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语预言
今天的故事,要从一个非常神奇的预言开始。
话说在王莽祸国之前的很久,有一本图谶开始横空出世并渐渐造成了很大的反响。
这本图谶叫做《赤伏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后来这句话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居然传的风风火火,而且民间后来还演绎出了另一个更为精炼的版本:“刘秀当为天子”!
这句民谣成为了中国历史中非常神奇的一个存在。
因为它太直白了。
像《赤伏符》这种预言类的东西在古代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谶”(chen,四声)。
“谶”,就是用隐秘的语言或图案来预测吉凶祸福与天下走向。
有的谶是一句话,有的谶还配有图,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当时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但这事发生后,你回过头来再一琢磨,一拍大腿,原来早有预言!
也就是说,它虽然能够预言未来,但你身处当时却搞不明白它说的是啥。
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剧本是不能提前剧透的。
比如有史记载最早的那句“谶”,是方士卢生入海求仙,给秦始皇带回的那句著名的“亡秦者胡也”的谶语。
秦始皇看完后跟匈奴的快马弯刀和南方的十万大山玩命去了,但谶语的真正指向却并非这一南一北,而是他那不成器的儿子,胡亥。
谶语后来在两汉演化到了极致,最大的推广功臣就是革命家王莽同志和我们今天的男主人公。
这两人一个是通过谶语营造气氛篡位,另一个则是一战后火遍大江南北的天选之子。
不过谶语后来开始没落,原因到时我们再讲,在唐又开始兴起,后来在民间渐渐发展成了求神问卜,演化到今天听说仍然存在这种现象。
不过建国之后无鬼神,我也找不到这方面的材料,同志们都别留言问我哈。
今天我们开篇说的这句谶语,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孤例。
因为它直接就摆明了告诉你,有一个叫做刘秀的人要搞事情。
而且他要搞的这事情是占据着高点的,正所谓“捕不道”是也。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进行一下普及,谶和一些装神弄鬼的自我标榜还是不一样的。
区别就在于二者预言现世的时间。
谶有前置预言性。
而装神弄鬼则都是同步的。
比如“陈胜王,大楚兴”,比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这都是造反派起兵后的自我广告,都是或同步或滞后的。
谶则不同,它是提前预言的。
此次《赤伏符》现世的时间比较早,天下那时还并没有狼烟滚滚。
这句谶,影响了很多人,比如王莽的国师,大儒刘歆。
刘歆可以说是汉末最大的学术咖,他跟他爹刘向编订了大名鼎鼎的《山海经》,编成了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七略》。
这位天文儒经各种通的大牛,在看到《赤伏符》后在公元前6年时就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秀。
听听这个时间,王莽先生那时刚伸开腰。
不过后来认为自己已经被上苍“加持”过的刘歆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王莽发现干掉了。
死前,刘歆仍然相信《赤伏符》,留下的谢幕感言是:“之所以我没有成功,因为我原名不是刘秀,只有原名是刘秀的才是真命天子。”
谶在当时就具有着如此大的精神力量。
不过刘歆不愧是高级知识分子,他留下的那句遗言确实挺靠谱的。
纵观后面两千年,所有听到些“神仙话”就自己人为往上靠去“攀缘”的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有句话,叫做“福地福人居”。
范仲淹给他母亲看坟地时,选的那块地是“万箭穿心”的绝地,但范母葬后,一夜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万箭穿心”变成了“万笏朝天”,范家后人直到今天旺了八百年。
将来我们会讲到范仲淹这人牛在哪,总之,是你的,肯定是你的!
不用你瞎琢磨,好好做人,努力奋斗即可。
前提你得有那德行和道行。
谶达到时代巅峰顶端,是在于当时的皇帝王莽他自己本人就是这种玄之又玄的最大迷恋者,纵观他改的那些地名,任用的那些官名,无不是希望听上去更吉利一点,比如“无锡”被改成了“有锡”,“长沙”被改成了“镇蛮”。
上行下效,所以这种神奇莫测的“伪谶语”大量的被“创造”了出来。
之所以要加上引号,因为大多数的这种“伪谶语”都是一点就破的歌功颂德或者为自己谋私利的“天意”。
只有少数的谶会大浪淘沙般的流传出来,其中又以小孩们的歌谣为试金石。
往往被孩子们唱响的,基本上都有些门道。
这种歌谣有很多,比如前秦雄主苻坚刚政变上位时就诞生了预言他一生的童谣:“阿坚连牵三十年,后若欲败时,当在江湖边”(在位三十年,淝水战败亡)
你的大运,你的兴与亡,一句歌谣提前三十年就唱响了。
很神奇,是不是。
很多事情就是不可思议的。
比如今天的这句谶,他的主角就真有其人,而且这句谶,刚刚现世的时候,他还没出生。
史上最为神奇,应该说史上最为幸运的开国演出,即将上演。
上一章的最后,我们说到在王莽的一通胡搞下,中原大地遍地起义,越来越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成为了流民后随之变为了巨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流民一多,高层就头疼,哪朝哪代都是如此,不过头疼的不仅仅是皇权,地方豪族的利益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虽说流民最终会成为人口红利,但突然超过承受能力的大规模的流民还是让人觉得瘆得慌。
冯小刚导演的《1942》中一上来,就是一大群饿极了的流民来到张国立这个地主的屯子前要吃的,其实就是明明白白的威胁,不给就跟你拼了。
这就是流民对地主威胁的巨大写照。
所以说当时摆在豪族面前的现状很艰难,因为他们遇到了比武帝年间更大规模的流民潮!
流年不利,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们像饿蓝了眼的狼,越来越多的豪族被迫聚集家奴开始了家族保卫战。
他们面临着的是两头施压。
一方面王莽那找你催粮催饷催人手,一方面起义军找你讨吃讨喝讨救济,两面都不好糊弄。
此时的天下已经没有了规则,而在没有规则的乱世中,骑墙求自保是最不现实的一条路。
大量的豪族们面临着站队的问题,要么就帮着王莽剿灭起义军,要么就也趁着乱世造反。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要是帮着王莽打起义军,那就直接成为了王莽的当地出头鸟,各地方的乱民火力会像你集中。
要是你也跟着起义了,也就意味着要跟过去的日子说再见了,再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人家中央万一将来缓过来了呢?
如果不表态,守着你的那一亩三分地,那两边都不拿你当人,然后非常容易的就被消耗没了。
当绿林军中的新市、平林二军开始进入南阳的时候,南阳的豪族们就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而且这个抉择比别的地方难做的多。
因为有家有业的人最难得就是豁出去。
南阳是一块非常肥沃的农业盆地,而且地理位置很重要,东边走就是齐鲁大地,西边走就是武关,北面是洛阳,南面是荆襄。
这是南阳郡的行政地图,不过这么看是没有啥感觉的。
这么看就有感觉了。
周围都是山,中间一块大平原,东南西北的交通要道,有钱有粮位置又枢纽,全国性的商业大都市宛城就在南阳。
绿水青山的大都会往往不容易出盗贼,南阳的豪族们日子一直过得都不错。
但树欲静,风却是不止的,当起义烽火烧过来后,豪族们开始挠头,好日子眼睁睁就要到头了,往后的路该咋走呢?
这些豪族中,有一家很特别。
这家顶梁的这个人似乎并不纠结这看似很难的选择题,他抱着一团熊熊烈火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这个人,可以说是南阳的头号不安定因素。
这个南阳的头号“坏分子”,叫做刘演刘伯升。
刘演家,从根上倒是汉室宗亲,他是刘邦的九世孙,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
话说那是一百多年前,景帝有一个宠妃叫做程姬,有一次景帝和弟弟梁王哥俩好时给喝多了,随后点名去程姬处指导工作。
但程姬当晚不太方便,又不想辜负组织期望,推掉领导布置的任务,于是把自己的侍女叫来做完思想工作后就临时勇担重任去攻坚克难了。
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临时工顶包案”。
因为当晚喝的已经半昏迷的景帝在这神奇的一夜后,不久得来了自己的六子刘发,也就是今天主角的祖宗。
由于成分太低,刘发不被景帝喜爱,被扔到了长沙国。
景帝根本没有想到,他一顿大酒后整出来的刘发的这一脉的第五世,会出现两个了不起的时代之光。
不过此时千万不要被刘演这个“汉室宗亲”这个高大名词吓到,因为武帝一朝后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也就比平民老百姓要强一点点。
当年武帝的“推恩令”使越来越多的王爷们开始从列侯递降去平分越来越薄的家产,他老人家时不时的还老洗劫这帮亲戚。
到了公元一世纪,有统计的南阳21家大豪族中,唯一的一个还能派上号的汉室宗亲就只剩刘演家了。
因为他家的爵位一直比较坚挺,直到王莽篡汉后,他家的南阳白水乡的封国才因受针对打击而废除。
刘演祖为巨鹿都尉刘回,父刘钦是南顿县令,虽然官不是很大,但在地方上也算是个人物了,毕竟一县之司命,哪怕到今天,县长也是地方很有影响力的存在,老百姓们看见还是很哆嗦的。
刘县长在择偶时门当户对的选择了一个同样出身于南阳的富族大户,再加上多年当王爷盘根错节的发展经营,他老刘家,是南阳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支豪族。
公元3年,刘县长去世,长子刘演带着兄弟姐妹回到了祖籍枣阳舂陵,投奔了叔父刘良。
一晃就是十多年,刘演渐渐长大,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
首先就是这孩子性子刚毅,而且手脚大方,满世界交朋友,有大志向,当听到道德模范王莽篡汉时,很是气愤痛心。
有的人气愤时局,仅仅是个愤青,但刘演却来真的,开始付诸于行动。他不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开始用家里这些年的家底去结交天下雄俊。
太平时代的“雄俊”,基本上也都是些和他一样的不安定因素。
其实像刘演这种人,好听点讲是“黑社会”,难听点就是败家子二流子,但刘演自己却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有来头的榜样与目标。
这个榜样,是他的老祖,刘邦。
当年刘邦也是啥也不干,天天满世界晃悠,一直牢牢占据了“沛县头号二流子”的排名长达几十年之久,一直晃悠到死前的十几年,以四十九岁的高龄投入到了秦末大革命中。
刘演给自己选的这个榜样让自己觉得很有前途,因为他还年轻,照着高祖的岁数他还可以逛荡好几十年,而且他认为他和高祖简直太像了。
不仅所作所为像,连家属配置都是这么的像。
当年刘邦作为刘老三总让老爹刘太公来气,说刘老三不是个东西,整天不干活,不如他哥哥刘老大让自己省心。
刘演看到自家的兄弟,也是大发感慨,因为他也有俩兄弟,也都光特么知道干活,尤其是家里老三,天天扔地里就不出来。
都是刘老三,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看来每个干大事的人家里都得有个能干活,话不多的兄弟,刘演总结出了规律。
冥冥中的历史使命推着刘演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风云际会中,二百年一遇的天下大乱到来了。
他的感觉没错,他的家族确实是干大事的,但他并没有想到,以高祖自比的他,却并非是终结这个乱世的一锤定音。
天选之子,另有其人。
这个任务,老天交给了另一个刘老三,他的三弟,刘秀。
刘演起兵
刘演有三个姐妹和两个兄弟,刘仲和刘秀。
姐妹们和刘仲就不提了,很快他们就将被大哥连累死,大人物的兄弟姐妹们往往都是很倒霉的。
但也有命硬的,比如他三弟,刘秀。
刘秀这辈子的命运可以用一个大写的“硬”字来概括,后面我们将逐一展开他的神奇人生。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于济阳县。
同刘太公在溪边亲眼看到大龙盘了刘大娘一样,这个刘家老三的出生也很不一般,据说他出生的时候,有赤光照耀整个房间,而且当年神迹非凡。
他生出来那年,稻禾居然一茎九穗,正所谓“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
“秀”字作为形容庄稼可劲长的好词汇被老刘先生拿去给老三冠名了。
我们的新文化运动著名发起人这名起的就比较霸气,他陈家的庄稼得独秀。
也因此,后世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没有忘记他,时不时就要拎出来调侃一番。
这个由基因突变的稻禾得来的名字伴随着那句史上最直白谶语的主人诞生了。
刘秀长大后,仪表堂堂,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注意这个外形,好胡子、大嘴、高鼻子、奇特额头,和当年的刘邦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刘邦和刘秀这两人也为后世的造反派们订制了面相参考。
模样虽像,但性格却是天差地别,刘秀勤于农事,特别会干活,一个好庄稼把式,和他哥刘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哥哥的各种调侃,刘秀很淡定,因为也没法翻脸,家族并不允许出现两个二流子,总得有个从事生产的。
调侃归调侃,但是长兄如父的刘演还是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弟弟跟地干上一辈子,应该让弟弟去见见世面,读读书。
流氓想混大了也得有见识,刘演就是个有见识的人,所以最早他在老家铺开的一摊比当初瞎混的刘邦大多了。
刘演知道庄稼地里是不会有未来的,公元14年,刘秀被哥哥送到了长安的太学中学习,专攻《尚书》,一学就是六年。
成果是:“略通大义”。
不要以为刘秀这些年啥也没干,读个《尚书》读这么多年还仅仅“略通大义”。
这里的“略”,不是略微的意思,而是大体全面的意思。
我们上一章中说过《尚书》有多么难读,而且分门别类的各种解释也实在是太多,依刘秀的性格,他并没有浪费家中供自己上学的粮食,而且在这几年中,他大大的增加了自己的见闻与视野,比如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志向。
“为官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两个小目标刘秀其实一直有着,只不过长安深造后,刘秀把牛和地的目标换成了“执金吾”(前身中尉,武帝后被分权,刘秀因其“车骑甚盛”的排场大,所以当成了小目标)。
他的另一个目标却一直没变过。
红颜但不祸水的完美典范
刘秀要娶的这个阴丽华,是南阳另一个豪族,阴家的闺女。
这个阴家来头不小,祖上是帮助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的管仲。
到了第七代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
秦末汉初,阴家举族迁到了新野。
新野的阴家随后越混越壮,历经几百年而不倒,到了阴丽华这一辈时,阴氏家族仍然是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家里光地就有七百余顷,排场更是可以同当时的诸侯王相比。
七百余顷地是个啥概念呢?
大约相当于32个故宫那么大。
就豪到这个份上!
地主家的闺女往往都很好看,尤其是老阴家出来的这个阴丽华,更是当地的著名县花。
刘秀去姐夫邓晨(邓家是官系豪族,世吏两千石)家时,由于邓家和阴家也是亲戚,刘秀有幸见到了阴丽华,一见倾心。
“执金吾”和“阴丽华”的两个人生小目标从此确立。
他和他哥哥不同的是,他哥哥把目标给定大了,他的这目标却真是给定小了。
尤其是第一个。
写到这,前面咱们用了很多举例子的方式,比如说“32个故宫”,比如说“小目标”。
其实都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时代的底色的。
绝大多数人在听了王健林同志一个亿的小目标时,心中是激动的,是愤慨的,是他奶奶的。
但实际上,人家真的是有感而发的。
夏虫难语冰,咱们就是夏虫,一个亿就他奶奶的是冰。
大家从现在开始看刘秀同志的创业史,一定要以王健林同志小目标的代入感去进入这段历史!(大字体加粗上感叹号啦)
不然会欠缺很多味道。
每段历史进程都有底色,刘秀作为青年版王健林就是这个时代的底色。
这跟两百年前刘邦赖账,樊哙屠狗,周勃吹鼓的沛县老小子天团打天下时代真不同了。
从现在开始,除了中间猛男石勒和刘裕这俩天煞孤星插了一杠子和唐末的藩镇割据以外,直到朱洪武上台,整整一千三百年,中国历史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都跟中下层人民群众没啥关系了。
公元19年,刘秀从长安留学毕业回到了家乡,发现世界变化的太快了。
沿途早已不是六年前去长安时的样子,沿途饿殍遍地,百姓们流离失所,自从王莽上台后,老百姓们的日子比王小二还惨,不仅一年不如一年,而且生活质量还以指数般的速度逐年坠落。
活下去,现在很成问题。
刘秀回到家后发现,家里的变化也是按指数的速度来的,家宅变成了堂口,哥哥成了黑社会老大。
这些年,看到王莽胡说八道般所作所为还能够高兴的,除了贪官污吏,可能就是刘演了。
刘演没有浪费这些年的时光,利用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家族势力,结交收揽了一大批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名声越来越大,整个南阳都知道有这么个刘老大,这小子要搞事情,对社会不满的可以去投奔他。
刘秀回家后,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当个好人,于是找了个借口去新野投奔姐夫邓晨了。
这有两个好处。
一是离哥哥远点,省的连累自己。
另一个是离阴小姐近点。
刘演和刘秀这哥俩,从性格上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
刘演,刚毅果决,意气风发,人格魅力强,确实是个当大哥的材料,但有一个巨大的弱点。
锋芒毕露。
从他蓄养宾客搞的全境闻名的这份折腾劲就可以看出来了。
造反向来是个高保密度事件,但冲他还没反就将自己打造成反动派招牌的这股子招摇劲,就可以看出来,刘演也许有雄才,但他并无大略。
大略是啥?
谨慎明确的对全局的判断。
女人和小孩可以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教父柯里昂。
缺乏谨慎和锋芒太露,为刘演日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因为灯具的本身遮挡,在灯下产生的阴暗区域叫做“灯下黑”,这个词往往用来形容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人或事缺乏了解与察觉。
刘演没有想到,世上最大的“灯下黑”,发生在他的身边。
他一直调侃的这个弟弟,并非凡品。
胆小的人,不见得干不了大事,要知道,刘邦同志当年除了喝多了砍过大蛇之外,向来是各种躲藏的,不然也不会和楚霸王对垒了这么多年。
韩信当年受胯下之辱不仅仅是说这人有多么的拎得清,不和二百五一般见识,胆子小也是重要补充,动不动就跟人家拼了是很容易非正常退场的。
他的这个弟弟,有一个他从来没当回事的优点,谨慎。
刘秀在干任何事情前,都会仔细琢磨,细心研究,所以他种地时是种粮能手,拿起书本略通大意,后来去新野姐夫那帮忙卖粮食时就从来没赔过。
人过一辈子,要牢记一点,不到万不得已时,永远别把自己的赌注全部压上。
刘秀对于造反这个问题,和他哥哥的看法就很不同。
也许这是个造反的美好时代,但要是玩砸了呢?
这可是灭门的罪过啊!我那俩小目标咋办?
所以刘秀很谨慎的和老哥划清着界限,踏踏实实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但是,金子怎样都会发光的。
刘秀在新野和宛城贩粮时,遇到了很多豪族才俊与江湖人物,他们对于刘秀这个粮贩子的态度却惊人的一致:这是个人物!
比如后来最早随刘秀参加革命的宛城豪族李家,就是最早看出刘秀不同寻常的势力之一。
宛城的李家大有来头,世代经商,高官也出了不少,传到汉末时,族中的李守在长安为官,担任王莽的宗卿师,在后来改名刘秀的刘歆身边办事,一块研究天文历数图谶。
李守后来在图谶的研究中,发现了一句话“刘氏复兴,李氏为辅”(汉末的预言实在是没啥艺术感,忒露骨)。
李守的这个发现,后来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家族,因为他的儿子李通从老爹这听到这话后开始了自我暗示,认为这个李家,就是他们宛城李家。
这个李通,靠着老爹的背景干过将军从事,还干过县丞,而且很有点能干的名气,但后来天下大乱后,他辞官回家,开始寻觅真龙天子。
当李通和堂弟李轶在家煮酒论英雄时曾经探讨过:如今天下大乱,王莽就要垮台了,谶中所言“汉当兴起”看来是真的,我看咱南阳,能够有模样干出一番事业的,也就是刘伯升兄弟了!
刘演固然名声在外,但李家兄弟却并没有见过,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从低调的刘秀身上看出希望与不凡的。
不要忘了,他家是研究谶言的,谶言中最核心的那句话一直提醒着他们:“刘秀发兵捕不道”!
公元22年,10月,刘演的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了,绿林三军也闹腾的风生水起了,他要趁势干他的大事了。
长兄已经做了决定,刘秀陷入了沉思,干还是不干呢?
其实刘秀根本没有选择,干不干都是个死,说破了大天你们也是兄弟,谋逆的大罪,躲到哪里能逃得掉呢?
刘秀曾和姐夫邓晨拜访过图谶大家穰县蔡少公,在说到“刘秀当作天子”时,有人接茬道:“这说的是改名的国师刘歆吧?”
一向谨慎的刘秀突然说到:“你怎么知道就不是我呢?”
围观群众大笑。
刘秀在仔细的权衡后,下定了决心,天变已成,既然无法做良民,那就乱世做英雄吧!
你咋就知道那不是我呢!
公元22年,11月,刘秀和李通李轶率领着宛地的宾客与豪杰回到老家舂陵和大哥刘演会和,姐夫邓晨从新野率众赶来,聚七八千人,旗号“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称“柱天都部”,于舂陵正式起兵造反。
在这里,要额外说一下刘秀的默默光环效应,刘演虽然给自己起名擎天之柱(柱天都),但他宣布造反起兵时,大多数当地豪族还都是不赞同的。
就包括自家的刘氏宗亲们也都是极力反对,刘家宗族听说刘演造反后都骂道“伯生杀我”!
毕竟这是掉脑袋的事,但凡有办法,谁愿意趟这个浑水?尤其自家是豪门大族,那么多的产业,为啥要去玩这个命!
刘演这个老大当的并不那么顺利,真到豁出去时发现纸面上盘算的那些助力突然都不稳当了。
是刘秀,在这关键时刻,起到了稳定人心,拉大伙下水的作用。
刘演闹南阳
当族人和大户们看到平时胆小谨慎的刘秀都扮上行头,旗帜鲜明的站在大哥身边后,大伙渐渐的感觉到,刘演可能真有点门道,也许这次举义会成功。
他家老三从来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次他都入股了,看来有戏。
刘演这旗子是扯出去了,下面的问题来了,第一步该咋走。
虽然此时闹得挺大的新市、平林两路起义人马已经进入到了南阳南部,但南阳大部还是在王莽手中的,而且自己的这点人马不仅人数可怜,装备更可怜,比如刘秀大将军,创业初期是骑着牛上阵的。
唉!实在是忒没办法了,牛这种动物我们都很熟悉,有以下特点:速度慢,脾气倔。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刘秀这人绝对是福大命大,他应该是没有遇到过战场上牛大哥突然撂挑子的尴尬状况。
主将骑牛的的实力让刘演明白,此时他的这点家底实在是太薄,稍有不慎就会被消灭,虽然说疾风知劲草,但再劲也是草,说到底还是抱着树踏实。
他迅速的联系了大组织,派遣族兄刘嘉前往新市、平林军中联络,表达了伙在一块干的真挚想法。
绿林军中三股力量中的两股,新市和平林出现在了南阳南部已经几个月了,一直想往北边打,但南阳由于耕地多地皮值钱,宛城又是贯通南、北、东、西的大都市,所以南阳的官军力量和本地豪族的保护主义势力一直很强。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两百年前大汉第一次创业时,刘邦来到南阳准备接着打游击的时候,张良就是从这个地方摁住了刘邦,告诉他别特么瞎逛荡了!从这开始就得步步为营了!
时隔两百年,这也是南阳最后一次扮演“天下之腹”的角色了。
再下一个时代的大幕,拉开的就是南边的南郡了。
好地方的房价都高,也正这个原因,绿林军才会往南阳运动,跑别的地方就都饿死了。
一直在南阳南部磨磨唧唧的新市、平林两伙人听到大名鼎鼎的南阳第一黑社会刘伯升大哥找他们参股来了,马上表示出了高度的认同和热烈的欢迎。
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三方就兴复汉室,死磕王莽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并充分交换了意见,三方合兵一处,将打一家,目标大城市宛城,正式和官军开战。
前期的几场小战斗比较顺利,刘演率兵西击长聚,然后攻克唐子乡,杀湖阳尉,后又拿下棘阳。
小的顺利,是因为没碰到大的。
刘演连战连捷,继续率军向宛城进发,但在小长安聚遇到了王莽的“前队”队长,南阳的军政一把手甄阜。
在大雾之中,刘演被前队队长打的大败,数十个同宗兄弟都死于混战中,亲兄弟老二刘仲和一个妹妹都过早的离开了他。
干大事者的亲戚往往都挺倒霉的,这是个大概率。
有时候别光看贼吃肉,贼挨打的次数比吃肉多。
刘演收集散卒,退守棘阳。
这个小长安聚在哪呢?
在贯穿南阳郡的主河道上。
之前刘演这帮一路挺猛的原因在于是腿着走的。
后勤给养不多,再加上没有船,没办法利用到最靠谱的物流管道。
一旦触及到了那条贯穿南北的水路物流线,官军的态度和投放能力马上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韩信为啥能完成史上唯一的一次自汉中出川?为啥诸葛大丞相死活就入不了关中吗?
跟水路的物流系统有着极大的关系。
必须得靠漕运,才能把运兵的规模提上来,把成本降下来,把可靠性保证起来。
每天500人报道,自带3天干粮,跟每天投放5万人,配3个月的给养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宛城此时的国际物流地位为啥得以确立呢?
在于它是南方水系的北部终点站。(参看下图)
它可以通过一系列水利物流网络将南方各地的物资汇聚到它那,它再打包集散到东部的中原去。
反之亦然,它将中原的物资汇聚后,通过水网再散到南中国的四面八方。
等到南方越来越重要后,具有着国防和物流双重属性的襄阳就成为“天下之腹”了。
说句题外话,知道为啥刘表让刘备先生在新野当北门保安了吧。
新野总控了两条水路,南阳北部、东部的来兵和物流都要过新野。
新野的阴家为啥能暴富到七百余顷的这种程度,跟新野这种“南阳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甄阜的这次小长安聚阻击战打出了威名,打出了士气,打出了一系列乐观影响。
南阳的混乱态势似乎渐渐清晰,黑老大刘演被打残后,过去很多犹豫观望的地方官觉得这帮泥腿子不过如此,开始不再骑墙,行政效率大幅度飙升,大肆围捕和处决造反者及其相关亲属。
甄阜大胜后,决定乘胜追击,将南阳的匪患彻底扼杀,点起全部人马,率10万兵(号称的,有水分)南渡黄淳水,前锋达沘水,在两河之间安营扎寨,同时拆掉架在黄淳水上的桥梁,向偶像楚霸王致敬,表示出了破釜沉舟的坚决态度。
还整不死你了!
一方面信心满满,另一方面开始怀疑人生了。
首先就是绿林军方面的新市、平林两军开始怂了。
这两伙绿林军的老底子在被甄阜打懵了之后开始产生畏难情绪,之前一直没咋见过大规模战斗,打家劫舍抢一通我们从来就没吃过亏,谁知道正规军原来这么能整!
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官军都占据着压倒性优势,眼看着甄阜又撵上来了,新市和平林两伙人准备南逃。
你南阳既然这么猛我们就跑别的地界去讨生活,至于什么拿下宛城这种宏大剧目我们这种草台班子还是不唱了。
刘演的梦想在革命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面临着分崩离析,强大的实力差距让所有人都感到绝望,那两伙人都已经打铺盖卷了,凭着自己这点人马是绝对赢不了官军的,难道也跟着南逃吗?
在这个尴尬时候,绿林三军中的下江兵尴尬的赶到了。
下江军的王常、成丹、张昂率领兵五千北抵宜秋(今河南唐河东南),本来是听说南阳形势一片大好,赶来分肉吃的,没想到自己刚到这,肉不仅没了,弄不好还让狼给撵上。
在一片唱衰的态势下,刘演开始显示出了自己的气魄胆略,刘家人第一次为绿林军续命了。
刘老大表示:跑能跑到哪里去呢?谁家造反也不是上来就把政府军打趴下的!老子家都快特么死绝了我说啥了!
咱们必须要跟甄阜再战,必须把场子找回来!老子还得在南阳混呢!
话虽如此,但刘演也知道,此时找新市和平林是没戏了,那两伙人被打怂了,得找还没见过血的下江兵。
刘演和刘秀、李通一起前往宜秋,找到了下江兵的老大王常。
刘老大展现出了南阳第一老大哥的风采,对王常描绘了一副宏伟蓝图,王常深感汉室将复,成大事者必刘伯升兄弟,当即表示下江兵愿追随刘家兄弟。
刘老大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但他走后,他不知道刚招的这个堂主差点又生变数。
王常回去跟副手成丹、张昂二人谈这事时,他们极力反对,也认为该跑,开玩笑嘛!对面十多万怎么打?
而且哪怕跟官军干,也不能听他刘家的啊!咱得让他跟咱混啊!咱的资格老啊!
面对质疑,王常对下江诸将说:成大事者必须上合天意,下顺民心,今天我看这刘氏兄弟二人,皆是王公之才,我们跟他们干,必成大功,这是老天爷给我们机会!
王常力排众议,将这五千平林兵押上了赌桌,赌的是自己的眼力。
下江兵力挺刘演的态度又间接影响了新市、平林二军,刘演随后召开了绿林军版“遵义会议”,四股力量在达成共识后,饱食士卒,休整三天,向官军反击。。
公元23年,正月甲子日,被推举为临时盟军总司令的刘演将全军分为六部,夜袭官军的屯粮之处,尽获其辎重。
二日清晨,刘演率军自西南方向攻击甄阜,下江兵自东南方向攻击其副将梁丘赐军。
后勤被断的官军军心不稳,在绿林军的奋力攻势下,梁丘赐所部阵脚先乱,军阵被冲垮。
梁部垮后,甄阜部也开始溃不成军,随后刘演率领全军展开了总追击。
被冲垮的官军逃至黄淳水边,发现桥早就让领导给拆了,欲哭无泪的官军并没有拿出背水一战的表现,被杀溺水者两万余人,统帅甄阜、梁丘赐被杀。
又一个被“幸存者案例”害惨的人。
之前我们讲过韩信的背水一战,除了背水,人家韩信还有五个步骤呢;破釜沉舟,两千年可就出了一个楚霸王。
千万不要盲目模仿英雄案例,这世道还是凡人多。
此战后,绿林军名头大响,获得了大量物资补充,绿林军也开始鸟枪换炮提升整体装备实力,刘演的指挥才能获得了绿林上下的一致认可。
携此战大胜之威,绿林继续挥师北进,在淯阳(河南南阳南)城下,绿林军遇到了最后的野外抵抗,与严尤和陈茂所率领的官军展开激战,斩三千人,大破之。
绿林军此战后兵力大增,乘胜追击,兵锋直指南方第一商业时尚大都会宛城。
一般来说,农民起义往往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套路,大约是这几个步骤: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被干死。(如果没被干死侥幸告捷,那么转到3)
3、封王称帝。
4、被剿灭。
基本上,史上的绝大多数流民起义都是这样一个套路,极个别成功的数的上来的也就刘邦,朱元璋这么三两个。
因为啥?
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我们在刘邦入咸阳后详细的阐述过,过自己这一关有多么的重要。
前面说过,我们在听到王健林同志说那一个亿的小目标时绝大多数的反应都是义愤填膺的,我们在听到悔创阿里的马云老先生说一个月进账几十个亿很痛苦不知道怎么花时是想骂街的。
但更实在,也更本真的是,几百万的身家永远也看不懂几百亿的想法。
今天,我们分析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能把一个个历史人物犯的一个个错误全都指出来,然后叹道:唉!水平问题啊!这帮没出息的啊!
说便宜话是很容易的,真做起来是很难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造反金句古往今来被很多摇头晃脑的幕僚提了很多次,但真听进去的没有几个。
似乎谁都知道。
但就是谁都做不到。
就算你能做到,但现实却是很多起义军中,连能说出这种话的幕僚都没有。
哪怕换到我们今天也是一样,一个小伙子想出人头地,会有几个关键环节:
比如尊敬师长,与人为善,终身学习,多做好事,踏实肯干,相信积累,懂得复利,管住裤腰带···
做好了这几项,你极大概率人生会陀螺型上升,并创下一番事业,或者说打下一番家业。
哪怕所谓的“命”不好,也会在你的改过向上中把“命”修正过来。
你的贵人会越来越多,你的霉运会越来越少,你的眼界和前路会越来越宽阔。
但我们也知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别说都做到了,能做好上面一项就很不简单了。
“见识格局”很重要,“自我约束”也很重要,缺一不可。
绿林军的这伙流民起义这次也不例外,啥都缺。
不久后,他们也在稚嫩的羽翼毛还没长齐的时候就称帝建国了。
他们最后也都成为了这段历史的陪衬。
当然,不过如果不是一个人,他们可能连当陪衬的机会都没有。
真正的正戏主角刘秀,要登场了。
黑云压城
绿林军在接连大胜后,犯了见识格局上的问题,这帮连一个郡的省会还没弄下来的起义军要成立自己的政权了。
所幸大错中蒙对一步,绿林军上下对新皇帝的方向还是正确的。
这个皇帝还得是刘家的。
既然兴复汉室,就要立老刘家的后裔,但这个后裔却并非是呼声很高的刘演。
新市、平林两军,军纪放纵,一直害怕刘演军严人威,觉得刘演太过于锋芒毕露,这个人并不好控制,几千人的股份就总以老大自居,如果让他名正言顺了,那我们岂不是更得被架空了。
南阳豪杰和下江军王常那边倒是希望立刘演,但南阳豪杰此时参加革命的力量不多,份额也不大,而且下江军中也并非王常一个人说的算。
绿林大佬们最终从军中也找到了一个老刘家的后裔,叫刘玄,是刘演的族兄弟。
这个人早早就在本地混不下去了去投奔了平林军,而且并没有刘演那么的傲然于世,在平林军中地位也不高,性格也软弱,属于能力和实力的双短板。
绿林大佬们认为这个人好控制,而且这个人又有南阳刘家的户口,跟南阳豪族能扯上关系,于是绿林军私下谋定,要立刘玄为帝。
虽然绿林党支部的班子会通过了,但这次的班子会却少了一个委员。
刘演压根就不知道。
本来没打算让你同意,就是通知你一下。
此时刘演在宛城前线,临时被绿林常委们召回商议大事,刘演刚刚返回,就被僵在了谈判桌上了。
绿林军各首领直接就抛出了要拥立刘玄为帝的方案,让他马上表态。
刘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根本没有什么准备,但他还是马上提出了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方案:灭王莽,降赤眉后再举尊号。
刘演的理由是,现在刚刚革命,如果我们立了皇帝,赤眉军那里也学我们成立另一个政权,我们就没有办法形成合力了,到时候宗室之间相互攻伐,不利于兴汉大业。
况且咱们离王莽更近,现在仓猝自称皇帝,会成为天下攻击的目标,不如暂且称王以发号施令,称帝之事应暂缓。
这个方案说出来,南阳派将领们纷纷附和,刘演审时度势的分析了时局,也为自己将来的大宝之位留下了火种。
但决策的最终归属却并非是谁有理听谁的。
由于刘演被摆了一道,他前来参会并没有带着队伍来,类似于参加了鸿门宴,新市军的张昂充当了宴会爆破手的角色。
看到他们的谋划有可能破产,他拔剑击地,声色俱厉地说:“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张昂大有谁不同意今天就走不出去了的感觉。
当年霍光废帝时田延年的造型再次出现了。
这种黑吃黑的戏码刘老大是熟悉的,但在这样的形势下,没有准备,实力不济的刘演无法为自己投上一票,而且如果不同意估计今天连门都出不去了。
在这场绿林“鸿门宴”中,刘演最终选择了妥协。
公元23年二月初一,在淯水沙坝上,刘玄被拥立为更始皇帝,绿林各大佬皆高官封侯。
新市兵成为最大赢家,老大王匡和王凤分别被封为定国上公和成国上公,朱鲔当大司马;平林兵老大陈牧为大司空;失败者刘演被安慰为大司徒,其余诸将皆九卿将军。
在常委角色中,南阳豪族仅仅捞回来了一票,跟着刘演参加革命的南阳地主们开始大骂不服,绿林军这帮土豹子以为耍阴谋夺了把头筹,就占了多大便宜。
实际上,他们这一步几乎使得这个新生的政权几乎走向了绝路。
第一、绿林军的见识格局问题使他们的灭亡开始了倒计时。
在全国盗贼蜂起的态势下,他们成为了最早跳出来的出头鸟,王莽的凶猛火力将集中枪口对准新生的更始政权。
第二、王莽真正害怕的,是失意的南阳豪族们,尤其是汉室宗亲的黑老大,指挥打赢一系列硬仗的刘演刘伯升。
青、徐、河北此时已经几十万盗贼了,但由于主力是流民军,没有文书、号令、旗帜、军队组织,所以王莽并不担心。
但直到南阳豪族进入天下角逐,最开始的土包子绿林军得到新鲜血液后,这帮上层的豪族力量,有制度、有编制、会传递文书,懂制造舆论的正规军打法出来后,王莽虚了。
不过南阳豪族们组成的这支绿林新四军,已经快和绿林三军离心离德了。
更始政权建立后,以“灭新复汉”为旗号,一面遣主力围攻宛城,另一部平林兵南攻新野,东面分遣二万余人,由王凤率领,及廷尉大将军王常、五威将军李轶、太常偏将军刘秀等向颖川、洛阳进击。
刚刚的三路人马中,围攻宛城的刘演陷入了持久战,被绊在了国际大都会城下,另两路倒是很顺利,尤其向洛阳挺进的王凤一路顺风,连克昆阳(河南叶县)、定陵诸城。
但他们的顺利,也将到此为止了。
因为王莽集中火力要打鸟了。
王莽听到南阳的匪患已经闹到建上国的级别了,于是他对这个顶级谋逆的举动给出了最大的反应。
王莽遣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等赴洛阳,征发各州郡精兵,平灭南阳之乱,进讨更使伪政权。
没过多久,夏初时,各州郡到达洛阳集中的精兵已经集结完毕,达四十三万之众,号称百万,还没来得及赶到在路上的援兵、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王莽觉得这还不够,还派出了猛兽军团,老虎犀牛大象全部出征南阳,由两米多高,腰宽十围的巨毋霸为总驯兽师驱使虎豹犀象等猛兽以助军威。
这个巨毋霸由于名字和形象太过于贴切,渐渐的被音译引申为后世很多大块头的形容词,并在今天还成功代言某著名汉堡。
公元23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大军抵达颍川,与先前被刘演打败的严尤、陈茂会合,随后由颍川向昆阳前进,两三天内便有十余万军队到达昆阳。
东汉开国最震撼的以少胜多即将上演。
纵观开国皇帝中,基本上全都是大智,大勇,大幸运,能打仗,会用人的超级人精。
虽然关公战秦琼这种比较比较困难,但对比这十几个大朝代的开国之君中,尤其是靠武力打下来江山的,刘秀的总体数值是可以排进前几名的。
这个人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古代皇权中,做皇帝的功业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最高水准了。
纵观整个历史中,每次天下大乱后的分久必合都成为了小说家的耕耘土壤。
秦末的楚汉争霸;
汉末的三分天下;
隋末的李世民灭各路反王;
宋和塞北三朝的恩怨纠葛;
世界灯塔最终对蒙古人的惨烈悲壮;
元末的朱元璋灭陈友谅、张士诚;
明末的三桂领兵南下去,大清一统坐金銮。
基本上大概熟悉历史脉络的,人们都会有印象,能说出个大概。
不光是历史小说层出不穷,像蒙古郭驸马侠之大者守襄阳,元末明教张教主和赵郡主的情感纠葛,李闯手下的胡苗恩怨,这些精彩年份,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都以其为时代蓝本,你说知名度有多高。
唯独有三个例外。
东汉开国,八王之乱后的东晋南北朝,唐亡后的五代十国。
这三个例外中有两个是大乱世,太过于混乱,皇帝和政权换的跟走马灯似的。
主角太多就没办法立中心,主线不明确就不容易把角色塑造成关羽诸葛亮这种天皇巨星来帮你撑场。
其实像石勒、刘裕、慕容垂这都是超级大咖!但无奈时代太过混乱精彩结果全给淹进去了。
这两大乱世最终没有被细致的挖掘出来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还算有情可缘。
最后一盘算,唯一的例外,就是王莽灭绝人口后的东汉开国。
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东汉咋就稀里糊涂的给搞上市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汉开国的过程不足够精彩。
要知道东汉的开国功臣可是被称为“云台二十八将”的,牛人着实不少,像冯异,岑彭,耿弇这种人物放在哪朝开国都得是天皇巨星级别的。
但这二十八将的知名度和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比起来,就显得太单薄了。
像人家秦琼、尉迟恭那都进了门神编制走进千家万户了。
细分析下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帮开国的功臣宿将全部得到了善终。
这在打下来的天下中极其罕见,都善终的故事是缺乏吸引力的,所以很少会有人说。
反面案例就是第一代刘老三和朱重八。
第二,刘秀本人的皇位资格没有任何争议,男女作风问题表现良好。
从这人身上无法营造狗血新闻,没有豪门恩怨,跟初恋情人从一而终,真没劲。
反面案例就是李世民的杀兄灭弟。
第三,刘秀是整个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家,没有之一。
咱也不知道他那么能打跟谁学的,光知道在长安留学时学的是《尚书》啊!
这是中国历史的罕见案例,皇帝本人居然是整个时代最能打的。(当然后面还会出现这种牛人)
任何困难僵局,只要刘秀去了,全都平。
主上的光芒太过于耀眼,再加上刘秀私德极佳没有槽点,所以整个东汉的开国缺乏戏说的土壤与矛盾的包装。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段历史不精彩。
接下来我们来到刘秀人生中堪称最关键的一战。
先来看一下传统印象。
这场大战的最终战报,刘秀以七千人打垮了王邑的四十二万大军和各种野兽,以1比60的悬殊比例创下了冷兵器战场上的奇迹。
这场奇迹,其实论起来,并没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那样的高技术含量。
胜利的核心在于刘秀的大勇和千载难逢的猪对手。
而且似乎猪对手的比重要更大一些。
更重要的,不仅仅是猪对手送礼的问题,刘秀面临的挑战,其实并没有像史书中说的这么艰险。
因为他面对的敌军并没有42万大军那么的海量。
这个42万大军的说法,是《汉书》中出来的:(定会者四十二万人)
《资治通鉴》虽然也提了四十万人的茬(定会者四十三万人,号百万),但重点却和《后汉书》中是一个口径“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
也就是说,这两部史书中的观点,是到了昆阳城下的莽军有10万人左右。
《东观汉纪》中的说法是“二公兵已五六万到”。
《论衡》中的说法是“光武将五千人,王莽遣二公将三万人战于昆阳”。
刘秀面对的大军从42万到10万再到5、6万再到3万。
一路大跳水。
谁的可信呢?
先从时代来看。
《后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是非东汉出品,观点也统一。
南朝宋和北宋的学界态度比较明确,刘秀打的是10万人。
《汉书》(42万)、《东观汉记》(5、6万)、《论衡》(3万)这都是一个时代的,都是东汉完成的。
《汉书》“定会者四十二万人”的说法,应该被我们首先否定,这和“号称百万”一样,应该是个噱头。
因为他根本来不及!
更可能的是,王莽拿账本扒拉完算盘,预期能来的总兵力,是42万。
刘秀等人三月份拿下昆阳等地,消息传回长安,王莽愤怒,然后五月王邑的大军就已经出颍川了。
这42万大军集结需要这三个步骤:
1、民夫征调需要时间。
2、粮草辎重需要时间。
3、军队从各地集结都赶到洛阳去武库拿上兵器同样需要时间。
此时关东已经大乱,公元22年夏天,史载“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乃置养赡官禀食之,使者监领,与小吏共盗其禀,饥死者什七八”。
此时是公元23年夏天。
也就是说,就在去年,还有几十万关东人涌到关中全饿死了。
仅仅过了一年,以洛阳为中心又能组织出来42万的军队,还是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根本不可能。
也就是说,东汉学界态度是3到6万。
那么两宋和东汉的说法差距比较大,一个说三五万,一个说十万,谁的可信呢?
其实细想想这并不冲突。
三五万是应该是昆阳城下的真正战斗人数。
十万应该是军队的总人数。
按照一个战士配两个民夫的基本公式计算,王邑带出来的这个队伍应该是战斗人员在三四万,总人数在十万左右。
这也就把所有史料中的材料比较统一的结合起来了。
再具体的咱就没有史料支撑继续往下分析了,我们姑且可以先这么看,大体应该相差不多,也就是王邑带着10万人的队伍,要攻打昆阳了。
王邑自颍川回合诸将后南下后行至汉军的第一个城池昆阳,随即下令围城。
将军严尤建言:昆阳城小坚固,而且城池周边地域狭窄,不利于大部队展开,而且无关大局轻重,汉军主力都在宛城苦战,而且宛城还在我们手中,应该直接扑向宛城,和汉军会战,利用兵力和城防优势碾压汉军。
一旦宛城解围,昆阳自然不攻自破。
但王邑压根就没听,而且给出的回答不仅牛气哄哄,还摆足了资历。
王邑道:当年翟义造反(王莽篡汉前的零星忠臣)时,我就因为没有生擒他而被皇上责骂,现在统帅百万大军,这么个小城竟绕道而过,如何显得出威风!如何对得起皇上!
往死里打!尽屠此城!让这帮反贼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昆阳城中此时有多少人呢?
所有能动弹的拢一块,八九千人。
这可并不是全部的战斗人员,起义军的战斗人数跟总数比起来水分是极大的。
城内,气氛十分凝重。
因为得到的探报是“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
黑云压城城欲摧!
绝大多数的人又准备开始鸟兽散回高老庄了。
但这个时候,一个很少发言的人说话了。
不能跑!
也跑不了了!
沧海横流显英雄
战前先来看一下,严尤劝王邑绕过昆阳打宛城的那个建议靠谱吗?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很靠谱,因为此时宛城的守将是更靠谱的岑彭,后来的云台28将中的老六,朔江灭蜀的云台之光,汉军已经被他从正月到现在整整拖了五个月了,早已师老兵疲。
但岑彭同样坚持不了多久了,宛城饿的已经快吃人了,打昆阳直接导致损失了救宛城的宝贵时间。
但刨除王邑的玩造型吹牛X的心态,其实打昆阳并不是错误的选择。
南阳平原被群山环绕,如下图所示,只要自中原地区进南阳,就得从昆阳方向进来。
但是问题又来了,看到上图我们可能会有疑惑,昆阳城明明是探出去的,并不在南阳群山的保护圈内啊?
这么一座城,为啥刘秀要求死活守?王邑要求必须打呢?
相反南边的堵阳却很像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其实并非是虎牢关这种一夫当关的位置才算是险要。
有些大物流的关键枢纽,往往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再上一张图,大家就明白了。
昆阳是整个中原水系入南阳平原的最后一站。
这个位置不拿下来,整个后勤给养就不踏实,无论是中原的粮食还是敖仓的粮食,全都进不来。
而且自昆阳到宛城,这一路近300里再无水路可借,后勤给养的成本和难度要成倍的增加,这就更意味着昆阳城必须成为最近的物资汇聚地,来保障入南阳的给养。
所以王邑拿下昆阳的这个决策并不能说是错误。
水路物流网对军事征战有多么的重要呢?
举个例子吧,后来曹操先生在给大汉拆房梁换房本捞政绩的时候,宁可一次次的走上千里的水路去祸祸孙权,也不愿意走这300里的陆路进南阳去南下找关二爷的麻烦。
昆阳城中此时的最大领导王凤信心严重不足,看到城外扯地连天的兵势,他的第一想法已经不是该不该跑了。
而是该怎么跑?
所有的高级官员聚集在了一起,开了个心急火燎的会,大家想在会中确定几件事,就是:怎么跑?往哪跑?以及这个临阵脱逃的黑锅决定谁来拍板?
每个人都两腿哆嗦的希望有人冒出来“劝”大伙一把。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平时很少发表意见的人冒出来了,不过发言稿却一点也不正能量,要把大伙往火坑里推。
咱得跟他们干!
大家聚焦到说话的这个人,强大的反差感扑面而来。
说这话的人是平时最惜命的刘秀。
趁着所有人面面相觑都在懵圈,刘秀紧接着说道:现在虽然大军压境,但昆阳城小坚固还靠着水,他有百万人也只能一万一万的上!
如果我们集中力量拼死抵抗,那可能还有我们的活路,如果我们现在四散而去,肯定会被追兵撵上各个击破,更何况现在城外已经围城了,我们已经跑不出去了!
我们的主力现在正在围攻宛城,迟迟不能攻下,更不可能现在分兵救我们,如果我们现在放弃,昆阳一旦失守,宛城的主力军也会被王莽的大军赶来吃掉,到时候各部全都会被各个击破!
如果我们把他们拖在昆阳,等宛城拿下咱们就能合兵来击溃他们!
现在我们要同心协力的去成就功业,而不是贪生怕死的只顾着家里的妻小与财物!
刘秀这番义愤填膺的讲话起到了强烈的效果。
赢得了在场所有将领的大骂:
闭嘴!你小子算什么东西!平时跑得最快的就是你!今倒好还敢教训起我们来了!
刘秀被骂后笑了笑,不再说话。
恰巧此时探马来报:王莽大军已经抵达城北并开始围城,队伍绵延百里,一眼望不到边。
王凤等人一向看不起刘秀,因为这小子很少发表什么意见,也没啥战功,能够混上台面来完全是因为他哥哥的关系,但这个平时不表态的刘秀在这个节骨眼却喊打喊杀,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刘演安排他弟弟在借刀杀人。
不过事实也确如刘秀所说,现在不是该讨论往哪逃的时候了,因为压根就跑不了了,人家大军已经撵上来了,你这点人根本就冲不出去。
一众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将皮球再次拍回给刘秀,既然你这么能耐,你看现在该咋办吧。
刘秀很快给出了自己的方案:王凤和王常等人坚守昆阳,他刘秀自己出去搬救兵。
这个方案再次让所有将领骂大街:你小子跑了让我们在这背黑锅,这也能叫个方案?
刘秀坚定的给出了他的回应:定陵、郾城还有我们的队伍,我不分兵,只带几个兄弟去搬救兵!
当夜,刘秀带着宗佻、李轶等十三骑,从昆阳南门突然溜出,在刚刚合围的王莽大军的缝隙中突破了出去。
刘秀的夜色突围在时间上非常幸运,因为再晚一点儿就连只鸟也飞不出去了,很快王邑的十万大军就将全部集于昆阳城下。
而且王邑为了显示自己的排场,将大军以摊煎饼的方式以小小的昆阳城为圆心整整包围了好多层,一百多座军营旌旗遍野,锣鼓声响彻数十里之外。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出不去,这似乎是场根本就打不赢的阻击战。
但是,总会有奇迹的,比如,昆阳城的自身城防开始显露出了优势。
昆阳是个很小的城,而且周边地区多水多山,并不适合大部队铺开进行攻击,而且因为它北可达颍川伊洛,南可通南阳,在地理位置上又属于水系关键位置,所以城防一直非常坚固。
一是扑上来的人少。
二是禁折腾抗造。
这两个点,给昆阳的守军提供了暂时来说,最伟大的帮助。
合围完成后,王邑下令攻城。
王邑向当时的昆阳守军展示了那个时代最高科技的各种攻城手段,多维度的打击向昆阳开始招呼:
有工兵挖地道的,有冲车撞墙的,有弓弩齐发的。
城外矢如雨下,城内的人出门都要扛着门板。
陆地版的“草船借箭”在昆阳上演,财大气粗的王邑向昆阳城内释放着自己的大手笔,他的这种震撼打法也确实把昆阳城内的王凤等人吓傻了。
王凤一众在开过班子会后决定投降。
绿林军使者在王邑营中表达了自己失身于贼,悔过自新,望天兵天将给机会的想法。
但被王邑一口拒绝了!
白日做梦!
晚了!早特么干什么去了!
就是拿你们当儆猴的鸡来宰的!
别废话!我大军誓屠此城!回家洗脖子去吧!
投降都不招人待见,叛徒都当不了的王凤开始横下一条心,跟丫拼了!
此时此刻,他的所有指望就是之前从来没瞧上眼的刘秀。
三爷您一定得回来啊。
此时的刘秀,已经到达了周边的定陵、郾城等地,在调集各地兵马时,绝大多数的将领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不去!
在这我还有兵有粮有财宝,去了昆阳大概率是回不来了。
刘秀在这个困难的时刻再次没有放弃,展开了人生当中的最重要演讲:
大家跟我杀回去,财宝军需比现在要多出上万倍!
你们知道王邑带来多少财宝吗?如果大伙惦记着自己手里这点东西,昆阳一破,咱们都得完蛋!更别提你眼下这点家当了!
“养生刘秀”突然变成了“拼命刘秀”,刘秀平时的惜言如金所营造的强烈反差再次在这个存亡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
诸将被刘秀拉上了船。
其实除了刘秀的口才和魅力外,还有一个隐形原因。
而且这比那演讲重要多了。
先来说一下,为啥刘秀让新市军的王凤和下江军的王常守昆阳,这帮人就真那么听话呢?
因为此时昆阳里的兵全是绿林军。
王凤带着队伍出昆阳就得被新莽军咬死,所以他只能困守昆阳。
谁的队伍谁控制,他也不可能撇了自己混社会的筹码出来搬救兵,而且他出来也不好使。
因为那两个地方的军队他又指挥不动。
刘秀带出来的这十三个人,全都是南阳豪族头领,来搬的救兵,都是南阳豪族的队伍。
再来看看定陵郾城的位置在哪呢?
在昆阳东边。
他们的老婆孩子家族产业全在南阳,是不可能独立出去发展一摊的,如果人家打破了昆阳就把这帮本地人关外地了。
且不说于公,就算是于私,也只能硬着头皮往昆阳闯!
这要是绿林军驻防这里,刘秀甭管多大魅力肯定死也劝不回来!人家指定往东边的兖州豫州落草为寇去了。
人家流民四海为家,一无所有就不怕倾家荡产,根本不可能跟你趟这个浑水来。
结果就变成了这么个局面:
昆阳的绿林军让王邑围的想跑也跑不了。
东面的南阳军让王邑截的想回却回不去。
战前无意间的部队驻防安排,莫种意义上决定了这场关键决战的胜负手!
就这样,刘秀从各地拢了七千多人,开始赶回昆阳前线。
此时已经十多天过去了,昆阳已经快打得山穷水尽了。
由于不让投降,再加上王邑老早就放出了屠城的风,所以整个昆阳的军民开始通力合作,拼死抵抗,再加上城小山水多,大部队一股脑抡不上去,所以昆阳城虽然一直看上去晃晃悠悠,但就是踹不倒。
副将严尤再次给王邑提出了建议:眼下昆阳难以攻下,是因为他们困兽之斗,围师必阙,应该散开一座城门让他们逃跑,我们再跟上撵着打,必能一举歼敌,还能把这伙溃兵放给宛城的守军看。
王邑再次拒绝,理由同上,那样抖不出威风,新闻报道不够震撼。
投降不同意,打落水狗也不行,王邑为了玩造型,生生的让十多万大军被本来能轻松拿下的小小昆阳城绊住了半个多月。
能赢不赢非得浪!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这大半月中,大势开始剧烈逆转!
第一个逆转,就是整整坚守了半年的南阳省会,全国前五的大都市宛城在弹尽粮绝人吃人的无援窘境下开城投降。
五月二十八日,宛城投降!
守城悍将岑彭被刘演看中,顶住了一致喊打喊杀的绿林高层们的压力保了下来。
事实证明,英雄相惜的刘演眼光的确独到,后来岑彭展现将才光芒,为光武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演是个伯乐,他会相将才,却不会看小人。
拿下宛城也成为了他短暂将星闪耀的最后光辉。
此时此刻,他仍不知危险已来的如此之近,只是将眼光望向东北方,老三啊老三,你现在咋样了?
第二个逆转,老天爷开始吓唬人了。
王邑围着昆阳可劲造的时候,老天爷面对这个天予不取的货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一天夜里突然有流星砸军营里了。(夜有流星坠营中)
这还没完,白天又有大山一样的云彩铺天盖地的朝着王邑军营拍了过来。(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
这也就是所谓大魔导师刘秀召唤陨石的评书出处。
其实跟人家刘秀没关系。
人生就是这样,赢者通吃,胜利者拿走所有的光环。
第三个逆转,也来了。
刘演拿下宛城后的第三天,六月初一,刘秀率领七千人马赶到昆阳战场!
牛X闪闪开始放光芒了。
刘秀率领步骑千余自当为前锋,离王邑的围城大军四五里时开始对峙。
王邑派出数千部队接阵,但被刘秀率先锋军冲垮,刘秀早年干农活时的好底子开始帮忙,劳动人民最光荣的战神附体般大砍大杀,亲手杀了数十人,极大地鼓舞了汉军士气。
汉军将领纷纷表示:“刘将军平时看到小股敌人都十分害怕,今天见了大敌,反而很勇猛,真奇怪,老少爷们咱们跟着冲上去帮忙吧!”
我们再次要提到反差,这种关键时刻的反差往往是很唬人的,胆小人大勇,厚道人急眼,这都是自带群众效应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牌大鸡贼都豁出去了,极大地鼓舞了这七千援军的士气,刘秀冲破王邑前阵后会合后军主力再次整队向王邑大军冲杀过去,斩杀近千人,一直冲到了昆阳城下。
刘秀在昆阳城下开始大撒虚假传单,“宛下兵到”的传单和呼喊声开始传遍昆阳战场!
王邑军团继流星大云拍脸上后再受巨大打击。
城外汉军越杀越兴奋,胆气雄壮,无不以一当百!
城内绿林军老泪纵横大喊他奶奶的可特么来了!
刘秀在两次大胜后不休息,选出了三千敢死队,绕到了城西水上,以居高临下之势再冲王邑指挥部!
刘秀此时并不知宛城战况,他喊出的“宛下兵到”的传单攻势也就能管个两三天的用,他扔的这堆传单的真实性很快就会被印证。
他的这点人也根本禁不住王邑消耗,他在赌,赌王邑会被自己唬住,赌他的大军会在他这接二连三的冲击下自我信心崩溃。
很遗憾,刘秀赌错了。
王邑根本没被他唬住。
但刘秀的押宝却产生了戏剧般的效果。
王邑不仅没有被刘秀唬住,反而看穿了刘秀的想法,他为了防止各营出现混乱,下令各营严格管束自己的部队,没有他的命令,不准擅自出兵。
这成为了本场战役最关键的一次命令!
刘秀的演出看似将要剧终,但神转折来了!
王邑没有调兵遣将按批次阻击消耗刘秀,而是直接带着司令部跟刘秀单挑来了。
他看穿了刘秀的兵力虚实。
但此时此刻,他的自打来到昆阳后就招不开了的傲慢终于杀死了他。
他认为对付刘秀的这点人马,自己的警卫团就够了。
他玩了人生中最后一次造型,带着一万多的警卫部队亲自来迎战刘秀的三千敢死队。
他认为他的警卫团对付刘秀的这点人马算是牛刀宰鸡了。
但没想到,自己才是那只鸡。
新军这半个多月早已兵疲师老,再加上被刘秀的传单攻势和两战连胜的气势如虹杀没了士气,结果两军刚一接阵,新军的阵型就被刘秀冲破,刘秀的敢死队直奔王邑司令部砍杀而来。
王邑开始慌乱,不断组织队伍进行阻击,但根本拢不住士气已经冰点一触即溃的士卒。
世界战争史上最为奇葩的一件事随之出现了。
十万新军由于王邑的先前不许帮架的命令,谁也没有出来支援。
史上数量最庞大的十万主场拉拉队在场下眼睁睁的看着三千汉军将一万新军追的屁滚尿流。
那场面颇有当年霸王巨鹿屠王离的既视感啊!
不过作壁上观的这回超级无厘头的变成了自己人,还是自己司令下的军令!还真就这么听话!
刘秀率军冲至王邑的指挥所,竟然斩杀了副司令王寻。
这颗稻草终于压垮了这匹傻骆驼。
王邑指导带头逃跑,整个警卫团开始四散奔逃。
这个时侯,被恐吓了半个月的昆阳守军也跟着大喊大嚎的杀出来了,震呼声惊天动地!
与此同时,被刘秀感动的老天爷也加入了昆阳战场。
说时迟,那时快,一时间风云突变,狂风骤起,雷声阵阵,大雨滂沱入注,滍川水漫敌营。(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
在天老爷的帮助下,王邑的十万大军开始全面陷入崩溃。
在刘秀这一万多人的驱赶与天灾输出下,十多万新军开始了自我毁灭,自相践踏,死伤惨重,滍川被尸体断流。(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王邑,严尤等人仅带少量亲卫死命方得逃离昆阳战场,并留下了自己对刘秀的最后一次助攻。
战后,汉军缴获了新军的全部军用物资,各种军需堆积如山,应有尽有,一连搬了一个多月都没搬完,彻底将汉军的硬件升级换代。
刘秀的名字,开始响彻中原大地。
新莽政权的丧钟,从这一刻,正式敲响!
刘演遇害
昆阳战后,更始政权开始正式宣告脱离草寇阶段成为众望所归,王莽那边则再也没有从昆阳之败中恢复元气。
狼们早就想扑上去了,只不过还怕你手中的那最后一颗子弹。
结果您这颗子弹不仅打出去了,还是个橡皮的。
那就啥也别说了,咬不死你的!
昆阳一败,彻底敲响了王莽政权的丧钟,他的政权在全国开始土崩瓦解。
朝廷内部开始出现叛乱,那个改名“刘秀”的国师刘歆就是在这个时候密谋造反的。
地方上的官员开始纷纷宣布脱离新朝,效忠更始政权或者自立为王,新朝政府军一败再败。
在西北、四川、汉水下游、长江下游沿线和整个关东爆发了各种各样的起义与割据,整个中华大地彻底变成了散沙状态。
如果没有昆阳一战,相信王莽政权仍然会被推翻,因为他确实是个非常不靠谱的统治者与改革家,他祸国殃民的将一个好好的汉末盛世搞成了天下大乱,狼烟遍地,民怨滚滚。
哪怕他打赢了昆阳之战,甚至剿灭了更始政权,还是会有另一股力量来推翻他。
因为这是一个豪族时代,哪怕南阳豪族失败了,全国可有一百多个郡呢!
不能说绿林军不重要,也重要,毕竟想投降没机会怕被屠城使出吃奶的劲得那顶了半个月呢!
但是,真正打败冲垮王莽的,是南阳豪族书记的弟弟刘秀带着的七千南阳军武装。
同是大乱,但王莽的情况和秦末很不一样,如果不是项羽横空出世,也许秦国并非二世而亡。
因为秦虽残暴,但他的统治根基都在,尤其军事力量依然强悍,章指导毁天灭地般的把六国复国政权几乎全突突了一遍。
但王莽则不同,他早已失去了统治这个帝国的各种依仗!
钱,人,兵,他都没戏了。
更始政权的侥幸大胜也是历史中的一个异数,因为几乎从没有任何一个造反团体可以在第一个跳出来另立炉灶反抗旧政权的时候就造反成功。
绝大多数都被拍在了沙滩上。
原因也很好懂,旧有力量哪怕再腐朽,他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一旦你第一个跳出来,然后还称了帝,那么他必然会集中所有的火力跟你死磕。
基本上最后的结局都是后来者捡了大便宜。
昆阳大战,作为目前来看最大的获利者,更始政权要感谢一个人。
不对,是两个人。
首先还是先来感谢幕后的无名英雄王邑指导吧。
这位爷是绿林军的最大贵人。
整个昆阳之战,王指导以极强的超级个人能力走错了每一步,他的存在意义就是不断地给刘秀送礼,亲手导演了一场超级大溃败,以一己之力强行改变整个战局。
哪怕在整个昆阳之战他做对了一个决策,最后的结果都很可能不是这个样子。
他以一己之力,加速了王莽政权的垮台,彻底把哪都虚的王莽给救死了。
由此可以推测,很有可能王莽上辈子欠了他什么东西,而他又欠了刘秀什么东西。
每个朝代往往都会有个“李景隆”。
水平虽有高低之分,但效果却惊人的一致。
然后,要说说刘秀。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真正的猛士总是去硬杠惨淡的人生,有的人,注定就是为了大场面而生的。
他们也许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真到了众人皆尿的时刻,他们反而会变得专注无我,头脑灵光,沉着镇静,并靠着必胜的信念和伟大的信仰爆发出自己的所有光芒!
以体育比赛为例,在平常的竞技情况下,很多人都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百分之八九十的水平的,尤其是训练赛,很多人甚至能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水平,全都是梅西、林丹附体。
所以很多运动员的日常实力和巨星都是差不多的。
差别出现在场面上。
绝大多数的运动员,将在大赛中趴蛋。
大场面将淘汰掉绝大多数平时实力很棒的运动员。
我有个靠体育吃饭的哥们,专业水准非常高,穿上裤衩就是超人。
有时聊天时他会和我说电视机上某些大放异彩的同行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然后话锋突转。
不过很神奇,一到关键比赛,这帮人就跟吃了药一样,他却跟喝了酒一样。
这是他的玩笑,他很正色的说了句实在话:这个圈儿说到底是比赛型选手的!
其实哪个圈儿不是呢?
面对训练赛和面对淘汰赛时完全就是两个级别!
面对10个人打比赛和面对10000个人打比赛也完全是两个维度!
像乔丹,马拉多纳,林丹,费德勒这种级别的运动员,他们天生就是为了大场面而生的!
越到生死战,越数据爆表!
某些英雄部队越到关键时刻,越能集体迸发出百分之二百的能量!
星常有,但巨星不常有。
刘秀,就是这样的“大场面巨星”。
在平时,这人你看他不言不语,从不显山露水,但到了这危如累卵的关键时刻,他开始显示出了自己的巨星气质。
整个昆阳之战中,王邑哪怕再怎么送大礼给助攻,如果不是刘秀做到了以下四个方面,昆阳大胜都是不会发生的。
1、坚持抵抗到底。(见识+意志)
2、关键时刻对时局的分析稳住了昆阳守军。(魅力+意志)
3、在人心惶惶时刻的稳定军心并分析退路拉南阳援军下水。(魅力+口才)
4、身先士卒的连续三次率军冲击,身为南阳书记的亲弟弟身先士卒冒矢石。(头脑+勇气+武功+魅力+意志+运气)
谁有本事率几千人就敢冲进号称百万大军的军阵中,然后再亲手杀数十个敌军试试?
正史中,三国勇烈第一首推关公,就是因为人家万马丛中刺颜良是真的!
这么看,士兵突击手刃数十人的三爷跟二爷的差距很大吗?
更不要说三爷一边打着仗一边还想着撒虚假传单一边还面对着随时能助战的十万啦啦队杀进去带队干死对方副司令。
他不是乔丹,是赢不了这场大战的。
他不是李云龙,是带领不了那支七千人的“南阳独立团”的。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一战将对他的人生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举个例子,可以看一下咱们留言区中谈到刘秀的时候最常说的是啥?
大魔导师啦、陨石召唤术啦,狂风指战员啦,水魔大皇帝···
某种意义上,刘秀和诸葛亮的历史形象都被半仙儿化了。
谈到昆阳大战时,印象最深的是啥呢?
七千破四十二万!
实际上呢?
确实有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但那是在让你知道刘秀的爱只肯为昆阳而勇敢之前就砸军营里了。
确实敌军不少,但哪里有什么42万!
但是,只要你成为了最终的赢家,这些所有的传说就都会自我繁衍的全部变成荣誉包一股脑绑定在你身上!
昆阳大战之后,刘秀七千破百万的光辉事迹以星火燎原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
刘秀不仅仅是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这么简单,这场战役还从此给他披上了“神话”的外衣!
经过民间口口相传的自我酝酿和发挥演绎,刘秀的昆阳表现开始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
再加上他这个“刘秀发兵捕不道”的早已很火的名字,越来越多有想法的人开始在他身上“浮想联翩”。
刘秀还不知道,他的这次“一将功成”,不仅仅是王莽那边“万骨枯”了。
这次的“血战昆阳”将成为日后自己招兵买马的金字招牌!
最好的广告,就是神话。
刘秀从昆阳开始,渐渐被“神化”。
此战过后,有两个重量级人物下场都很惨。
先来说说好人王莽吧。
昆阳之战后,刘玄的玄汉政权开始向长安进发,王莽的所有防御动作全部土崩瓦解,汉军一路凯歌猛进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的一路杀入关中。
不过王莽最终并没有死在汉军手中。
关中几个县的大姓豪族充当了马前卒,他们敏锐的嗅到了王莽此时的虚弱气息,开始发王莽的国难财,垂涎这这座国际大都市内的金银财宝,各自率家族武装“无组织无纪律”的开始攻打长安。
六月初一儿童节那天刘秀抵达昆阳战场狂屠大宝贝儿王邑。
仅仅三个月,九月初一,“关豪”叛军攻破了长安北城门,几小时后,杀至未央宫。
九月初二,城内居民也反了,整个长安变成了无政府城市,乱民放火烧城,闯进了未央宫。
九月初三凌晨,王莽被最后的忠臣们带到渐台,负隅顽抗,但很快被团灭,王莽在傍晚被杀,随后他的首级被当球踢并送到了更使政权的临时首都宛城。
九月初六,玄汉军团到达长安完成接管,不久,占领洛阳。
天下正式易主。
王莽的一生,算是成也儒家,败也儒家。
儒家的人性光芒点让他修身、齐家、治国、篡天下。
儒家汉末学术的复古大乱也让他损身殒命,身败名裂。
再没有一个皇帝像他这样忠诚于自己的理念与理想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哪怕身死国灭。
这个人物,很复杂。
他的一生,起于德,终于作。
在他的上位人生中,他让全天下人沐浴在他的春风里。
在他的复古治理下,天下疮痍满目,割据蜂起,仅仅十几年的时间,中华大地上的人口被腰斩半数,生灵涂炭。
非你所杀,但却因你而死!
你修身一世确实不假。
但临死一清算,你缺了大德!
此时的玄汉政权,革命几乎成功了一大半,王莽的反动政府被推翻,汉室正式复兴,天下归心,诸多势力开始纷纷前来抱大腿。
但这个政权,却也如王莽一样,昙花一现。
刘秀的逆天表现虽然帮助更始政权强行改命拿下大宝,但有一点是别人帮忙改不了的。
还是那句我说了都嫌烦的词:见识格局!
说到底,玄汉政权的老底子是绿林军,这伙绿林军骨子里面就是一帮山大王。
见识的问题,谁也帮不了。
正所谓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刘玄的玄汉政权接下来犯了一个又一个错误,将一片大好的局势拱手送人。
当然,肉烂在锅里,送的这个人,是“巨星”刘秀。
不过这还遥远,眼下刘秀这个刘老三马上又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大凶险。
他家刘老大被皇上弄死了。
刘老大刘演,是昆阳大捷中第二个倒霉的重量级人物。
昆阳之战后,刘演刘秀兄弟二人天下闻名,成为了汉军的形象代言,自古功高必震主,尤其再加上刘演因为平时锋芒太露,遭到了身边许许多多绿林将领的妒忌与嫉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兄弟二人威胁到了刘玄的帝位和绿林高层的利益。
很多势力,点名归附刘家兄弟,不理所谓的“皇军”。
昆阳之战后不久,刘玄下诏命诸将会宛城,此时的刘秀已经觉察到了气氛开始不对,劝刘演戒备,但刘演一笑了之,根本没当回事。
刘演不知道,这次大会刘玄就已动了杀心。
刘玄安排了一次“宛城宴”,设定了暗号:举玉佩为号,诛杀刘演。
这个致敬鸿门宴的安排在进程上也致敬了鸿门宴,在宴会上,刘玄并没有下令擒杀刘演。
原因不详,也许是理亏,也许是老天在给刘演机会。
刘演的舅父樊宏在会中看出杀机,会后对他说:今天就是当年的鸿门宴重现!要小心!
不止一个人看出了情况已经不对了,并都提醒了刘演,但刻骨铭心就这样被刘演又特么给一笑而过了。
此次的宛城大会中,刘秀还看到了诸多不寻常的地方,自家的墙头开始松动,比如南阳派中,当年一块跟着起兵的老兄弟李轶开始和老绿林派的大佬朱鲔等人打成一片。
刘秀再次提醒兄长,不要相信此人。
刘演依然没有当回事,仍然对李轶推心置腹。
后来就是这个李轶,他和朱鲔亲手布局,下手干掉了刘演和南阳派悍将刘稷。
刘稷是南阳派中的第一悍将,也是刘氏兄弟的心腹,当刘玄被立为皇帝时,他正在前线围困宛城,当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异常,大怒道:”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我们都是跟着伯升兄弟混的!那小子算干啥的!
刘稷的话很快传到了刘玄那里,后来刘玄准备做了刘稷,这个时候,刘演力争要保爱将,但刘稷并没有岑彭那样幸运,而且刘演一同被阴,两人同日遇难。
刘演性格外向,待人坦诚,侠肝义胆,所以能做南阳的黑社会老大。
但他有雄才,却无大略。
他太过于锋芒毕露,不懂得收敛自己的光芒,对于权力斗争中的一系列险恶严重估计不足。
最终木秀于林,被风摧之。
不仅绿林军视他如大患,连自己人都看他不顺眼。
虽扼腕叹息,但客观上来说,他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
他这个刘老大人生中的最重要一件使命,就是将刘老三带上了道。
刘秀在哥哥被整死后开始显出了自己巨星的另一面。
超级人精,搁哪哪行。
电视剧《大宅门》中,陈宝国扮演的白景琦最爱说的一句话:我光屁股一泡屎打下来的天下!赤手空拳收了几十家胶厂,平了整个济南的阿胶行!
听着离奇,看着过瘾,这是艺术加工的剧本。
但实际上,中国的历史上真实发生过远远比这震撼千百倍的空手套白狼!
刘玄虽已拿下长安洛阳,但整个天下却仍然是分崩离析着。
尤其河北地区,不仅豪族各占堂口,还有流民军喧嚣其中。
数十股势力犬牙交错,标准的“庙小妖风大,池浅蛤蟆多”。
在一系列暗流涌动中,刘秀从哥哥的被杀局面下最终化险为夷前往河北开辟第二战场。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最好的艺术往往原汁原味的源于历史长河。
下一章,整个百战系列前三传奇的翻转惊悚大剧本即将上演!
大河北,刘秀光屁股朝你来了!