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下巴蜀那一章时,我们开篇谈到了一个国家的在兴起时,会有一系列接二连三的幸运。
秦国在其霸业兴起时,就得到了一系列幸运之神的垂青。
最初是秦孝公遇到了商鞅并重用之,后面在天掉大馅饼时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力荐,一年内囊括巴蜀之地,紧接着,上天再度垂青于秦,派死神收走了秦武王。
秦武王是秦惠王的儿子,为什么他的死,对于秦来说,是一件大幸事?
先来看看这位秦武王是怎么死的吧。
介绍一下这位秦武王,史书上称他“生性粗直,威猛雄壮,好与勇士角力为戏”。
脾气粗,性子直,又猛又壮,喜欢亲身搞一些大体力趣味活动,欣赏和他一样威猛的汉子们,还爱亲自跟他们搞摔跤比赛,如果不和你介绍,单纯听这种描写,你可能会认为这一号人物是梁山泊上的某一位好汉。
秦武王作为一邦人王地主的同时还是一名职业格斗家,这有些无厘头。
在这里要和大家澄清一下,职业格斗家和职业军事家是两种概念。
作为最高领导人,很多一把手自己本身都是非常牛的职业军事家,比如说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等,全都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军事家和格斗家的本质区别是:前者可以让五万人干掉十万人,而后者自己可以徒手干掉野猪。
秦武王十分看重自己的洪荒之力,也因此爱屋及乌的颇为看重大力士,像乌获、任鄙、孟贲这些当时的拳王金腰带们都获得了重用。
据说这个孟贲更不是一般人,有一次在野外,他看到了黄、黑两头壮牛相斗,他觉得两头牛在他面前展示牛力很班门弄斧,实在不像话,于是上前一只手一个的将它们分开了。
黄牛表示服从调停,趴在了地上,但黑牛没给他这个面子,表示不服。
孟贲大怒,给脸不要啊!于是左手按住黑牛头,右手将牛角活生生的拔了出来。
大黑牛就这样被干掉了。
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素养摆平了黑牛,孟贲成为了战国武二郎,秦武王闻其勇,将这位宰牛勇士拜为大将。
这种用人原则不禁让人啧啧称叹,当然,我们不会怀疑这位孟贲在战场上绝对不会喊:“同志们给我冲!”而是会以身作则的作为突击队队长大喊:“兄弟们跟我上!”,但这种人当个特种兵行,拜为大将,太过于儿戏。
秦武王即位后的第四年,秦国举大兵,旷日持久后攻占了韩国重镇宜阳。(后面会说这地方有多重要)
秦武王大喜,和他的格斗会员们一起到宜阳巡视,然后又去了洛阳找旁边邻居周天子串门。
当时的周天子是周赧王,听说秦国匪帮头子来了马上遣使相迎。
使者向秦武王致以天子诚挚的问候,武王知道洛阳有一个景点非常有含义,就是周朝的太庙,里面有大禹治水后将神州分为九块后筑的九鼎。
禹神百年后,九鼎成为了象征天下的符号。
秦武王对这个景点倾心已久,继位时就曾言:“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
估计就是想来这个景点。
西方老大的话,周天子是不敢不给面子的。
武王入太庙后,看到见九个宝鼎一字排列,甚为壮观,话说大禹当年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载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贡赋田土之数,足耳俱有龙纹,又称“九龙神鼎”,夏传于商,商传于周,后来,又迁到了洛阳。
秦武王见到朝思暮想之物,赞叹不已。
九鼎名称各不同,九鼎鼎腹分别刻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
这是九州的简称。
突然,秦武王指“雍字鼎”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我得带走!
守鼎的官吏说:“几百年都定鼎于此,从未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
这位守鼎官员可能不知道秦武王是职业选手,就爱挑战高难度。
秦武王先是回头问任鄙、孟贲两位高级会员:“你们二位,谁能来来?”
任鄙很识趣,说:“我只有百钧之力,此鼎重千钧,无法举起。”
徒手斗牛士孟贲笑道:“我来来。”
孟贲确实有点本事,举鼎离地半尺,绷不住了,重重砸在地上,一抬头,眼眶都流血了。
秦武王笑道:“虽然勉强举起,但你这也太费力了,一点也不优雅,你既然能举动,难道寡人举不动?我不仅要举起来,我还偏要举起再行走几步。”
秦武王于是尽平生之力将那大鼎举起离地半尺,正要迈步,咣!砸脚上了。
秦武王胫骨碎裂,当晚不治身亡,应了他继位时的那句话,“窥周室,死不恨矣”。
秦武王的死,对于整个秦国,乃至后面秦国的历史进程来讲,有一个直接好处和一个间接帮助。
直接好处就是,避免了秦国在他的治下穷兵黩武,盲目出兵,痛失已经大好的局势。
秦国当时的情况,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雏形。
政策适销对路,疆域连接西北西南,国力优势,地理优势明显。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利用自身已经具有的优势将剩下五个国家逐渐蚕食掉,政策与用兵的方向应趋于稳,战略的投放角度应当明确。
但是,秦武王的性格与偏好,对于秦国的未来,却是一颗定时炸弹。
秦武王性格“粗直猛壮,粗则考虑不周,直则应对仓促,猛则刚阳易折,壮则恃强而骄,再加上酷爱蛮力,喜好角斗,这都不是一个人君所该有的样子。
他最后的死,其实也死在了他自身的粗,直,猛,壮上了。
其实力能举鼎,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百分百的诅咒,一般在史书中你要是看到谁举鼎了,过不了两页就该倒霉了。
史官们也有他们的潜规则,一般要是夸一个人武勇,会说他“万人敌”、“万夫不当”、“有关张之勇”、“挽强弓硬弩”等等。
商纣王,聪明雄壮,力能举鼎,身死国灭。
秦武王,洛阳旅游举鼎而死。
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也能举鼎,自刎乌江。
鼎在大禹之后,便象征着天下,举鼎之人也需要有扛天下的德行,但真命天子常常识大体,知进退,谁敢举鼎?
这也就是圣君与纣王们的区别了。
秦武王的死,为秦国拆除了这颗定时炸弹。
这是直接的好处。
而间接的帮助呢?
由于秦武王死的早,没有留下子嗣,他丰厚的政治遗产则在他的弟弟们之间展开了角逐。
最终,有楚国背景的宣太后(芈月原型)在异父同母的兄弟魏冉(楚魏两国背景)的帮助下,战胜了惠王后一党。
魏冉随后施展铁血手腕,将惠王后一党灭门,将武王皇后送回了娘家魏国,迅速地为自己的外甥嬴稷扫平了权利障碍。
这个嬴稷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昭王。
秦昭王在自己亲娘舅的帮助下正得了大位,作为回报重用魏冉为相,魏冉权倾朝野。
这个魏冉,成为了秦国最终奠基天下的关键锁匙。
这位外戚并没有像我们印象中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那帮鸡犬升天的传统外戚。
整个秦国,在魏冉为相期间,再上一个台阶,后来统一天下的三大奠基性战役两个半全都是在魏冉当政期间达成,而魏冉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又因为他从寒微之中慧眼独具的发现提拔并力排众议任用了一名年轻将领。
算是再次得一人而兴邦。
此时已进入战国后期,这个历史时段所有战役的总死亡人数大约是200多万,这位将军以一百多万的杀伤数一个人就包揽了一半多。
他的战略眼光,战术水平,操控水准在将星云集的战国时代自成一档,凌于众将之上,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夸奖他:“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能出其右。”
这个人,被后世称之为杀神。
白起兄,上场吧!
白起的祖上其实是秦国王族嬴家的人,他的祖上公子白在争夺继承权时失败了,可能是由于失败后一赌气,不要这姓了,拿名开了新户头,他们那一支就改姓白了。
到了白起的父亲这时,老白特别喜欢魏国名将吴起,估计是那些年吴起率领魏武卒叱咤风云打的秦国东部惨叫连连的时候给秦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也导致了远在秦国西部的白起故乡也对吴起如雷贯耳,白起的父亲于是将偶像名字的这个“起”字给了小白起,希望小白起可以像自己的偶像一样。
他不知道,他儿子的这颗将星,有一天要比他偶像的闪亮。
小白起从小就展露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不爱说话,静的出奇,但只要有动作,又雷厉风行,快的让你反应不过来,总是一眨眼就找不着人了。
逢事有静气,决断不犹豫,白起从小就具备为将者的基本素养。
遇事有静气,才会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战场上,压抑住狂乱的心跳,仔细的分析眼前的情况,敌人数量多少,是否有伏兵,逃兵是否该追击,地形是否宜驻扎,遇到诱惑时能否不盲目击敌,在一瞬间完成冷静的判断。
在形成判断后,决断不犹豫,才会不浪费出现的宝贵战机及时进行突破;才能够在兵败之时及时的阻住颓势,将损失降到最低。
白起在成长过程中,疯狂的迷上了金戈铁马,由于家住在郿县,不远就是陇西高原,他经常观察附近的山势地形,脑子里模拟如何排兵布阵,实践不够还要恶补理论,将所有能找到的兵书战册都进行了自修。
伟大往往来源于兴趣,这是句实在话。
白起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硬件软件上做好了准备,他欠缺的,只是一个舞台。
白起再次用实践验证他不仅仅是个骨灰级的军事爱好者,他还要来真的,他报名参了军。
之前我们说过,秦国人正常的服役年龄是二十三岁,白起由于热爱,决定跳级参军,只不过跳的有点多,十五岁就进了部队。
在军中,白起表现出了有勇有谋的闪光点,屡立战功,被当时的大领导魏冉看中,在和白起进行了交谈后,魏冉觉得这个小伙子是个大才,于是将白起调到了自己的身边,开始培养。
一个人有时候能够发迹,被贵人看中是很必要的。
不过贵人之所以看重你,绝不仅仅因为你运气好,上辈子他欠了你,或是你进行了怎样精心的面试设计,而是因为他从你的身上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或者说,你往往也是个贵人。
自己有了巨大价值后,往往才会吸引到同级别的贵人朋友进行强强联合。
社交永远拼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在你变得有价值的路上,你愿意把时间花在哪呢?
时势造英雄,军事天才白起生在了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此时的秦国,已经彻底消化了巴蜀之地,再次将苗头对准了东方,而秦国想要东进中原必须通过崤函伊洛地区以出荥阳。
武王时代,秦国拿下了宜阳,在豫北通道上打出了滩头阵地,给武王乐的把自己都作死了。
白起也在成长的过程中用一系列表现向他的伯乐魏冉证实了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的将才,在秦昭王十三年,白起升任左庶长,领兵攻下了韩国的新城。
至此,秦国掌握了洛水、伊水两条进入洛阳盆地的河流。
与此同时,新城作为滩头阵地使得韩国和魏国再无险阻可以守,秦国可以将手伸入汝水、颍水,并且通过嵩山山脉南部兵临韩国首都新郑和魏国首都大梁。
新城地区,几乎是韩魏两国西方最后的屏障,此地失手,两国便退无可退。
虽然成皋此时在韩国手中,豫西通道的北部仍然安全,但是豫西通道的南半段已经拦不住秦国了。
韩国在新城失守后,像魏国求援,魏昭王一看秦国已经打到家门口来了,也没废话,开始全国动员,准备派十万精锐部队驰援,而韩国,则更是尽起全国精锐十四万人由大将公孙喜率领,准备找秦国夺回新城!
韩、魏两家在西面最后的屏障上下了重注,因为这场仗,谁也输不起了。
东边这两家输不起了,倾全国精锐前来,西边的秦国对此战同样重视,因为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在向东方用兵,但总是取得不了实质性进展。
前些年夺下了宜阳,武遂,风陵,但随后又被五国联军打败在了盐氏,除了宜阳地区,又都被各国夺回去了。
再往前倒案例就更多了,互有攻伐多年,虽然是胜多败少,但却总没有关键性突破,秦国只要嚣张点,六国往往就抱成刺猬,秦国要是老实几年,这几个国家又开始互有摩擦。
好不容易拿下新城,冲破了伊水防线,能将手伸进中原了,再不能将这个机会错失!
更关键的是,由于三门峡的存在,秦国的水路物流到了三门峡后也就打住了,自三门峡上岸后,物资要通过黑色的南北崤道运输过来。
路运粮草的成本是相当惊人的,这也就意味着,新城这个“最长的一码”,拿下来其实成本非常高!
如果被韩魏抢走,再打下来不知道又要消耗多少粮饷才能办到!
这种拉锯,秦昭王想要将其终结。
他要保住秦国通往中原的这条星光大道。
这场会战,当时秦昭王看中的将领,是向寿。
向寿一直驻守在秦国东方最前线的宜阳地区,对当地山川地形也熟,军龄也高,经验也足,属于更方面都合适的老将。
秦昭王准备让他带领十万大军迎击韩赵联军。
从这个出兵人数,也能看出来秦国在豫西通道的前进有多么的困难。
秦国的国力要远比韩、魏加一块多的多,但是,韩魏能出动24万联军,他堂堂军国主义大秦,只能拿出来10万人。
不是说没有更多的兵了,而是再多后勤就供不起了。
不过这个时候,娘舅魏冉说话了。
魏冉力荐前一年取得优异表现拿下韩城的左庶长白起担当此次东方阻击战的总指挥。
如果你是秦昭王,你会怎么选?
一边是久经考验的一线指战员,一边,是年轻的军界新星。
他们俩所带走的筹码,是十万秦国野战军。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就好比你有一个亿,你会把两千万交给谁去理财?
一个是资深经纪人,一个是表现不错的年轻交易员,而且两个人的理财预期收益都是固定的(阻击韩魏,保卫新城),但你会认为哪个的风险更小?
尤其自己的本金并不多(十万),不如竞争对手的一半(二十四万),你会如何考虑呢?
我相信秦昭王心里是想选择向寿的,因为指挥大规模集团军的防御作战,久经考验,老成持重的人更靠谱。
但国舅魏冉的力荐也不能不考虑。
白起这小子,是真有本事?还是魏冉想要提拔自己的人?
做决断是世上最难得选择,会有各方各面的声音,会有各种各样的合理性,而且你听上去,似乎谁的话都有理。
你到底听谁的?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秦昭王决定相信魏冉的眼光。
白起拜将,杀神就此大手笔出场。
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出了整个秦国朝堂都瞠目结舌的战略回报。
韩魏联军由黄河入伊水铺天盖地而来。
由于人家人数多,铺开打对自己不合适,于是白起将军队顶到了伊阙。(龙门)
双方展开了对峙,由于伊阙地区地形狭窄,根本无法将韩魏的24万联军展开,所以在最终的两军博弈后,跟秦接壤的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韩军居前,魏护侧后翼。
这时,白起收到了探报: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两军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
白起是如何分析这个探报的呢?
韩国是主场作战,魏国是帮架来的。
无论何时,联军都往往存在着貌合神离的问题,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所谓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并没有那么多路)
各方向的力量越杂,合力越小,每家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都希望别人家先拼光了,自己去捡便宜。
从士气上来讲,联军的士气通常也不太可能会高涨。
当然,盟军要是组团去欺负人就又不一样了,甚至会抢着往前冲,参考案例是盟军和苏联抢柏林,八国联军组团进北京。
去晚了就没啦!
白起认可了探报,并判断此时身处韩军后方的魏军士气最弱,看戏心理最强,所以要出其不意先打魏国队!
白起先派出了少量军队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堆出无数旌旗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
伊阙地形狭隘,韩国队不知虚实,被秦国二队疑兵牵制。
魏军由于殿后保护侧翼,看到秦国人先来找韩国的麻烦,主帅公孙喜比较高兴,乐得坐山观虎斗。
不过他正洋洋得意之时,却发现自家的军队莫名其妙的却乱了。
因为白起捅了他的后门。
白起集结了精锐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
(找遍史料没有找到白起绕的哪条山路出现在魏军身后,故在此不表偷袭路线图)
由于主战方向判断错误,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公孙喜情急之下被迫在伊水岸边仓促应战。
但因为事发突然,阵形根本来不及统一调度,仓促间,魏军只得各自为战。
阵型一被冲垮,魏军军心大乱,四散奔走。
冷兵器时代,尤其是步兵方阵对打,最重要的就是队形,一旦敌人从你最先没有布防的方向杀过来,队形就非常容易被冲垮。
当时由于没有大喇叭,往往都是旗语,一旦军阵垮了,谁还有工夫听你指挥,跑还来不及了,很快就被摧枯拉朽了。
打垮魏军后,白起马不停蹄再赶着魏国败兵冲韩国队,韩军在得知其侧翼魏军被击溃后,军心不稳,此时面对前后夹击之势,士兵哗变,主帅控制不住颓势,军中的指挥系统已经无法传达到位。
军心浮动,前后被堵,韩军自己方寸大乱,主帅无法组织起正常的防御阵型,十四万大军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团散沙。
这时,白起率精锐大砍脑袋,韩国军队的后方完全暴露在强大的秦军主力面前,秦军前后猛烈夹击,一时间,韩国军队溃败而逃。
一般将领得胜后也许就到此为止了。
不过白起之所以作为超一流名将,在于他的杀手锏,是歼灭战。
纵观白起的诸次战役,最重要的一条作战原则就是,他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
这在当时,是有跨时代意义的。
当时的军事通识是孙武的“穷寇勿追”,商鞅老师也曾在《商君书》中指示道“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打跑了敌人最多撵十里)
这样不容易受埋伏,而且由于当时都是步兵,追的永远没有跑的积极,一方开始掉头跑时往往是丢盔弃甲的咋清爽咋跑,追击方则开始各种收拾战利品。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你没事撵兔子干啥?赶紧捡东西!
这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弊端:就是根本打不垮人家。
因为敌人的有生力量不容易被歼灭。
战国几百年,在白起前,很少看到非常多的杀敌数,往往杀六万,八万就已经是极其重大的胜利了,几十万的部队打败了,过一段时间还是能组织起来。
这往往就失去了战争最大的意义——让对手无力在反抗。
歼灭战则不同,比方说韩三川区域,最多可以动员10万兵源,我一仗给他全打没了,三川地区短时间内就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力量,我直接就可以吃下这块地方了。
白起将这一点看的比较透。
当然,白起的歼灭思想是有着制度基础做后盾的,人家秦国的战功是拿脑袋算的,脑袋能换地换钱换地位,比捡战利品要来劲的多,所以白起的歼灭方针也得到了广大将士们的坚决拥护。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喜欢漫山遍野的撵兔子。
白起不仅发表了歼灭战的思想论文,还将歼灭战的指挥演绎成了一门艺术,白起的部队只要一上战场,打跑是不行的,打残是不够的,全部打死才是必须的。
我怀疑后来的林彪同志,就是白起的忠实信徒,因为林彪打仗讲究三猛:猛冲,猛追,猛打,而且还得迅速击敌,不给敌人留反应时间,不让敌人有功夫组织起有效抵抗,迅速扩大战果。
这都是白起的思想精髓。
秦军后来也因为白起同志而都发了大财,军中流传一句话:跟着白起有脑袋砍。
白起也被后世冠名了一个很可怕的外号:“人屠”。
白起人生的首次大歼灭战成功落幕。
战绩:杀二十四万,拜伊阙狭小地形所赐,基本都没跑了,占领伊阙地区五座城池。
伊阙之战,以秦国军队大胜而结束,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升官。
同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魏国旧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白起之名,开始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梦魇。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不仅门户大开,而且短期内难以再次组织起实力去对抗秦国。
之后的四年内,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南阳市)、叶(叶县南)、邓(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蒲阪(永济市)、轵(济源县东南)、皮氏(河津市西)等城池61座,自此开辟了河东战区和南阳战区的先头阵地。
上图黑色虚线是伊阙之战后秦国四年内拿下的土地
韩、魏二国因此战被秦国打残,之后再也没有了称雄的本钱,基本上也退出了大国间的争雄。
赵国开始正式接过了三晋硬扛强秦的大旗,胡服骑射后的赵国事实上也展露出了作为老牌强国勇猛,顽强,血染的风采。
正待秦欲再起波澜之时,遥远的东方发生了重大的格局改变,远东政治格局重新洗牌。
到底发生了什么?
白居易有首诗,用来逗道德模范王莽的: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堪称战国时代的最大谜案,在远东就要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