疯狂扩权的崔浩。

来看一下拓跋晃444年总揽政权的时候,辅政班子分别有谁:侍中、中书监、宜都王穆寿,司徒、东郡公崔浩,侍中、广平公张黎,侍中、建兴公古弼。(五年春正月壬寅,皇太子始总百揆。侍中、中书监、宜都王穆寿,司徒、东郡公崔浩,侍中、广平公张黎,侍中、建兴公古弼,辅太子以决庶政。诸上书者皆称臣,上疏仪与表同)

崔浩这个第一任“太子监国”的设计师又挤进了第二届班子。

22年前,拓跋焘的当年监国辅政班子六人中,只有崔浩再次出现了。

促使拓跋焘早早放权太子的,大概率是拓跋焘的“张良+道友”的崔浩起的作用,“太子监国”总设计师的崔浩也从中又一次的给自己找到了未来。

不过崔浩并没有选择再细水长流,64岁的崔浩应该是对自己的道家心法产生怀疑了,不认为自己能向天再借五百年了,开始了自己的加速度。

444年拓跋晃监国后,东宫集团开始凝聚发展,崔浩作为汉人头咖仗着拓跋焘的宠爱和辅政的便利条件开始疯狂扩张。

拓跋焘末年,北魏高层有两股势力向他夹攻。

一个是崔浩派,一个是太子党。

崔浩在布局恢复汉人的门阀时代,最过火的一次是一口气外放数十人的关系户做太守,因为这事跟太子打了起来,并最终摁住了太子强行输出。

《宋书.柳光世传》也记载,崔浩晚年是有造反想法的,450年拓跋焘第一次南下的时候是准备政变的,柳光世作为崔浩的妹夫是重要的棋子,作为河北太守是要与河北义士们搞联动的,只不过后面崔浩被打掉,相关河东大姓被大量屠灭诛杀。(元景从祖弟光世,先留乡里,索虏以为折冲将军、河北太守,封西陵男。光世姊夫伪司徒崔浩,虏之相也。元嘉二十七年,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颍,浩密有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浩谋泄被诛,河东大姓坐连谋夷灭者甚众,光世南奔得免)

拓跋焘在晚年政治放松后没想到崔浩做的会那么过分,权力会膨胀的那么快,已经尾大不掉,拓跋焘借助国史之狱干掉了崔浩将其势力连根拔起,随后刘义隆敏锐的把握住了战机,打响了北伐之战。

最开始拓跋焘很慌,将战略底限划到了阴山,但随后王玄谟让拓跋焘大喜过望开始南下,但此次也没再让太子拓跋晃监国,而是让最无害的老六吴王拓跋余守平城,命拓跋晃屯兵漠南。

太子党的膨胀对于自己也成为了巨大威胁。

关于太子党的势力,和崔浩共同修史的高允曾经对拓跋晃提出了两点保命良方。

1、别派亲近去牟利了,天下将来都是你的,你再这么“私立府藏,以营小利”,将来是有“颠覆倾乱之祸”的。(恭宗季年,颇亲近左右,营立田园,以取其利。允谏曰:天地无私,故能覆载;王者无私,故能包养···汉之灵帝,不修人君之重,好与宫人列肆贩卖,私立府藏,以营小利,卒有颠覆倾乱之祸。前鉴若此,甚可畏惧)

2、你身边的都是小人,并不是将来能主政的股肱,你班子现在搭建的有问题!(武王爱周、邵、齐、毕,所以王天下。殷纣爱飞廉、恶来,所以丧其国。历观古今存亡之际,莫不由之。今东宫诚曰乏人,俊乂不少。顷来侍御左右者,恐非在朝之选)

最终高允给出了殷切希望,您赶紧把小人们都踢走,去亲近忠良,把田园都分了,对您的那堆不利声音就会消失了。(故愿殿下少察愚言,斥出佞邪,亲近忠良,所在田园,分给贫下,畜产贩卖,以时收散。如此则休声日至,谤议可除)

高允最后的这句“休声日至,谤议可除”信息量很大。

这说明此时关于拓跋晃的坏话和不好的舆论已经很不利于他了。

高允看上去说的是两件事,一个占地牟利,一个结交小人。

实际上是一件事,就是结交小人,太子的个人风评在史书中很不错,他弄的这利益不过是为了收买手下人的活动资金。

太子心腹被宗爱杀的这俩代表,一个任平城史书无载,一个仇尼道盛是慕容部人。(仇尼 , 复姓 , 出徒河)

如果是代人集团,史书中都会在人名前面加入“代人”这个符号的。

可见代人集团被拓跋焘牢牢控制在手中,拓跋晃虽然把握着政权,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军权。

亲眼看崔浩怎么死的高允在提醒他,你身边的这帮人,并不是“代人集团”自己人!

你不要再搞小团体了!

你要紧密向你爹靠拢,向你家核心的代人集团靠拢!你爹已经对你不满了!

《宗爱传》中也证实了这件事,仇尼道盛和任平城等太子心腹权力很大,拓跋焘一向是知道的。(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东官,微为权势,世祖颇闻之

拓跋焘南下的过程中始终对拓跋晃那的情报很上心,拓跋晃在老爹南下自己被取消监国权后也相当敏锐的决定先下手为强。

双方出现了南面刘家互扔核弹的保留曲目。

拓跋焘此次南下虽然战果辉煌,但自己也元气大伤,代人集团也不满了。(魏之士马死伤亦过半,国人皆尤之)

拓跋焘也感到了统治根基不稳,又听说了太子那在紧锣密鼓的扩充实力,于是综合考虑后,决定跟儿子玩阴的。

诈死后控制住了拓跋晃,回平城后全方位的又铲除了太子党。

拓跋焘的狗(宗爱等)和拓跋晃的狗(仇尼道盛等)互咬只是具体表象,本质上是“太子监国”后,皇帝与太子之间的最高权力争夺。

渤海小吏

451年十二月二十七,拓跋焘封拓跋晃长子、12岁的拓跋浚为高阳王,后因拓跋浚是嫡长孙不应为藩王被取消,徙秦王翰为东平王,燕王谭为临淮王,楚王建为广阳王,吴王余为南安王。(十有二月丁丑,车驾还宫。封皇孙浚为高阳王。寻以皇孙世嫡,不宜在蕃,乃止。封秦王翰为东平王,燕王谭为临淮王,楚王建为广阳王,吴王余为南安王)

由此能看出来,拓跋焘对于未来的规划是嫡长孙继位。

他爹拓跋嗣给他生了六个兄弟,三个比他爹死的都早,剩下的三个拓跋弥死于424年,拓跋健死于441年,拓跋范死于447年;至此,拓跋焘是独苗了。

皇位经过了上一代和拓跋焘本人三十年的巩固,落到旁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所以拓跋焘这时的打算,是嫡长孙继承制,孙子还小,自己还硬朗,不用那么早再面对权力斗争了。

既然皇位将来还是要传给孙子,那太子被弄死的黑锅,我这当爷爷的就不能背。

咬人的是狗,我儿子被狗咬死了,我好伤心,我也要建一座思子宫···

但是,在拓跋焘给自己导演的“巫蛊之祸”善后时,这个人精没有人家汉武大帝的命。

人家武帝在给巫蛊之乱善后的时候,身边有个忠心护主能在上厕所时预知杀手将至的金日磾。

能熊熊烈火燃烧整整五十年没翻车,能在透支华夏后还能挽回身后之名的,身后还有个能擦屁股帮他平稳着陆的霍光,这几千年历史上只有一个大福大报各项数值尤其是幸运值全面拉满的汉武大帝。

渤海小吏

你拓跋焘算是抄武帝作业抄的特别好的,但很遗憾,你这命还是没人家硬。

天黑请闭眼,功狗变杀手。

随着拓跋焘即将走下历史舞台,女王的时代,就要来了。

贰:辽北狠人在平城的伟大逆袭

452年二月初五,干掉太子七个月后,一代雄主拓跋焘暴毙。

史书中说的是拓跋焘怀念自己可爱的好儿子,随后挑拨离间的宗爱担心自己被清算,所以干掉了拓跋焘。(世祖追悼恭宗,爱惧诛,遂谋逆。二年春,世祖暴崩,爱所为也)

历史有时已经不是简单的相似了,是换个人名就重来。

武帝当初给刘据平反后也杀了大量脏手套,结果人家莽何罗兄弟决定跟你这不讲究的领导鱼死网破了。(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

一个是“世祖追悼恭宗,爱惧诛,遂谋逆”,一个是“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这俩一比,唯一的区别,就是“爱”成功了,“何罗兄弟”失败了。

451年十二月二十七,拓跋焘封已故太子之子,12岁的拓跋浚为高阳王,后因拓跋浚是嫡长孙不应为藩王被取消。(十有二月丁丑,车驾还宫。封皇孙浚为高阳王。寻以皇孙世嫡,不宜在蕃,乃止)

这对于有些人来讲,是相当可怕的政治信号。

这说明老皇帝要把皇位传给孙子。

既如此,下一个步骤这老东西这就得把弄死儿子的罪名推出去。

卸磨杀驴找狗背锅这事拓跋焘也是用了太多次了,这回被人家提前猜出来了。

最近的一次,是甩锅崔浩。

当年李顺明明是他大怒后下令杀的,但崔浩死后拓跋焘却对李顺的兄弟李孝伯说:你哥哥当年虽然误国,但我们是有真感情的,就是崔浩这王八蛋窜动拱火,杀你哥的是崔浩啊!(顺死后数年,其从父弟孝伯为世祖知重,居中用事。及浩之诛,世祖怒甚,谓孝伯曰:卿从兄往虽误国,朕意亦未便至此。由浩谮毁,朕忿遂盛。杀卿从兄者,浩也)

宗爱进入了拓跋焘的射程。

都是这货挑拨我们父子感情!

现在我幡然悔悟,要给我儿子报仇,随后跟榜样汉武帝学建个思子宫,让天下也感动一下。

当年刘据被弄死一周年后,汉武帝作秀般的将一个为太子上书抱冤的芝麻官田千秋提拔为九卿级别的大鸿胪,随后对巫蛊案反倒清算,首恶江充已死,刘彻恢复了自文帝起已废除近百年的夷族之刑,夷江充三族,又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讨灭太子功劳最大的莽通被杀,与太子作战封侯的商丘成、张富昌和李寿分别自杀,大佬级的黑手李广利与刘屈氂被灭族。

群众里面有坏人啊!我儿子冤啊!

渤海小吏

照着这个一周年大清算的作业抄,宗爱还有半年的活头。

不过,玩了一辈子鹰的拓跋焘这次玩砸了,也许是拓跋焘翻参考书时忘了拿走书签了,人家宗爱在他释放皇嫡孙不封藩王的政治信号仅仅一个多月后就先动刀了。

伺候你几十年了,太知道你是个什么德性了!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小集团下手了。

因为拓跋焘死后,史书记载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达成协议,先秘不发丧。(二年春,世祖暴崩,爱所为也。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秘不发丧)

宗爱只是因为是拓跋焘的近侍方便动手,灭太子的狗也不仅仅是一个宗爱,对于拓跋焘来讲,自己最脏的那几只手套都得扔掉,武帝清算时那是干掉了多少人···

结果弑君小分队内部意见不统一,兰延与和疋打算立此时的皇三子秦王拓跋翰,甚至征拓跋翰置于秘室准备操作,太原公薛提则要立皇嫡孙拓跋浚。(疋以皇孙浚冲幼,欲立长君,徵秦王翰,置之秘室;提以浚嫡皇孙,不可废)

双方面争执不下。(延等犹豫未决)

宗爱当时并没有表态,知道这帮人的打算后开始了自己的密谋,他打算立和自己关系好的皇六子拓跋余,随后也秘密迎拓跋余进宫,然后矫皇后令征兰延等入殿。(爱知其谋。始爱负罪于东宫,而与吴王余素协,乃密迎余自中宫便门入,矫皇后令征延等)

兰延等因为从来没拿宗爱当回事,所以没怀疑,都跟着去了。(延等以爱素贱,弗之疑,皆随之入)

真的吗?

政治人物在这个废立关头可能如此吗?尤其他们手中是有禁军的,可能会在这个关头单枪匹马的跟着走吗?

只有一种可能,宗爱是这个小团体都相信的自己人。

所谓的宗爱弑君,是个团队作品。

宗爱随后埋伏刀斧手团灭了弑君团队,又杀了秦王拓跋翰,立了拓跋余。(爱先使阉竖三十人持仗于宫内,及延等入,以次收缚,斩于殿堂。执秦王翰,杀之于永巷而立余)

拓跋余随后以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

巅峰太监横空出世了。

宗爱掌权后开始行皇帝之权,代人集团不服,群情激奋,半年多后拓跋余作为傀儡决定找宗爱夺权。(爱既立余,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内外惮之。群情咸以为爱必有赵高、阎乐之祸,余疑之,遂谋夺其权)

一看苗头不对,这回又是人家宗爱抓了先手。

十月初一,拓跋余夜里去东庙祭祀,宗爱命小黄门贾周等杀了拓跋余。

先手大师的宗爱没有想到,他这回成了被人家算计的一环。

他的心腹内部出叛徒了。

宗爱暗杀拓跋余这事只有羽林中郎将刘尼知道,刘尼当场就劝宗爱立已故太子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浚了。(宗爱既杀南安王余于东庙,秘之,唯尼知状。尼劝爱立文成)

随后宗爱的反映很有意思。

宗爱大惊道:你是不是傻!皇孙要是立了,你忘了他爹是咋死的了!(爱自以负罪于景穆,闻而惊曰:君大痴人!皇孙若立,岂忘正平时事乎!)

宗爱表达的意思有两个:

1、他们是弄死太子的脏手套,这个平城人都知道,将来人家皇孙不会放过的。

2、这个脏手套不光我宗爱,还有你刘尼,所以“闻而惊曰”你是不是冒傻气!

当年搞死太子的集团有你们禁军的事,咱们都是拓跋焘的狗腿子,都属于骨灰级反动派,你咋想起来立皇孙啦!

宗爱惊诧的同时没品出刘尼这个话的味道。

能在拓跋焘身边混到羽林中郎将级别的禁军武官,会傻不愣登的突然抛出这句话吗?

看一下刘尼档案,此人为代人集团勋旧,从姓来看大概率是匈奴后裔,曾祖刘敦有功于拓跋珪时代是方面大人,父亲是官军将军,自己因勇武被拓跋焘看重。(刘尼,代人也。曾祖敦,有功于道武,为方面大人。父娄,为冠军将军。尼勇果善射,太武见而善之,拜羽林中郎,赐爵昌国子)

这个人的根子很深,他这么说,必然有他背后的利益链条。

也许之前他刘尼和你宗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但现在人家又修出另一条赛道了。

渤海小吏

刘尼在试探性的问你是否要临时参股。

宗爱当时没品出来。

刘尼随后又问了一句话:不立皇孙立谁?(尼曰:若尔,立谁?)

宗爱说:回宫后从诸王里面挑一个听话的呗。(爱曰:待还宫,擢诸王子贤者而立之)

刘尼知道了宗爱的企图,随后开始了B计划。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潜在的关键疑点要被拎出来着重分析。

皇孙拓跋浚和皇子拓跋翰在拓跋焘死后同为候选人,但在宗爱立了拓跋余后,拓跋翰被当场就杀了,有深仇大恨的皇孙拓跋浚却并没有被干掉。

难道宗爱不知道要斩草除根吗?从他现在对刘尼的回话来看,他不是不知道这层厉害关系。

但拓跋浚却活的好好的。

这说明,皇嫡孙背后有一股势力在保护他,宗爱暂时没法撕破脸。

谁在保护他?

史书上表示,最直接的保护人是他的乳母常氏。(高宗乳母常氏,本辽西人。太延中,以事入宫,世祖选乳高宗。慈和履顺,有劬劳保护之功

十七年前,435年七月,北燕覆灭前夕,北魏去和龙(辽宁朝阳市)拆迁了六千口男女。(秋七月,田于棝杨。己卯,丕等至于和龙,徙男女六千口而还)

这次迁往平城的六千人中,有这位姓常氏。


由于“子立母死”的本质是为了避免后族权势扩大,所以皇子乳母的人选都没有选择代人集团,拓跋焘当年的“保母”窦氏,就是因为夫家犯事被全部干掉的罪人,这个窦氏因为具备不错的个人素养从罪人堆儿里挑出来戴罪立功的。(世祖保姆窦氏,初以夫家坐事诛,与二女俱入宫。操行纯备,进退以礼。太宗命为世祖保姆)

这个从东北来的少妇在一系列阴错阳差后成了拓跋浚的乳母。

由于“子立母死”的规矩,这个皇长孙必须从小就断绝和亲娘的感情,否则将来下手时难舍难分,所以这个常乳母,成了拓跋浚实质意义上的娘。

一个罪人的乳母,哪来这么大的能量?

这要从拓跋浚本传中寻找答案。

拓跋浚从小就聪明,深受拓跋焘喜爱,早早就养在左右,号“世嫡皇孙”。(帝少聪达,世祖爱之,常置左右,号世嫡皇孙)

五岁的时候就跟着拓跋焘北巡了,从小就被爷爷视为有帝王气象。(年五岁,世祖北巡,帝从在后,逢虏帅桎一奴欲加其罚。帝谓之曰:奴今遭我,汝宜释之。帅奉命解缚。世祖闻之,曰:此兒虽小,欲以天子自处。意奇之)

等大一些后,更是跟着开始掺和朝政。(既长,风格异常,每有大政,常参决可否)

这孩子的能力不见得真的如史书中贴金的那么厉害,但这一堆客观说明了一件事:这个皇嫡孙是始终跟在拓跋焘身边的。

拓跋焘死的时候,拓跋浚虚岁12。

既然这孩子常年跟在拓跋焘身边,身边就肯定少不了常氏这个“娘”。

常氏在这些年中通过这个“娘”的身份,结交了很多拓跋焘身边的能量。

不要诧异常氏为啥会有这种政治影响,因为从拓跋焘的乳母窦氏开始,整个政治高层就已经看到了皇帝“保母”这个“子立母死”制度下新兴起的政治能量意味着啥了。

1、拓跋焘跟他这保母关系很好,几乎跟亲娘一样,继位后就封了保太后,后面更是尊为皇太后,还封其弟为辽东王。(世祖保母窦氏,初以夫家坐事诛,与二女俱入宫。操行纯备,进退以礼。太宗命为世祖保母。性仁慈,勤抚导。世祖感其恩训,奉养不异所生。及即位,尊为保太后,后尊为皇太后,封其弟漏头为辽东王)

2、窦太后有很强的政治能量,拓跋焘平凉州时柔然入侵,是太后命诸将去平事的。(太后训厘内外,甚有声称。性恬素寡欲,喜怒不形于色,好扬人之善,隐人之过。世祖征凉州,蠕蠕吴提入寇,太后命诸将击走之)

关于此次柔然入侵,看一下详细原貌:拓跋焘西征后命穆寿辅佐太子总录机要,结果穆寿根据算命的结果没有设防,然后人家柔然偷袭了,平城大惊。穆寿傻眼了,打算带着太子出逃,随后是这位窦太后力挽狂澜率领同志们打跑柔然的。(舆驾征凉州,命寿辅恭宗,总录要机,内外听焉······寿信卜筮之言,谓贼不来,竟不设备。而吴提果至,侵及善无,京师大骇。寿不知所为,欲筑西郭门,请恭宗避保南山。惠太后不听,乃止。遣司空长孙道生等击走之

渤海小吏

穆寿是拓跋晃的辅政四大臣,代人集团勋旧,总政事,能硬扛巅峰崔浩的存在。(恭宗监国,寿与崔浩等辅政,人皆敬浩,寿独凌之)

虽然如此,最后是窦太后行使皇权的。

由此可以看出窦太后的权势。

3、拓跋焘很拿她这保母当回事,窦太后死后诏天下默哀三日,葬在了老太太本人选定的墓地建碑颂德。(真君元年崩,时年六十三。诏天下大临三日,太保卢鲁元监护丧事,谥曰惠,葬崞山,从后意也。初,后尝登崞山,顾谓左右曰:吾母养帝躬,敬神而爱人,若死而不灭,必不为贱鬼。然于先朝本无位次,不可违礼以从园陵。此山之上,可以终托。故葬焉。别立后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

常氏这个未来的“保太后”始终带着皇嫡孙在拓跋焘身边,自然能结交各路政治能量。

尤其禁军中的势力里,更是明白这位小主子背后保母的意义。

渤海小吏

这个常氏,就是下一个窦太后。

所以也许拓跋焘的近臣和太子拓跋晃可能不对付,但对这个自幼就在身边的没有利益冲突只有无限未来的隔代接班人,拓跋焘身边的力量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尤其孩子懂什么!就算我跟他爹关系不行又能咋地!小皇孙从小就被拓跋焘控制在身边,我跟这保母关系好就全有了!

渤海小吏

刘尼在拓跋余被宗爱杀掉后迅速密报了殿中尚书源贺,这位源贺与刘尼同掌宿卫兵都是禁军武官,随后源贺又找来了南部尚书陆丽,仨人最终敲定迎立皇孙。(尼惧其有变,密以状告殿中尚书源贺。时与尼俱典兵宿卫,仍共南部尚书陆丽谋,密奉皇孙)

又牵出来了两个人,殿中尚书源贺和南部尚书陆丽。

来看看这两个人的档案记载。

《魏书.源贺传》中描写的比较一致,拓跋余被宗爱杀了,源贺利用手中的禁兵隔绝了禁宫,随后与陆丽定策扶植皇孙拓跋浚,随后命陆丽与刘尼去苑中接皇孙继位,源贺继续控制宫禁为内应。(南安王余为宗爱所杀也,贺部勒禁兵,静遏外内,与南部尚书陆丽决议定策,翼戴高宗。令丽与刘尼驰诣苑中,奉迎高宗,贺守禁中为之内应)

《魏书.陆丽传》中信号则多了很多,拓跋余被杀后,陆丽挑起了旗帜,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源贺、羽林中郎刘尼奉迎皇孙于苑中立为皇帝,陆丽是是核心枢纽,是首功。(太武崩,南安王余立。既而为中常侍宗爱等所杀。百寮忧惶,莫知所立。丽首建大议,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源贺、羽林中郎刘尼奉迎文成于苑中而立之。社稷获安,丽之谋也

新出现的这个长孙渴侯没有传,而且不久就被干掉了,所以属于边缘人物。

北魏的侍中和尚书这些咱汉人官僚集团中的文官到了北魏的中期,都是禁军的长官。

比如源贺和长孙渴侯,此时作为殿中尚书就是手握禁军的。(贺部勒禁兵,静遏外内

《南齐书.魏虏传》也进行了背书:殿中尚书知殿内兵马仓库。

殿中尚书设有两位,比如此时的源贺和长孙渴侯;之前拓跋焘时代的殿中尚书是扶风公拓跋处真和乙拔。(诏殿中尚书扶风公元处真、尚书平阳公慕容嵩二万骑讨薛永宗;诏殿中尚书乙拔率五将三万骑···)

殿中尚书这岗位有点类似于魏晋南朝和北朝后期的左、右卫将军。

源贺跟长孙渴侯,此时这哥俩控制的范围类似于大司马门的位置,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达到“静遏外内”的效果。

渤海小吏

立帝的铁三角基本确定就是三个人:

1、宗爱的心腹,双面谍羽林中郎将刘尼;

2、刘尼汇报的上线,殿中尚书源贺;

3、源贺找来合计方案的南部尚书陆丽。

这仨人中,核心人物是陆丽。

陆丽的核心之处有两点:

1、首建大义,人家是禁军各方势力的意见领袖。(丽首建大议,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源贺、羽林中郎刘尼奉迎文成于苑中而立之。社稷获安,丽之谋也)

2、能敲开保母常氏的门,是他亲自接的皇嫡孙拓跋浚,俩人单马入的禁宫。(于是,贺与尚书长孙渴侯严兵守卫,尼与丽迎文成于苑中。丽抱文成于马上,入于京城;令丽与刘尼驰诣苑中奉迎,贺营中为内应。俄而丽抱文成,单骑而至

源贺没有自己去接皇孙;刘尼更是先得找上线源贺汇报这事。

是陆丽把小皇帝抱在马上,而不是一块跟着去的刘尼。

无论是“首建大议”,还是亲自接出了拓跋浚,都说明这个人是常氏最信任的盟友。

只有他才能接出皇孙。

也只有他挑头干这事,其他禁军大佬才相信这政治旗帜真能搞得到,也才会跟你干这玩命的活。

至此,基本可以确定保母常氏背后最重要的那个靠山是谁了。

就是陆丽。

准确的说,是陆家。

陆丽家族是代人集团勋贵大族,祖上是拓跋部的加盟部落。(陆俟,代人也。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

陆丽的爷爷那辈是拓跋珪入中原的悍将。(父突,太祖时率部民随从征伐,数有战功,拜厉威将军、离石镇将。天兴中,为上党太守、关内侯)

其父陆俟在拓跋嗣时代就已经是禁军大佬了,还兼着人事工作。(俟少聪慧,有策略。太宗践阼,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转龙骧将军、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

陆俟的背景深厚到了这官可以按着自己脾气当。(当官而行,无所屈桡)

陆俟到了拓跋焘时代更是立有大军功,后为冀州刺史,考评政绩时为天下第一。(时考州郡治功,唯俟与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

随后又历任都督洛豫二州诸军事、虎牢镇大将;使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安定镇大将;平东将军、怀荒镇大将;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平西将军、长安镇大将;后入朝为内都大官。

虎牢镇、安定镇、怀荒镇、长安镇,这地儿都多硬啊!

拓跋焘死的时候,陆俟时任外都大官,散骑常侍。

外都大官并与中都大官、内都大官合称为三都大官,掌刑狱、诉讼,任此职者多为宗室诸王、外戚及胡汉重臣,权势很大,吊祭时位在三公、尚书令之上。

老爷子陆俟虽然没露面,但在小皇孙上位后迅速被封了王。

陆家和常氏的深度联盟,使得宗爱当初没能在干掉拓跋翰后对皇嫡孙拓跋浚斩草除根。

陆丽单骑抱了拓跋浚回宫后,源贺才开门。(俄而丽抱高宗单骑而至,贺乃开门)

另一面,刘尼护送陆丽回宫后迅速回了拓跋余被杀的东庙,大呼道:宗爱杀了皇帝大逆不道,皇孙已经登位,有诏书咱们宿卫军都无罪还宫!禁军高呼万岁。(尼驰还东庙,大呼曰:“宗爱杀南安王,大逆不道。皇孙已登大位。有诏,宿卫之士,皆可还宫。”众咸唱万岁)

注意刘尼的这句“有诏,宿卫之士,皆可还宫”

你宿卫之士,回宫不是正常的嘛?

这说明了,宗爱杀皇帝拓跋余这事,刘尼手下的宿卫兵是重度参与者。

刘尼作为长官带领大家找到了新方向,并免了责。

甚至说,宗爱杀拓跋余这事,本就是陆丽和常氏背后操盘的黄雀行动。

拓跋余是蝉,宗爱则做了那只螳螂。

这个时候源贺与长孙渴侯已经抓了突然被关在城外的宗爱一党,带兵直接进入了大殿拥戴拓跋浚于宫门外,登永安殿即位。(贺及渴侯登执宗爱、贾周等,勒兵而入,奉文成于宫门外,入登永安殿)

接下来拓跋浚登位后的表演,让所有人明白了常氏的铁势力范围。

十月戊申,拓跋浚即皇帝位,随后第一个封赏的是禁军中的拓跋寿乐和长孙渴侯,这俩级别最高,最先安抚提拔,随后紧接着十一月双双落马被全部赐死。(兴安元年冬十月,以骠骑大将军元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尚书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仪同三司。十有一月丙子,二人争权,并赐死)

十一月癸未,拓跋焘仅存的两个儿子同时离奇死亡。(癸未,广阳王建薨,临淮王谭薨)

十一月甲申,拓跋浚生母神秘死亡。(甲申,皇妣薨)

拓跋浚生母本来以为随着爷们拓跋晃的死亡自己能够活下来,但很遗憾,人家保母大人帮着你儿子上位了,作为同一个生态位的潜在“竞争者”,你必须死。

常氏把拓跋浚的亲娘给“子立母死”了。

从这一刻开始,拓跋珪当年伟大构想的后宫不得干政彻底变质了。

你的初衷在仅仅不到半个世纪后就被打脸了,讽刺不讽刺?

渤海小吏

太尉张黎和司徒古弼这俩高级别被罢黜为外都大官,当年拓跋晃444年辅政时就有这俩,后来又是拓跋余或者说是宗爱的盟友,不久被杀。(魏南安王余之立也,以古弼为司徒,张黎为太尉。及高宗立,弼、黎议不合旨,黜为外都大官;坐有怨言,且家人告其为巫蛊,皆被诛)

接下来又一大堆迅速上位并迅速被杀的超级大风暴,我直接上原文,最终的胜利者我红体标下来,没标的都迅速落马了。

平南将军、宋子侯周忸进爵乐陵王,南部尚书、章安子陆丽为平原王,文武各加位一等。

壬寅,追尊景穆太子为景穆皇帝,皇妣为恭皇后;尊保母常氏为保太后。

十有二月乙卯,初复佛法。丁巳,以乐陵王周忸为太尉,平原王陆丽为司徒,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

戊寅,建业公陆俟进爵东平王,广平公杜遗进爵为王。

甲子,太尉、乐陵王周忸有罪,赐死。濮阳公闾若文进爵为王。

453二年春正月辛巳,司空杜元宝进爵京兆王。广平王杜遗薨。尚书仆射、东安公刘尼进爵为王。封建宁王崇子丽为济南王。

丙戌,尚书、西平公源贺进爵为王。

二月己未,司空、京兆王杜元宝谋反,伏诛;建宁王崇、崇子济南王丽为元宝所引,各赐死。

三月壬午,魏主尊保太后为皇太后,追赠祖考,官爵兄弟,皆如外戚。

闰六月乙亥,魏太皇太后赫连氏殂。

七月乙丑,魏濮陽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仁皆坐谋叛,仁赐死于长安,若文伏诛。

最终的胜利者:皇太后常氏、平原王陆丽、东安王刘尼、西平王源贺。

杜元宝集团、周忸、闾若文都在极短的时间里封王随后被干掉。

杜元宝集团是拓跋焘的亲姥家,亲妈杜家的势力,拓跋焘长大后赐了舅舅杜超大富贵。

拓跋焘这其实还是集权的老思路,皇帝信不过宗室想大权独揽就只能从外戚上下手。

后来杜元宝之父杜遗继承了杜超的政治衣钵。(超既薨,复授超从弟遗侍中、安南将军、开府、相州刺史。入为内都大官,进爵广平王。遗性忠厚,频历州郡,所在著称)

结果杜遗在此次政变后被进爵广平王,随后不到一个月就迅速死了。

无论是时机还是结果,都很蹊跷。

杜元宝在这次提拔之前是镇西将军,其弟杜胤宝是司隶校尉,他爹刚死就被进爵为京兆王,杜元宝打算上表谢恩的,但拓跋浚以不知其父死为由召其入宫,当时就有人劝他不要去了,杜元宝认为自己没事,随后还是去了,进宫就被干掉了,随后剿灭了整个集团。(长子元宝,位司空。元宝弟胤宝,司隶校尉。元宝又进爵京兆王。及归而父遗丧,明当入谢,元宝欲以表闻。高宗未知遗薨,怪其迟,召之。元宝将入,时人止之曰:宜以家忧自辞,元宝欲见其宠,不从,遂冒哀而入。未几,以谋反伏诛,亲从皆斩,唯元宝子世衡逃免)

从杜元宝这个镇西将军以及“欲见其宠”还有他弟弟是司隶校尉,很可能是也在拓跋浚上位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才会和陆丽一样父子封王。

但由于你是外戚起家,你和常氏是一个生态位的,所以被连根拔起了。

你哪哪都好,就是成分不对。

周忸和闾若文都史书无传,闾若文大概率是代人集团中的闾氏,也就是拓跋浚的亲娘家,也就是刚刚被子立母死的那位。

虽然拓跋浚的亲娘家在四年后,拓跋浚翅膀硬了之后被补偿性的恩宠了,但此时此刻,13岁的拓跋浚还是要听从常太后的摆布,那位闾若文作为后族的旗帜代表也被打掉了。

总之,此次政变后的直接利益相关方,除了那四个人之外,都被清算了。

禁军中挡在那哥仨前面的所有人都被干掉了;

跟外戚处于一个生态位的所有人都被干掉了。

辽北著名狠人常阿姨成为最大赢家的背后,有两个重大受益方。

一个是佛教在太武灭佛后被官方恢复了。

八年后,公元460年,我国第一处由国家级挂牌主持开凿的佛教工程云冈石窟开工了。

渤海小吏

另一个重大受益人,是常后的一位东北老乡。

改变中国历史的女王,就要登场了。

叁:皇、常、冯,被掩盖的血腥暗战

454年七月初五,文成帝拓跋浚的首个皇子拓跋弘出生了。

这也意味着又一个女人要倒霉了。

拓跋弘他妈李氏是当年拓跋焘饮马长江时被拓跋仁从蒙县抢回来的。(世祖南征,永昌王仁出寿春,军至后宅,因得后)

因为模样过硬,李氏没有遭大罪,被拓跋仁带回了长安。

后来拓跋仁牵扯谋反被干掉,李氏又进了平城成了官奴。

有一天,拓跋浚在白楼登高时看到远处有个貌美的姑娘进入了射程,于是对左右问:这丫头带劲吗?(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谓左右曰:此妇人佳乎?)

同志们都说:瞅啥呢!去啊!(左右咸曰:然)

渤海小吏

拓跋浚随后亲临现场对李姑娘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慰问并当场指导了工作,随后命中了拓跋弘。(乃下台,后得幸于斋库中,遂有娠)

常太后听说了这事,亲自询问了小李搞出生产事故当天的具体细节,小李斩钉截铁回答:这真是在领导带领下搞出的丰硕成果。(常太后后问后,后云:为帝所幸,仍有娠)

常太后随后又找来了拓跋浚当天指导工作现场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调查取证,发现那天领导工作热情高涨,动静整的有点大,各方面证据指向很明确,小李生产事故的肇事者确实是拓跋浚。(时守库者亦私书壁记之,别加验问,皆相符同)

这个李姑娘随后过了两年多快乐的日子。

很快,大限到了。

456年正月二十九,北魏立贵人冯氏为皇后。(乙卯,北魏立贵人冯氏为皇后)

两天后,二月初一,三岁的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将其生母李贵人托付给家里的要求都记下来后按照“子立母死”的老规矩,命李姑娘自杀。(二月,丁巳,魏主立子弘为皇太子,先使其母李贵人条记所付托兄弟,然后依故事赐死)

三天时间内,一个母仪天下,一个子立母死。

背后是常老太后权力的游戏。

渤海小吏

前面拓跋浚上位时的大批量血腥杀戮让所有人看到了常太后的政治手腕。

这位“在人群中被看了一眼”的李氏,让常太后感到了巨大威胁。

拓跋弘生于454年七月,地点在阴山之北。(兴光元年秋七月,生于阴山之北)

小皇子不是生在皇宫所在的平城。

是不是有点意思了。

来看一下这段时间拓跋浚的行踪。

拓跋浚六月初一启程去了阴山,七月初五拓跋弘出生,八月十一拓跋浚返回平城。(夏六月丙寅,行幸阴山。秋七月庚子,皇子弘生。辛丑,大赦,改年。八月甲戌,赵王深薨。乙亥,车驾还宫)

这俩月时间,拓跋浚单单纯纯去阴山旅了个游,更神奇的是居然带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只干了三件事:

1、大赦。

2、改年号。

3、拜李氏为贵人。(及生显祖,拜贵人)

啥意思?

拓跋浚454年的阴山夏令营,完完全全就是为李氏生孩子启动的。

产妇临盆前搞了长途旅游,这是啥原因?

1、拓跋浚很可能感觉到了,在平城这孩子是生不出来的。

拓跋浚深爱着这个丫头,让常氏感觉到了巨大的风险,李氏已经被常氏在死亡笔记上写下了名字。

拓跋浚为了挽救自己的爱人和结晶启动了夏令营。

2、大赦、改年、拜贵人,这是拓跋浚对这丫头动了真感情了,要保这丫头所以抬高她的政治地位。

454年,时年15岁的拓跋浚相当孩子气的认为自己能顶得过自己的保母。

看到木已成舟的常太后又观察了两年,发现不行,姓李的这丫头对自己养大这儿子力道太大。

我花了三年时间才教会这小子穿裤,这丫头隔着大老远就让这小子把裤脱了,还搞了趟阴山妇产学术交流,不能留!

456年,让李氏过了最后一个年后,常太后先是把自己选中的冯氏安排为了皇后,随后以“子立母死”的规矩赐死了李氏。

拓跋浚到底没能扭过自己的保母。

渤海小吏

拓跋珪此时如果泉下有知,看到常氏这个保母会咋想呢?比你那亲娘贺氏何如?

你逃脱宿命了吗?

事实上,从此刻开始,身为皇后的冯氏领悟到了自己这辈子最大贵人的最精髓一招:母以养子贵,让别人生去吧!

短短三天,一个坠入地狱,一个升于九天。

这个冯氏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文成文明太后。

冯后为何能够得到常太后的力挺呢?

因为籍贯和经历。

来看看文明太后的履历吧。

其父冯朗是北燕皇族,432年十二月主动投降北魏,433年二月到了平城,作为北燕最早投降过来的那波人得到了首批拆迁户的红利,后来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冯后在442年出生在长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也。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母乐浪王氏。后生于长安,有神光之异)

后来冯后他爹冯朗犯事被杀了,随后冯后就也被纳入宫中了。(朗坐事诛,后遂入宫)

跟常太后一样,都是罪人入宫。

冯朗他爹是犯的啥事呢?

根据冯后他哥冯熙传记的记载,是家里出叛徒了。

冯熙跟他妹一样生于长安,因为叔父冯邈叛逃进了柔然随后被牵连,他养母带着冯熙逃奔去了氐羌部族中抚育,冯后没这待遇,罪人待遇纳入平城了。(熙生于长安,为姚氏魏母所养。以叔父乐陵公邈因战入蠕蠕,魏母携熙逃避至氐羌中抚育)

冯后生于442年,452年做了贵人。

这十年间,北魏对柔然发动了四次战事,最后一次是448年九月。

这也就意味着冯后入宫在七岁之前。

这么小的一个罪人女孩进入了平城,咋就在几年后成了常太后看重的贵人?

常太后不可能早早就相中这个几岁的罪女将来去继承自己的政治衣钵。

正史中给出了冯后童年时的保护人。

拓跋焘的左昭仪是冯后的姑姑,姑姑抚养教育了幼年的冯后。(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雅有母德,抚养教训)

这个冯姑姑,比她侄女早到了十年。

话说434年正月被拓跋焘暴打后,北燕国主冯弘遣使请和于魏,拓跋焘不许。

当年闰三月十八,冯弘再派使者上疏北魏请罪求当藩属,并乞求拓跋焘给机会纳自己幼女充实其后宫团队。(辛己,燕王遣尚书高上表称藩,请罪于魏,乞以季女充掖庭;魏主乃许之征其太子王仁入朝)

拓跋焘这次勉强同意了,召北燕太子冯王仁和其妹来平城。

这个被冯弘上供的小丫头成了拓跋焘的左昭仪,也就是冯后的姑姑。

冯弘面对拓跋焘要求一儿一女的征召光把闺女给送过去了,没送儿子。

然后这闺女白送了。

转过年来435年七月,一年一度的东北旅游再次成团,拓跋丕又去和龙拆迁了六千口男女。

这次迁往平城的六千人中,常太后也被拎来了。

东北最强女子组合就此成团出道。

冯后这辈子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被提前十年安排进了平城,随后在各自的岗位上蓄力。

这位姑姑冯左昭仪,在平城扮演了这位侄女妈妈的角色,给予了冯后相当好的文化教育。(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雅有母德,抚养教训)

冯后本传中关于这位传奇女政治家的成才只有一句话:大后性聪达,自入官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

冯后“及登尊极,省决万机”的原因,是“性聪达,自入官掖,粗学书计”

史官拍马屁的背后含义有两点:

1、聪明,政治天赋极高。

2、跟她姑姑那几年的学习相当系统,受益终身。

这位左昭仪入宫后没生出孩子,在十年后见到了自己的侄女被充罪入宫后视若己出的保护养育了起来。

冯左昭仪和故国老乡同是“和龙人”的常保母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暗自结成了“同是东北沦落人”的联盟。

渤海小吏

两个人都将这个一嘴陕西话但同是苦命入宫的同籍贯小丫头看作了未来的希望。

因为这丫头是咱自己人!

是能够代表咱东北老乡长远利益的自己人!咱都实在亲戚!闺女给你常妈磕头!

渤海小吏

同样的辽北籍贯、同样的罪人经历,在这北魏深宫中结成了复仇者联盟。

最伟大的复仇,在于让你的子孙否定自己原生的文化,让你的子孙亲口承认祖宗是落后的,是低劣的,人家别的种族才是高贵的。

无论是历史无心插柳的选择,还是复仇者处心积虑的谋划,东北女子天团的最终目的达到了。

冯后作为常氏早早就部下的棋子,在拓跋浚继位后迅速就被封为了贵人,据说当时是14岁。(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

很遗憾,这个岁数大概率是假的。

因为她盖棺定论时说,太和十四年(490年),49岁的冯太后过世。(十四年,崩于太和殿,时年四十九)

史书中说的都是虚岁,这也就意味着冯太后生于442年。

拓跋浚452年登基,11岁的冯氏成了贵人。

为啥史书中要写成14岁呢?

因为史官大概率要替这个政治安排遮着点,11虚岁的姑娘大概率还没发育呢!她咋去选做贵人!

人家文明太后不要面子的吗?

牛人一定得是哪哪都牛的!是不能有一丁点污点的!

人家魏晋南北朝第一女王的最开始起步,必须也得跟那李氏一样,是靠自己的能力,大老远就让拓跋浚把裤子脱了,跟那些暗箱操作都没关系!

把岁数给我往上调!

而且吧,越是伟大的领导通常越会把自己上台面之前的痕迹都扫干净。

这是政治思维的本能。

其实在常氏掌权的前提下,北魏本有可能废掉“母死子贵”的死亡制度。

如果冯氏发育后命中皇子,冯氏自然名正言顺的从此能成为皇太后,常老太也会更踏实。

还是亲妈亲儿子这是最亲最保险的利益链条,届时“子立母死”也就没有意义了。

很遗憾,他拓跋家的诅咒不同意。

拓跋浚爱上了另一个陕西来的丫头,搁城头上一眼就来感了,还迅速搞出了果实,还为了保这丫头跟常保母耍心眼去阴山自驾游!

面对青春期越来越叛逆的拓跋浚,常太后彻彻底底夯实了“子立母死”!

你不是能生嘛!你不是招人稀罕嘛!

我捧杀你!

460年四月初四,常氏在寿安宫去世,文成帝诏令天下哭吊三日,并为常氏上谥号为“昭”。五月十二日,拓跋浚遵照常太后遗愿将其安葬在广宁的鸣鸡山。

拓跋浚终于能伸伸胳膊了。

常太后死后次年,461年秋七月,拓跋浚将诸弟分封到各地给予了实权,封皇弟拓跋小新成为济阴王,加征东大将军,镇平原;拓跋天赐为汝阴王,加征南大将军,镇虎牢;拓跋万寿为乐浪王,加征北大将军,镇和龙(性贪暴,被隐诛);拓跋洛侯为广平王(早亡)。

464年正月,封皇弟拓跋云为任城王,拜使持节、侍中、征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

再算上457年封二弟拓跋新成为阳平王,拜征西大将军;459年封三弟拓跋子推为京兆王,拜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

拓跋浚在拼了命的给兄弟们手里塞权力。

注意,这不是给儿子们手里塞权力,而是给兄弟。

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他祖宗三辈都在玩了命的从兄弟们手里抓权,咋你现在开始给兄弟们分权了呢?

不怕将来自己被威胁到吗?

如果拓跋浚能够完整的控制住大权,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分给兄弟们权力还都安排到各镇掌兵,潜台词是作为外面的筹码和声援牵制平城的其他势力。

平城的其他势力有谁呢?

具体拓跋浚的政治布局还没有看清楚后招,465年五月十一,26岁的文成帝拓跋浚就继续了他家的大马哈鱼属性,甩完子就驾崩了。

史书中给予他的总评是当初拓跋焘四处出兵开疆拓土,国力已经空了,再加上一系列的内乱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拓跋浚同志很好的接过了这个担子,使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不咋乱打仗乱动作,很好的完成了政权过渡,这是个明君啊(世祖经略四方,内颇虚耗。既而国衅时艰,朝野楚楚。高宗兴时消息,静以镇之,养威布德,怀缉中外。自非机悟深裕,矜济为心,亦何能若此!可谓有君人之度矣)

拢共在位了13年,常太后控制了8年,自己在位那5年又封了那么多兄弟出镇,拓跋浚“静以镇之,养威布德”是真的本心所愿呢?还是被迫安静,根本抖不出威风呢?

465年五月十二,12岁的太子拓跋弘继位,大赦天下,尊皇后冯氏为皇太后。

虚岁24的文明太后正式登台。

随后新一轮的权力杀戮之战开始。

车骑大将军乙浑矫诏杀了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中,这仨人史书无传,因为死于禁中所以大概率是禁军武官,紧接着上一次政府换届时的关键大佬平原王陆丽也被乙浑干掉了。(车骑大将军乙浑矫诏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中。戊申,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自汤泉入朝,浑又杀之)

陆丽,这个常太后最亲密的战友被搞死了。

看一下《陆丽传》中的说法,陆丽时任侍中、抚军大将军、司徒,拓跋浚死的时候正在代郡泡温泉治病,听说皇帝死后就准备往平城奔,当时左右就已经示警了,说你此去大概率很悬,有奸臣,你等等看再去。(和平六年,高宗崩。先是丽疗疾于代郡温泉,闻讳欲赴,左右止之曰:宫车晏驾,王德望素重,奸臣若疾民誉,虑有不测之祸。愿少迟回,朝廷宁静,然后奔赴,犹为未晚)

陆丽说:哪有君父死了不去拜的!随后就去了,被乙浑干掉。(丽曰:安有闻君父之丧,方臣祸难,不即奔波者!遂便驰赴。乙浑寻擅朝政,忌而害之)

陆丽之前就跟乙浑正面冲突过很多次,这说明这俩早之前就是两条路线的人。(初,浑悖傲,每为不法,丽数诤之,由是见忌)

其实陆丽喊的“君父之丧”那堆口号没啥意义,陆丽往平城狂奔就是为了争取时间。

他作为上次宫变的既得利益者相当明白时间意味着啥,只不过这次恰巧自己在疗养期间皇帝死了失去了先手,回去后没弄过乙浑。

后来乙浑被冯后打掉时北魏官方给了陆丽追封,谥曰简王,陪葬金陵。

拓跋弘还年少,这是冯太后的意思。

陆丽当年在政变成功后也被安排为了太子太傅,属于跟太子和冯后这边有关系的。(丽寻迁侍中、抚军大将军、司徒公,复其子孙,赐妻妃号。丽以优宠既频,固辞不受,高宗益重之。领太子太傅)

这基本也意味陆丽不仅是常太后的伙伴,也是冯太后的伙伴。

综上所述,乙浑之前和常后、冯后没太大的关系,不是一条政治脉络。

这个乙浑是何方神圣呢?

史书无传,又是破案。

乙浑在拓跋浚上位时史书无载,所以极大概率不属于最早的常太后联盟。

乙浑第一次在史书中出现是常太后死后一年半,462年正月壬午,以车骑大将军、东郡公乙浑为太原王。

此君崭露头角上台面是在常太后死后。

据《北朝胡姓考》,乙姓应该出于乙弗氏,其先世统部落居于南凉西,为鲜卑吐谷浑之支族。

这也就意味着根子并不硬,而且乙浑后来打算给自己的媳妇求个公主的称号,但却始终不被贾秀搭理,最终贾秀的官方表态是公主这是尊贵的称号,你们家的成分太低,配不上。(时丞相乙浑擅作威福,多所杀害。浑妻庶姓而求公主之号,屡言于秀,秀默然。浑曰:“公事无所不从,我请公主,不应何意?“秀慷慨大言,对曰:“公主之称,王姬之号,尊宠之极,非庶族所宜。若假窃此号,当必自咎。秀宁死于今朝,不取笑千后日)

从当时的反映来看,乙浑咽下了这口气。(浑左右莫不失色,为之震惧,而秀神色自若。浑夫妻默然含忿)

这也侧面说明了乙浑并非代人集团勋贵,属于政治暴发户。

对于乙浑身份的另一个侧面证明,是趁刘宋换届拿下青州的慕容白曜。

慕容白曜最早是太子拓跋晃东宫的人,等高宗拓跋浚继位后开始给予了厚待,等拓跋浚死后跟乙浑共掌朝政迁尚书右仆射。(白曜少为中书吏,以敦直给事东宫。高宗即位,拜北部下大夫。袭爵,迁北部尚书。在职,执法无所阿纵,高宗厚待之。高宗崩,与乙浑共秉朝政,迁尚书右仆射,进爵南乡公,加安南将军)

后来在山东半岛拿下后,慕容白曜因跟乙浑的关系被诛杀清算。(四年冬见诛。初乙浑专权,白曜颇所侠附,缘此追以为责。及将诛也,云谋反叛,时论冤之)

慕容白曜是原来拓跋晃的人。

拓跋浚继位后厚待了老爹原来的兄弟。

啥目的?

结合他分封自己的兄弟来看,这套路是在打造自己的班子。

再结合慕容白曜和乙浑还是穿一条裤子的,所以乙浑最大概率是拓跋浚伸张皇权养的“寒门刺刀”,是北魏版的“中书舍人”集团。

五月十七,以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为司空,随后又一条线索出来,殿中尚书拓跋郁谋诛乙浑,被乙浑反杀。(己酉,魏以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代人和其奴为司空。殿中尚书顺陽公郁谋诛乙浑,浑杀之)

这个拓跋郁是远支的宗室,羽林中郎内侍起家,高宗拓跋浚时代当上了禁军高级序列的殿中尚书。(顺阳公郁,桓帝之后也。少忠正亢直。初以羽林中郎内侍,勤干有称。高宗时,位殿中尚书)

有拓跋郁的传记引出来了下一条线索。

拓跋浚死的时候跟13年前政变宗爱时的情形一样,乙浑隔绝内外控制了宫禁。(高宗崩,乙浑专权,隔绝内外,百官震恐,计无所出)

拓跋郁率麾下数百禁军从顺德门神兵天降,打算干掉乙浑,乙浑害怕了,随后出来问拓跋郁:你闯进禁宫是啥意思?(郁率殿中卫士数百人从顺德门入,欲诛浑。浑惧,逆出问郁曰:君入何意?)

拓跋郁道:看不见天子,群臣忧惧,我要见皇上!(郁曰:不见天子,群臣忧惧,求见主上)

乙浑道:现在老领导刚死,新领导在痛苦居丧,所以还没来得及见百官,你们有啥可担心的?随后奉拓跋弘临朝继位。(浑窘怖,谓郁曰:”今大行在殡,天子谅暗,故未接百官,诸郡何疑?”遂奉显祖临朝)

后来拓跋郁还是打算干掉乙浑,被乙浑反杀,等后来乙浑反动派被清剿的时候,拓跋弘因拓跋郁忠勇正义追封为王,谥号为“简”。(后浑心规为乱,朝臣侧目,郁复谋杀浑,为浑所诛。显祖录郁忠正,追赠顺阳王,谥曰简)

跟陆丽被追封的谥号一模一样,都是“简”。

一德不懈曰“简”,就是坚持操守从一而终不松懈的意思。

这意味着从冯太后的角度来讲,陆丽和拓跋郁都是忠心耿耿的自己人。

同样参与谋诛乙浑的还有拓跋郁的弟弟拓跋目辰,也是拓跋焘时代的禁军武官,拓跋浚继位后进步到了尚书左仆射,等冯太后的第二次政变“显祖传位”时有重大功勋,所以也再次实锤证实了这哥俩是冯太后的铁杆。(宜都王目辰,桓帝之后也。初以羽林郎从世祖南伐至江。高宗即位,以劳累迁侍中、尚书左仆射,封南平公。乙浑之谋乱也,目辰与兄郁议欲杀浑,事泄被诛,目辰逃隐得免。显祖传位,有定策勋。高祖即位,迁司徒,封宜都王,除雍州刺史,镇长安)

再来细致看下拓跋郁当时准备火并乙浑时的佐证,据和乙浑同时封为三公的和其奴的史书记载来看,当时还有重要细节。

拓跋浚死的时候,乙浑与林金闾合伙擅杀尚书杨保年等,殿中尚书拓跋郁率殿中宿卫士打算和乙浑火并,乙浑惧,归咎于林金闾,抓了林金闾交给了拓跋郁过关,当时和其奴以林金闾罪恶未分,将林金闾保护下来出之为定州刺史。(高宗崩,乙浑与林金闾擅杀尚书杨保年等。殿中尚书元郁率殿中宿卫士欲加兵于浑。浑惧,归咎于金闾,执金闾以付郁。时其奴以金闾罪恶未分,乃出之为定州刺史)

三个信息:

1、乙浑最开始在禁中搞屠杀时有同伙,林金闾和他一块杀的那堆人。

2、乙浑很怂,卖同伙。

3、和其奴保了这个林金闾。

再来看看林金闾的履历。

可累死我了。

这个林金闾是个宦官,有宠于常太后,因此居然官至尚书、平凉公,其兄还鸡犬升天的成为了平凉太守,后来在定州刺史的任上还是被乙浑杀了。叔父金闾,起自阉官,有宠于常太后,官至尚书、平凉公。金闾兄胜为平凉太守。金闾,显祖初为定州刺史。未几为乙浑所诛,兄弟皆死)

林金闾明确是常后的人。

因此那个保下林金闾的和其奴肯定也是常太后一党。

和其奴,代人集团出品,一路的禁军背景,但拓跋焘时代级别并不高,是个子爵。(和其奴,代人也。少有操行,善射御。初为三郎,转羽林中郎,以恭勤致称。赐爵东阳子,除奋武将军)

但此君在常太后时代开始腾飞,迁尚书,加散骑常侍,进爵平昌公,拜安南将军,迁尚书左仆射。(高宗初,迁尚书,加散骑常侍,进爵平昌公,拜安南将军,迁尚书左仆射)

455年,拓跋浚诏群臣议立皇太子名,和其奴与司徒陆丽等最好以德命名,帝从之,又与河东王闾毗、太宰常英等一块参录尚书事。(太安元年,诏群臣议立皇太子名。其奴与司徒丽等以为宜以德命名,帝从之。又与河东王闾毗、太宰常英等并平尚书事)

再次证实,此君为常后一党。

综上所述,拓跋浚死后有三股力量:

1、乙浑,大概率是拓跋浚伸张皇权时扶植的力量。

2、和其奴、林金闾这股常太后势力。

3、拓跋郁兄弟这股冯太后势力。

乙浑与常太后势力有合作关系,共同诛杀了好多禁军武官,又跟冯太后的势力死磕。

至此,局面基本明朗。

我们再来复盘一下交锋现场:

1、拓跋浚死,乙浑隔绝内外控制了宫禁,杀了好几个禁军武官。(高宗崩,乙浑专权,隔绝内外,百官震恐,计无所出;车骑大将军乙浑矫诏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中)

常太后势力的林金闾帮着乙浑一块杀的这堆禁军武官。(高宗崩,乙浑与林金闾擅杀尚书杨保年等

得出结论一:那堆禁军武官是冯太后的,被那两方势力联手偷袭了。

2、冯太后势力仍有余气,拓跋郁率麾下数百禁军从顺德门入拽回了局面并打算干掉乙浑,乙浑害怕了,随后出来问拓跋郁:你闯进禁宫是啥意思?(郁率殿中卫士数百人从顺德门入,欲诛浑。浑惧,逆出问郁曰:君入何意?)

拓跋郁表示:我要见皇上!(郁曰:不见天子,群臣忧惧,求见主上)

随后乙浑在“窘怖”后“奉显祖临朝”。(浑窘怖,谓郁曰:”今大行在殡,天子谅暗,故未接百官,诸郡何疑?”遂奉显祖临朝)

注意乙浑和拓跋郁的交锋点,在于小皇帝拓跋弘!

乙浑随后扔出了常太后势力的林金闾做挡箭牌,但又被常太后势力的和其奴保下,最终拓跋弘在这次拓跋郁的刀兵相加下,“遂奉显祖临朝”。

得出结论二:冯太后方面的底线是小皇帝要临朝继位!

至此,局面清晰还原了。

1、常太后死后,拓跋浚和冯皇后都开始加大马力填补权力空白,但有一部分常后的势力并没有对接进冯后的新阵营。

2、拓跋浚突然驾崩后权力大厦失衡,面对冯后越来越大的势力,乙浑的皇党和常太后余党结成了临时联盟,在拓跋浚死后突然政变,隔绝内外杀了冯后势力的禁军武官打算立一个新的皇帝,从而彻底打掉冯太后一党。

乙浑等人想要立的新皇帝是谁呢?

很可能是拓跋浚的次子拓跋长乐,拓跋长乐在479年与内行长乙肆虎谋反被赐死。(拓跋长乐,北魏安乐王···贪暴弥甚,坐罪徵诣京师。后与内行长乙肆虎谋为不轨,事发,赐死于家)

乙肆虎,跟乙浑有关系吗?这个姓真的那么凑巧吗?

3、计划的很好,但很遗憾乙浑杀了很多人后最终棋差一招的漏了拓跋郁兄弟,并且最终让人家兵临宫下了。

人家表态我们要见小皇帝,无奈下乙浑抛出了常太后一党做挡箭牌,并最终无奈让拓跋弘登基。

至此,卖盟的乙浑连常后党也得罪了。

4、乙浑在暂时获得最高控制权后火力全开跟常冯二党动刀,杀了常冯二后背景的陆丽、冯后背景的拓跋郁以及常后背景的林金闾,妄图一家独大。

七月初二,太尉乙浑成为了北魏历史上的第一个丞相,位居诸王之上,事无大小皆由乙浑决定。(秋,七月,癸巳,魏以太尉乙浑为丞相,位居诸王上;事无大小,皆决于浑)

乙浑在此次政变中的表现相当可圈可点,但他笑到最后了吗?

这次复盘中明确了一件事,冯后的势力相当大,需要两股势力偷袭,即便如此还没赶绝,依旧让人家顶住了局面。

你觉得冯家这丫头能在常老太死后迅速膨胀到这个权力程度真的是侥幸吗?

渤海小吏

肆:平城之巅的统战天才

466年二月初二,在乙浑政变的七个月后,文明太后冯氏密定大策反杀了乙浑,随后开始临朝听政。(显祖即位,尊为皇太后。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暗,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

冯后的杀手锏,是侍中拓跋丕。

拓跋丕在拓跋焘时代就是羽林中郎将,当年跟着南下到过瓜步,拓跋弘继位后累迁侍中,拓跋丕在此次政变中挑头上奏乙浑谋反,随后冯后诏令拓跋丕率拓跋贺与牛益得去诛杀了乙浑。(元丕,世祖擢拜羽林中郎,从驾临江,赐爵兴平子。显祖即位,累迁侍中,丞相乙浑谋反,丕以奏闻,诏丕帅元贺、牛益得收浑,诛之,迁尚书令,改封东阳公)

乙浑究竟是咋死的,跟他是咋蹦出来时一样,除了这句话之外啥线索没有。

其实也没必要太深究了,无非是被冯后抽冷子阴了他,跟他当年在拓跋浚死后突然袭击杀了好多禁军武官一样。

只不过乙浑没有后手的拓跋郁神兵天降闯进宫里来救他。

这也显示出了冯后的底蕴,她前面盖了好多张牌。

渤海小吏

冯太后随后主政了一年半,又一次政治地震来了。

467年八月二十九,小皇帝拓跋弘生下了皇子拓跋宏,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孝文帝,冯后随后亲自抚养小皇孙归政了14岁的拓跋弘,小皇帝一经亲政就展现出了相当棒的政治能力。(戊申,魏主李夫人生子宏。夫人,惠之女也。冯太后自抚养宏;顷之,还政于魏主。魏主始亲国事,勤于为治,赏罚严明,拔清节,黜贪污,于是魏之牧守始有以廉洁著闻者)

继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浚之后,北魏开出了第五张皇长子威武彩票。

26岁的冯太后发现这个14岁的小孩居然是个政治手腕相当高明的孩子。

就在诛杀乙浑的五天后,侍中拓跋孔雀和陆丽之子侍中陆定国分别封王。(二月庚申,丞相、太原王乙浑谋反伏诛。乙亥,以侍中元孔雀为濮阳王,侍中陆定国为东郡王)

从侍中的位置以及封王的时间,应该是冯太后的得力干将。

但是,这个拓跋孔雀和陆定国在10年后,也就是献文帝拓跋弘被冯后彻底搞死的时候分别是如下下场:

拓跋孔雀在拓跋弘死后一个月被赐死。(辛未,太上皇帝崩···秋七月···濮阳王孔雀有罪赐死)

陆定国早在拓跋弘被弄死的一年前就已经被免爵当大头兵去了。(延兴五年,坐事免官爵为兵)

这都是拓跋弘的铁杆。

拓跋弘生了皇子后迅速拿回了政权,随后改元“皇兴”。

啥意思?

从后面他和他“妈”的关系来看,这个“皇兴”不是指后继有人大业将兴的意思,而是我拓跋家的老爷们要摆脱你们东北女人的控制了!我作为皇帝要伸伸胳膊了!

具体冯后亲自抚养皇孙还政于拓跋弘的内部博弈不详,总之大体上应该是拓跋弘不想受这个没有血缘关系还间接弄死他亲娘的冯妈的控制,皇权派与冯后派在权力斗争后,冯太后将眼光看向了未来。

小皇帝拓跋弘的“保母”史书无载被掩盖了,不过根据冯太后养皇孙的操作,拓跋弘之前的保母很可能是常太后。

冯后致敬前辈的脚步约定俗成的提出了抚养皇孙,也因此没啥异议的顺利接手孝文帝拓跋宏。

冯后没有在当时硬扛,而是曲线甩出了勾拳。

我把小皇子先控制到手,亲自当这个“保母”,这就控制了未来。

我把政权先给你,把拳头收回来,瞅准机会再抽你。

冯后最大的隐患,在于刚刚出生的小拓跋宏的寿命。

那个年代,男孩的夭折率很高,尤其拓跋弘这种14岁就早早生子的质量其实都不会太高,因为爹还没发育全。

14岁生儿子和24岁生儿子的质量绝对不一样,先天就不足。

但是,历史之神可能为了配合这帮北魏“保母”打脸拓跋珪,给予了北魏王朝世所罕见的皇长子存活率。

别看一个个二三十岁就都成了甩完子就死的大马哈鱼,但人家这群皇长子在幼年童年青少年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铁罗汉活金刚,多摧残多艰苦都能活的如野草般顽强!

冯后退位后并没有就此隐居二线真的抱孩子去了,双方继续展开了权力博弈。

468年秋九月辛亥,拓跋弘封了自己的亲叔叔拓跋桢为南安王,拓跋长寿为城阳王,拓跋太洛为章武王,拓跋休为安定王。

算上乙浑擅权时代被召回平城的五位皇叔(冬十月,征阳平王新成、京兆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死于467年)、汝阴王天赐、任城王云入朝召五王进京大概率是乙浑为了减轻外部压力),至此拓跋弘身边已经有拓跋新成、拓跋子推、拓跋天赐、拓跋云、拓跋桢、拓跋长寿六位封王级别的皇叔分别处于内都大官、外都大官等重要岗位拱卫皇权了。

拓跋弘通过扩大皇族势力来进一步巩固皇权。

469年六月辛未,立皇子拓跋宏为皇太子,其生母李氏依旧制被杀。

冯太后把皇孙的继承合同办下来了。

470年五月,拓跋弘封皇弟拓跋长乐为建昌王继续拱卫自己。

九月,柔然南侵,拓跋弘亲征后大捷。(蠕蠕犯塞。九月丙寅,舆驾北伐,诸将俱会于女水,大破虏众)

此次军功大胜后,拓跋弘携大胜之威开始向冯太后输出火力,攻击冯后私生活不检点,杀了冯后的男朋友李弈。(大后行不正,内宠李弈,显祖因事诛之,大后不得意)

李弈的哥哥李敷是拓跋焘、拓跋浚两代重臣,和李弈以及另一个兄弟李式还有从弟李显德、妹夫宋叔珍等同时被杀。(敷既见待二世,兄弟亲戚在朝者十有余人。弟弈又有宠于文明太后。李䜣列其隐罪二十余条,显祖大怒,皇兴四年冬,诛敷兄弟,削顺位号为庶人。敷从弟显德、妹夫广平宋叔珍等,皆坐关乱公私,同时伏法)

下手的李䜣,是拓跋弘的心腹小弟。(䜣既宠于献文,参决军国大议,兼典选举,权倾内外,百寮莫不曲节以事之)

和冯后一派的李敷同时被杀的,还有平定山东的功臣慕容白曜。(冬十月,诛济南王慕容白曜、高平王李敷)

理由是慕容白曜当年是乙浑的小弟。(四年冬见诛。初乙浑专权,白曜颇所侠附,缘此追以为责。及将诛也,云谋反叛,时论冤之)

客观而言,刚刚17岁的拓跋弘还是太年轻太气盛了。

大胜后威风抖得有点大,打击面有点广。

慕容白曜跟乙浑牵扯其实杀了就杀了,但冯太后的男朋友能随便动吗?

你要么就动冯太后本人,要么就势大力沉的给她的势力进行毁灭一击,你得学人家冯后干掉乙浑时的那种一击毙命,找茬弄死男宠除了激化矛盾外没有啥根本意义。

渤海小吏

不到一年后,冯后的反击来了。

瞅瞅人家操盘这质量。

471年六月,18岁的拓跋弘出巡河西。(六月丁未,行幸河西)

七月,转道阴山。(秋七月丙寅,遂至阴山)

八月初一回宫,惊天大事发生,拓跋弘以人间不值得耽误他境界为由要紧急传位给叔父拓跋子推,后来同志们不同意,二十天后,八月二十日,拓跋弘传位太子拓跋宏。(八月丁亥,车驾还宫。帝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于叔父京兆王子推,语在《任城王云传》。群臣固请,帝乃止。丙午,册命太子)

八月二十三,太上皇迁到崇光宫居住,此宫极其简陋,朝廷大事仍向他请示。(己酉,太上皇帝徙御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国之大事咸以闻)

虚岁18,理论上还没成年的拓跋弘就此成为了史上最小的太上皇,而且住的地方类似于冷宫。

这意味着,471年自六月拓跋弘出巡后的两个月中,平城发动了政变。

很明显,他没能弄过他那潜伏了四年多的“妈妈”。

《魏书.天象志》中是这么记载拓跋弘亲政这几年的:皇兴元年467年十一月,冯后退居二线后仅仅两个月,天象就表示后宫有卷土重来之相了,而且当时占卜后就给出天象认定书了:你这皇位坐不住。(先是元年六月,荧惑犯氐;是岁十一月,太白又犯之,是为内宫有忧逼之象。占曰:天子失其宫)

471年,《天象志》明明白白说了,拓跋弘迫于冯后压力传位了太子。(四年十月,诛济南王慕容白曜。明年,上迫於太后,传位太子,是为孝文帝)

来看看自八月初一到八月二十一这二十一天发生了什么。

拓跋弘六月七月例行公事的去巡边,八月初一回到平城后就出事了。

仓促间拓跋弘打算禅位。

先是命题作文的开头,拓跋弘从小喜欢黄老,总恨不得出家,叔父拓跋子推厚道有名望,打算禅位于他叔叔。(魏显祖聪睿夙成,刚毅有断;而好黄、老、浮屠之学,每引朝士及沙门共谈玄理,雅薄富贵,常有遗世之心。以叔父中都大官京兆王子推沈雅仁厚,素有时誉,欲禅以帝位)

随后第一个关键人物被喊来,时任太尉源贺正督诸军屯于漠南,驰传召之,源贺到了之后才召开了代人代表大会。(蠕蠕寇边,贺从驾追讨,破之。显祖将传位于京兆王子推,时贺都督诸军屯漠南,乃驰传徵贺。贺既至,乃命公卿议之)

上来都不敢说话。(王公卿士,莫敢先言)

第一个张嘴的是拓跋弘的叔叔,任城王拓跋云说了好多大词,主旨一句话:父子相传已经成惯例,不要开历史的倒车,开了倒车会出大事!你到时候对不起祖宗!(陛下方隆太平,临覆四海,岂得上违宗庙,下弃兆民。父子相传,其来久矣。皇魏之兴,未之有革。皇储正统,圣德夙章。陛下必欲割捐尘务,颐神清旷者,冢副之寄,宜绍宝历。若欲舍储,轻移宸极,恐非先圣之意,骇动人情。又,天下是祖宗之天下,而陛下辄改神器,上乖七庙之灵,下长奸乱之道,此是祸福所由,愿深思慎之)

这位拓跋云此时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听理民讼,甚收时誉。(拓跋云,显祖时,拜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听理民讼,甚收时誉)

拓跋弘让叔叔们拱卫自己保护皇权,但拓跋弘明显看错了这个叔叔。

紧接着太尉源贺作为异姓王公中最大咖位跟上又表态:你叔叔说的对!(太尉源贺又进曰:陛下今欲外选诸王而禅位于皇叔者,臣恐春秋蒸尝,昭穆有乱,脱万世之后,必有逆飨之讥,深愿思任城之言)

随后明显冯后一党的打手集团,剿灭乙浑的拓跋丕等带头表态:皇太子虽然好,但岁数确实小,您三思啊!(东阳公元丕等进曰:皇太子虽圣德夙彰,然实冲幼。陛下富于春秋,始览机政,普天景仰,率土系心,欲隆独善,不以万物为意,其若宗庙何!其若亿兆何)

拓跋丕表示我们负责假惺惺的挽留您,千万别提你叔叔继位那茬。

陆丽的哥哥,尚书陆馛随后血腥表态:你那五岁的儿子继位是“圣德承基,四海属望”!你要是舍弃太子传位你叔叔,我现在就死你面前!(显祖将禅位于京兆王子推,任城王云、陇西王源贺等并皆固谏。馛抗言曰:皇太子圣德承基,四海属望,不可横议,干国之纪。臣请刎颈殿庭,有死无贰)

这位陆馛也是重权人物,时任选部尚书(后改名吏部尚书,人事部门领导),在去年柔然犯边的时候负责录尚书台并总督后勤事务。(蠕蠕犯塞,车驾亲讨,诏馛为选部尚书,录留台事,督兵运粮,一委处分)

拓跋弘大怒变色,又问另一个选部尚书宦官赵黑,赵黑道:我就认识皇太子!剩下人都扯淡!拓跋弘被闷那了。(帝怒,变色;以问宦者选部尚书酒泉赵黑,黑曰:“臣以死奉戴皇太子,不知其他!”帝默然)

紧接着德高望重的中书令高允也表态:我不敢多说,毕竟汉人,毕竟崔浩时代过来的,我就一句话:当年周成王虽然小,但人家也是毋庸置疑的皇帝,皇位是太子的。(中书令高允曰:臣不敢多言,愿陛下上思宗庙托付之重,追念周公抱成王之事)

拓跋弘传位给叔叔拓跋子推只是被突然政变后的殊死一搏,因为皇太子之母已经被杀,从小就是冯后养着,太子继位就是冯后夺回政权,京兆王拓跋子推在宗室中为至亲,历任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大将以及中都大官等要职,论辈分则与冯太后相同,能继续跟冯后掰掰手腕。

但是冯后那边势力明显在四年多的统一战线后变得超级庞大,拓跋皇族中出了拓跋云带头拥护定调子,异姓王中源贺和陆馛这两个大分量喊打喊杀,宦官头子赵黑也是冯后的人,拓跋丕那帮弄死乙浑的打手更是人家那边的铁杆心腹。

最关键的是,除了拓跋丕这帮小辈分的象征性挽留了一下,拓跋云、源贺、陆袚、高允这一大堆元老都是反对你传位给你叔叔,而不反对你退位给你儿子。

这也就意味着代人集团集体表态:你把皇位让给你儿子!我们想太后姑娘了!

再加上《天象志》说的那么明显,实锤就是冯后在这次政变中,一棒子打懵了刚旅游回来的拓跋弘。(明年,上迫於太后,传位太子,是为孝文帝

拓跋弘最终无奈认栽道:有你们这帮人辅佐我儿子有何不可,闹喊自杀也得传位给我儿子的陆馛是直臣,定能保护我儿子。随后封陆馛为太保,与源贺持节奉皇帝玺传位于太子拓跋宏。(久之,帝意乃解,诏曰;馛,直臣也,其能保吾子乎!”遂以馛为太保,与太尉源贺持节奉皇帝玺绂,传位于高祖)

统战天才的冯后在蛰伏了四年多后平地惊雷的翻开了自己的底牌!

在代人代表大会上完成了惊天大逆转!

渤海小吏

拓跋弘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并没有完全失去权力。

冯太后的势力虽然占了明显上风,但他还在做自己的努力和争取。

472年二月,柔然犯塞,太上皇同志率诸将讨伐,柔然吓跑之后太上皇还带同志们追了一猛子,三月回军后以散骑常侍、驸马都尉万安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安城王。(二月蠕蠕犯塞。太上皇帝次于北郊,诏诸将讨之。虏遁走。其别帅阿大干率千余落来降。东部敕勒叛奔蠕蠕,太上皇帝追之,至石碛,不及而还。壬子,高丽国遣使朝贡。三月,太上皇帝至自北讨。戊辰,以散骑常侍、驸马都尉万安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安城王)

这个万安国,是跟拓跋弘一块睡觉的男宠。(安国少明敏,有姿貌。以国甥,复尚河南公主,拜驸马都尉。迁散骑常侍。显祖特亲宠之,与同卧起,为立第宅,赏赐至巨万。超拜大司马,大将军,封安城王)

这个封王,是太上皇上岗了七个月之后。

拓跋弘依旧在利用过去拓跋嗣时代太上皇出征的“旧制”,尽最大可能去掌握兵权并拓宽自己的影响力。

十月,柔然再次犯塞,十一月,太上皇一杆子又杀出去了。(冬十月,蠕蠕犯塞,及于五原。十有一月,太上皇帝亲讨之,将度漠袭击。蠕蠕闻军至,大惧,北走数千里。以穷寇远遁,不可追,乃止)

473年,太上皇依旧很活跃。

八月,孝文帝跟着太上皇一块去巡幸了河西,九月,一块回了平城。

十月,太上皇声称要亲自南讨,诏州郡之民十丁取一,每户收租五十石以备军粮。

十一月,太上皇南巡至怀州。

474年是个分水岭,就只看见了二月甲辰,太上皇同志南巡归来。

这年八月的大阅兵,没再看见太上皇的身影。(八月庚子,吐谷浑国遣使朝献。戊申,大阅于北郊)

太上皇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南巡的二十个月后,475年十月,柔然遣使朝贡,太上皇同志最后一次阅兵北郊。(冬十月,蠕蠕国遣使朝献。太上皇帝大阅于北郊)

476年六月甲子,平城诏中外戒严,分京师现有士兵为三等紧急大调动。(六月甲子,诏中外戒严,分京师见兵为三等,第一军出,遣第一兵,二等兵亦如之)

七天后,太上皇同志驾崩,男宠万安国赐死,冯后尊为太皇太后,正式临朝称制。(辛未,太上皇帝崩···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

太上皇被干掉的幕后主使比较明确,连《魏书》里冯太后的本传中都摊牌了:大后行不正,内宠李弈,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北史.文成文明皇后传》写的更直接:太后不得意,遂害帝。

《后魏国典》中写的比较详细,冯后在禁宫中埋伏了刀斧手调拓跋弘入宫,随后干掉。(太后伏壮士于禁中,太上入谒,遂崩)

拓跋弘死后,那个封王的男友万安国第一个被弄死,拓跋子推、李诉、韩颓等明确的太上皇一党也相继被拿下。

冯后吃透了“子立母死”的制度,致敬了当年的老乡领路人常太后。

常太后因为是拓跋浚的保母从而拿下了北魏大权,冯后在政局并不明朗之时以太后之尊去当保母,退下来在背后不断蓄力,在拓跋家长子就是不夭折的“神力”加持下一步步的取得了政治主动,统一战线了几乎所有主要政治势力,曲线政治打法最终彻底算计死了23岁刚大学毕业的拓跋弘。

35岁的太皇太后冯氏,这个东北人生陕西的政治天才就此站在了平城之巅开始俯瞰这个幅员万里的帝国。

渤海小吏

伍:成功改革的前几步棋该怎么走?

北魏自拓跋珪398年12月即皇帝位,时至冯太后476年获得最高权力,此时已经接近八十年了。

这八十年中,北魏往前走了很多步。

第一代领导人拓跋珪将河北山西彻底打下来了,灭燕的巨大胜利不仅让活下来的北魏军团抢的盆满钵满,也给拓跋硅带来全族史无前例的巨大威望,利益的收买和军功的威望也使得拓跋珪能够强力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成立了平城京畿特区。

拓跋珪站在苻坚和慕容垂的肩膀上完成了混一诸胡,不管你从前是匈奴还是柔然还是丁零还是东夷,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代人”。

渤海小吏

随后又五等爵制度化的团结了代人集团,并且手把手的弄死了牛逼弟弟拓拔仪和一系列功高震主的大佬,给“父死子继”开了个头。

第二代拓跋嗣主要就干了一件事:继承权的问题。

一辈子都在帮兄弟死,帮儿子上位。

顶级大马哈鱼,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为了把皇位传给儿子啥事都能干出来。

拓跋嗣通过“太子监国”的超级Plus加强版将父死子继的继承权问题牢牢的夯实了,再不是兄终弟及了,拓跋焘后来死的时候宗室接班根本就没进入讨论序列。

第三代拓跋焘带领代人集团开启了突飞猛进,雄才大略的将整个北境统一并将六镇设立完毕从而源源不断的开启了马匹可持续发展,拿下凉州将汉化的硬件给配好了,并且一口气打崩了南朝的心理防线。

第四代拓跋浚休养生息,在常太后的稳定加持下将接住了拓跋焘征战三十年后的北魏朝堂。

第五代拓跋弘,或者说冯太后权力游戏的上半场,将山东和淮北趁着刘宋内乱的机会彻底拿到了手。

北魏的疆域在做大,代人集团的文化素质在西凉教育体系加入后不断加强,这八十年里北魏硕果累累。

不过内部的制度建设却并没有走多远。

它更像是一个走的更稳的前秦。

平城解决了混一诸胡的的问题,但却并没有在混一胡汉的路上走得更远。

太行以北是一套思路,太行以南是一套思路。

渤海小吏

对于传统汉地的治理技术,对于控制汉人的礼乐制度和编户齐民以及信仰融入,北魏其实并没有下功夫去做。

或者说,根本没找到啥太好的办法。

朝廷摸不清具体的人口和土地,管理起来相当粗犷。

魏太宗时代,拓跋嗣在418年调军粮时就一户征收五十石了。(九月甲寅,诏诸州调民租,户五十石,积于定、相、冀三州)

到了太上皇时代,拓跋弘在473年调军粮还是五十石。(冬十月,太上皇帝亲将南讨。诏州郡之民,十丁取一以充行,户收租五十石,以备军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税赋的征收依旧相当暴力没有变化。

每户五十石,这是个相当吓人的税收数字。

曹操时代,那大白脸算是手够黑的了,每亩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

就按每个户口有一百亩田来算要收四百升,也就是四石。

都是魏,北魏跟曹老板比起来直接黑出了天际。

拓跋魏为啥要收这么高的税?

因为官员下乡看见一个村子,乌压压看上去得上万口,但一问村长告诉我就十来户,我摸不清人口,我也查不清土地,我要是进村来硬的弄不好就死里面了。

渤海小吏

不过,虽然你这个地头蛇很牛,但你还是害怕我调大部队来干你们村的,所以你也不敢跟我太瞪眼。

崔浩作为狗腿子当年是这么劝阻拓跋嗣不要迁都邺城的:河北人一直以为咱们人口牲畜众多号称“牛毛之众”,现在如果迁都,河北诸州分配不了多少人,大家一看你就那么点家底,也没啥可怕的,就会看不起你,赫连勃勃和柔然也会来找我们麻烦,到时候太行以西非我所有,如果不迁都,就算山东有啥变化,咱们也能轻骑南出耀武扬威,河北人不知虚实自然哆嗦畏服,这是长远方略。(浩与特进周澹言于太宗曰:今国家迁都于邺···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百姓见之,望尘震服。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

没有买办和二鬼子,咋可能统治的了另一个民族。

渤海小吏

只有自己人,才能知道自己的死穴在哪。

渤海小吏

北魏的官员们仗着平城的巨大威慑于是狮子大开口的对你们村估一个数,每户五十石!不能便宜了你,但我也尊重你村长的独立自主权,因为我没办法动不动就打报告来屠村。

双方各让一步,就这样互相妥协了好几十年。

对于北境游牧民族则是殖民地般控制的老游牧民族打法。

八十年过去了,北魏标标准准的是个马背上的王朝,每年带着代人集团去扫荡一通,抢牧奴,抢马源。

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北魏始终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并因此能形成巨大的武力震慑从而不断攫取到南面的财富吓唬汉人交租,这其实有点后面辽国的“一国两制”思路。

但这也有一个隐患,就是汉人在和平时代的总量爆发力。

能生产,能劳动,你只要给汉人一个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他每隔几年就给你抱出一堆伟大成果。

随着南面的承平日久,人口和财富都会爆炸性的增长,越往后面越是如此,届时太行以东的汉人是否还会认头你这个异族政权动不动让你交租五十石的压榨你,是否会自发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否大江以南再出一个信仰版的刘裕,这都是巨大的未知和隐患。

渤海小吏

时代在推着北魏去思考如何控制越来越庞大的中原汉人。

更重要的是,以往君主巡边的这条路突然间阶段性的走不了了。

以往每任君主几乎每年都要带着队伍出去拉练一通,打打柔然打打猎,既能加强对国家的军事控制和威慑,也能去外面抢一通补贴国用。

到了冯太后这,这一招使不了了。

可能会有疑问,让孝文帝拓跋宏去率队亲征呀!这孩子也过了十岁了,按照他拓跋家早熟的伟大传统,没问题啦!

当年常太后当家的时候,拓跋浚也是十几岁就满世界拉练去了。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冯太后有一点比不了,拓跋浚跟常太后的感情铁,襁褓中结交,斗争中成长,政变中升华,皇位都是你常妈给你抢来的。

拓跋宏的爹和娘本质上却都是冯太后给弄死的。

尤其拓跋宏的太上皇爹,人家小拓跋宏是亲眼看你打着他的招牌一步步把他爹挤兑死的。

虽然是你带起来的,但毕竟血浓于水,人家小皇帝跟你一条心吗?

结合冯后后面15年对孝文帝的管控来看,她是一丁点也不放心的。

如果让这孩子年年带着队伍们去军训,人家还是正牌的皇帝,这威望万一树立起来了呢?

实在太危险,绝对不能能给军权!

但是你冯太后又没办法自己骑着马去年年满世界的大喇叭广播我是白山黑水的合法继承人,辽北公主,乙浑恶势力的解放者,魏国人民的女王,华夏的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大草原上的安能辨我是雄雌,政变不败者,浚之妻弘之母宏之奶,文成太皇太后。

冯太后没办法像前面八十年的北魏国主那样行万里路的去控制这个国家,这都逼着冯后必须要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控制这个方圆万里的国家。

文明太后这个汉人,这个不世出的政治家,开始改革了。

这是一次堪称史诗级的伟大改革,冯太后脑中开全图般的走稳走对了每一步,每一步都值得教科书般的被永远研究和铭记。

渤海小吏

466年,25岁的冯后经过了七个月的谋划政变搞死了乙浑,第一次临朝听政。

一年后的467年,26岁的冯后退居二线干保母,把大权交回给了14岁的拓跋弘。

过了四年多,471年,30岁的冯后第二次政变,这次的突然掀牌让拓跋弘突然发现,他这个“妈妈”几乎统战了整个代人集团。

又五年后,35岁的冯后第三次政变,弄死了23岁的拓跋弘。

冯后的每次政变,有以下特点:

1、每次都有铁杆派冲锋在前。

2、每次都极其干脆利索,将波及范围控制在了平城禁宫内,绝对不搞大规模泛滥。

这种政治才华和对权力的理解,超越了绝大多数的过往君主。

冯太后临朝称制独掌超纲后孝文帝成了摆设,事无巨细全部汇报到太后那,冯后靠着自己的智略和气魄无论生杀赏罚都能迅速给出合适的决断。(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冯后对有才干的宦官重加委任,像王琚、张嶷、王遇、张祐、苻承祖这帮都从底层宦官等提拔至了王公级别,官至尚书左仆射、侍中、吏部尚书、刺史乃至掌兵的将军。(所幸宦者高平王琚、安定张嶷、冯翊王遇、略陽苻承祖、高陽王质,皆依执用事;官至尚书左仆射,爵新平王;琚官至征南将军,爵高平王;嶷等官亦至侍中、吏部尚书、刺史,爵为公、侯,赏赐巨万,赐铁券,许以不死)

这跟南面刘骏“寒门掌机要”的打造中书舍人集团和直阁将军集团异曲同工。

冯太后利用宦官集团出入禁宫传递信息,甚至出任机要命官,打造了自己的“东厂”。

对外,冯后开始大规模的任用汉人知识分子。

冯后第一次当政的时候就把几位汉人高官们引入高层决策大事了。(会侍中拓跋丕告浑谋反,庚申,冯太后收浑,诛之···太后临朝称制,引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及贾秀共参大政)

高允和高闾都是河北汉人,贾秀是凉州汉人,都是汉人宿望。

第二次获得政治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后更是用了很多喜欢的汉人知识分子,像王叡、李冲这种都因为才能和模样获得了高官、巨富甚至免死之诏的好处。

重用宦官和男宠,传统思路上这是要亡国的节奏呀!

这得说一下冯后的政治能力。

首先人家冯后的男朋友和宦官都必须得是能干活有能力的,尤其下一节出场的李冲,那是北魏汉化的核心密码,而且冯后对于宠幸的左右从来赏罚分明,即便有小过错也必定会鞭打责罚,甚至鞭至百数。(然所宠幸左右,苟有小过,必加笞棰,或至百余

不过冯后人家从来不记隔夜仇,第二天依旧善待如常,甚至有人被打后转天更富贵,所以左右都挨过太后的打,但始终对太后忠心耿耿。(而无宿憾,寻复待之如初,或因此更富贵。故左右虽被罚,终无离心)

惩罚人有俩目的:

1、为了让他改错,以后别在同样的问题上给你增加成本。

2、为了让他对你敬畏从而自律,从而今后自动给你规避降低成本。

你无论是管孩子还是管下属,本质上都是出于上面两点目的。

说到底,惩罚是件生意,不是个情绪事件。

如果这惩罚没有就事论事的让他改了错,没有在心灵上让他对你哆嗦或者懊悔,这惩罚就没有意义。

大多数人把惩罚当做了自己的心理解压,并没有瞄准上面两个生意问题,而是自己的情绪和虚荣问题。

你知道这样的成本有多高吗?

你的几句刀子话将来很可能就会变成插进你身体的刀子。

有一次冯后身体有病要服用庵子,结果厨子把药端错了,端出来了一碗粥,粥里居然还有个大虫子。冯后没当回事直接拿勺摘出来了,旁边的孝文帝直接就怒了打算大刑伺候,太后笑了笑给厨子放了。(太后尝以体不安,服庵子。宰人昏而进粥,有蝘蜓在焉,后举匕得之。高祖侍侧,大怒,将加极罚。太后笑而释之)

你大刑伺候了,厨子万一脑子一热将来给你放了毒药了呢?

我小时候跟我爸出去吃饭的时候记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从来不让我找厨子茬,我爸就说一句话:他把菜端回去万一给你吐口痰呢?

这种事旁边马仔们一定会邀功的咆哮,大领导一笑了之就可以了。

这恩情这厨子能记一辈子。

渤海小吏

说一千道一万,一个合格的,铁心的,经过政审的厨子其实是稀缺品。

他看着不起眼,但掌握你的生死。

你得罪他的成本太高。

南朝那几个十几岁的皇帝都咋死的?

就是不知道每次肆意妄为得罪人的潜在成本有多大。

渤海小吏

咋惩罚人这事,得多琢磨琢磨。

因为一定会用到。

你的事业越大,需要凝聚的力量就越多,一定是需要赏罚分明的团结队伍,凝聚意志的。

惩罚这就是个优化成本的工具,千万别跟自己的情绪扯上关系。

一定要学着把情绪剥离出来。

冯后的宠爱是全方位的,所有对男朋友和亲信的赏赐和宠爱时必须都要拉上拓跋丕这些代人集团的功勋老兄弟们。(又外礼人望东陽王丕、游明根等,皆极其优厚,每褒赏睿等,辄以丕等参之,以示不私)

都是好同志,只不过他们能进我屋,你们都进屋我受不了,但我都是疼爱的。

一面赏赐手下极其大方,另一方面自己的生活却极其简朴,作为女人从不好华贵服饰,吃饭更是改掉了原来皇家花样繁多食材精细的排场,每次只在一张仅宽几尺的餐桌上吃饭,原来的皇家食谱减少了十之八九。(性俭素,不好华饰,躬御缦缯而已。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于故事十分之八)

这种反差,会让被赏的人极度扩大那种荣幸和珍惜的感觉。

领导省吃俭用,都赏我了······

冯后为政的风格是不搞奢侈浪费以身作则,身边亲信必须能干听话,设定规矩就事论事进行实时赏罚不找后账,总体而言政治环境是充满敬畏和人情味的。

冯太后唯一有一个死穴,就是自己的两性问题。

只要有一丁点太后跟老爷们的风言风语,冯后必定灭口。(太后自以失行,畏人议己,群下语言小涉疑忌,辄杀之)

宫里的风言风语传到了市井就将是顶级的皇室花边新闻。

冯后临朝听政的政治核心是国母太皇太后。

这种流言绝不能有!

479年,北魏开始命中书监高允议定刑律法令。(是岁,魏诏中书监高允议定律令)

481年,北魏中书令高闾等人重新制定的新律令完成,共八百三十二章。其中,有关灭门灭族的律令有十六章,有关死刑的律令有二百三十五章,其它各种刑罚的律令有三百七十七章。(魏中书令高闾等更定新律成,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六,大辟二百三十五,杂刑三百七十七)

832条,几乎能想到的全想到了,准备依法治国了。

482年七月,魏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

这条道脱胎于396年三月,老妖精慕容垂奇袭平城时凿通的涞源至灵丘的那条不通山路。

渤海小吏

两年后,拓跋珪收获了舅爷爷给他的最后一笔馈赠遗产,作为河北的主人胜利回归时拓宽了这条自中山去平城的五百里高速公路。(自邺还中山,将北归,发卒万人治直道,自望都凿恒岭至代五百馀里)

一晃八十多年过去了。

官方释放信号,要加强对山东的控制了。

十一月,孝文帝亲祭祀祖先七庙,命礼仪部门负责研究出一套礼仪流程,按古制置办祭祀所用牲畜、礼器、礼服和乐章,并规定从此后四季开始照此规格常祭。(十一月,魏高祖将亲祠七庙,命有司具仪法,依古制备牲牢、器服及乐章;自是四时常祀皆举之)

当开始从祭祀下手进行信仰融合的时候,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信号。

483年闰四月二十九,孝文帝生下儿子拓跋恂,冯太后以拓跋恂当为太子的理由依“子立母死”故事,赐林氏死,自己又做了“保太奶”,把拓跋恂抱回去养了。(闰月,癸丑,魏主后宫平凉林氏生子恂,大赦。文明太后以恂当为太子,赐林氏死,自抚养恂)

484年,稳稳控制政权八年,新律法颁布三年后,冯太后开始动第一个硬茬了。(注意,人家给了你时间去适应)

她要反腐了。

北魏旧制规定:每年每户的租调分别为二匹布帛,二斤棉絮,一斤丝,二十斛谷米,后来又增缴了一匹二丈布帛存入本州州库,用来当做税收过程中的损耗。(魏旧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谷二十斛;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

九月,北魏下诏表示:给官员发工资这事其实我们很早就干了,不过后来中原战乱这茬就给掀过去了,现在朕依照旧有的典章制度要给官吏们发工资啦,从此每户租调增缴三匹帛、二斛九斗米作为官员们的棒禄,再增收二匹帛作为损耗备用。(调各随土之所出。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

从此,谁要是再敢贪污我就不客气啦!贪赃达一匹布帛的处死,现在我大赦天下,前面贪污的既往不咎了,从今天开始走进新时代啦!(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

随后冯太后向各地派出巡视组,刮起了反贪风暴。(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

北魏立国近百年后,终于想起来给官员发工资了,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又每户给大家加了税,连调外的损耗都是百姓给担着,朝廷自己是不吃这个亏的。

不过,各地宗主豪族以及百姓们相对来讲也是不敢有怨言的。

因为从此说宰多少就宰多少,过去没有俸禄的时候都是看官老爷们的心情。

官员们也不敢有怨言,因为人家确确实实给你工资了,不是不给你工资,还不少给。

过去是户调帛三匹两丈,絮二斤,丝一斤,户租谷二十斛;

现在又增户调帛三匹,户租谷二斛九斗给你专门当工资。

户调增加了近一倍,户租增加了近15%,还又增了两匹帛做多余的损耗,这其实不就是给你的隐形福利嘛!

规则给你画好了,利益给你足够了,我仁至义尽,再犯可就怪不得我了。

颁布反贪严令后,要抓大老虎起到震慑效果,这个政令才算真正能落地。

第一个不长眼的典型是秦、益二州刺史,外戚李洪之(拓跋弘娘舅)在俸禄制度实行后继续不收手不回头,随后被押到平城召集百官被孝文帝亲自历数罪状命其自杀,其余第一批被严打抓住贪赃的地方官四十多人也被处以死刑。(秦、益二州刺史恒农李洪之以外戚贵显,为治贪暴,班禄之后,洪之首以赃败,魏主命锁赴平城,集百官亲临数之;犹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自余守宰坐赃死者四十余人)

至此,清风正气刮满了北魏,行贿受贿的事几乎被杜绝了。(受禄者无不局,赇赂殆绝

作为对比,除了贪污腐败之外,北魏对其他问题全部网开一面,基本上不是超级大罪都会免除死刑流放边关,被判死刑的一年也超不过五六个人,州郡、边镇就更少了。(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

啥意思?

除了贪污这事,剩下都是小事。

树立全国范围内对贪腐问题的高压态势。

反贪的主要目的有三点:

1、打击圈子文化,紧抓人事权,切断官员们间的利益往来。

2、对百姓树立中央公信力,方便进一步推行后面政策。

3、对官僚阶层树立中央威慑力,让每个官员紧盯中央风向标,明确知道自己的路该咋走。

反腐最宏大的后手,是要干大事。

准确的说,是改革的前兆。

485年正月,北魏统一神秘文化解释权,下诏令:凡是图谶、纬书一概烧掉,有私自保存的一律处以极刑,并对宗教人士进行管控,禁止街边摆摊算卦等封建迷信活动。(戊寅,魏诏曰:“图谶之兴,出于三季,既非经国之典,徒为妖邪所凭。自今图谶、秘纬,一皆焚之,留者以大辟论!”又严禁诸巫觋及委巷卜筮非经典所载者)

与此同时,北魏太皇太后提出了最高冯氏理论纲领思想,作《皇诰》十八篇,在太华殿大规模宴请文武百官,正式颁布《皇诰》。(魏冯太后作《皇诰》十八篇,癸未,飨群臣于太华殿,班《皇诰》)

所谓的“诰”,有两种意思:

1.古代统治者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

2.封建帝王对臣子任命或封赠的文字。

冯后这《皇诰》,就是最高领导人在统一思想后将好思想制度性的写进魏章。

来看一下冯太后这一步一个脚印:

1、先制定《魏律》,做到有法可依,统一标准,让人心服口服。

2、按古制祭祀祖先,抢占华夏正统的制高点。

3、先礼后兵,给官员发放高薪俸禄,同时开启反贪风暴。

4、抓典型,苍蝇老虎一起打,形成震慑力。

5、紧抓意识形态的最高解释权,清除谶书等社会不安定因素,严禁杜绝民间对大政方针的歪曲解读。

6、颁布最高理论纲领《皇诰》,全魏范围内统一思想。

这六步走,冯太后不紧不慢的走了九年。

都走稳之后,人家来开了压轴大幕:土地与户籍改革!

我写的这是是古代史哈!!!

以史为鉴有两套经络:

1、“六经注我”的吸收那些化繁为简后的智慧充实进自己的人生算法里。

2、干一件事前,可以翻翻历史上那些成功的案例,看看人家为啥能成功,有哪些步骤,对比那些失败的案例作对在了哪。

随后,给它因地制宜的“现代化”。

陆:改革这事的核心点在哪?

前面六步走完,最高思想《皇诰》颁布半年多后,公元485年,北魏开启了世纪大改革的第一步,均田。

给事中李安世上书道:每逢灾荒百姓逃难,田地大多就被豪强和贵族们霸占掠夺了,现在土地兼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朝廷应该使土地均衡,让耕者有其田,对于有争议的田产也应该下定时间内给予断定,令天下的田产明确归属,杜绝说不清楚的土地糊弄政府。(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

孝文帝就此开启了“均田制”的大讨论。(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

485年十月,“均田法”正式出台,北魏下诏派使者去各州郡颁布均田法令。(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可以得到40亩专门种粮食的农田,女子每人20亩,奴仆婢女按照普通成年人一样得到政府土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

一头牛可得30亩农田,但总量以四头牛为限,最多牲口帮你得到120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

所配农田,如果是隔一年才能耕种一次的贫瘠田地则增加一倍;如果是隔两年才能耕种一次的田地增加两倍。(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百姓到了应该纳赋的年龄就由政府配给土地,老了免税或死了以后土地则收归国有,对于奴婢和耕牛,根据每年的具体数量多少决定还田还是受田。(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初次受田的人,男子给二十亩桑田,规定种五十棵桑树,这部分土地可以世代经营,不用缴回官府。(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每户在此基础上给予居住的宅基地。(新居者三口给地一亩,奴婢五口给一亩)

对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高低进行分田,所得用于办公经费,官吏离职时移交于接任官。(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

以上所有阶层,如果私自卖掉公田,按照法律追究定罪。(卖者坐如律)

随后最闪光的一点:官府对土地有盈余的农家不受田也不令其还田;对土地不够的农家则依法增加配给,之前田地有盈余的人家可以选择卖出自己的田产,这部分土地可以自由出售。(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

真的如“均田制”这名字说的那么好听为了均田吗?

真的是为了给没有地的老百姓们发放国有土地给一口饭吃吗?

真实的目的,是为了清点人口和土地。

逼着大户去官府那里确定自己的田产和人口。

你不确定土地权利将来就全当公田给你分了。

比如你是个超级大户,你家100口人,200个奴婢,你全部指望“均田制”,就是从官府那领300*40=12000亩田。

但很有可能你家有20000亩田。

此次土地改革,你需要向官府汇报你有20000亩田,随后不领田也不还田,这都还是你可以卖你盈余的私田。

国家希望让大户把财产汇报明白,让隐匿于大户手中的户口都出来领公田随后扩大税基。

但是,这均田制有一个巨大漏洞。

隐匿的人口绝对不会因此而去纷纷找你领田。

因为赋税太高。

上一节我们说过,早先北魏的租调负担是极重的,尤其官员增加俸禄后,算上额外的耗费,每户要缴纳帛八匹两丈、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二石九斗。

每到有兵事还更加暴力的给你涨到五十石!

税率这么高的原因上一节也讲了,因为北魏前面几十年的基层制度叫做“宗主督护制”。

每个宗族设立一个宗主,主督护,所以老百姓们都聚集在宗主的旗下,经常三五十家为一户。(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其实就是地方豪族的一个变种。

宗主作为基层行政的联络人去督护本族配合北魏官方征发的赋税和徭役。

一个宗族按理讲应该是一个宗主领导几百户人,但实际上地方官去收税时账面上就只剩一个宗主十几户人了。

一大半的户口都藏起来了。

北魏也不傻,知道你跟他抖机灵,所以税率定的超级高,我狮子大开口,你也别废话,咱都尊重潜规则。

我尊重你这个督主,你也看明白我背后是代人集团。

渤海小吏

税虽然也没少收,但土地和人口的账本是真弄不清楚。

北魏的地方领导们一要办事了就派人下乡把各村长,不对,各宗主召过来搞摊派。但每个村的家底和具体情况谁都不知道。

北魏不是不会精细化的人口管理,早在拓跋珪立国的时候就在平城京畿地区规划出了详细的“计口授田”区域。(既定中山,分徙吏民及徒何种人、工伎巧十万余家以充京都,各给耕牛,计口授田)

“宗主督护制”的主要对象是中原的汉人地区。

被拓跋焘打掉的太子拓跋晃的官方记载很少,但难得的政绩就是其太子监国期间对计口授田区的精耕细作进行了政策引导。(初,恭宗监国,曾令曰···其制有司课畿内之民,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垦殖锄耨。其有牛家与无牛家一人种田二十二亩,偿以私锄功七亩,如是为差。至与小、老无牛家种田七亩,小、老者偿以锄功二亩。皆以五口下贫家为率。各列家别口数,所劝种顷亩,明立簿目。所种者于地首标题姓名,以辨播殖之功。又禁饮酒、杂戏、弃本沽贩者。垦田大为增辟)

京畿地区不仅编户齐民做的好,还根本不被允许发展出庞大的宗族。

京畿边缘的灵丘地区,当地大族罗思祖就混的比较凶,然后被扫黑除恶连根拔起了。(灵丘罗思祖宗门豪溢,家处隘险,多止亡命,与之为劫。显祖怒之,拿戮其家)

渤海小吏

你在太行山西边!我搞死你根本不用考虑影响!

“宗主督护制”是北魏在没有明确想明白咋统治庞大汉人区时的一种妥协办法,北魏其实早早就开启了一国三制。

六镇及北方草原,牧奴制。

平城京畿地区,计口授田制。

汉人区,宗主督护制。

北魏对各地汉族采取了宽容态度并自拓跋焘时代征调各地汉人进入政府机构,这都促使了北魏政权逐渐向胡汉联治方向发展,缓和了胡汉矛盾,促使河北及中原地区几十年如一日的安定。

北魏攻打山东时候赶上了连年大旱,但慕容白曜却能连着围攻山东好几年,其底气是整个太行以东的宗主们听领导人的号令帮着运兵运粮。(至天安、皇兴间,岁频大旱,绢匹千钱。言刘彧淮北青、冀、徐、兗、司五州告乱请降,命将率众以援之。既临其境,青冀怀贰,进军围之,数年乃拔。山东之民咸勤于征戍转运)

但是,“宗主督护制”也是有巨大局限性的。

1、宗族并没有被牢牢栽种在一块土地上,人家宗族没有固定的地域,一有天灾人祸经常一个宗族就跑了,比如李显甫祖上是赵郡平棘人,李显甫时代率宗族数千家上万人的规模来到殷州西山开辟了李鱼川。(豪侠知名,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

2、宗族没有户口限制,隐匿了大量人口,具有武装集团性质。

比如刚说的这李显甫,由于其祖父两辈儿都是北魏人民的老朋友,祖上有渊源,所以这种万人迁徙开荒拓地的事就没有成为大问题,北魏后来迅速对其进行了宣抚,李显甫也顺利起家冀州别驾,后迁步兵校尉还参与了南征,颇有军功,受封平棘县子,累迁河北郡守。

但如果是不受控制的宗主呢?

拓跋焘晚年的盖吴起义形势一度相当危机,造反主力河东薛氏的薛永宗就是大宗主。

我们前面说过,崔浩晚年是有造反想法的,450年拓跋焘第一次南下的时候是准备政变的,柳光世作为崔浩的妹夫是重要的棋子,作为河北太守是要与河北义士们搞联动的,只不过后面崔浩被打掉,相关河东大姓被大量屠灭诛杀。(元景从祖弟光世,先留乡里,索虏以为折冲将军、河北太守,封西陵男。光世姊夫伪司徒崔浩,虏之相也。元嘉二十七年,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颍,浩密有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浩谋泄被诛,河东大姓坐连谋夷灭者甚众,光世南奔得免)

上面被屠杀的所谓“河北义士”与“河东大姓”,其实都是当地的宗主们。

渤海小吏

国家不掌握户口,也就谈不上控制。

如果再出一个崔浩呢?如果再出一个刘裕呢?

五世纪八十年代,冯太后治下的最后十年,大江之南处于萧道成换刘家房本的关键时刻根本无暇北顾;柔然这些年也被打的越来越弱,国际环境上,北魏来到了最好的一段时间。

国家底蕴来讲,冯后前面十年的六步走已经铺好了路,北魏拿下河北也已经快一个世纪了,这个时长相当于羯赵、前燕、前秦、后燕统治时长的总和,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

北魏的统治者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内部问题了。

均田制颁布一个季度后,486年二月,冯太后的男朋友李冲又迅速的推出了“三长制”。(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其实就是跟领导开完会后,李冲起呈报件,冯太后上会召公卿们举手。(文明太后览而称善,引见公卿议之)

所谓“三长制”,就是从地方豪族中的“乡人强谨者”中选择人才,依旧是当地人办当地事,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一定的优待,邻长免一人官役,里长免两人,党长免三人,每三年一考核,干得好的能提干。(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三载亡愆则陟用,陟之一等)

配套的给予了减税政策,一夫一妇的赋税为帛1匹,粟2石。(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

没娶媳妇的丁壮,每人出0.25匹帛,0.5石粟。(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

奴婢则再减半,每人出0.125匹帛,0.25石粟。(奴任耕,婢任绩者,八口当未娶者四)

20头耕牛出一对夫妇之调。(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

按一对夫妇一头牛这个最基本的家庭单位来算,此时每户每年只用缴纳1.05匹帛和2.1石粟。

税率对比前面的每户要缴纳帛八匹两丈、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二石九斗的赋税来讲,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

这个比例也在《魏书.食货志》中得到了印证: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配合前面的“均田制”政策,这一对夫妇一头牛能从政府那领到90亩农田,20亩桑田,0.67亩宅基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新居者三口给地一亩,奴婢五口给一亩)

老百姓们有了地,税负也被降到了能负担,小家小户们和广大被宗主霸占的人口得到了独立自主的福音。

但是在朝堂上,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祐等都说:“三长制”看起来好推行,但实际上不好推动。(中书令郑羲、秘书令高祐等曰:”冲求立三长者,乃欲混天下一法。言似可用,事实难行)

郑羲还专门赌气道:要是不信咱可以搞试点,砸了以后就知道我没糊弄人了。(羲又曰:不信臣言,但试行之。事败之后,当知愚言之不谬)

太尉拓跋丕多机灵,知道这是冯太后的意思,回答的比较委婉:我觉得这是利国利民大法,我是双手拥护的哈,但现在正是征收赋税的月份,校定户籍百姓一定会因苦生怨,我请求过了秋天等冬闲月的时候再派地方官去推行大法。(太尉元丕曰:臣谓此法若行,于公私有益。”咸称方今有事之月,校比民户,新旧未分,民必劳怨。请过今秋,至冬闲月,徐乃遣使,于事为宜)

李冲说了一段封建统治阶级万恶的剥削人的反动话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因为现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去办理,才能让百姓们看到减税的好处,冬天去老百姓只看到了校正户籍的麻烦辛苦,却不知道税已经减下来了,一定会心生怨恨,我们现在趁着推行三长制让百姓知道减税利民的政策推出来了,这制度也就方便推行了。(冲曰:民者,冥也,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不因调时,百姓徒知立长校户之勤,未见均徭省赋之益,心必生怨。宜及课调之月,令知赋税之均。既识其事,又得其利,因民之欲,为之易行)

李冲三长制的核心,是大幅度的减税!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与地方豪强争夺人口,让藏匿起来的户口自动找地方官报道!

最后冯太后拍板:设立三长,租调有标准,藏匿的人口能查出来,为啥说它行不通!(太后曰: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

大领导一怒,都尿了。(群议虽有乖异,然惟以变法为难,更无异义)

冯太后在大会上说的很明白,我要的是人口!

我要的是“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格局都给我大起来!

“均田制”+“三长制”这套组合拳打出后,看一下各阶层的盈与亏。

一、宗主及地方豪族们

吃亏在于大量的荫附户口没有办法再肆意盘剥了。

收益在于:

1、土地被确权;

2、赋税被降低;

3、人口因为“三长”的设立依旧处于自己的可控范围。

李冲本人也说,“三长”的人选也是“长取乡人强谨者”,也就是还是你地方豪族作为三长去控制这些人,大多数的宗主都可以摇身一变而成为新制度下的三长,基层行政权力依旧把持在强宗大族手里。

你也依旧能盘剥他们,因废除宗主督护制而失去的经济利益,可以通过担任三长而得到弥补,只不过不能再像原来那样过分了,毕竟过去很多户口被你往死里压榨是没办法,自己顶门过日子的赋税太高只能抱团取暖,现在赶上好时代了,中央给地降税了。

最关键的是,中央的反腐力度现在那么强,宗主和豪族不敢太过分了,我能过过小日子了。

4、自己免徭役。邻长家免除一个人的差役,里长家免除二个人的差役,党长家则免除三个人的差役。

5、纳入了正式提拔体制。三年之内,没有过失,加升一级。

二、弱小百姓们

吃亏:几乎无。

收益:得到了免费的土地和传代的桑田;得到了降低了十多倍的税负。(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三、中央政府

吃亏:短期内税负大规模降低,各地政府吃了大亏。

三长制实行一年后,齐州刺史韩麒麟上书表示现在的赋税太少了,我辖区收上来的年租仅仅够维持政府日常开支的,虽然有利于民,但这不是常事啊!天灾要是出现了地方政府没机会自救,可以减少绢布的缴纳,多缴纳些粮食,这样更科学。(往年校比户贯,租赋轻少。臣所统齐州,租粟才可给俸,略无入仓。虽于民为利,而不可长久。脱有戎役,或遭天灾,恐供给之方,无所取济。可减绢布,增益谷租,年丰多积,岁俭出赈。所谓私民之谷,寄积于官;官有宿积,则民无荒年矣)

税率降的足够低,才能把人都引出来。

一个制度改革如果想要真的推行下去,除了威望、法治和铁军之外,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一定要对被改革的利益方进行让利。

拿利益去驱动他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渤海小吏

这种事的核心不是公平、公平和他X的公平!

渤海小吏

永远是利益、利益和他X的利益!

渤海小吏

心存公平,为了公平,这都是愿景。

想真的达到公平,需要从利益方向找突破口。

“均田制”和“三长制”对于国家的长远收益:

1、地方土地账本。

2、地方户口账本。

2、地方三长账本。

冯太后着眼的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人口以及管理人口的操作系统!

国家掌握的户口越多,就意味着兵源和财源越来越稳定。

这也是后面隋唐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中央的核心底色。

渤海小吏

自光武中兴整顿了户籍,自东汉崩盘后,历经了三国两晋后时隔了三百年,终于有一个政权对华夏大地再次做了土地与人口的普查。

这么牛X的事,是个女同志牵头干出来的。

五世纪的平城时代,特殊的水土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文化最终酝酿诞生了这个两千年来最特殊的巾帼不让须眉!

渤海小吏

柒: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86年正月初一,孝文帝召百官朝见时开始穿戴汉制皇帝的礼服和礼冠。(春,正月,癸亥朔,魏高祖朝会,始服衮冕)

四月初四,孝文帝第一次穿皇帝法服乘皇帝辇车到南郊祭天。

八月十七,北魏给尚书和五等爵以上的官员发放了专门的朱色官服、玉佩及大小印绶。

九月初三,北魏兴建明堂。(九月,辛卯,魏作明堂、辟雍)

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的圣地,当年汉武帝封禅泰山时专门搞过这东西。

这一年,北魏将中书学改为国子学,借着“均田制”和“三长制”的东风重新划分州郡,共设38州,黄河南25州,黄河北13州。

老太后这一年的汉化主要干了啥呢?

主要是宏观上的符号和名称,唯一对百官造成打扰的仅仅是统一了新的官服。

这一年就干了这点事,别的啥都没改。

这种日拱一卒的节奏真的相当可贵。

强迫别人改变信仰和习惯这事千万别急,大势坚定而缓推,事缓则圆。

487年正月初一,下诏对音乐进行官方勘定,三俗的曲子都废掉。(春,正月,丁亥朔,魏主诏定乐章,非雅者除之)

这一年春夏大旱,平城京畿地区尤其严重,又碰上了疯牛病大规模传播,饿死者甚多。(魏春夏大旱,代地尤甚;加以牛疫,民馁死者多)

七月初六,孝文帝下诏开府库赈济灾民,允许饥民出关逃生,派专人重新制作京畿户籍由百姓自己决定去留,饥民所过之处由各地官府提供饮食,所移民之处由当地三长负责安置。(七月,己丑,诏有司开仓赈贷,听民出关就食。遣使者造籍,分遣去留,所过给粮廪,所至三长赡养之)

仅仅一年的时间,“三长制”已经能处理灾情了。

与此同时,北魏对京畿地区的户口户籍也借这个机会进行了重新梳理。(去夏以岁旱民饥,须遣就食,旧籍杂乱,难可分简,故依局割民,阅户造籍,欲令去留得实,赈贷平均。然乃者以来,犹有饿死衢路,无人收识。良由本部不明,籍贯未实,廪恤不周,以至于此。朕猥居民上,闻用慨然。可重遣精检,勿令遗漏)

冯后至此拿到了全国的人口和土地账本。

八月,魏廷罢山北苑,以其地赐贫民。

九月,魏廷撤销对民生无益的工程,宫中不纺织的宫女一概驱逐。(九月,辛未,魏诏罢起部无益之作,出宫人不执机杼者)

冯后在进一步缓解旱情、疫情以及改革的阵痛,节约民力征调,释放土地和育龄女性调节社会矛盾。

立行勤俭节约的冯后在不断让出自己的利益去给改革买单。

十日二十六,北魏又下诏撤去了尚方署对于绫罗锦绣等高级时装的制造工程,进一步减小宫廷开支给百姓减负,但并不禁止士、农、工、商的民间自行制造。

华贵衣服我不穿了,但大家还是能随便穿的,不仅节约国帑,还在舆论上进一步示好贵族既得利益群体。

绫罗绸缎是只有大户高官才能穿的,老太后表示自己不穿了,但大家随便,这是多大的恩典啊!

与此同时,冯太后面对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工匠、商贾、衙役、六镇边防军乃至京畿范围内的光棍、寡妇、孤儿、老人、贫民、残疾人的全体阶层进行了全面红利封赏。(诏尽出御府衣服珍宝、太官杂器、太仆乘具、内库弓矢刀钤十分之八,外府衣物、缯布、丝纩非供国用者,以其太半班赉百司,下至工、商、皂隶,逮于六镇边戍,畿内鳏、寡、孤、独、贫、癃,皆有差)

冯后自打均田制和三长制推出后主旨就一件事:老少爷们都踏实住了,老太太我兜底!

总之,改革的春风是吹满地的,领导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最伟大的改革效果是啥?

不仅仅是达到领导的预想目的并且运转良好。

更关键在于社会的平稳过渡。

你要是社会阵痛特剧烈,官员抵触,百姓喊苦,这就容易走向崩盘的恶循环。

人家冯太后之所以牛,在于这改革不仅高明,人家还压的住事,改革后各地根本没出啥强烈的社会波动。

豪族齐夸三长下乡,官员拥护后的决定,百姓齐夸魏的领导。

总之,都挺好。

自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直到冯后去世,没见到啥暴动和起义。

《道德经》:最高明的领导,百姓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其次,百姓亲近他歌颂他;其次,害怕他;其次,提起他就骂街。政府的公信力不足,百姓就不会拿你的话当回事。慎言多思,你嘴里出来的每个字都很重要。最伟大的改革,在于百姓们都感觉自己从来就是这样生活的一样。(《道德经》: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冯后的改革,就是这种“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明明干的是中国史上难度级别最高的事业,却做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渤海小吏

489年六月,两位大老虎落马。

怀朔镇将、汝阴灵王拓跋天赐和长安镇大将、雍州刺史、南安惠王拓跋桢二人因贪污罪当处死刑。

拓跋天赐和拓跋桢都是拓跋晃的儿子。

也就是孝文帝的叔公。

这事冯太后和孝文帝亲自到皇信堂召见王公讨论这事,冯太后亲自问道:是因亲枉法,还是大义灭亲呢?(冯太后及魏主临皇信堂,引见王公,太后令曰:卿等以为当存亲以毁令邪,当灭亲以明法邪?)

同志们都说,这都是景穆皇帝的儿子,饶了吧。

冯太后没接话,随后孝文帝直接下诏:二王以身试法难以宽恕,但太皇太后追思高宗之恩,顾念手足之情,再加上南安王是个孝子,现在赦免二王死罪,撤官职和爵位终身监禁。(太后不应。魏主乃下诏,称:二王所犯难恕,而太皇太后追惟高宗孔怀之恩;且南安王事母孝谨,闻于中外,并特免死,削夺官爵,禁锢终身)

办了拓跋桢的同时,冯后还法办了之前派去调查拓跋桢收受贿赂的特派员吕文祖。(初,魏朝闻桢贪暴,遣中散闾文祖诣长安察之,文祖受桢赂,为之隐;事觉,文祖亦抵罪)

冯太后随后还最高级别定调对大臣们说:吕文祖是咱们之前的廉洁标杆,现在也贪赃枉法了,看来人心难测啊!永远会变啊!糖衣炮弹的威力太大呀!永远要照镜子正衣冠啊!反腐这事永远在路上啊!(冯太后谓群臣曰:文祖前自谓廉,今竟犯法。以此言之,人心信不可知)

继当年的反贪风暴之后,隔了几年冯太后再次重拳出击,以上率下的廉洁简朴,踏石留印的扎实工作,利剑出鞘的全国范围内持续巡查,永远把纪律挺在前面,拍蝇惩贪,天网追逃,通过拿下两个宗亲和曾经的道德模范,起到了全魏范围内的警示教育。

九月,平城再次遣散大批宫女赏赐给北方六镇没有妻子的贫民。(九月,魏出宫人以赐北镇人贫无妻者)

人家冯太后没有忘记戍边的北境兄弟们。

专门挑了最困苦的底层贫民,给你媳妇,解决最基本的矛盾问题。

真的是大政治家,人家的改革方方面面没有照顾不到的。

准确来说,冯太后自465年爷们拓跋浚死后就登上最高历史舞台了。

自465年到476年,这11年中冯后一步一个脚印的统一了北魏政坛做到了指哪打哪的唯我独尊。

自476年到490年的这15年中,文明太后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如下的财富:

1、整套完备有据可依的北魏律法。

2、自上到下反腐带来的清白吏治。

3、自庙堂到三长一通到底的官僚体系。

4、整个国家详细的人口和土地户籍。

5、自礼乐到祭祀的全面信仰试点改革。

更重要的是,人家的改革不仅成功推行了而且还成功减小了“社会摩擦+官僚抵制”的双料社会成本。

人家的改革整个官僚阶层没话说,广大人民群众没话说。

整个三国两晋五胡三百年,那么多英雄豪杰,那么多气吞万里,最后是人家这个汉族罪人的女孩完成了。

拓跋珪逃避了半天,甚至搞出了一个子立母死,到底没能逃过这宿命。

隋灭陈后,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中有那么一段,说邺城那的风俗都是妇女顶家过日子,代子求官,为夫诉屈,啥抛头露面的事都不忌讳,这大概是平城遗风啊。(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街,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

巾帼不让须眉的影响力,在冯后死后百年依然活跃在黄河之北,黄河之北作为隋唐的祖源,武则天为啥后来能成为皇帝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渤海小吏

诚然,冯后改革最关键的巨人肩膀在哪里呢?

在拓跋焘吞并北凉后带回来的那三万人。

渤海小吏

没有那一整套的开枝散叶,冯太后的这堆思想和改革在北魏上层根本不会有市场,哪怕她权柄独尊,你也得让你干的事被同志们听得懂,看得明白。

无论是律令,还是礼乐,还是祭祀,还是集大成者的户籍土地改革,从硬件到软件都是人家凉州百年的精华所在。

渤海小吏

大西北的百年精华,被这个东北大姨,在五世纪末的时间点,全国范围内推开了。

虽说后面北魏依旧崩盘了,依旧开了历史的倒车,但隋唐崛起的底色,其实是冯后上面五点的变种和延伸。

历史之神已经厌倦了乱世的剧本,在五世纪的中期将这个神奇的女孩派下界来,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老爷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宏观见识的改革。

490年九月十八,文成文明太皇太后过早的离开了北魏人民,享年49岁。

人走了,但影响力其实并没有走远。

她的政治衣钵传到了孝文帝手上。

冯后这些年对于孝文帝的教导相当系统,孝文帝的汉学功底远超前面五位北魏皇帝,甚至水平高到了自486年之后的所有官方诏册全是孝文帝本人的手笔(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余文章,百有余篇)

孝文帝在冯后的教育下变成了一个城府相当可怕的少年。

这孩子在冯后死后五天没喝一口水,大有追随而去的意思。(九月,癸丑,魏太皇太后冯氏殂;高祖勺饮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

孝文帝在同志们好说歹说后吃了一碗粥。(帝感其言,为之一进粥)

各地同志们上书,希望赶紧让老太后入土为安随后脱去丧服。

孝文帝表示我没工夫考虑这个,我就爱穿白。

十月初九,在方山永固陵安葬了冯后。

十月初十,孝文帝祭拜冯后陵,各王公大臣坚决请求孝文帝以国家利益为重,脱下丧服,换上平时穿的衣服。孝文帝不理。

十月十五,孝文帝再拜冯后陵。

十月二十,孝文帝又拜冯后陵。

十月二十七下诏:国家大事别跟我说,之前太后班子咋办的还咋办,我现在专心致志负责哭。

491年正月,孝文帝终于第一次临朝听政。

三月十二,孝文帝又祭冯后陵。

四月初一,去太和庙上供,吃了点菜后开始哭,随后在同志们的劝说下吃了点饭。(夏,四月,癸亥朔,设荐于太和庙。魏主始进蔬食,追感哀哭,终日不饭;侍中冯诞等谏,经宿乃饭)

四月初二,孝文帝在文明太后过早离去两百多天后终于停止了早晚各哭一次的仪式。(甲子,罢朝夕哭)

服不服?

控制了自己24年的人走了之后,终于能伸胳膊了之后,这个孩子居然能如此的克制!

真的这么孝顺吗?

这孩子所谋者大。

孝文帝自467年出生就是冯后攥在手里的一枚政治核弹。

这枚核弹帮助冯后9年后搞死了核弹他爹,随后唯我独尊了15年。

这24年中,文明太后对手中的这枚核弹始终是最高防范级别的。

这枚核弹能搞死别人,自然也能搞死自己。

人家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文明太后直到死了的那一天才算是真正放弃了手中的权力,但皇帝越来越大了,你什么理由继续把控朝政呢?

文明太后其实不止一次想换皇帝的。

著名做人教材的杨椿曾经这么告诫子孙:当年平城时代法度严急,我们兄弟三人都并居内职,我哥在孝文帝左右,我与弟在文明太后左右,当时老太后命我们内官每十天必须秘密跟她汇报一件事,不汇报就要办学习班,很多人都成特务了,还有专门离间太后和小皇帝的。(北都时,朝法严急。太和初,吾兄弟三人并居内职,兄在高祖左右,吾与津(杨椿弟)在文明太后左右。于时口敕,责诸内官,十日仰密得一事,不列便大嗔嫌。诸人多有依敕密列者,亦有大后、高祖中间传言构间者)

我们哥仨立下规矩:咱们属于二圣近臣,人家的家事千万慎言。十多年中,我们从来没在背后嚼过舌头根子,当时因为这事没少挨整。我们回答说:不是证据确凿的事我们不敢瞎汇报,因此我们也从来没被赏赐过。小皇帝和太后间的话我们也从来没传过。

497年,我从济州来朝,在清徽堂豫宴,孝文帝对诸王诸贵道:当年在平城时太后严明,我每次被责罚都是因为左右的是非言语,和睦朕与太后关系的只有杨椿兄弟!随后赐我们喝酒。

你是啥人领导背后都知道,千万别再别人后面说坏话。

这段话在教给我们人生智慧的同时也讲了两件事:

1、文明太后有密探汇报制度。

2、孝文帝经常挨打。

关于挨打这事,在孝文帝本传中也写的很明白:有宦官挑拨离间,随后冯后杖其数十,小皇帝默然受之也不伸冤,等太后死了,也不报复当初挑拨的那个坏人。(又有宦者谮帝于太后,太后杖帝数十;帝默然受之,不自申理;及太后殂,亦不复追问)

冯后对孝文帝猜忌的原因在其本传中其实说的也很明白了,冯后对孝文帝母系的李氏堪称是斩尽杀绝!(迄后之崩,高祖不知所生。至如李䜣、李惠之徒,猜嫌覆灭者十余家,死者数百人,率多枉滥,天下冤之)

孝文帝的娘家自始至终就是最高机密,但既然史官都能记录下来,孝文帝真的不知道吗?

再算上他爹献文帝拓跋弘,冯后其实是杀孝文帝亲生父母的最大仇人。

再算上孝文帝的姥姥李氏,也是在冯后被立为皇后的三天后就被“子立母死”弄死了。

孝文帝本人更是当了24年的傀儡,他那太上皇爹这岁数时都死了一年了!

血浓于水,文明太后不可能不担心。

万一这小子将来报仇呢!

再加上孝文帝一天天大了,自己临朝听政的理由其实越来越牵强了。

文明太后其实有过废掉孝文帝的打算,在孝文帝本传和穆泰传中都有记载,里面说的很露骨:冯后因为孝文帝是个聪明人,担心将来对冯氏不利随后准备废帝,已经走流程了,最终被心腹拓跋丕、穆泰、李冲等坚持劝谏才最终中止。(文明太后以帝聪圣,后或不利于冯氏,将谋废帝。乃于寒月,单衣闭室,绝食三朝。召咸阳王禧,将立之。元丕、穆泰、李冲固谏,乃止。帝初不有憾,唯深德丕等;初,文明太后幽高祖于别室,将谋黜废,泰切谏乃止)

你文明太后再厉害,你没办法改朝换代。

这江山是人家拓跋氏的。

文明太后实在太担心这个孩子将来对自己的身后事动手了。

拓跋丕、穆泰、李冲这帮人的“固谏”之所以能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孝文帝虽然小,但确实在这二十多年中已经养成了天下第一等的韬光养晦神功。

甭管怎么十天被汇报一次,甭管被打成啥样,哪怕差点被废,从来看不见这孩子有一丁点怨言。

再瞅瞅老太后死后这孩子的一些列打法,也就知道这孩子的成色有多高了。

孝文帝最终通过了冯太后的考验,拿到了这位老太后为他打造的权力机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冯后已经完成了对华夏再一次统一的国家操作系统的软硬件打造,眼下还有最后一关。

胡汉融合。

这一棒交到了孝文帝拓跋宏的手上。

这个雄才大略韬略坚忍的君主走好这一步了吗?

结合后面的历史来看,这孩子雄才大略堪称雄主不假,甚至继承了冯后90%的政治能力。

他唯独没琢磨明白一点,她奶奶从466年登上历史舞台到486年推行三长制,这条权力的道路人家走了二十年。

中间每一年都在往前日拱一卒不假,但真的仅仅是拱一卒,人家没有一口气车马炮全轰过去。

人家的每一条政策,每往前走的一步,都给了所有被改造阶层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去消化。

很多好事,需要慢慢办。

当你步子大了,你会发现很多矛盾会铺天盖地向你袭来。

更重要的是,有些边远的地方在你的大步流星下会被忘却。

凛冬的暴风雪压到长城的速度,可能远比你想象的要快的多。

渤海小吏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